APP下载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探究

2021-05-06董海峰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

董海峰

【摘要】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市政工程在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同时要确保施工安全。当前,市政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问题集中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方面。为此,本文将探讨当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难点,提出安全管理对策,以供相关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市政工程施工周期长、牵涉面广、工艺种类繁多,建设过程中需要多个专业协同作业,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复杂程度高。由于施工企业在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追求施工进度与效益,对施工安全的投入与重视不足,这就导致我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要求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威胁施工人员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难点

1.1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难

首先,施工单位一线人员多数为农民工,知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实际作业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其次,建筑施工企业普遍追求利润,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再次,工程建设领域仍不同程度存在挂靠现象,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到实处。另外,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尚不健全,难以有效规范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施工环境复杂多变

市政工程施工受露天作业、冬雨期施工、交叉施工、专业工种多等客观条件影响,如市政道路与桥梁项目建设经常会碰到供水、供热、电力、燃气、通讯等各种管线,要充分考虑车辆和行人通行,制定交通导改方案。这些客观因素大幅提升了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这就要求施工单位要针对各种施工不利因素制定多样化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现场危险源排查与处置,规范好一线施工人员作业行为。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2.1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必须意识到,一线施工人员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注意切实提高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比如在施工开始之前或施工班组工人进场前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或岗前培训活动,注重实操并教会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多介绍事故典型与鲜活案例,以取代传统灌输式安全教育,让一线施工人员产生震撼与共鸣感,形成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另外,建设与监理单位要多多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去,督促并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活动开展情况。施工单位可以组织水平较高的施工人员或邀请安全专家共同研究施工图纸与技术方案,借助施工人员或专家的工作经验,对施工工艺流程提出意见,也可以让一线施工人员参与施工方案的制定,不仅能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还可以增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日常巡查、专項检查活动中必查安全,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现的问题一抓到底,建设与监理单位的每次调度会与例会,施工单位的生产例会必讲安全,并要求企业总部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相较于普通工程,市政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隐患多、牵涉面广,市民关注程度高,一旦因监管不力出现安全事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将难心估量。因此,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抓生产抓安全,避免因管理不到位,现场失察失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2提升施工建材与设备管理力度

施工建材及施工设备作为整个项目施工的重要基石,安全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判与监管力度。针对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如钢筋混凝土管材、预制构件、桥梁钢构、橡胶支座等,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对采购环节进行监管,督促采购部门选择可靠的建材供应商,可以通过厂家考察、现场封样、过程旁站、跟踪检测等多种形式,从源头上把控建筑材料质量,建材实际投入使用之前应进行二次检测,一旦发现质量不合格材料应坚决拒绝使用,以避免因使用不合格材料造成安全生产事故。针对施工设备管理问题,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应建立详细的设备清单,健全设备运维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工作应贯穿于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安全管理人员应注意监督运维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开展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中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维修方案,确保设备可靠运行。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持证上岗,并按照规范流程开展施工作业活动,施工设备作业特别是大型机械,如挖掘机、平地机、架桥机等要专人指挥,并按照相关规范与合同要求配备专职安全员。

2.3完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各级各部门在组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工程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按照管理层级及所对应的关系不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也会有所不同。针对某一具体项目现场,政府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员、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的项目总监、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均是各自项目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工程责任人建立健全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具体管理实践中,各责任主体可以要求各自工程负责人按照标准化、模块化管理要求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总部职能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应以每月最少两次的标准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规范作业行为等进行重点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与征兆,应督促项目部立即整改。如果市政工程出现安全事故,工程负责人除承担相应责任外,还需做好事故原因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确保后续施工不会出现同类事故[1]。此外,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聘请专业管理团队或专业人士,协助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点与安全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成效。

2.4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考核体系

安全管理人员实际工作中应在综合考虑施工环境、技术要求并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作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与应急预案,实际操作中应提高警惕、科学预防,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要有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来检验管理成效。为此,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绩效或安全考核这一手段督促安全管理人员履职尽责、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质量,将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之中。这样,一方面上级管理部门可以有效获知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情况,考察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成效,同时监督施工单位作业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安全考核体系还可以有效推动安全施工责任制度贯彻落实,推动各单位将安全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工程项目负责人身上,切实提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总结:综上所述,工程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绩效与安全考核体系,为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少崇.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产城(上半月),2019(6):0015-0015.

猜你喜欢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