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2021-05-06尹伟吕华红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尹伟 吕华红

【摘要】防水防渗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居住体验至关重要。但居住建筑的复杂性使得建筑中经常出现漏水,因此防水防渗工程在居住建筑中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居住建筑中常见的漏水问题和造成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居民的居住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漏水作为困扰居民的一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体验。而居住建筑中不同部分的漏水隐患和防水施工的方式不同,因此研究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技术,对于提升居住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渗漏位置

1.1 屋面渗漏

屋面是指建筑物中屋脊和屋檐之间的部分,屋面在建筑物中主要承担防水功能,如果降雨或降雪较大,屋面也有可能出现渗漏,长期以来屋面渗漏也是困扰我国居民的房屋漏水的一大问题,即便是反复的修缮也很难杜绝。

1.2 外墙渗漏

外墙用于隔离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属于保护部分,虽然外墙不易发生渗漏,但一旦发生,对建筑物内部的影响相当大。一般建筑物的外墙渗漏部位集中在门窗等开口处,一方面是由于开口处存在密封性问题,另一方面,开口处也是外墙中应力的集中点,因此当建筑物受到外界的冲击或者沉降时,开口处的变形便会破坏原本的密封,导致建筑物内部进水。

1.3 洗漱间渗漏

洗漱间是建筑物中重要的部分,也是供水管道最为密集的部分,因此较容易产生渗漏。同时现代建筑中的洗漱间为满足美观和干净整洁的需求,会将供水管道布置于墙内,发生渗漏时难以察觉。而洗漱间同时也是电线集中的区域,一旦渗水很容易导致触电,将危及人身安全。

1.4地下室渗漏

地下室是居住建筑中一个环境较为复杂的部分,地下室处于低洼地带更容易积水,一旦降雨量或降雪量过大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地下室大量渗水甚至是积水。而大量建筑中的地下室用于存储物品,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很多建筑中的管道通常也要经过地下室,如果出现管道泄漏导致地下室漏水,后果不堪设想。

2、建筑工程中防止渗水漏水的施工方式

2.1屋面工程

一般的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材料通常采用沥青,而不同的沥青防水性能不同,此外建筑所在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等气候环境也会对沥青的防水性能造成影响。如在温度和湿度都较大的我国南方地区,应选用防水性能更好的沥青,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当使用其他的防水材料辅助施工,如塑料布等。对于屋面存在坡度的建筑,在布置屋面防水层时应当注意层和层之间的覆盖关系,确保防水层能够完全覆盖屋面,在施工完成后应当进行模拟渗水实验,检查屋面是否会渗水或漏水,如出现渗水和漏水,则要及时查找渗水点,并调整屋面的沥青防水层布置方式,尽量在使用较少的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屋面的防水性能。

2.2外墙工程

建筑外墙的渗水主要集中在门窗等开口处,因此在对外墙进行开口安装门窗时,在门窗处重点进行密封,利用玻璃胶等防水材料封闭外墙和门窗的接缝处,避免通过门窗向室内渗水。对于处于潮湿或多雨地区的建筑,当建筑发生沉降时,还有可能通过墙脚渗水,因此这些地区的建筑外墙工程中应当对墙脚进行额外的防水处理,例如在墙脚加装防水的板层,或进一步将外墙向地下延伸,同时封闭地面防止外墙渗水进入室内。

2.3洗漱间工程

由于洗漱间中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所以在选择洗漱间的供水管道时,一定要注意管道的防水等级,选择耐浸泡和耐酸性较强材料制作的管道,在组装管道时,应额外重视接口处的质量,防止通过管道接口处渗水。在管道组装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检测管道的最大承受水压的值,如果不能满足一般生活中的供水需求,则要考虑重新调整施工方案。

在布设洗漱间的电路时,特别要将其放置在单独的空间中,实行水电分离的原则,防止漏水导致的触电事故。洗漱间中的电路应当安装在专用的防水管线中,对于外露的接口,应在其表面布置防水的材料,确保即便遭到水的浸泡也不会漏电。在电路布线的周围,设置导水管道和导水槽,与下水道相连,将渗漏到电路周围的水通过导水槽及时排出,降低发生触电事故的几率。

2.4地下室工程

地下室由于地处低洼地带,外围可能长期被水浸泡。因此在进行地下室工程时,外围应当采用防水耐腐蚀的材料,如防水性较好的重混凝土等。为进一步增加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在对地下室的外壁进行施工时,可采取分层的模式,将因浸泡导致的漏水的几率将至最低。分层模式施工的地下室外壁应当由多层防水混凝土层构成,每层混凝土间应当夹装耐腐蚀和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如工程塑料等,通过多层防护的方式阻隔水的渗透。为防止渗水对地下室内储藏的物品造成影响,在地下室中容易發生渗水的部位,如墙脚等部位布置一些内装干燥的土砂的吸水袋,并定期更换,降低地下室内的湿度,使地下室更适合储藏物品。

3、提升建筑工程防水能力的建议

3.1把控建筑材料的质量

在进行防水工程的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将对建筑的防水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在购买防水工程的材料之后,在小范围内进行预施工以判断其防水的性能,如果可行则正是开始施工。在采购建筑防水材料时,还应结合建筑所在的区域,例如当建筑位于降雨和湿度较大的我国南方地区时,进一步提升对防水等级的标准,但如果在干燥的地区,则可以适当降低标准,以节省施工成本。

3.2设置针对性的防水防渗方案

建筑的不同部位遭遇渗水和漏水的方式并不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可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设置针对性的防水方案。例如当建筑的屋面因大雨冲击而频繁发生漏水时,一味的增加屋面上的防水层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案,需分析屋面上漏水的部位,并在其下方加装导流槽,将雨水导出,从而降低屋面的压力。

3.3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在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应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管,杜绝不规范施工或错误的施工方式,由于防水工程施工过程繁琐,因此很多施工人员在工程中经常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缩减或改变施工步骤。为此,划分施工的责任范围,并按照施工后模拟渗水实验的结果进行追责或奖励,有助于提升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因人为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几率。

结论:

综上通过对建筑工程中防渗和防漏水技术进行研究,建筑施工中容易发生渗水和漏水的主要有屋面、外墙、洗漱间和地下室。本文针对这四个部分的特殊性制定了对应的施工措施,并提出了几点提升建筑防水能力的建议,期待能够为我国的建筑防水施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谷永宏.浅谈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09):19-20.

[2]刘骄.论述房屋建筑工程防水维修措施[J].居舍,2020(09):49.

[3]潘振宇.建筑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价值工程,2020,39(07):162-163.

[4]马宏坤.云南省建筑防水卷材的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J].建材与装饰,2020(05):53-54.

作者简介:

尹伟,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杜燕芳,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吕华红,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