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探索

2021-05-06赵淑英王匡张振山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

赵淑英 王匡 张振山

摘   要:文章认为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是解决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大学扩招造成的供给关系问题之外,还有人才供求之间的结构性问题。高校不了解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能力需求,为此,一边是岗位空缺,另一边则是大学毕业生难以胜任这些岗位,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需要长时间的培训与实践才能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加剧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

经济学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了解中国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经济发展环境,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知识面宽,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能够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工商企业从事经济分析、咨询、预测、规划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经济学专业更偏重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欠缺,就业更加困难。所以,探索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是解决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不能很好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症结所在。

一、 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用人单位全方位参与

以往经济学专业构建过程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训和实验室建设以及实训和实习指导书编写等方面缺少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知识和能力要求调研,更缺少用人单位全方位参与和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二)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衔接不好,缺少层次感

实践教学体系从内容到形式应体现从课程实训到专业能力实训、专业综合实践、跨专业综合实训、创业训练再到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全景模拟到真题真做递进特点。目前经济学专业偏重理论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学时少,片段化不成系统,缺少递进的层次感。

(三)实践教学内容特色不鲜明

全国有经济学专业的高校很多,这些高校除了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规范等设置本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外,应该结合本校办学定位和服务地方经济特色,确定本校经济学专业特色和相应的实践能力培养特色。

(四)双师型教师缺乏

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一个校门进入另一个校门,没有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还停留在照本宣科和模拟,不能与企业实际业务需要很好对接。

二、经济学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为了解决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让校企无缝衔接,经济学专业应根据专业定位和特色增加相应实践课程比例,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从课程实训到专业能力实训、专业综合实践、跨专业综合实训、创业训练(包括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再到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的实训室全景模拟到实践基地真题真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为就业提供实践能力训练。并鼓励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且为方便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与执业资格证书考试相关的课程。联合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在内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探索建立校地、校企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双方定期交换意见,尤其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实训室建设、实训和实习指导书编写等方面邀请企业导师深入参与和提建議,将企业人才需求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对毕业生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联合培养,使学生尽快适应用人单位需求,真正做到“校企合作,人才无缝对接”。

(一)课程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经济问题能力,应该在一些通过操作和演示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或工具类课程中拿出一些学时上课程实训。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证券投资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等。可开设课程实训,提高学生工具类课程实践操作能力。

(二)专业能力实训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日臻完善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设定研究分析现实经济某些专题问题的能力,要要求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掌握计量方法,了解实际应用背景,掌握数量经济分析模型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个案分析方法的具体操作,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计量分析方法实训和数字经济实验等。

(三)专业综合实践

通过经济调查与分析综合实践,学生将书本和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经济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第一,鼓励学生自主选题,题目可以自拟,也可以结合指导教师课题相关问题进行选题,但调研内容应具有综合性、自主研究性和可行性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明确调查分析内容和主要实施方法。

第二,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在调查方案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采用多种设计方案和多种设计方法,通过讨论比较确定最优方案,并实施调查。

第三,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样本数量、抽样方式、调查问卷和分析数据资料。

第四,积极参与分组讨论,调研各阶段要保持与指导教师沟通,交换意见。

第五,调研报告应条理清晰,语言简练流畅、计算准确,图表规范和排版规范。

(四)跨专业综合实训

因为跨专业就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的普遍现象,经济学专业也不例外。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提出经济学专业学生应具备法律、管理、人文、金融等跨专业知识和能力。比如ERP跨专业综合实训,可虚拟一个仿真的商业社会环境,通过ERP沙盘操作,以企业注册、企业建设和企业经营等业务为驱动,进行企业经营的整个流程仿真,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购销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整个企业管理活动,来进行供应链竞合、生产业务链、流通业务链、资本运作业务链相互交织以及高度整合网络状仿真综合运作内容体系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课程通过角色选举,团队组建,创建几十个机构和企业,扮演上百个角色,完成几百个训练任务,填写上百张单据报表模拟企业经营与竞争,让学生了解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真实化的工作过程,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今后实际工作当中的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全局观,从而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就业。

(五)创业训练

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或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引导学生了解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创业优惠政策,识别创业机会,合理评估创业风险,组建创业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整合创业资源,进行创业训练。

还可以创办大学生创业社团,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团队训练、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系列活动。创业竞赛在激发广大学生创业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扩大办学影响等方面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实践基地实习

通过实践基地真题真做的实习,尤其是顶岗实习,对学生进行应对真实复杂环境工作能力训练,实现人才供求无缝对接。

认识实习目的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主要类型企事业单位,了解其各项规章制度、企业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模式、企业组织机构、人员岗位设置、企业业务流程及内容等,为专业课学习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生產实习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完成专业课学习和校内模拟实训之后所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实际运作过程,初步掌握经济工作者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评价,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并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工作的选择,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实习过程中要深入现场,了解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业务流程和业务内容,观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行为影响。

毕业实习可深入了解实习基地生产经营活动,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并在实践中整合理论知识。所以要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参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经济决策和经济预测等与经济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工作,以提升其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要初步具备研究和分析市场、解决企业经营运作中所面临的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观念。最后为毕业论文收集资料,为完成毕业论文做好充分准备。尤其是带薪顶岗实习,课程置换,真刀实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会极大提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培养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缩短了学生就业磨合期。

(七)双师型教师培养

可以邀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来学校给教师定期培训,以培养双师型教师,还应该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尤其到创业企业挂职锻炼。鼓励聘请实务经验丰富和创业优秀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环节和创业训练指导教师。

三、“三赢”效果展望

(一)高校方面

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经济学专业校企无缝衔接的分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将企业人才需求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对毕业生实行校企双导师制联合培养,尤其是带薪顶岗实习,课程置换,真刀实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会有极大地提高,校外实践基地培养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缩短了学生就业磨合期,可较大提高就业率。还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培养了双师型教师。邀请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专家来学校给教师定期培训,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共同开发项目、挂职顶岗,聘请实务经验丰富和创业优秀的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环节和创业训练指导教师,这些可极大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企业方面

节省了企业新员工上岗培训费用。学生在实践基地企业实训和顶岗实习,及早进入状态,熟悉企业业务,节省了企业培训新员工的费用,从而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储备和获得了相对优质的人力资源。

扩大了企业影响力。学生成了企业的“准员工”,通过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互相融合,扩大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企业文化与理念得到延伸。

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课题研究、共同开发项目,通过与高校师生的接触,为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交流平台,对企业员工素质和能力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学生方面

带薪顶岗实习,课程置换,真刀实枪,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会极大提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培养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缩短了学生就业磨合期,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学校接受教师的理论培养,在实践岗位上接受实践基地工作人员业务和实践经验传授,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通过校企合作无缝对接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

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发放一定的费用,学生取得经济收入,为一些刻苦学习的学生解决了后顾之忧。

校企合作是战略伙伴关系,校企双方是基于利益的驱动而进行合作的。找准三方共同的利益作为结合点,加强校企合作的无缝对接,结果必然是“三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14.

[2]刘辉,李强,王秀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M].上海: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2016:70-76.

[3]黄春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共创“三赢”局面[J]. 继续教育研究,2013(10).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探讨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