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冷漠”困境透视及对策分析
2021-05-06赵金波
赵金波
摘 要:高校“课堂冷漠”是指作为教学活动的双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教师被动教,学生被动学,两者缺乏積极互动的教育情境。这直接导致了低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以及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从教师和学生角度来看各有原因。文章分析“课堂冷漠”背后的教师原因和学生原因,从而为大学课堂现状的改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干预策略。
关键词:课堂冷漠;隐性教育;自主学习;生涯规划
大学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核心场所,是大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本场所。大学课堂在传承优秀文化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可以说,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成败以及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然而,反观当今部分高校课堂,教师和学生冷漠对峙,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互动和交流——课堂冷漠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顽疾。
一、教师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的学历水平与教学技能不相匹配
课堂讲授能够全面反映教师对课程目标理解性和课程设计的适切性程度,是展现教学技能的关键环节。精彩的课堂呈现才能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凝聚和引导作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课堂的态度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有很大的关系。然而,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在招聘和考评教师时,对学历和科研水平赋予了过高的权重,造成科研重于教学的管理假象,也造成了教师对教学的轻视和对课堂的忽视。一些教师不注重教学设计,没有课程目标,不考虑授课对象的心理特点以及掌握的先备知识[1],在备课环节只是一味地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搬到PPT上,上课时“背书”。一次备课,终身使用,一“备”万利。课堂内容陈旧、照本宣科、无中心教学、“炒回锅肉”,学生被排除在课堂之外,诸此种种教学现象较常见。教师教学技能的缺乏还会导致教师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学各环节,或者不能有效地进行情境设置,或者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参与课程讨论,亦或者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教学方法有限,而使学生疲于听课,课程的参与程度大大降低。
(二)没有形成教学相长、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生态
高等教育学界一直呼吁教师要转变教学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充当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倾听者,激励学生批判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媒体的传播降低了教师的权威地位,素质教育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导致了传统教师权威的消解,使其向新型的教师权威变化。然而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通过知识权威者的身份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全盘主导课堂教学。一项调查对156节大学课堂(课时是40分钟)的教师行为分析发现,84%的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时间超过30分钟,可见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2]。教师通过讲授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就只能沦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便被师者权威掩盖了。
(三)教师忽视课堂教学的隐性教育价值
大学教育最终目的是关照人的发展,课堂教育作为隐性教育的载体其价值必然需要得以彰显[3]。课堂教学不仅在于传授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在于构建认知策略、态度和价值观,更在于提供有意义、有价值的精神食粮。有学者曾经批判大学课堂教师“变理论深度为博取一笑的趣味描述”有教学世俗化倾向,但笔者认为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差异本身并不影响教育本身的质量,关键是学生能在艰涩的理论推演或轻松的哄堂大笑之后有所感悟——对知识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人之为人的责任意识。大学课堂隐性阐释的关于人性、责任和信仰等精神指向性的价值目标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停留在教知识层面,为教知识而教,忽视了隐性教育。在课堂中更是缺少了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说服力, 不能以精神面貌、德行品性、价值导向、情绪情感、志向理想以及人格理性等来感染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更不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学生。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
(一)考试成绩依然被大学生视为课堂学习的首要目标
对考试结果的过度追求,是大学生对所受教育的目的的误读,也是当前高等教育功利化倾向的直接体现。由于大学课堂和中小学课堂的不同,任课教师掌握着课程目标、内容、出题和评卷的权利,并最终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学生进入课堂,是因为课堂上有考试的重点,有他们想找的考试“答案”,还因为课堂出勤率是最终考试分数的一部分。学生出勤还可能是为了和任课教师搞好关系,只为了最后教师能给点“人情分”。有研究显示,学生面对低效的课堂,即使收获甚少,也愿意“默默”坚守,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影响考试分数。因此,大学课堂上会出现“磨洋工”现象——学生或两眼无神地东张西望,或默默地玩手机看小说,有的甚至公然在课堂上睡觉。这种功利性学习动机自然就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三尺讲台最终沦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二)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典型的接受学习的形式,这也是中小学课堂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模式,而学生进入大学以后,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尤其以自主学习更为重要,而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授之以鱼”,学生未必食之有味,食其精华,因此有学者认为,“教学并不是教育的逻辑必要条件”“学习是教育的逻辑必要条件,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学习”[4]。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大学生自己根据课堂引导进行独立思考、探索、质疑和创造,开展多渠道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本身又促使学习者带着疑问返回课堂。正所谓“君子之遇艰阻,必反求诸己,而益自修”,教育发生的关键不在于课堂教学,而在于自主学习激发的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学生才会热情地投入课堂,不至于空空而来,空空而返。
(三)学生对部分课程兴趣缺失
一般情况下,大学对学生修读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數量有一定的规定。学生为了达到毕业所需要的学分,完成毕业所规定的所有课程。学生为了学分而学习,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往往会直接逃课,或者在课堂上消极怠工,不配合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安排。
三、教育反思
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是高等教育管理缺位的折射。大学课堂上,教师或者学生角色的缺失都是不完整的教育。面对这些困境,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唤起教师的职业自觉,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
首先,教师要对“学高为师,身正是范”的职业角色有认同感,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能够主动追求专业发展。目前教育学界自上而下对大学教师的定位,过分强调教师的研究角色,忽视其教学角色。所谓“教学相长”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学习,反过来促进教学,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机械重复,使教学富于创新和意义。同时,教师也不能为了“授业解惑 ”而将视野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还要向大学生传递教育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为国家培养优秀公民,“传道”才是教育的根本[5]。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了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讲课非常精彩,听课教师问他用了多长时间来备课。他回答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这是很高的教学境界,唯有此职业自觉,课堂才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拓展多元化学习资源渠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已经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借阅式的图书馆资源。互联网以及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媒介的移动式学习、交互式学习方式广受欢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性被打破,也在逐渐模糊传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绝对界限。学校要紧紧抓住“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大潮,积极引入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技术工具的多元化,打造全新开放的多元共享型的教育生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三)革新高校课程考核理念,减少考试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误导
大学生与中学生在知识获取环境和方式上差别很大,因此采取简单的期末考试的形式很容易给学生一种大学依然是中学学习的延续的假象,会导致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为了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转变,实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学校要革新课程考核理念。在考核内容上,实现由重知识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转变;考核方式上,开展以平时作业、课堂作业、课后综合性作业、团队任务作业、阶段性测验、课堂专题讨论及教学实践等形式为主的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考核主体上,可以借鉴MOOC教育模式上的同伴评价考核,增强学习主体间的互动交流。
(四)正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真落实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和探索精神的缺失也是学习目标缺乏的一种体现。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对个人成长发展道路进行探索的持续性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丰富充实的大学经历离不开良好的生涯规划。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不能简单狭隘地定位为“职业生涯规划”,过分突出从了解自我到确定和实现职业目标的职业探索和就业指导功能。事实上,生涯规划是一个延续一生的发展历程,生涯规划教育也应该从人生着眼。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除了在专业学习中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理想,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如何处理自我与学习的关系,如何看待学习与人生使命也是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高校课堂冷漠是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复杂问题,产生的原因至少有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因素,需要从各方面入手,以提高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积极性,最终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从而能够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以及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沈建民.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意识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究,2011(5).
[2]季诚钧,何菊芳,卢双坡.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3]刘寒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术探索,2014(4).
[4]李奉儒.教育哲学:分析的取向[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有 限公司,2004:209.
[5][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