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学术会议的新形式

2021-05-06马诗诗

上海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参会者学术会议演讲者

宁 燕 马诗诗 黄 鹃 谭 鸣

学术交流是指个体之间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提供、传递和获取学术信息的过程,是科学研究等专业工作存在、发展的基本需求。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常见形式之一,常以促进科学发展的学术性内容为主题;也是同行业学者分享研究成果、进行技术交流,以及建立互相联系的桥梁,在促进科技发展和科研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具行业权威性、学术水平高和互动能力强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可为行业带来前沿资讯,提示未来研究趋势,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互动与交流,以及拓宽参会者思路,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深受重视,并广为流行[2]。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肆虐全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阶段[3-4]。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传统的线下学术会议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中、高风险地区甚至无法举办。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在线会议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线上学术会议的召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5]。互联网科技的优势得以显现,学术会议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成为顺应形势的必然选择[6]。

1 不同形式学术会议的特点

1.1 线下学术会议 传统的线下学术会议已有近百年历史,其优点如下。①保持学术社交。对于参会者来说,参加学术会议是一个与同行(特别是学科领军人物)相互认识,建立联系的绝佳机会。②拓宽参会者思路。参会者通过聆听学术报告,可以开拓学术视野,了解最新研究动态[2];而演讲者在宣讲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能与同行进行面对面的深入探讨与交流。③建立合作关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分享数据,探讨如何解决研究方面的问题,并寻求开展多中心合作和大型科研合作项目等。

线下学术会议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下会议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弱点被放大。①传统线下学术会议可因突发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而陷入被动。在疫情之下,为避免人员聚集,线下学术会议的规模往往会受限制,甚至难以举办。由于线下学术会议的筹备期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年,会议一旦中止,将使主办方遭受人力、物力上的巨大损失。②困扰参会者多年的签证问题进一步凸显。为加强交流,线下的国际性学术会议通常邀请较多不同国家的学者聚集于特定的举办地,而有些举办地的签证条件较为“苛刻”,因疫情原因可能导致签证更为困难,将成为国外参会者的巨大阻碍。③大规模线下学术会议可因人员的流动和塑料、纸品等资源的浪费,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环境问题,不利于环保。近年来,国际上开始倡导举办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简称碳排放量)的绿色会议,虽然对会议产生的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各不相同,但1位参会者单次会议旅途的碳排放量可达到0.5~2.0 t,甚至更多。假设世界上约有780万名研究人员每年参加1次会议,那么年碳排放量的下限值将大致相当于某些小国一整年的碳排放量[4]。

1.2 线上学术会议 以往,线上学术会议往往以网络电话会议、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主要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内容多为小型专题研讨。2020年,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线上学术会议成为了国内外学术会议的主要形式。就上海市医学会而言,2020年举办的线上学术会议达到63场,而2018和2019年仅分别举办了1场,总结其优点如下。①可在疫情等特殊时期开展学术交流。在疫情期间,须避免人员聚集,但线上学术会议的参会者只需具备网络和通信工具,便可在工作场所、家中甚至在移动状态下参加会议,疫情防控措施不影响会议的举办和参与。同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内外线上学术会议也促进了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和卫生管理者在疾病诊治、病毒溯源、疫苗研发和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及时获取一线信息,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②不受参会者所在地的限制。所有的会议报告和论文宣讲都可通过在线方式进行,地域因素对会议几乎无影响。③绿色会议有利于环境保护。线上学术会议减少了参会者的出差需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乘坐飞机和(或)其他交通工具而产生的碳排放量。同时,线上学术会议也减少了因印制胸卡、会议手册等塑料制品和纸质用品,以及展览、展示等搭建制作而造成的资源浪费。④节约会议成本。主办方组织线上会议所需的经费和参会者自身支出与出差的时间成本显著少于线下会议。⑤参会方式灵活便捷,可吸引更多学员关注会议。参会者可在会期观看线上会议直播,也可在会后随时观看视频回放,不受举办场地、时差和专业的限制。⑥演讲者到会率高。以往,会议邀请的演讲者可能因航班误点、重大抢救、紧急会议等突发事件影响行程,导致无法到会。线上会议的演讲者由于减少了行程,可在本人所在地参加会议,也可提前录制备用的演讲视频以备在突发情况下使用,从而提高了到会率。

除学术会议外,线上平台也在临床诊疗规范的继续教育[7],医务人员[8-9]、住院医师[10]和实习医师[11]的培训等学术活动,以及在线问诊与线上处方[12]、心理咨询[13]、孕产妇宣教[14-15]等诊疗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上海市医学会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为例,2019年线下学术会议参会数为10 148人,2020年线上学术会议参会数为38 553人,增长了279.91%。线下学术会议演讲者到会率为94.94%(1 163/1 225),线上学术会议演讲者到会率为99.92%(1 239/1 240),线下和线上学术会议参会者均来自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提示采用线上会议的方式可增加参会者人数,提高演讲者到会率,而参会者的省级行政区来源数量并未受到影响。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的线下学术会议和线上学术会议各项学术指标见表1。

表1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的线上学术会议和线下学术会议各项学术指标

尽管与传统的线下学术会议相比,线上学术会议在全球性疫情的形势下大放光彩,优势明显,但同样存在一些缺点。①缺少会议氛围。参加线上学术会议,参会者无法真正地感受到学术会议的氛围,无法面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建立密切长久的联系。②时差因素。由于参会者所处全球不同时区,在同一天内适合所有人参会的时间段有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会者的参会意愿。③网络因素。网络信号稳定、良好是保障线上学术会议顺利举办的基础。网络故障将直接造成线上会议画面延时、抖动、丢包等各种问题,影响参会者的感受度。不可否认,在全球疫情控制尚无明确时间表的情况下,线上学术会议仍将是这段时期内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

2 学术会议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以控制,会议主办方开始尝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术会议形式[16]。该会议形式允许设立线下主会场,并落实现场消毒、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严格限制线下的参会总人数。同时,同步开放线上会议,除了达到传递学术信息的目的,还可使现场参会者,尤其是演讲者,更好地感受学术交流的氛围。为支持线上学术会议,主办方需要增加网络直播的信息化技术、人员和设备的相关经费支出;尽管如此,这些增加的支出仍然远低于传统线下学术会议的所需经费。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学术会议形式,可从线上和线下学术会议中汲取各自的优点加以整合,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提升会议氛围。除了演讲者,还可以有一部分人员到现场参会,为演讲者与听众提供了互动的机会,改善了会议气氛。②便于远程参会。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亲临会场的参会者,可线上参会进行演讲。当然,这种会议形式仍然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①时差问题。不能到现场参会的演讲者,仍需解决时差的问题。②网络问题。在网络受限制地区的人员仍无法参加线上会议[17-18]。

上海市医学会面向所有参加2020年东方心脏病学会议的参会者发布了调查研究问卷,共回收1 680份,其中高级职称者占61.90%(1 040/1 680),中级职称者占24.40%(410/1 680)。67.26%(1 130/1 680)的被调查者希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60.12%(1 010/1 680)的被调查者希望单场会议的时长控制在2 h以内。81.55%(1 370/1 680)的被调查者认为线上会议“不用出差、省时省力”,但也有39.88%(670/1 680)的被调查者认为“相比线下会议,线上会议缺少学术氛围、交流不足”。参会者的这一心理矛盾,反映出了线上会议的在线社交体验的获得感远远不如线下会议的面对面交流。可见,线上会议已被越来越多地参会者认可,而为了弥补线上会议学术交流氛围欠佳的不足,更多的参会者支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疫情重塑了诸多行业的发展模式,传统的学术会议举办形式必须顺应形势进行变革,线上会议是未来学术会议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在传统线下会议的转型过程中寻找到会议举办的最佳形式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课题。

3 学术会议新形式探索的建议

3.1 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 参加学术会议的意义主要是促进同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开拓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学术会议模式,推进新技术赋能学术交流,意义重大。线上、线下会议各具优势,相互结合方能实现学术会议交流效果的最优化。可设立线下会场,通过网络平台同步在线直播,会后提供全程视频回放。会议期间除安排常规的演讲者进行学术报告、论文宣讲等以外,也可组织虚拟的线上“云茶歇”“云展厅”,参会者根据意愿进入相应网络聊天室进行交流,了解新技术、新产品。网络聊天室支持群聊和私聊,聊天方式支持文字、语音、视频等。通过鼠标点击个人头像,可浏览其公开信息、添加好友进行一对一私聊。见图1。通过线上、线下会议的融合,促进参会者的思想交流碰撞,共享学科发展经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图1 会议“云茶歇”“云展台”和聊天室

3.2 组建学术视频资源库,形成共享机制 整合学术会议现场演讲录制的课件视频,分门别类做好标签化管理,组建学术视频资源库。学术视频资源的形式:①可开放资源,指可完全对外开放的学术资源,由平台方基于公益属性持续性地对外单向传播;②受管控资源,指具有不同价值等级的学术资源,由平台方借助共享管控手段有条件地共享;③再加工资源,指由平台方进行后期加工处理的学术资源,仅面向平台会员和特殊人员(如对口支援或帮扶地区指定人员)开放。

3.3 构建适应学术会议新形式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理论,实行学术会议新形式的会前、会中、会后闭环管理,通过会议审批、会议宣传、过程控制、质量监测、评估反馈、分析改进等环节,规范、优化学术会议流程,最终构建一套基于策略、制度、技术保障的适应学术会议新形式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会议主办方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树立学术品牌,确立行业地位。一方面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当前医学领域热点问题组织学术会议,保证学术内容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需选择成熟度高的直播服务企业开展合作,注重依托企业资源,保障线下会议的“获得感”、线上直播的“现场感”。

4 总 结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线上学术会议蓬勃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会议应运而生,对保证有序、安全、及时地召开学术交流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术会议新形式在工作实践方面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需要不断总结,继承发扬传统学术会议的优势,努力营造“坐而论道”的氛围,为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关注医学科学的社会大众打造真正的学术乐园。

猜你喜欢

参会者学术会议演讲者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数字人民币亮相消博会
美玩协线上办展助玩企纾困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第十七届CCF 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ESTC2019) 通知
会计时的话筒
31年后重现日本3000人交流团访华
阅读自然的艺术
第十七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