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族伦理文化的生态内涵及当代生态价值

2021-05-06妍,任

关键词:伦理民族生态

张 妍,任 军

(1.兰州工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2.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 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渗透于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是判断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同时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气质;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会创造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阐释为新时代中国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创造方向[1]。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是由我国56 个民族的文化共同创造的,因此,中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在本文的研究中,民族文化特指少数民族文化。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民族伦理文化的当代生态价值如何体现[2]?如何弘扬和挖掘优秀民族伦理文化在各少数民族生态环境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动力?

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伦理文化包括各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信仰、建筑等。自古以来,民族地区都拥有充裕、丰富、意义非凡的民族伦理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壮大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因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研究和发展民族伦理文化、挖掘其生态价值并使其实现、让民族伦理文化为本地生态建设服务,是改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笔者在此讨论的民族文化这一概念囊括了建筑、生活环境等物质层面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人类的信仰、禁忌、秩序以及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特定人类群体在历史传承与演变中的一切存在。

二 民族伦理文化内涵和演变

(一)民族伦理文化的内涵

民族伦理文化,即民族文化的核心是该民族人与人交往和行动时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也是一个民族的伦理道德生活。民族伦理文化在民族社会交往中担任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它提供了人际交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达成与社会人际关系的协调,是每一个民族自我完善的特殊精神力量。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是本民族所有成员对于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以及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否的评判标准,它既是这个民族行为的直接结果,又是本民族行动的指南针。一个民族所共有的选择标准就是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决定了这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因为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就是通过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反映的,所以他们占了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3]。

然而每个民族的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的变革,价值观也会随之变化。相对于政治和经济来说,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状况为背景,而文化恰恰也是某段时期政治和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文化在促进政治民主和经济发展中也起着积极作用。当然,民族传统价值观既有和社会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我们要抓住这个核心问题来客观对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国各民族的伦理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水乳交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4];同时,我国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发展也是我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性,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心理早已根深蒂固,所以要尊重、保护并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

(二)民族伦理文化的演变

与其他社会形态一样,民族伦理文化并非“天赋神赐”、亘古就有,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民族伦理文化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人类的道德真空——前人类社会的道德失范时期、民族伦理文化的雏形——氏族道德时期、氏族道德向民族伦理文化过渡的桥梁——部落道德时期、民族伦理文化的形成—民族道德时期等阶段。其中,氏族道德是起点,部落道德是中间环节,民族道德是在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基础上成长起来的,这不仅是人类道德文化形成的必经之路,也是人类最初民族形成的规律,即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过程。其中,民族文化形成的空间条件是地域,共同生存的经济生活是物质条件,在地域和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共同语言、共同文化习俗、共同心理素质,最终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文化。

三 民族伦理文化各要素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少数民族伦理文化在自然中孕育,从一开始就烙上了大自然的印记,并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完善。民族的伦理文化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也与大自然不断地产生互动,并在互动中得到升华。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的是特定的族群最初是如何在自然中产生,伴随着族群的发展,又是如何适应和改造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以及伴随着适应的过程形成的相应风俗习惯,这是一个充满逻辑的相辅相成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曾说,一个民族的禀赋是由它的地理环境决定的,至少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禀赋发展的过程中,地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客观因素,同时,社会生产方式对禀赋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禀赋发展是由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共同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各种不同的生态文明是由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且自然条件主宰着各自不同文明的命运,可见自然条件在生态文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不论哪个民族的民族生态文化都体现着长期的历史积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和优势,独一无二。而往往是那些风格迥异的民族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传统在约束不同民族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起着更为有效的规范作用。民族生态文化强调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民族文化的整体和谐发展,不同自然环境所培养的不同生态文化传统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协调,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和不同的民族文化结合才会取得合乎实际的效果。一方面,生成机制是物质,民族文化是意识,生成机制对民族文化的形成、特征以及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对生成机制具有反作用,并随着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这种反作用也随之增大[5]。所以说,一定的民族文化和其生成机制是能动的,相互影响、相互成就,谁也离不开谁。为进一步研究,本文将民族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系统和精神文化系统两大系统,并逐一讨论他们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图1)。

图1 生态建设-伦理文化-人的生活

(一)物质文化系统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两句话来准确表述:“第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第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物质来源,同时,它也为人和人类社会提供生存和生活的空间。如果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那么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将受到严重损失,后果不堪设想。起初单调的大自然决定了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放牧和狩猎在当时均以集体协作方式进行。后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文化的丰富和提升,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中,民族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始终决定着他们的生态观念。比如蒙古族适应环境的蒙古包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古代,蒙古人认为宇宙是圆的,因而作为他们生活中心的蒙古包也要建成圆的。因为仿照蓝天的样子,包顶才是圆圆的;由于仿照白云的颜色,才用羊皮毡制成的;因为仿照天空的形态,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所以大自然是游牧民族的生存之基,是他们衣、食、住、行的源泉,必须得到人民的保护和爱护[6]。如《江格尔》记载:“天下诸事——无灾无害,风调雨顺;人事和谐,没有死亡,永葆青春;天人和谐——只要人世间没有蟒古斯之流的危害,那么天灾也不会发生,草原、河流依然碧绿清澈,人民依然幸福安康。”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生存必需的养分,人与自然互依互存,“参天地之化育”,人作为自然之灵是处在与自然“相生相养”的生命环境中。自古以来,大自然时刻决定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等物质文化生活,人们对大自然是如此依赖,大自然是如此重要,内涵如此丰富。因此,少数民族文化伦理不仅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呵护,同时将大自然融入自己的信仰领域,赋予大自然神圣性,并加以膜拜,于是就有了民族崇拜圣山、崇拜大江大河、崇拜敖包等现象。这都体现了人们对大自然深深的关怀以及物质文化与生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二)民族精神文化系统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民族精神文化是非主体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层面的文化事项,比如信仰、禁忌、情感、观念等。少数民族精神文化中对于生态最有力的态度是: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认为生命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生而平等,所有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公平对待和尊重。和谐共生是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思想核心。敬畏生命的基本思想要求人在对待自己的生命意志和其他一切生命意志时不能有丝毫差异,要潜心体验和感悟其他的生命。尊重自然包含的不仅是精神伦理态度,也包含生物中心自然观和伦理的基本规范。尊重自然的生物中心论认为每个生命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实现自身的善,如以游牧民族为代表的蒙古族长期以来在生存中衍生出来的活性精神“崇尚自然、践行自由、恪守信义”为核心的草原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草原地区挖掘其文化中活性精神的生态价值,并使其与民族文化“联姻”是繁荣草原文化的重要使命[7]。在古代的自然观中就已经被认识,人类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特权,人类要从道德上去关心自然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民族生态文化认为,民族同时受到社会和自然的约束;民族精神文化要求人要同时处理好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若以违背和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去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该民族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的绝境。

四 民族伦理文化生态价值的实现机制

伦理文化究竟是如何对生态产生作用的?笔者将民族伦理文化与民族生态的具体作用机制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伦理文化作用于生态活动主要通过人的思维方式这个中间介质;二是,伦理文化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方式间接作用于生态活动;三是,伦理文化通过影响人的选择方式间接作用于生态活动。

伦理文化—生态的互动。生态活动的主体是人,人既是生态的保护者,也是生态的消费者,由此构成人—伦理文化—生态的三维关系[8](图2)。人(人群)为了基础的生存和长期的发展以及他们将来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一个又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但生态活动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转移的,因此,伦理文化便是正确处理生态和发展的关系。保护好生态,搞好生态建设稳定的基石,尤其是人们的生态行为,需要伦理文化的作用来规范,进而保证生态活动有序、平衡、稳定,找到人的愿望与生态行为之间的平衡。那么,伦理文化在人们的生态行为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图2 三元互动模型

(一)伦理文化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

民族伦理文化对于人的思维方式影响巨大,同外界环境决定人的生理结构与民族性格是同样的道理。伦理文化的创新促使人们的思维从传统向现代意识转型。伦理文化会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生态行为中体现出不同的效果。由于伦理文化决定着人们的意识,所以伦理文化的差异导致各民族成员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生态活动中就是生态行为的差异。

(二)伦理文化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

伦理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刚性的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是全体成员的行为规则,通过文化的侵染,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必然打上很深的文化烙印。伦理文化反映在生态活动中是把“双刃剑”,同时兼具推进和阻滞的作用。保持生态平衡,就要加强生态建设,通过外部力量的干预疏通“文化阻滞”,打破伦理文化中陈旧的、不科学的,对于不利于生态经济发展的部分,强力干预;将先进的、科学的、有利于生态发展的部分融入伦理文化中,正确引导人们的生态行为。

(三)伦理文化作用于人的选择方式

人们的行为面临多重选择,最终要被伦理文化的制度优势引导,从而选择最优的发展路径,实现可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意的生态价值的前提是要实现人与要素完美结合,这样可持续增长促脱贫的努力才能达成。生态活动具在多样性,也就给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从一般意义上讲,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的生态行为便是最优方案。但是,一种新的或最优的方案往往会因为某种伦理文化的约束或者限定未必能得到响应,这可能与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习惯等有关。或许是因为构成了一种旧的文化习惯、不愿打破的文化形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不愿意改变,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优良的政策或先进的种植技术在推广时,村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会对政策或者技术的推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或者阻碍作用。当然,一些新的方案或许破坏了生态或有损于生态而不被生态伦理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所认可,最终也不能执行。

五 民族伦理文化生态价值的实现方式

(一)思维方式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综合治理的前提

民族生态伦理观的意义在于运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去思考民族地区生存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之间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来突破。近八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发展也不甘示弱,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生态建设工作已大功告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东西部差异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明显的情况,在很多领域呈现出不同的生态问题。比如水土流失严重、能源资源短缺、耕地面积锐减、土地沙化和草原退化明显加剧,还有一些地区持续遭遇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如若以上生态问题得不到及时和妥善解决,社会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严重不足,将直接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全面脱贫进入后脱贫时代,但巩固脱贫成果依然十分重要,不能因为生态建设不利而导致返贫的现象出现。所以,民族地区必须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发展思维模式,根据民族地区社会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民族社会发展和自然的关系,重视自然的自我调节作用,爱护自然,将生态问题上升到民族问题的高度,把伦理道德和生态有机地统一起来,以伦理道德有效引导生态建设,而生态建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又能很好地丰富和完善伦理道德,让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9],最终保证少数民族伦理道德文化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造血式”生态建设。

民族伦理文化认为要正确解决民族发展问题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民族地方政策、民族公共生活、民族教育的各个阶段以及过程,应重视对生态问题的引入和思考,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快速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行为方式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根本

民族生态学主张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最优方式,因为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民族生态学的主要内涵和核心价值,也是民族生态建设的目的,更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唯一有效的发展方式。生态问题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不仅成为民生之患和民心之痛,也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从过去的“盼温饱”“求生存”到如今的“盼环保”“求生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我们要在清醒地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积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害为利,让生态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民族地区生态问题,既关乎民族重大经济问题,也关乎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更是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

以民族生态理念指导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生态化发展,不仅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也意味着要将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为生态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行为。比如黑龙江省,因为维度较高,该地区的冰天雪地环境是得天独厚的,寒冷的天气和漫长的冬天给该地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但其也有优势,就是因为这种环境的独特性,使它具有无法比拟的地理优势和鲜明的地区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对于黑龙江省来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深刻地反映和指明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独特的生态文明方向,特别强调只有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黑龙江的经济发展才能实现成功转型。所以不要破坏大自然的赐予,不但不能破坏,还要更好地利用“冰天雪地”。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即“冰天雪地”,根据当地条件和特点创造一个独特的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经济,就能激发黑龙江省乃至东北新的发展潜力。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大众旅游的迅速兴起,“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迎来了很好的契机,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好这次契机[10]。因此,“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一论断,变资源为经济来源,为当地人民造福,不仅为黑龙江省乃至整个东北指明了生态建设和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方向,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该地区具体贯彻落实的生动体现。

(三)选择方式是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多样性的保障

我国各民族为了生产生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和生态理念,各民族间相互尊重、肯定、相互学习、融会贯通。自然环境造就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滋养了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决定了民族的生活方式,才能促使整个民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被淘汰。比如西北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区,代表有哈萨克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等;黄河中上游农业文化区的发展代表为华夏—汉文化;桂滇山区的耕猎文化区发展代表有为苗族、瑶族等;青藏高原以耐寒青稞及畜养牦牛为特点的农牧文化;河西走廊至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人工灌溉农业区发展的代表有维吾尔族等文化。民族文化反映着当地的生态状况并丰富了生态建设和发展的内涵,每个地区生态伦理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共同发展。比如哈尼族以红河为主的众多水系和高山纵谷的特殊生存环境,哈尼族充分利用这种环境特征,环绕大山修筑了众多沟渠,在沟渠下开凿梯田,用水网引流灌溉,形成了永不衰竭、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生态农业系统。李本书认为,哈尼族的梯田这种独特的物质文化造就了哈尼族一套完整的生态伦理思想,有效保护了本民族生存区域的原始植被,哈尼族的梯田文化被誉为“山区农业的最高典范”。少数民族的有效生态经验在实践中提供了成功案例,达到了因地制宜的效果,并在发展本民族生态文化的同时丰富了其他民族生态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民族生态文化体系的发展增加了多彩的元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而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生态建设中作出了贡献,担任了不可替代的角色[11]。

猜你喜欢

伦理民族生态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