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访谈法的研究生独生子女对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认知研究

2021-05-06彭婧洋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受访者养老

彭婧洋

上海师范大学

一、概念界定

家庭养老是指老年人与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家庭成员为其提供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家庭养老是一种符合我国传统养老观念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养老机构里,定期缴纳相应的费用,获得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生活照料、护理和娱乐等全方位服务的养老方式。

社区养老是建立在个人、社区和国家养老的基础上,从分散的居家养老方式向集中供养方式过渡的一种养老方式。托老所的特点是老年人白天在托老所居住,晚上回到家里。

二、研究现状

(一)养老模式研究

国内大量的学者针对国外养老模式的现状、变化与发展作了大量的研究,总结了国外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需要避开的错误,为国内养老模式的发展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胡爱娣[2](2007)《智利:向左转?―智利养老保障体系面临再改革》、张田[3](2011)《智利养老保险改革历程、评价及启示》,以智利为研究样本,阐述了该国养老保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对其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具体运作做出具体分析,为国内养老基金管理提供了参考。秦莉[4](2010)以美国例,对其社区、居家援助式两种不同的养老模式做出了研究,并指出在推广心得养老模式时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可执行的政策。在国内来看,在推广独生子女养老模式过程中,可以以美国实施“购买服务合同”的养老模式作参考。

(二)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风笑天[5](1992)认为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问题比较严重,进入老年后,面临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挑战,需要子女在经济和生活方面予以支持,文章对今后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并且给出了一些建议。穆光宗[6](2013)认为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空巢家庭的数量在不断增长,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需要的生活照料也就越多。独生子女另组家庭后通常会搬出去独自生活,养老问题更加严重。独生子女产生与年代特殊情况有很大原因,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高杏华[7](2011)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第一代独生子女当的父母逐步进入老年阶段,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需要得到科学妥善的处理,这一问题的合理解决对社会发展安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研究

刘强[8](2012)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实际国情对新养老模式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目前以及之后一段时间之内,家庭养老模式仍然会占据主要地位。滕佳妮[9](2016)认为生活在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父母更愿意接受社区居家养老等新的养老模式,但目前中下城市中仍以家庭养老模式为主,新的模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伍海霞[10](2018)通过分析湖北、山东、甘肃等五个省的3093份数据,认为有入住养老院意愿的独生子女父母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女性、70岁以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技工;离异或丧偶;健康状况一般、与子女不同住。

三、研究过程

(一)访谈提纲设计

访谈提纲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养老方式认知。第一部分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基本情况,研究主题为研究生独生子女对父母养老方式的认知,因为养老方式与父母的年龄、收入、职业、受教育情况、居住地、感情状况等因素相关。父母与子女相处是否融洽也对养老方式选择有影响,所以会加入了解子女与父母相处状况相关的问题,如与父母的通话频率。

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养老方式。养老方式本身可以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鉴于非社会保障专业人员对这些名词可能会有不了解,所以采用迂回的方式询问,比如婚后是否会跟父母一起住,会不会送父母去养老院。最开始询问的父母是否有养老保险和退休金既是了解独生子女父母的基本情况,也是考察独生子女对父母养老情况的了解程度。

“对养老方式有什么了解”这一问题的目的是试探受访者在这方面的想法多少,如果受访者能够答出比较详细的答案,那么可以直接接上“你觉得自己的父母会选择哪种方式或者自己会为父母选择哪种方式养老?为什么?”如果受访者不太了解或者回答的答案与三种养老方式关联不大,那么就开始询问“会不会考虑以后生活在父母目前生活的城市”“会不会考虑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并询问原因,鉴于社区养老模式需要解释相关概念,询问完家庭养老有关方面后会接着询问“会不会送父母去养老院”以及为什么。了解完前两个模式后会询问对社区养老模式的了解程度,以及认为社区提供什么样的养老服务比较合适,因为社区养老的亮点就在于上门提供养老服务。

“认为父母将来可能会面临的最主要的养老困难是什么”在于了解受访者对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什么思考,想借此探究独生子女的身份会不会让受访者更注重经济压力或者父母可能会缺少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为下一个问题“觉得在养老方面能帮助父母哪些”做铺垫,如果受访者提到资金赡养,那么就加入“在父母的养老方面大概愿意支付工资比例的百分之多少”这一问题。

针对目前“四二一”家庭养老压力比较大的现象加入了“会不会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考虑是否是独生子女?为什么?”这一问题,想从独生子女的角度出发了解受访者对现有相关政策的看法,于是设计了“希望政府出台哪些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的优惠政策”以及“对我国现行的社保政策有什么意见”两个问题,最后是对养老前景看法的询问。

(二)研究过程

考虑到距离和时间因素,计划采取线上语音通话的形式进行访谈,3号受访者因条件所限采取线上文字访谈的方式。访谈前首先向受访者介绍访谈的主题为独生子女对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认知,访谈分为父母的基本情况以及受访者对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认知两方面,并告知访谈时间约为半个小时以及需要录音的情况,在征得受访者的同意之后开始访谈并录音。

访谈过程中时刻注意接收受访者传递的信息,针对回答模糊或没有得到理想回答的问题会进行追问,如003号受访者提到父母都是工程师,而且最近和父母讨论过退休金的问题,在得知父母都有退休金的时候笔者意识到在询问其父母工作性质时没有确认企业的性质,所以向其确认父母所在企业是国企还是私企。话题走向与访谈提纲顺序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种时候选择顺应话题走向,示例如下:

受访者001:等到真的到那个时候,我就觉得对于独生子女这么多,对吧?国家又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应该会有一定的政策的。

笔者:你既然提到政策了,你觉得什么样的政策它会比较有利或者说比较合适?

在访谈过程中最常用到的回应方式是对受访者的回答做一个总结,或者以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示例如下:

受访者001:(我国的养老前景)我觉得应该越来越好,应该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国家毕竟是集中集中力量干大事,就是但凡遇到这种比较严重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处理好的。

笔者:你觉得他会专门抽调一部分这种资金或者人力去集中解决这个问题,当这个问题爆发的时候。

(三)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一共采访了4名研究生独生子女,每次访谈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转录文字稿约13000字。整理文字资料时首先使用软件将录音转换成文字,针对转换模糊的地方重复听录音,将受访者的表达准确地展现出来,在不违背原意的情况下去掉语气词,修改一些表达上的语病。

受访者父母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受访者父母基本信息

4位受访者对父母养老问题的看法总体上持乐观态度,3位受访者提到以后不会回家乡所在地生活,会在有条件之后将父母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居住,大概率会采取不住在同一间房子中但和父母距离会很近的方式,既避免了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不同可能会造成的矛盾,也便于互相照顾。在养老方式的问题上愿意尊重父母意愿,比较倾向于家庭养老,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医疗、家政等服务。由于目前父母年龄均不超过55岁,所以对于养老问题考虑的不多,可能10到15年之后考虑这方面问题会比较多一些。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受访者养老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