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研究
2021-05-06蒋继彪王明强
蒋继彪,王明强
(1.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0023)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博雅教育,而现代通识教育则主要在美国兴起。1945年,哈佛大学率先阐释了通识教育的“全人”培养目标,并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效思考能力、沟通能力、恰当的判断能力以及分析各种价值的能力[1]。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外语通识教育陆续被纳入到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中。目前,国内有关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一是关于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定位研究,如黄芳[2]、杨枫[3]、陆元雯[4]等;二是关于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内涵研究,如王哲、李军军[5]等;三是关于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如李慷[6]、蔡基刚[7]等。总体而言,目前学界对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定位、内涵和课程设置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目前有关中医药院校外语通识教育的研究成果很少,仅有少数学者围绕通识英语教育在中医药院校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通识教育理念下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9]、基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中医药外语通识课程建设[10]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尚未论及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研究。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大学外语通识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审视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价值定位,并尝试提出课程建设思路,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推动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
1 大学外语通识教育
1.1 美国大学外语通识教育
1945年,哈佛大学发布《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规定通识教育应当包括3个领域: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1978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提出《核心课程报告书》,将通识教育课程的领域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科学、外国文化,并规定在外国文化领域的核心课程中,所有的学生必须至少必修一门外语,且应达到一定的水平[10]。目前,哈佛大学通识课程已调整为八大类。其中,《世界诸社会》报告要求学生必修一门外语,且应达到一定的水平,目的是让学生们熟悉不同地域的价值、习俗、信仰、制度,从而克服狭隘的美国本位观念[11]。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写作科目、外语、人文导论、跨学科的范围和公民教育等五大部分;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则包括人文类、外国语文类、数理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明研究类等六大领域[12]。不难发现,在美国通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外语一直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始终坚持外语通识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1.2 中国大学外语通识教育
目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大学等较早开设通识教育的知名院校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通识课程体系,在其通识教育体系中均开设了包括文化、文明或语言等在内的外语通识课程(见表1)。然而,随着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产生了迥然不同的看法。例如,复旦大学蔡基刚认为外语通识课程要从英美文化与教育、英美文学诗歌、英语电影欣赏等通识英语课程转向专业通识教育。他以台湾大学为例,指出该校的通识教育都是和专业相结合,该校生化科技系开设的“细胞、分子、生命与人类”就是一门专业通识英语课程[7]。
表1 知名高校外语通识课程
笔者认为,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要着重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一是提升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外语通识课程要切实提升大学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人才。二是提高对世界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通过开设诸如西方文化概论、英语国家和文化等西方文化相关的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文明的历史、特征及其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理解并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三是强化专业外语通识教育。大学外语要与专业深度融合,开设体现通识性、综合性、校本特色的专业外语通识课程。
2 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现实审视
近年来,湖北、河南、成都、天津、南京、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均已引入了尔雅、智慧树等网络平台开展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以尔雅为例,提供的“世界文明”类的课程便有十余门,包括世界文明史、欧洲文明概论、西方文明通论等。此外,许多中医药院校还通过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外语通识课程。在充分利用尔雅、智慧树、爱课程等平台的同时,各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此同时,中医药院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开设语种较为单一、大学外语通识课程体系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以及大学外语通识课程需强化中医药特色课程建设等问题。
2.1 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开设语种较为单一
2019年3月,教育部提出“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然而,目前国内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大学外语通识课程语种仍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的课程较少。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5 1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其中外语类线上一流课程31门。而这31门线上一流课程中,非英语语种的一流课程仅有5门,涉及的语种只有德语、法语和日语等3个语种。虽然中医药院校可以借助爱课程等平台开展非英语类语言教学,但是能够学习的语种仍然比较少,不能满足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对复合型、多语种人才的现实需要。
2.2 大学外语通识课程体系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述,大学外语通识课程体系由语言技能、东西方文化以及专业外语通识课程三大模块组成。在语言技能模块,开设的课程有大学跨文化英语、大学英语进阶、新世纪大学英语等;在东西方文化模块,开设的课程有西方文化概论、英语国家概况、中西文化比较等;在专业外语通识课程模块,开设的课程有中医英语、医学英语等。从目前中医药院校开设的课程可以看出,每个课程模块都有若干不同的课程,如何使不同课程之间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课程体系,目前尚未有较为统一的标准。
2.3 大学外语通识课程需强化中医药特色课程建设
作为我国独具学科特色的中医药院校,在开展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时不但要关注对语言技能的培养,而且还需将外语与中医药深度融合,开设体现中医药特色的大学外语通识课程。目前,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虽然已经分别开设医学英语,医学英语、中医英语,中医英语进阶,医学英语、学术英语(医学)等,但是根据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专门用途类的外语类一流课程仅有13门,涉及航海英语、师范英语、农科英语、市场营销英语、财经英语、职业素养英语、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理工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而没有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英语或相关课。因此,中医药院校需要继续加强合作,加大对体现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英语或相关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争取能够早日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立项。
3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价值探寻
中医药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科特色,肩负着走向世界的历史重任。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必须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服务,为中医药“走出去”服务,为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服务。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实用工具价值
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大学外语通识教育实用工具价值的集中体现,尤其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外语通识教育更应在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上发挥重要作用。
3.2 文化调适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和多样化[12]。大学外语通识教育则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其文化调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3 话语建构价值
目前,中医药仍面临着来自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话语权的争夺。提升中医药院校当前以及未来学生的话语能力建设,对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外语通识教育不能局限于一般意义的语言技能培训,而应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与他国对话的能力,提升中医药国际话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
4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的思路
通过对目前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开展的现实问题及其价值定位的阐述,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思路要体现通识化、体系化、国际化、特色化、思政化。
4.1 通识化
目前,不少中医药院校开设的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学科门类,由于专业不同、生源不同,学生的外语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大学外语通识课程设置需要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非专业性、基础性和适应性。
4.2 体系化
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课程要具有一定的体系,可围绕语言技能、东西方文化、专业外语通识课程三大方向建设相关课程。①在语言技能方面。鉴于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仍需继续学习大学外语,需尽可能避免与大学外语听说读写译等课程重叠。②在东西方文化方面。可开设文化类的课程,例如西方文化概论、英语国家和文化等;文明类的课程,例如东亚文明、现代西方文明等。③在专业外语通识课程方面。需将大学外语与中医药有机融合,开设体现中医药学科特色外语通识课程。与此同时,加大对上述课程体系的非英语语种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更好地满足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对复合型、多语种人才的需要。
4.3 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指标主要涉及知识、能力、素养、思维、视野、意识等六大部分[13]。正如前文所言,开设的语言技能方面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东西方文化方面开设的西方文化概论、英语国家和文化等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在专业外语通识课程方面开设的中医药学科特色外语通识课程,则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本土文化知识、批判性思维、国际视野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
4.4 特色化
外语语言技能、东西方文化等课程为普遍性的课程,无法体现出中医药院校外语通识课程的特色。目前,虽然有部分中医药院校开设包括中医英语通识课程,但该课程更适合作为中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不太适合作为所有本科生的通识课程。鉴于此,需对中医药学科特色外语通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视、优化重组。基于既有的课程建设实践,笔者认为可组织外语专家、中医药专家、中医药国际化和跨文化传播专家共同策划并编写《全球视野下的中医药》教材,内容可由中医药学概况、中医和西医比较、中医药学与世界其他传统医学、中医药学与人类健康、中医药与可持续发展、中医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部分组成。通过阐述中医和西医的比较,让学生了解中医和西医在观念理论、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方面的差异,以及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阐述中医药学与世界其他传统医学(包括日本汉方医学、韩医学、印度阿育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美式整脊医学、欧洲顺势疗法等),让学生“跳出中医看中医”,了解世界其他传统医学与中医药学在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等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阐述中医药学与人类健康,让学生了解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重要贡献(包括青蒿素治疗疟疾、中医药抗击非典型肺炎、中医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一系列人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通过阐述中医药与可持续发展,让学生了解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在人类健康和福祉领域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通过阐述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体系、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让学生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全球化意识,以中医药为主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为契机,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4.5 思政化
中医药院校的大学外语通识课程要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全员全程全方位之中,需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整体性挖掘,通过特色教学活动、思辨能力培养和任务设计细节等方面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实际上,无论是语言技能模块还是东西方文化模块,或是专业外语通识课程模块,都有许多课程思政的元素和切入点。例如,在中医药学科特色外语通识课程的学习中,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包括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针灸治疗的43种病症、青蒿素治疗疟疾、中医药抗击非典型肺炎,以及中医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发挥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使命担当,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5 结语
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要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学科服务,为中医药“走出去”服务,为掌握中医药国际话语权服务。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下,中医药院校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要针对开设语种较为单一、课程体系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以及中医药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强化等问题,对其实用工具价值、文化调适价值和话语构建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并围绕通识化、体系化、国际化、特色化、思政化课程建设中心,不断优化大学外语通识课程建设,构建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大学外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