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象征性在传统绘画中的思考
2021-05-05李金康
【摘要】 象征技术是传统绘画中最常用的表达技术之一。主要是使图像更有意义,从而通过现实场景表达情感并通过图像诠释理性。本文列举了西方传统绘画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案例进行研究,专注于视觉图像的解构,并摘取其中的传统图样和意义进行比较分析,以完善优秀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的正确性和出处。与此同时,普通的具体的视觉图像在这一完善的过程当中直接叙述着对西方传统绘画观念的思考。
【关键词】 象征性;意义;传统绘画;艺术表达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98-02
一、象征性在传统绘画中的源起
在远古时期的原始艺术中,一些特定的符号和图形被表示为象征,那时还没有特定的艺术形式,然而,藝术象征的最初样式却在原始人类的巫术和祭祀活动开始萌芽。当时这些只是利用自然而已,并不具有审美功能。中世纪欧洲的艺术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这让人们可以从宗教和绘画中解读出隐喻其中的意义,并通过现实的图案形象察觉内部的某种含义。只有当事物表达的意义超出其本身时,象征的意义才会体现。
通过对绘画中具象物体外在描绘以揭示出一些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这是由于象征发挥了作用,使得绘画产生了意义并且发人深省。与此同时,也更加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语言魅力。对于不同的象征本体可以揭示出相同的含义。例如,敬畏恐惧可以通过动作或声音来象征。同时,单个的象征本体也可以表示出较多的含义,并且所揭示的含义彼此之间可能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它们又都来自相同的象征本体。例如:飞禽当中的麻雀,它有时象征为灵巧敏捷和思维活跃,有时又象征着胸无大志和目光短浅。由于象征本体和它所揭示出的含义有时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该象征时常难以洞悉,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上,根据特定的语境才有可能发现和理解其神秘细微的含义。
二、绘画中的象征性案例研究
(一)伦勃朗绘画中构图形式的象征意味
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理论家克莱夫 · 贝尔认为,“依照某种神秘未知的规律进行排列和组合的形式,会以某种特殊的方式感动我们,而艺术家需要发挥智慧找到这种规律,并进行排列、组合,创造出打动我们心灵的形式,我们把这种打动我们内心的组合排列称为‘有意味的形式’。”①而伦勃朗画面中的象征意味就是通过各种有意味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伦勃朗是西方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1606年出生于荷兰,1669年逝世。他一生中有600多幅油画作品,其中包括近100幅自画像。人生的困苦与不幸在他35岁那年降临,其中包括赞助商画廊的拒绝、妻儿的离世、自身疾病的折磨等等。直到他去世时,身边也只有一些画画用具和破衣烂衫。伦勃朗善于使用具有象征性的明暗光线和构图来突显主要人物。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被深深地描绘出来,营造出人物故事空间的无限深度。例如,他的代表作品《基督的复活》中的人物,在塑造形象时运用了特有的构图形式,使画面整体氛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画中的人物被安排在了光线最集中的位置,突出了主要的即将发生的故事事件,明暗对比强烈,主次分明,画面效果既丰富生动又真实可信。基督的复活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与漆黑的夜空形成强烈的对比,人物故事清晰生动连贯有序。
伦勃朗一生中的众多自画像是他自身命运悲惨的真实反映。观者可以通过人物的眼睛察觉到主人公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岁月的侵蚀使油画布上的颜料开裂形成纹理,如同人物脸上的斑驳皱纹,象征着主人公地慢慢老去。黑暗中眉骨下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又是他内心精神之光的真实体现,颧骨上的倒三角受光区域更为人物的心理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由此造成了画中人物具有一种对比反差的戏剧性,仿佛暗示着命运的不公,然而这就是伦勃朗。
(二)安德鲁 · 怀斯绘画中具有隐喻的象征性色彩
自然界中的颜色会使人生发出想象和心理暗示,人的情感特点因此得以展现,并具有象征意义。例如,纯洁无瑕可以通过白色表达;生命力可以通过绿色来表达;迷惘可以通过灰色来表达。画家内心的情感就是利用色彩所具有的暗示与象征表现出来的,画面中丰富的色彩象征着其复杂的精神情感。而怀斯就是通过色彩的隐喻象征来描绘出自身丰富的情感世界。
安德鲁 · 怀斯被誉为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1917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2009年逝世。他的绘画手法精致细腻,观者可以通过其绘画可以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思乡情绪。怀斯将周围客观环境与自己的主观精神情感联系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意味的绘画风格。怀斯画中深深的孤独和寂寞能让人产生精神上的平和与宁静,在面对画面时,沉着而强烈的色彩扑面而来的,此刻情感开始共鸣,悲伤和寂寞开始冻结凝固并留下烙印。画中的老妇人倚坐在门边望向远方,正午的阳光穿过脸颊,微风轻拂。这一瞬间被画家捕捉并通过画笔颜料呈现在画布上,充满了莫名的孤独和忧伤。画中斑驳的笔触运用加上冷色暖色的交接并置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出画家内心的真情实感,枯竭和荒芜直达我们的内心,这种由象征而产生的情感穿透力是极强的,不可阻挡,直击心灵。
在怀斯的经典代表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主人公克里斯蒂娜身患小儿麻痹坐在黄色的山坡上,背面朝向观众,头发凌乱的犹如野草,远处是自己破烂的房屋。整幅画面充满了强烈的孤独感,独特的视角以及颜色的并置,无不为画面增添着孤寂忧伤的情感。年纪轻轻的少女身患疾病,秋风吹拂着野草和她的头发,远处破旧的木头房屋,灰色阴沉的天空,所有的都暗示了主人公克里斯蒂娜的不幸遭遇。画面被定格在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已停止,但作者对画中人物的同情之感却早已集结心头无处诉说,只能通过笔尖传递出来,这也许正是怀斯内心孤独的象征。
(三)洛佩斯作品中的真实与时光永恒
安东尼奥 · 洛佩斯 · 加西亚是现今具象写实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6年出生于西班牙小镇雷亚尔城,父母都为农民,自小跟随其叔叔学习绘画,后入圣费尔南多美术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洛佩斯的座右铭是“要向大自然学习”,他在作画时极其严谨,为了追求对象在呈现过程中的真实性,不遗余力地对画面精心修改校对。在面对一处景物或一组静物时,他会花大量的时间来观察对象,反复比对。为了呈现画面的真实,花几个月或者几年的时间来完成一幅尺寸并不大的作品对于洛佩斯来说是常有之事。当一幅作品开始起稿動笔的时候,他会在原先自己确定站立的位置做标记,以防止轻微的偏差带来的观察上的错误。洛佩斯无时无刻通过这种精准地对真实的控制,使画中时间静止,时空被拉长,以探寻出画面所产生的绵延诗意。
洛佩斯曾说:“我不像过去那样画了,不像其他强调主观表现的画家那样。因为,我越来越觉得对世界的理解不够。现实那么复杂,存在着神秘的东西看不见,或者一眼看不透。有时感觉到了,但又把握不住。但是,眼见的东西好歹可以捕捉;而且,抓的越准,就越可能把未能明确认识的神秘这种非物质性的真实多少表达出来。”②作品《卢西奥家的阳台》则是他在捕捉某种神秘的非物质的真实过程中的有力代表,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其朋友卢西奥家的阳台以及阳台之外的一些建筑物,由五块不同尺寸的木板拼接组成。正是因为画家在画中极为苛刻去再现真实,使得这幅作品耗费了前后38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在这漫长的绘制过程中,每一块颜色,每一个笔触都是画家对这座城市丰富情感的象征。一幅作品留住了38年的时光,观者可以从画中体会到方寸之间细微的时空变化,作品在海纳百川的同时又被定格为永恒。
三、本人对象征性绘画的反思
要学习传统艺术,进行绘画创作就必须向传统学习、向大师学习、向经典作品学习。具体的现实的事物揭示着无沿的精神世界是象征性绘画的特征,并且在传统绘画中频繁出现,有形象征着无形,具象隐喻着抽象,物质暗示着精神。因为现实与情感之间总是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纠葛,剪不断理还乱,所以艺术家的任务则是在绘画中将反映主观精神世界的心灵之锁打开,向世人展现;因为象征,艺术家的精神情感得以实体化,以构图颜色笔触为载体向外诉说和展现,所以无论我们是在面对艺术作品还是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要以心观物,只有不加遮蔽的真诚地去感受去聆听去触摸,方能体会到优秀作品中存在的真实永恒的美好。优秀作品中的真善美同时也是作者纯洁心灵的体现,干净纯粹,高洁无暇。也只有如此,观者才能踏上作者为其搭建的情感桥梁,彼此共情,最终才能通往彼岸去寻找真善美。绘画中因为有了象征,自然之物便有了生命,才可打破各种社会现实的禁锢,并且更深入地揭示精神层面具有的深层含义。当精神开始突破物质时,象征就开始了无限制的延续 。
注释:
①克莱夫 · 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②啸声:《西班牙绘画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3(1).
[2]贡布里希.象征的图像[M].杨思梁,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10(2).
[3]孙建平,康弘.大师的手稿:探索大师的心路历程[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10(1).
作者简介:
李金康,男,汉族,安徽宣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昆明理工大学助教,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