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咏研究综述
2021-05-05韩雪
韩雪
【摘要】祖詠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山水诗《终南望余雪》和边塞诗《望蓟门》备受赞誉。但近代以来,人们对他的关注度大大降低,研究角度也比较局限。本文对近代以来祖咏生平及其诗歌创作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并对这些研究进行适当评价和反思。
【关键词】祖咏;山水田园诗 ;诗歌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22-02
祖咏是盛唐时期的诗人,虽然存诗不多,仅36首,《全唐诗》收为一卷,但质量高,其中《终南望余雪》被历代诗评家赞赏;虽然诗歌中有缺乏深刻思想意蕴的嫌疑,但瑕不掩瑜;虽然诗歌的艺术特色不能与王孟比肩,但也是被称为“班班有文在人间者”(《新唐书》)。曹毓德《唐七律诗钞》云“读丘为、祖咏诗,如坐春风里,令人心旷神怡”。又云:“其人与摩诘友,诗亦相近……”清人施补华称赞祖咏雪诗“苍秀之笔,与韦相近”。唐代诗歌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唐人不仅作诗而且选诗,在现存《国秀集》《又玄集》《玉台后集》《河岳英灵集》《极玄集》《才调集》六个选本中都选录了祖咏的诗歌,这已经能说明祖咏的诗坛地位。殷璠《河岳英灵集》:“咏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评价最为妥当。而对于祖咏的研究较少,一方面是其所存诗歌不多,另一方面是史家逸其行事,但就如同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祖咏的诗歌同样不能因为所存文献较少而成为沧海遗珠。
一、祖咏生平
由于所有唐宋文献都未明确记载其生平,所以研究者只能通过零星的文献来推测其个人信息。
(一)生卒年:张春荣《祖咏及其诗歌研究》采信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中的说法,认为祖咏出生于武则天圣历二年,约卒于唐玄宗天宝五年。
(二)登进士第:对于他登进士第的时间主要有两种说法:开元十二年和开元十三年。孔繁欹在《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中依据《唐才子传》确定祖咏为开元十二年进士,秦渭亦依据《唐诗纪事》认为其为开元十二年进士。张春荣在《祖咏及其诗歌研究》认为《极玄集》这部著作与祖咏生活年代相近,故采用开元十三年一说,宁源声就祖咏登进士第的时间专门撰写《〈终南望余雪〉真是高考落榜诗吗》一文,断定祖咏应为开年十三年登进士第。
(三)祖籍:李森在《祖咏在颠沛流离的诗作》中通过祖咏诗《酬汴州李别驾赠》以及王维的《喜祖三至留宿》,基本确定祖籍为洛阳。
(四)交游:张春荣《祖咏及其诗歌研究》一文详细介绍了其交游情况。与王维的交游:《唐才子传》“少与王维为吟侣”直接点明了与王维的同袍之谊。通过王维的《赠祖三咏》《喜祖三至留宿》以及祖咏的《答王维留宿》等可见两人交情匪浅。与王翰的交游:王翰被祖咏引为同调,通过祖咏《寄王长史》等诗可以看出。两人皆由张说提拔援引,然而张说开元十四年罢相,两人仕途多艰,性情相投。除此之外,祖咏与丘为等人也有交往,这些都可见于祖咏与其朋友的诗作。张立名《祖咏和他的诗》中描写王维、王翰、卢象等人与之交往之余也提出了祖咏和孟浩然交往的可能性。孟浩然与卢象为忘形之交,而与王维卢象交往甚密的祖咏很有可能与孟浩然也有交往。孟浩然和祖咏都是以描写山水的五言诗见长,且孟浩然曾在祖咏祖籍洛阳居住过。笔者认为祖咏与孟浩然的交往主观想象居多,两人若有交往,应该有诗作留存。
(五)归隐汝坟:祖咏晚年归隐汝坟是欲仕不得的无奈之举,虽有“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的豪情壮志,但现实的残酷将其击得粉碎。在《汝坟别业》中,他直接描写自己独自忧愁,生病倦怠的状况。《唐才子传》云:“后移家归此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所言不虚。
二、祖咏诗歌
一直以来围绕祖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山水田园诗上,尤其是其成名作《终南望余雪》,虽然研究的文章篇目不多,但却较全面地分析了这首诗。
宁源声《〈终南望余雪〉真是高考落榜诗吗》一文探讨《终南望余雪》这首诗是否因不合规矩而导致祖咏落榜,将对这首诗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步。大多数人知道祖咏是因为科场咏雪一事,前几年网上流传的《1000多年前的科考落榜诗》一文,将《终南望余雪》列为落榜诗影响深远,而这篇文章依据孟二冬教授《唐代进士试年表》破解了这庄诗坛公案的谜团:《终南望余雪》为开年十三年试题,而祖咏也是在这一年登进士第,所以因为不合规矩而科考落榜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他又指出祖咏这样打破常规的行为,反映了盛唐诗人的狂放不羁,祖咏并没有因为不合规矩而成为沧海遗珠,这也反映了盛唐时代包容开放的文化环境。这些都为唐代诗歌大放异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张春荣《祖咏及其诗歌研究》对这首诗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效果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从观察角度、镜头捕捉、通感三方面来突出描写余雪之动态,林梢之色彩以及城中之寒意,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空灵而悠远的画面。李森《祖咏在颠沛流离中的诗作》同样从通感的角度来赏析此诗。杜巧月《论盛唐诗人祖咏诗歌风格的多样性》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祖咏此诗的艺术特色:“秀”概括终南山秀丽的景色,“浮”以动写静,突出积雪浮在空中的绮丽景色,“增”写出了雪后初霁的气候特点以及人的感受,字字珠玑。孔繁欹《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将这首诗与王维、王勃的作品联系起来,使人能够对这首诗的意境有了更深刻的把握。王维的《终南山》与祖咏《终南望余雪》描写相似,王维直接呈现出来一幅画面,用画面来表达意境。通过王维对终南山的描写,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咏瞭望终南山的澎湃心情。而祖咏诗的后两句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云销彩霁,彩彻区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这首诗背后的思想:文人的弱小抵抗。表面咏雪实则喻人,整首诗实为表现诗人和众多考生如过江之鲫来到长安求取功名,却忽视了高处不胜寒,人越往高处走越孤独,人们既要看到功名的美好,努力追求这种美好,也要明白追求路上不得志的辛酸。
祖咏的边塞诗传世的唯有《望蓟门》一首,这首诗情感激越,“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更是成为传世佳句。张春荣《祖咏及其诗歌研究》对其创作时间和背景进行了分析:本诗极有可能是晚年游蓟州时,诗人已经觉察到安禄山图谋行逆的有感之作。秦渭《不凡气势调凌俗——读祖咏〈望蓟门〉》站在诗人的角度来体会诗人的心境:诗人尽管已是老暮之年,但通过诗中融入班超和终军的典故,可见其仍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此外,他认为殷璠《河岳英灵集》未收录《望蓟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包志强《小议祖咏〈望蓟门〉中的用典》详细的介绍这首诗多次用典,并大赞此诗。对于祖咏的交友诗研究较少,并没有专门研究交游诗的文章,只是零散見于其他文章中。
对祖咏诗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上两首,祖咏诗歌的特点目前只有朱磊的《美而不乐——祖咏诗歌新探》描述比较全面。朱磊概括地指出了祖咏诗歌的特点:美而不乐。他认为美是祖咏诗歌的一大特色,在祖咏诗歌中既有质朴真实,清新典雅的山水美,也有画面美、语言美,此外还有真挚的情怀。不乐,也是祖咏诗歌的一大特色:悲仕途之不顺,惜朋友之别离,念远离之故乡。对于祖咏诗歌美而不乐的原因,文章指出了诗歌美的形成是来源于纯真的本性,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祖咏寄情于山水,所写山水景色都注入了真情实感。另外还与其表达技巧有很大关系,诗歌当中娴熟地运用了典故、通感的手法,让其诗歌变得美。不乐的原因,朱磊认为有三方面:一是时代背景,祖咏的生活时期,正处盛唐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政治环境腐败黑暗,这是诗人一生不幸的开始;二是自身狂妄不羁的性格,这成了祸之本源,狂傲最终也让他付出了代价;三是生活经历,唐人醉心于漫游,入仕之前漫游,入仕不得继续漫游,隐逸也漫游,而事实上山水漫游也意味着离开故乡漂泊不定的艰辛,这些都成了祖咏诗歌不乐的原因。
三、祖咏研究之我见
优点:祖咏因科场之事被人熟知,他的诗歌也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目前的研究在唐宋相关文献很少的情况下,已经能勾勒出一生的大概轮廓,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并且对于这两首诗研究的相对全面。
不足:对于孔繁欹《〈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中,作者认为这首诗描写人们追逐功名利禄却忘记高处不胜寒的说法存疑。《终南望余雪》作为一篇咏雪佳作,更侧重于画面的描摹,而对于祖咏写此诗想要表达的情感,笔者认为孔繁欹的说法太主观化。此外,对于祖咏诗歌研究视角和方法也比较单一,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他的成名作《终南望余雪》以及边塞诗《望蓟门》,对于祖咏其他的山水田园诗和交游诗研究较少,其实从这些诗歌当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祖咏求取功名到归隐渔樵的心理变化,研究这些诗对于认识祖咏有很大助益。
参考文献:
[1]孔繁欹.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6):175-178.
[2]宁源声. 《终南望余雪》真是“科考落榜诗”吗?[N].中华读书报,2018-03-07(005).
[3]朱磊.祖咏诗歌“美而不乐”之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8):156-157.
[4]朱磊.美而不乐——祖咏诗歌新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3):110-115.
[5]杜巧月.论盛唐诗人祖咏诗歌风格的多样性[J].许昌学院学报,2012,31(06):50-51.
[6]李森.祖咏在颠沛流离中的诗作[J].新闻爱好者,2011,(24):154-155.
[7]张春荣.祖咏及其诗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8]张立名.祖咏和他的诗[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54-59.
[9]包志祥.小议祖咏《望蓟门》中的用典[J].文学教育(上),2009,(02):85.
[10]秦渭.不凡气识调凌俗——读祖咏《望蓟门》[J].名作欣赏,1983,(0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