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晓瞳:钧窑的传承与创新

2021-05-04王亚珂

理财·收藏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钧窑艺术大师钧瓷

王亚珂

说到钧瓷和晋晓瞳,不能不说说他的父亲——已故著名钧瓷艺人晋佩章。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艺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创新。作为晋家钧窑的技艺传承人,晋晓瞳14岁起即追随父亲学习钧瓷小炉烧制技艺,1980年到禹县钧瓷美术厂后,又师从文付章从事钧瓷烧制工作。1984年参加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开办的河南省陶瓷造型设计培训班。

此后,得恩师徐国帧力荐进入禹县钧瓷二厂实验室任设计员,追随邢国政、温大木、温国立等名师,从事钧瓷造型的雕刻与设计工作。1988年冬,随父亲晋佩章创办刘山窑艺实验室,出任造型设计师并任生产工艺员、工艺师等职。1992年至1998年,晋晓瞳先生的作品曾先后在香港、大阪及纽约的博物馆参加展出。2001年起晋晓瞳先生独立运作晋家钧窑,出任总经理,走上钧瓷创作研发与工艺研究工作之路。多年的学习与探索,从摸索起步到发展逐渐成熟,虽然困难、挫折甚至磨难接连不断,但是他靠着永不言弃的执着精神走了过来。正是那种一往无前的执着精神,让晋晓瞳打下了坚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成长为一名技艺卓越、发展全面的钧瓷艺术家。

在晋佩章的影响下,全家人都在从事这项一把泥的艺术活儿。埋首做事、沉默少言的晋晓瞳如今已是钧瓷业知名的行家里手。从那一件件精美的钧瓷艺术品中不难看出,钧瓷在这家人心中的艺术魅力。晋晓瞳在钧瓷艺术研究的道路上,追随其父近30年,历经了从徒工、艺工、技师、艺师到当代钧瓷艺术名家的成长历程。父亲淡于功利、严于律己的为人原则,潜移默化影响着他的心路历程,使他在面对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与更多的艰辛时,能够甘于寂寞,潜心于钧瓷艺术的探索与研究。

晋晓瞳童年时,其父晋佩章本着“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的朴素思想,执意让当时只有14岁的晋晓瞳追随自己学习钧瓷小型炭炉的烧制技艺。那时,晋晓瞳白天上学,放学后就帮助父亲烧制小炉钧窑,做炉钧坯釉试验。

1990年晋晓瞳设计的《大葵花炉》问世,该作品大气磅礴,曾在亚运会期间于北京展出,并曾在多种钧瓷书刊上刊载发表。1996年、1998年晋晓瞳有30余件作品分别入选“香港国际钧瓷珍品展”和“大阪国际钧瓷珍品展”。此后,晋晓瞳作品《直口铭文洗》,曾赴纽约参加“东西方艺术家交流展”。2001年至2003年,应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杨彤环之约,为山东博物馆复制陶瓷类文物72种,涉及远古陶器、原始瓷器、三彩、汉绿以及秦汉唐宋等诸多瓷种。2003年4月创建晋家钧窑工作室。2003年11月被评为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2004年12月率先完成钧瓷倒焰窑柴烧工艺试验,此举使得失传了700多年的钧瓷柴烧工艺得以成功地恢复,并受到了中国民协陶瓷艺术委员会的嘉奖。2005年初,被授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和“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陶瓷藝术大师”。2007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同年,当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2008年手工拉坯成型的《牵牛花瓶》获得香港国际陶瓷大赛金奖并被英国国家珍宝博物馆收藏。同年,当选香港国际陶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再次收藏晋晓瞳的柴烧钧瓷作品《乳钉罐》。晋晓瞳历年创作的钧瓷作品《凤耳琵琶瓶》《天球瓶》《太平尊》《葵花尊》等被视为当代钧瓷代表作品中的经典,为国内多家博物院(馆)所收藏。晋晓瞳先生已经成为钧瓷界公认的后起之秀,中年梯队的顶梁柱,钧瓷文化艺术的播火者。

晋晓瞳在钧瓷艺术创作之余,更致力于当代和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积累与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话说钧窑》《钧窑探源》《中国陶瓷艺术》等多部钧、陶瓷学术专著。

神垕的炉钧工艺起始于神垕卢家第二代艺人卢天恩兄弟。这是一种不同于景德镇炉钧工艺的高温钧瓷烧造工艺,神垕民谚素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工艺难度很大。当年晋佩章从老一代钧瓷艺人继承下来的技术配方相对简陋。经过老先生多年反复试验,获得的炉钧配方比例才趋于稳定。该项技术传递到晋晓瞳手中时,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成就,结合现代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手段,紧紧抓住钧瓷窑变独特的艺术特征,将之发展为一种全新的窑变炉钧花釉工艺,为钧瓷艺术的发展再添新枝。

晋晓瞳作为钧瓷之乡富有影响力的钧瓷艺术家,在30多年的学习与探索实践中,继承并吸取了传统钧瓷文化艺术的精华,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和发展。

Jin Xiaotong晋晓瞳

1963年生,河南禹州神垕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代柴烧钧瓷工艺的开拓者,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东方外国语学院兼职教授,香港国际陶瓷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美术研究院研究员,晋家钧窑董事长兼总工艺设计师,晋佩章钧瓷艺术研究会执行会长,晋佩章钧瓷艺术馆馆长。首个赴欧洲进行个人作品展的钧瓷大师。2004年率先完成钧瓷倒焰窑柴烧工艺试验,使失传了700多年的钧瓷柴烧工艺得以成功恢复,并受到了中国民协陶瓷艺术委员会的嘉奖。2005年被授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河南省杰出手工艺奖章和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陶瓷艺术大师”。2007年,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评为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以来,作品《凤耳琵琶瓶》《 天球瓶》《太平尊》《葵花尊》等被视为当代钧瓷作品中的经典,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文化机构所收藏。作品《吉祥天使》,被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选作“国礼”。已出版《话说钧窑》《钧窑探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佩章作品选》等多部钧瓷专著。

作品常用底款有“刘山窑”“亚平手制”“龙鳞堂”“小刘山人”等。

猜你喜欢

钧窑艺术大师钧瓷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孔家钧窑 国礼精品钧瓷作品
李建峰 钧瓷壶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钧窑手拉坯技艺初探
可以穿的名画
国博藏钧窑及仿钧瓷器
钧窑的民用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