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解析和路径探索

2021-05-04周辉汤昕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周辉 汤昕

【摘 要】以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重点方向的“双高计划”,为我国高职教育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办学目标。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改革,既是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命题,又是新时代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时代命题。高职院校应在双创大潮中把握机遇、体现担当,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责任。

【关键词】“双高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2-0047-03

【作者简介】1.周辉,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1816)党办副主任、统战部副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党建管理;2.汤昕,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1816)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双高”建设中,高职院校大力开展双创教育势在必行

双创教育与“双高计划”密不可分,二者协同发展尤为重要。首先,双创教育是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道“必答题”,对“双高计划”的完成发挥着重要的战略指导功能。其次,双创教育是当前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道路上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创新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核心地位,也是打造世界水平高职院校的重要特征。最后,双创教育是世界一流职业教育的必备内容。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教育一味以技术传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发展需要,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双创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的重要法宝。因此,“双高计划”院校要以双创视角对学校运行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进行一系列的系统协同改革创新,建设好具有职业特色的招牌专业,促进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双创教育的新内涵和新要求

1.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高等教育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石,迫切需要贴合发展现实,在双创时代背景下,以双创教育深化改革,积极汇聚双创活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建桥铺路”。双创教育还是高校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专注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恰好也与高职教育侧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以双创教育为抓手深化高职教育体系改革,将会大有所为。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更加强调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一名合格的高职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较高的职业素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其良好的知识获取习惯,要让学生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成长为满足社会需要且能够适应社会快节奏发展的职业人才。而双创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成功双创案例层出不穷,各种双创竞赛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演练场,双创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时代机遇。

(二)双创教育引领高职教育新一轮改革

1.聚焦产教融合,提升育人水平。

校企融合的关键是同时满足高校实践育人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企业的竞争最终要靠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停创新创造的过程。企业作为直接参与办学的特殊力量,具有承担教学责任和实现自身盈利的二元性,需要培养更加贴近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在经济发展转型的趋势下,企业必然要以创新促进发展质量的提档升级,会更加渴望双创人才,这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必然有所倾向。

2.聚力校企合作,科研助推发展。

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往往以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针对性和成果转化率。高职院校应当把握自身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学科优势,坚持服务区域发展的研究方向,加强校地、校企间的紧密合作。坚持学生主体原则,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提高学校双创育人水平。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携手打造协同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应用转化平台,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生产率。

(三)“双高计划”是双创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2035的进程中,职业教育需要系统的教育理念设计,以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常态。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与企业高度融合,要树立人才就是财富的培养理念,积极营造能够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双创氛围。高职院校要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的发展模式。[1]“双高计划”是新时代对高职院校从上至下的系统建设和改革,将双创教育融入“双高计划”中能够深化双创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

(四)双创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双高计划”的内在要求

双创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口,重在学习能力、创新思维、知识框架、实践技能等一系列能力的多维提升,与“双高计划”追求高质量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目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双创教育既是对高职教育的系统改革,又是推进落实好“双高计划”的重要契机。把以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理念融入“双高计划”才能够培养出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打造满足产业转型升級战略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推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双高计划”。

二、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实施障碍

自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联盟成立起,双创教育在职业院校中已经有数年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参加双创竞赛,通过组建队伍开发项目并参加各种比赛,这是目前高等教育影响力最强的一类赛事;成立创业学院,学生参加了一段时间的本专业教育后按照个人意愿被吸纳到创业学院,学习内容以管理学和创业课程为主,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建设众创空间,学校为学生提供双创交流的空间和平台,甚至可为学生提供创业初期的办公场地。这三种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双创教育形式,但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投入较大,耗费了大量的资金与师资,占用了原本可用于专业发展的资源;二是过度注重创业实践成果,忽视了前期的双创理念教育,无法利用正确的双创理念指导实践;三是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盲目追求市场风向,没有立足于专业知识。

(一)双创教育理念滞后

创新和创业更容易侧重科学研究层面的创新和利润驱动下的创业,高职院校中的双创教育更容易在理念上产生功利倾向,要么将创新创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要么双创教育与专业建设背道而驰。实际上,双创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有双创精神的优秀人才,更注重对精神品格的塑造,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具活力、更具想法、更具实践力的优秀队伍,这与“双高计划”树立标杆、培育卓越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

(二)双创教育课程单一

双创教育是一次深度优化课程体系的宝贵机遇。当前双创教育与“双高计划”的结合度不高,课程设置相对随意,内容上既没有形成范式又缺乏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结构上更没有形成体系,很难真正发挥好育人作用。课程形式和内容上还比较滞后:形式上往往是开办讲座或将其放在职业规划生涯课中;内容上也略显空洞,以案例教学为主,缺乏理论层面的升华和指导,无法让学生真正对双创教育产生认同感。

(三)双创教育师资力量单薄

目前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比较单薄,主要由辅导员队伍中积极性较高的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业教师组成。在专业结构上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无法很好地满足双创教育师资对多学科和专业化的背景要求,更缺少相关的创新和创业的实践经验,授课很难具有实际说服力。因此在双创知识未成体系也缺少优质教材的条件下,很难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部分教师对“双高计划”相关文件、政策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还没有真正将专业的发展理念建立起来,日常教学中的教案、教法还相对单薄,无法很好地承担起“双高计划”背景下的双创教育任务。

三、当前高职院校深化双创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一)更新双创教育理念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其人才培养目标逐渐向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向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转变。[2]这就要求“双高”建设院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平衡好人的全面發展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是思维、理念和想法的创新,重在从思想产生到新技术、新发明的设计和创造过程;创业是将创新成果投入生产进行推广的过程。要认识到“双高计划”对双创教育的诉求,引导学生立足于专业教育进行双创思考,促进学校、专业、行业的共同发展。

(二)优化双创培养和考评体系

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也是“双高计划”的建设核心。“双高计划”背景下的双创培养方案制订要结合专业背景和专业前景,以提高大学生双创能力为核心,打造院系合作的动态专业调整机制。同时,培养方案要立足于专业基础,秉承实践育人目标,将专业上的创新转化为创业实践,在知识结构上融入“双高计划”和双创理念,突出学校特色、学科重点、双创典型,建设提高学生领导力、组织力、创新力的专业双创课程体系。在实践中打造双创实践课堂,引入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教学力量和导师团队,以双创备赛打造重点项目,以实践课堂推动双创教育发展,给有特长或双创能力出众的学生创造施展空间,增设第二课堂鼓励实践锻炼。优化教师考评体系,将双创教育成果计入工作量,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双创热情。

(三)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推动特色化高水平发展

特色化和高水平是“双高计划”的重点目标,特色化是要有特色的专业、特色的学科群,高水平是要建设达到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首先要发扬专业特色,响应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将创新驱动发展融入教改方向,契合社会需求,打造专业标杆。其次要与时俱进,把握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在人才培养中主动引入行业标准体系,积极应用促进创新创业的新规范和新技术。最后,还可以探索企业直接参与职业院校管理的有效路径,让企业的思维融入职业教育办学,打造校企一体的高效双创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2]潘海生.“双高计划”引领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9-05-07(9).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