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

2021-05-04闵雪

考试周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闵雪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重点内容中就包括概念类的知识,而且概念类知识是相关数学原理和规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概念类知识有了很好的掌握,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开展下去。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阐述了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的原则,并进一步探讨了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

一、 前言

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枯燥且乏味,小学生要想深入掌握概念类知识的核心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应科学合理地设计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概念,对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并学会应用概念,使得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二、 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概述

小学生学习概念就是让学生掌握事物所存在的本质属性,并进行相应的区分。小学数学概念主要有以下类型:其一,初级概念,即从现实的世界中根据空间的经验和事物的数量能够直接获得;其二,二级概念,即在已经存在的数学概念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概括获得。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有着不同的概念建构方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一种是概念的同化。

通过感知和辨别具体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其中依赖于一些思维活动,该建构方式一般在低年级的小学生中比较常见。概念的同化就是学生根据原有的概念、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重新定义。概念的同化需要和学生原有的概念进行对比,之后精确分化新概念的本质特征,有机结合新旧知识,从而重新建立的概念,学生积累足够多的初级概念使该构建方式的前提。

学生需要根据认识、理解和应用等过程来构建概念,因此,概念的形成和同化都需要学生进行一些思维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来获得数学知识。

三、 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的原则

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应根据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因此,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自主性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因此,应通过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思考课堂的内容。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转变自身的角色,在对小学生讲解概念类知识时,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对概念类知识的核心内容有个深刻的了解。所以,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中应遵循自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将独立探索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第二,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中教师应适当地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第三,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品格,鼓励学生多思考,敢于提出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强。

(二)直观性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学习行为包含很多的主观感受和日常生活经验,所以,小学生在理解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类数学内容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讲授小学概念类知识时,应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进行转化和分层为一些具体的内容,之后再逐渐地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仔细研究分析相关的数学概念,使得为学生所提供的概念理解资料更容易被学生观察和学习,教师帮助学生对归纳和概括数学概念。除此之外,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形式应该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数学概念内容充分地展现给学生,这样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授课方式,从多方面全方位的理解和激励数学概念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巩固数学概念内容的本质。

(三)语言结合思维

小学教师在向小学生讲解数学概念知识的过程中,需要融合生活实践,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调动,这样,学生认知和应用概念类数学知识的水平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需要思维和语言的结合,只有充分结合语言和思维才能够开展有效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的教学授课活动。教师利用语言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同时,通过不断的发散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总结和归纳数学概念,使学生思维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过渡,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化的逻辑思维。

四、 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构建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对数学概念的感知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手段也不断丰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概念类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得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理想,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个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以及小学数学的特点,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概念类的知识,这样不但有利于开展教学授课活动,同时还为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类知识提供有利条件深化感知,进而掌握和应用概念类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开展分数的教学时,为学生创设一个怎么才能公平的分苹果这一问题,在设计问题时应层层递进,即总共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获得几个苹果;把3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获得几个苹果,将一个苹果分给3个人,每个人获得多少。学生在回答前两个问题时很容易,但是在此过程中对平均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感受到分数一般在分东西的过程中会被用到,从而认识到有必要学习分数,最终形成了对分数的初步感知。

(二)对数学概念的体验理解

在充分認识数学概念类知识之后,教师应逐渐地引导学生将概念类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有机融合概念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直接面对概念所产生的具体数学问题,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使得对数学概念知识的认识得到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进而对概念的核心本质有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利用动画展示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三份的过程,同时向学生提问: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几份,每份苹果同样大吗,分别用什么数表示。学生通过对整个过程的观察,能够对1/3的意义有所了解,教师鼓励学生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学生通过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能够体会到分数的形成过程,了解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同时,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分苹果过程的理解,加深了分数所代表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原本观察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原本的感知过渡到抓住事物的本质,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