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行业的机遇期
2021-05-04倪迩晴
倪迩晴
我国的天然气开采和利用水平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天然气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也有待提升,作为我国实现大气污染治理和碳中和目标的能源转型桥梁,接下来天然气行业的整体表现值得期待。
新阶段带来的新机遇
具有安全、便捷、热值高、用途广泛、清洁环保等优势的天然气是现代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碳排放低于煤炭和石油,价格低于可再生能源。从这个角度而言,能源转型需要考量综合的系统成本,低碳的天然氣是重要的过渡能源。从世界范围来看,诸多国家和不少机构都表示了对天然气行业的持续看好,重仓投入新能源领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董事长查理·芒格在被问及油气行业是否会遭受与报纸行业同样的命运时回答道,“我认为不会,石油和天然气行业还将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知名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坚信2021年是天然气行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其在展望报告中确定了今年影响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四个主题,“亚洲和欧洲支持中期天然气需求政策、2022年欧洲有大规模的CCUS和蓝氢项目将获得FID、亚洲液化天然气需求将保持强劲、卡塔尔承诺将继续推进3200万吨/年的LNG开发项目”,从产到销,全产业链都弥漫着利好消息。
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总产量同比增长9.8%,达1888亿立方米,按照热值计算其产量已接近原油。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天然气消费迈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中国油气智库联盟专家刘满平总结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行业的五大机遇,“市场供求环境相对有利、清洁低碳能源需求刚性增长、重视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桥梁作用和在电源中的支撑作用、油气改革关键性政策落地实施红利得以释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院士戴金星则指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天然气工业大发展所具备的三大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而探明率低,具有更快发展天然气的资源优势;二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具有更快发展天然气的增长优势;三是我国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逐年上扬,具备更快发展天然气的储量优势。”
继续完善的供应短板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下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天然气行业都需解决满足供需增量的问题。比如需要重视的是,比煤电更清洁、更灵活的气电是拉动中国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统计,2019年末的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里,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发电和化工的占比分别为37.2%、34.9%、17.8%和10.2%,近两年来气电比例上升明显。
但和我国其他矿产资源类似,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储量虽大却开采不易,“当前我国探明油气资源中,常规与非常规的资源比例为1:3,在剩余天然气资源中,非常规气约是常规气的近4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咨询中心马锋表示,“我国油气工业已进入常规与非常规并举阶段,复杂气藏的占比越来越高,发现优质大气田越来越难,这对勘探开发领域提出了更多的创新要求。”
2020年,我国进口天然气较上年增长5.3%。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预计新增管道气进口量444亿立方米、LNG进口量360亿立方米,分别占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量的34.2%与27.7%。在此过程中,需以气源多元化规避天然气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过高风险。随着北美页岩气产量巨量增长,中东、中亚、深海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世界天然气进入长时期的供应宽松状态后,我国的天然气进口将有较好的外部条件。以中亚地区为例,截至2020年年末,中亚天然气管道对华输气规模累计达3359亿立方米,在中国每年天然气消费总量占比超过15%。
天然气产业链的上下游存在着需要深度打通的各个环节,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在“天然气市场体系重构下的角色转变和商业模式变革”研讨会上表示,“我国天然气行业改革将全面塑造产业链新格局。上游多市场主体建设方面需要改革天然气勘探开发专营体制,放开矿权市场,同时加快形成矿权流转和储量转让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中游管道建设方面,新体系下管道建设的激励机制能否发挥作用将至关重要,如何调动地方积极性将会是‘全国一张网形成的重点和难点;下游销售市场方面,我国天然气现货市场可能获得较快发展,合同衔接有望在产业链各环节联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增加供应的同时,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和完善调峰机制尤为关键,中石油规划总院高级工程师刘烨建议,“通过制定不同用气时段、不同季节的‘峰谷价格引导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天然气用户合理避峰,培育天然气储气调峰市场;同时,对参与调峰的工业大用户给予资金补偿或气价优惠,按照‘谁承担、谁受益、多承担、多补偿的原则进行精准补偿,鼓励企业参与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