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十四五”规划,看城市“智”向何方
2021-05-04周礼
周礼
各省市区“十四五”规划中未来城市的蓝图,几乎集中了人们对智慧城市的所有想象,交通出行“一码通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线上就医更为便捷……从城市管理治理,到生产制造,再到生活的细枝末节,智慧城市的内涵正在逐渐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相关部门所确定的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经超过700个,开展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已分别达94%、71%。经过概念普及、政策推动、试点示范期,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来到“百花齐放”阶段,先行城市正在塑造形成具有典型性的发展范式,后发城市正在加速基础建设;城市在更大范围的技术、应用、体验的融合开始。步入“十四五”,从需求出发,结合城市实际与特色,各省市正布局这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总体而言,将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及前沿技术布局;以微场景、微基建、微服务、微单元进一步细化城市服务水平;智慧城市与新基建、数字经济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现代化创新“繁荣”。
着力大治理与大数据
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智慧政府”是不可或缺的重点领域,进入“十四五”,经济社会环境变革加速,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在城市治理中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现代前沿技术支撑和应用的演练,构建城市智能运行和智慧治理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治理”一词出现在几乎所有省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北京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北京城市整体数据治理能力大幅提升,重点领域的智慧化应用水平大幅跃升;上海要求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建设全面提升服务管理质效,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重庆强调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常态化推行“马路办公”;四川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具体方向上,广东将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贵州将大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居住、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品质;江西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雪亮工程”建设和深度运用,推进智能安防小区建设;云南将提升政务服务、智慧教育、远程医疗、環境保护、社会治理、执法司法、边境管控、应急救援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湖北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城市治理的升级,黑龙江、宁夏、河南、辽宁、四川、上海等地将智慧消防纳入智慧城市同步建设,将城市安全治理提到了一定高度。
同时,大数据资源的构建正成为各省市智慧城市治理建设的重要手段,江苏提出建立政务服务清单,完善数据共享体系和协调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资源汇聚和开发开放,着力消除“信息孤岛”;海南将构建数字孪生治理体系,实现全域物流、资金流、人流等全要素数字化、虚拟化、实时可视可控,打造精细智能社会治理样板区;湖南提出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共享,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广东探索数字数据立法,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支持企业参与数字领域规则和标准制定。
智慧产业与应用特色化
2012年,住建部开始推进智慧城市试点,经历近十年发展,不同城市之间智慧城市建设程度已经千差万别,第一类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宁波等已经开始交通、医疗、环境、教育等相关的垂直行业的数字化探索;第二类中型城市如大同、烟台、桂林等正研究城市发展现状,率先解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智慧化措施,提供从网络到城市平台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第三类小型城市正加快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业务流程建设。
与此同时,各城市智慧城市产业与应用的差异化之路渐渐成型:深圳、南京以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武汉、宁波等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佛山、昆山等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杭州、南昌等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成都、重庆等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
下一个五年,立足自身实际与优势产业,北京提出实施应用场景建设“十百千工程”,将率先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冬奥园区、大兴国际机场等区域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应用场景;辽宁将推行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加快“数字蝶变”;陕西着眼推进教育、医疗等领域数字化,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安徽实施“新基建+”行动,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推进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建设,力争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国前列;福建将推动建筑业现代化,培育新时代建筑业产业工人大军;山西培育智慧物流新业态,开展智慧物流园区建设试点,提升物流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青海全面推进5G建设应用,推广卫星互联网应用示范;海南探索发展国际化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创建国际旅游消费智能体验岛;广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数字领域规则、标准制定和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