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詹姆斯·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初探

2021-05-04张宇

公关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奥康纳

张宇

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生态危机问题上,不断探求解决之策。活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学者奥康纳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者。他于1998年出版了《自然的理由》一书,书中详细阐述了他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他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缺陷,忽视对自然和文化的研究,既缺乏历史性也不够唯物性,因此奥康纳着手重构传统唯物史观。在全球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批判奥康纳理论的偏差与纰漏,研习其合理因素,于对治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大有裨益。

关键词:奥康纳 重构历史唯物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一、反思生态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

自马克思理论形成以来,西方的一些理论家以不同的视域对其进行解读,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理论与现代生态学结合起来,重点关注生态危机,其核心问题就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生态学存在联系这一问题,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有学者认为二者是互相对立的关系,毫无联系可言,因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根本没有系统完善的生态学相关知识,遑论去研究生态学问题;更有甚者,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技术决定论,给马克思主义下了非生态、反生态的定语。

古希腊自然哲学,达尔文的进化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些理论成果都促使马克思关注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种种思想和理论中都有生态方面的论述,他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但就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生态问题并非是危及人类生存的主要因素。而在当今社会,生态问题已然会对人的生存产生危害,所以人们不得不关注生态问题。另外,马克思主义也明确阐述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依存、彼此作用的。因此,不能武断地按照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和现代生态学的时代不对等,就将二者的联系切断。

奥康纳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面临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危机,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极少涉及自然和文化的范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未對一些自然的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体会到历史的深刻意蕴,他指出真正的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因此他将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思想结合,对社会历史做出新的诠释和补充,重构历史唯物主义。

二、直面危机:将自然和文化范畴引入唯物史观

(一)双重危机理论

奥康纳指出,资本主义面临着双重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它造成生产过剩,使得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经济危机;第二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它会引起生产相对不足,导致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两种危及是并生共存的。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有双重危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化的利润。资本主义积累的规程中,生产率逐渐提升,生产的成本逐步下降,那么生产所需的原料在不变资本的比例中就逐渐提高。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原材料不加限制的攫取就会导致生态危机,为了治理生态危机,势必投入大量资本,从而加剧经济危机。其次,在世界范围内看,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生产要素不均衡,有的国家原材料丰富,有的国家有技术优势,这种不平衡会导致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最后,由于科技的不合理利用,生产时采取有害于自然环境的技术,导致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出现。

资本主义为解决这双重危机,就必须改变自身来化解这种危机,这就在理论上生成一种向社会主义转型的可能。

(二)三位一体史观

奥康纳立足于环境史发展,吸收了波兰尼的社会理论,详细阐发了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历史观。奥康纳以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逻辑为研究对象,探究人力是如何改变和影响自然:他将文化和自然统一并融合于社会劳动中,认为人的劳动通过特定的文化形式作用于自然,自然是将劳动和文化联系起来的媒介。

奥康纳批判旧唯物主义忽略了文化和自然的因素。他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既是文化的,又是自然的,是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存的: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为人提供生产所需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同时物质资料生产也囊括了人的本质,人的分工协作在内。生产关系体现了人和人的关系,它有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范畴都是客观与主观并存的。

奥康纳将协作作为研究劳动的切入点,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于协作缺乏自然和文化层面的论述。奥康纳认为协作建立在社会劳动分工上,协作具有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既定的协作分工模式既是生产力也是生产关系,技术、权力关系,自然和文化四个因素共同决定着协作的具体模式。

奥康纳基于这一基础,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必须研究自然和文化是如何作用于生产的问题。奥康纳论述道,劳动不仅是创造了物质资料,还创造了文化。他分析了古希腊奴隶制、欧洲和现代资本主义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指出劳动就是剥削关系,劳动者一直处于被剥削的地位。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结成了不同的劳动组织形式,对应的文化状况和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社会劳动具有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属性,社会劳动不仅创造物质资料,而且还创造文化,并且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社会劳动也会受到文化的反作用。

奥康纳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史观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将文化和自然的范畴添加唯物史观中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劳动文化三位一体的历史观。

三、批判与借鉴:对生态危机的再反思

奥康纳在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缺陷时,并未区分马恩本人的思想和马恩之后的学者思想。他往往混用历史唯物主义、经典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这些不同的范畴,含糊不清,缺乏明确指向。

奥康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将重点置于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没有看到自然的终极目的性,因而是被动消极的。奥康纳的这一观点是根本错误的。实际上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的已明确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强调人类的劳动活动受自然界所限,人要在尊重自然规律上利用自然。

奥康纳在分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既没谈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关系,没有分析何者起其决定作用,何者处于支配地位;论及生财产要素时,亦未指出主导要素。奥康纳的论述中没有划分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主次,是有悖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在他的论述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平等的地位。奥康纳颠倒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他并未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的重要性,这无疑是和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奥康纳认为,只有变革社会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可以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的危机,他主张用生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同时奥康纳也客观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现存的一些问题: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历程中往往也会忽视生态环境问题。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粗放型发展观不仅无法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也破坏了生态平衡,资源的滥用亦会降低人民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存。

奥康纳尽管在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文化联系,但他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指责有欠妥当。他主要针对马克思主义第二手资料作出批判,缺乏对于经典文本的考察。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多次强调自然的重要性,他指出人在利用自然时,应当保护自然,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报复”。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是全球性的,它的成因也相对复杂: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更有政策上的失误,特定时期发展理念的局限,不当利益的诱惑等等。生态恶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奥康纳将生态危机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上,他也未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危机现象作出反思。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生态危机,这一思想是不客觀的。因此我们在研习奥康纳的历史观时,切不可全盘接受,要立足于马克思经典文本,吸收奥康纳的理论精华。应对生态危机危机,应当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采取多方综合协调的措施,站在全球的角度上,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同应对生态问题,缓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当然,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也不乏借鉴意义:奥康纳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绿色运动的思想。他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生态双重危机,以自然和文化范畴丰富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他倡导以自然和文化同生产方式结合,拓宽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

四、结语

在奥康纳看来,阶级斗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奥康纳秉承了这一观点。马克思是直接对资本主义制度作出揭露和批判,但奥康纳所处的时代中,生态环境已然成为危及人类的重大危机。奥康纳以生态作为批判视角,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指导。客观来说奥康纳的理论不仅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领域的内涵。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因此,要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恰当运用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善待生命;强化野生动物保护,树立普遍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监管,强化执法网络,禁止滥捕滥食野生动物。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陈金清.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王雨辰.哲学批判与解放的乌托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奥康纳
大法官奥康纳:做出决定,就绝不回头
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观
奥康纳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奥康纳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的女性观
生态学社会主义到底是解决之道还是空想主义
生态学社会主义到底是解决之道还是空想主义
试论疾病对弗兰纳里·奥康纳文学创作的影响
“物质变换”和“生产条件”的比较及其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