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航拍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启示
2021-05-04曾光高栩
曾光 高栩
摘要:在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自身的发展情形以何种形象呈现在世界面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递交一张客观、中立的国家名片,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以市场上较受欢迎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并结合其他优秀国产纪录片作品,通过阐述此类作品在构建国家形象中的有效策略,提取其中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手法,促进纪录片在构建良好国家形象方面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国家形象 纪录片 《航拍中国》 建构与启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交流越来越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传递,“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发展任务。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真实故事为创作素材的电影或电视形式,具备原生态、纪实性、非虚构等特点,与国家形象的建构天然吻合,已成为体现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国产题材的纪录片凭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发展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在纪录片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它也正在继续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发展中大国的崭新面貌。笔者以广受欢迎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阐述其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表达与启示。
一、《航拍中国》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叙述性表达
央视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一季于2017年春节期间播出,节目每期都以中国的一个省份为主线,凭借最新的航拍技术收集大量的空中影像素材,充分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人文景观和社会风貌,打造了一场集生态和人文为一体的视觉盛宴,在豆瓣上获得9.3的高分。从《航拍中国》的记录形式和内容来看,该片以地理、人物、社会、文化等全方位视角,重新塑造了中国古老东方大国的形象,成为构建国家形象的又一优秀作品。
1.地理视角:地大物博的历史大国形象。《航拍中国》以俯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高空视角,首先呈现出的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抛弃了以往的局限性拍摄视角,该影片以中国的各省、市、自治区为传达主题,呈现出中国独有的“一眼万里”的真实自然景观和地区各异的气候环境,被称为“教科书”级别的地理教材。从新疆干旱的雅丹地貌到酷寒雪国的雾凇奇观,从风情海南的休眠火山到现代上海的时尚外滩,在各种山峰、沙漠、森林、海洋的穿行中,影片来到常人无法到达的绝境地区,用镜头高度赞美了大自然神奇的造物手法。除了独有的自然景观外,影片还呈现出煤炭、木材、石油、矿产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在“新疆篇”中提到,新疆稀有金属库的金属资源成为“神州”系列航天飞船的主要原料,在叙述自然景观的真实语境下,侧面衬托了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形象和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大国胸襟。
除了对山川河流的叙述,纪录片还沿袭了价值输出的传统手法,以地理视角体现出中国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行姿态。在从南到北的景观叙述中,镜头重点对各地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进行了深度解读,详细解析了中国目前对各种自然区域和稀有野生动物的特殊保护手段,通过对优秀成果的阐释,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2.人物视角:勤劳朴素的人文大国形象。以自然景观拉开大幕的《航拍中国》,将人物形象穿插于景观中,使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航拍的视角出发,镜头下或稀疏或密集的人物劳作形象也同时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对人物故事的插叙手法,也加强了故事描述的代入感。如“海南篇”中借助渔民捕鱼、采贝、赶海中劳作的景象,加之海南人民南下冒险的历史故事,赋予人物以多面的立体感;“黑龙江篇”中冰上捕鱼和冰上游戏的情景,显现出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除了传统的农业外,我国的地下水利工程、大庆油田和传统工业基地等也同时被呈现。例如,上海被称为行业标杆的现代化造船厂,因其发展迅速被称为“造梦的地方”。众多劳作和生产的情形不仅体现国家产业的繁荣,也在与他国对比中衬托了中国强大的生产力和生生不息的奋进事实,体现出现代中国人民在劳作中所发扬的团结、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3.文化视角:源远流长的文化大国形象。在以往的文化传播中,对中国的古代文化传播多以一个文化主题为出发点,如中国的京剧、瓷器等,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被广泛熟知,所以这种被长期传播的文化形象不免形成“刻板印象”。《航拍中国》打破已有的形象,以全景式的表现手法和旅行的视角,重新讲述了中国的文化故事。如“江西篇”中影片对庐山赋予了人文色彩,以庐山的景色引出李白、苏东坡等中国古代诗人的诗句,将中国古代诗词置于真实的山水画中,试图引起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共鸣,解構长期以来中西方语言表达的文化隔阂。同样在“江西篇”中,影片对白鹿洞书院的简述,重温了中国古代教育学堂的讲学场景,呈现了中国传统教育事业的兴盛。此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丰傩舞、景德镇古窑民宿博览区、明长城遗址、八卦图街道等以航拍的形式面世,这些蕴含中国古代文化的事物成为具备特殊寓意的文化载体,它们再次以平实的手法被展现出来,也消除了跨文化传播中的生硬和自我,让外国人在对“美”的追求中达成共识。
另外,在对影片的欣赏和解读中不难发现,很多异国元素也被引用其中。如“黑龙江篇”中,俄罗斯风格的中国建筑和与俄罗斯友人的友谊赛等都体现出影片独特的视角;“上海篇”中,影片也利用摩西会堂和“风雨同舟纪念雕像”回忆了犹太人来华避难的故事。各种异国元素和历史故事都体现出了中国对世界文化的兼容并蓄,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在国际发展中的“敦厚大国”形象。
4.社会视角:飞速发展的现代民族形象。在对中国多个不同侧面的描述中,《航拍中国》利用其新颖的拍摄思路和手法,向观众描绘了一个现代社会主义大国的形象,这种形象不依靠各种冗杂的数据和长篇的宣传,而是注重“让景色说话”,依靠视频中每一帧鲜活的画面来体现和表达。在“上海篇”中,高耸的城市建筑和繁华的夜市街景呈现了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在对上海东方明珠的描绘中提到:“色彩转换之间,东方明珠呈现一个有态度的上海,这也体现了城市中每一个细节所构成的对国际化发展进程的思考与努力。”此外,影片还体现出趋利避害的民族智慧,例如,将黄土高原改造成中国能源走廊的核心地带,通过不断改进收集能源为人类服务,化历史悲剧为发展机遇,构建出了自古以来具备强大生存能力的中国人的形象。
除了对城市的描述,上海呼啸而去的中国高铁、黑龙江接天架起的高耸桥梁、江西祥和安宁的现代村镇,每一个细节都构成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形象。在对新丝绸之路等发展构想的描述中,影片也表现出了中国对古今文化延续的发展思路,借助长期积累的发展优势,拟打造一个穿越古今的繁华地域,使人对古老东方民族的飞速发展一览无余。
二、中国题材纪录片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启示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所呈现出的内容会远远超出其镜头本身所表达的寓意,与纯文艺作品不同,纪录片以“非虚构”的先行姿态,强化了其在输送价值观过程中的客观性。在积极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中,《航拍中国》等优秀的作品也值得引起行业对纪录片构建国家形象的可行性分析。
1.多元视角升级传播方式。一个成功的纪录片,离不开对其主题和内容的精雕细琢。“国家形象”是一个受众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具备不同的媒介素养,这就可能形成不同的认知。因此对“国家形象”的传播也需要精准的战略策划意识,从身份构建到形象塑造,再到态度改变,最终实现价值认同,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都需要对影片的题材进行反复斟酌和建构。在传播过程中就不免要扩大题材范围,追求内容题材的丰富性、多元化,为国家形象的“立体化”传播提供可能与基础。在中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众多的题材,如何深度挖掘并有效加工这些题材是纪录片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无论是《航拍中国》还是《舌尖上的中国》,都不是对单纯的国家形象的描述,都涉及多个侧面的叙述。因此,纪录片要广泛开展对基本国情、价值观念、生活现状、内外政策等的详细叙述,以一个核心主线为出发点,以一种俯瞰的视角平视中国的发展,从不同侧面展现我国多种民族形象,反映当代中国的总体风貌,达到“一部影片,多个反响”的效果。同时还应注意,多元视角的传播不能偏离对影片的完整性追求,要达到好的效果,也要达到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结合。
2.微观叙事传递客观事实。纪录片之所以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影像形式,是因为它是具备诸多阅读条件的真实故事。在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中,也不能脱离这个原始的初衷。纪录片是利用艺术创作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但是它的本质作用还是在于其反映的现实事物本身。因此,纪录片要树立“以小见大”的意识,避开宏观的假大空做法,从真实微观的故事出发,利用环环相扣的客观故事情节展现其独特的逻辑魅力,进而完成传递形象的任务。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因为地域、性格、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对一个国家形象的塑造存在诸多困难,而以一种“中心化”的形式传播形象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困难。微观事实可以改善在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等情况,影片中真实存在的一座山、一抔土和一个人都可以构成微观题材,利用屏幕完成对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延伸。所以,要加强讲故事的技巧与策略研究,以起到加强情感认同的效果。在这方面,西方的影视作品就注重对情节本身的加工,观众体验到故事的精彩后,也顺便接收到了影片所要传递的形象信号。
3.国际视域创建对话平台。在索绪尔建立“符号学说”后,引起了对其实践意义的思考。媒体的传播都有其自身的生产符码和产物惯例,而受众在接触媒体时也在做解读媒体影像这件事。因此,纪录片的内容传播也属于符号输出与符号解读的过程。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理解通常需要对其所表达的符号进行自我消化和加工,国家形象的建构也可被置于这种符号解读的阵营中。因此,在利用纪录片传递国家形象时,不能沉浸在自我陶醉的怪圈中,要为受众提供一个易于理解的消化空间,学会以国际性的语言搭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将镜头定格在内外两个位置上。《航拍中国》所构建出来的国际话语体系就搭建了一个平稳过渡的平台,多面立体地体现出“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在未来纪录片的发展中,大国形象的塑造也要以一种温和、包容的态度展开,针对不同国家的受众,制作适应性的文化产品,从而精准送达,寻求意见和价值的统一,逐步塑造客观形象。
4.荧屏美感激发艺术共鸣。从专业人员的创作角度看,纪录片的创作从来都离不开对作品美学价值的追求。一部优秀的纪录片是高度仿真的艺术品,如何借助丰富的题材完成精美的调度最终达到美感,是纪录片的使命之一。纪录片中画面和声音的多重结合,可实现其对艺术性的精準把控,同时也体现出纪实影像的美学气质,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出艺术感染力。因此,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中,这种艺术的美感和内容的精彩都是不能抛弃的。特别是在文化价值观不同的受众之间,展现对美的追求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如《舌尖上的中国》就意识到这一点,它抓住了全人类味蕾上的共同点,通过对美食的深度解读吸引观众,在欣赏一汤一饭的故事中,完成了对中国美食和中国文化的有效解读。
三、结语
《航拍中国》区别于传统的叙述手法,以其独特的审阅视角解锁了纪录片纪实的新模式。同时,它紧跟历史发展的大潮,以其生动的语言完成了新一轮的国家形象建构。在国际范围内复杂的信息网络中,各国都在借助多种手段建立与世界的“友谊之桥”,中国也要抓住新形势,走在建构国家形象的前列,充分调动纪录片等各种文化作品,使其唤醒国人对自我家园的深刻认知,最终巩固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地位。
作者曾光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高栩系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姜文娟,张文倩,刘桂芳.浅谈《航拍中国》纪录片在中国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59).
[2]武新宏.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多元化”传播[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3]蔡梦佳.《航拍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像美学建构[J].视听,2018(02).
【编辑:孙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