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视角的城市中心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1-05-04潘万程刘昕

艺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潘万程 刘昕

摘要:本文以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探讨城市中心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基于黑川纪章的新共生思想,从3个共生视角解读大明宫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大明宫遗址公园很好地协调了公园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与遗址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承载了唐历史信息和象征文脉传承的城市遗址公园。本文为城市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研究提出不同的视角,旨在更好地建立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遗址公园景观环境关系。

关键词:共生共融;遗址公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

1 城市中心遗址公园产生的背景

城市中心遗址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遗址保护与城市扩张、遗址展示与城市居民休闲之间的矛盾等等。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建立城市公园与遗址保护共生共融的景观环境,成为目前城市中心遗址公园面临的问题之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城市中心的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应立足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融入城市环境,追求遗址保护、城市发展与生态修复的融合。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共生共融的理念探讨城市中心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既能使遗址公园与城市绿地休闲空间融合,又能实现遗址保护与文脉传承。

大明宫遗址公园是一座典型的建立在城市中心的遗址公园。大明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是唐朝时期的标志性建筑,最能体现唐文化和西安的地域特征。它的景观规划设计就很好地处理了遗址公园与城市发展、城市居民与公共绿地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精神质量,有利于该地的文化建设,同時也有涵养生态的作用,实现了城市公园与遗址保护的共生。

2 基本概念

2.1 城市中心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是以遗址为主要表现内容,以保护遗址本体和遗址所处自然、人文环境为主要目的,利用遗址本体及其潜在文化内涵建造的具有特定文化意境的公园[1],其核心是“遗址”,以遗址保护为目的,是蕴含一定文化价值、兼具功能性的公园。遗址是历史文化与价值的载体,遗址公园的修建与发展能重现历史文化[2],在文化传承、生态修复和遗址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城市中心遗址公园,通常指位于主城区范围内的遗址公园。这类公园由于位置的关系,周围交通复杂,人口密度大,周边现代城市建筑建设规模大,与城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其功能规划上,还应兼顾城市公园的功能,即要作为城市绿地空间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场所,尽量满足人们休闲健身等需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遗址公园的作用,要在保护和利用遗址的前提下向游客展示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释放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增强游客对相关文化的认同感。

2.2 共生视角

共生理论主要源于生物学领域,即不同物种之间保持共生关系,互利互惠、和谐共处。本文提出的共生理论主源于黑川纪章的新共生思想,即城市、建筑、自然和人类等多种要素和谐共处的思想。本文旨在探析遗址保护与城市公园融合中如何应用共生理论,如利用景观建立空间联结,保持空间、文化与自然之间的沟通,搭建景观各要素之间的共生关系等。

3 城市中心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难点

3.1 遗址公园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制约和依赖

城市中心遗址公园与城市关系密切,城市发展与建设对其影响显著,两者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城市中心的土地价值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持续增长,经济发展与城市用地规划之间出现矛盾,遗址公园用地与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用地进展的矛盾;同时,人流和交通的增加,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遗址公园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遗址公园规划与保护的主要难点之一。

3.2 遗址保护与城市公园功能性之间的协调

遗址公园与其他公园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它需要协调遗址保护与公园功能性的需要。遗址公园建设需要在尊重历史文化、保护遗址的基础上,考虑到公园的功能分区与合理布局。此外,遗址公园与居民生活有直接、密切的联系,与周围人的活动有关,因此在公园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人的感受。郑州市纪伯城遗址公园就存在没有以人为本,没有考虑到群众的文化需求和休闲游憩需求,没有为民众提供休闲场所的问题,除了遗址保护区的城基遗址外,缺乏其他有特点的景观节点。该遗址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并没有为附近居民提供公共休憩绿地,也没有很好地传承和发展文化,遗址保护与功能布局不协调,不能体现城市遗址公园的优势。

大明宫遗址公园兼备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功能,设计有滨水景观、草地、足球场等,功能分区合理,休闲游憩区面积大,为居民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城市绿地空间(如下图)。公园既是遗址保护的有效手段,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挖掘与传承唐文华的基础上传达了城市历史文化,在功能上也满足了周围居民对城市绿地休闲游憩的需求。

3.3 文化主题与景观设计之间的一致性

部分城市遗址公园的公园景观与遗址文化衔接不上,存在文化主题与景观设计不一致的问题。公园位于城市中心,与周围城市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其景观设计的难点在于要传达明确的文化主题,体现城市的历史特色,推动遗址的文脉传承。遗址的存在能反映当地城市某种存在过的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和地域文化价值的见证者,延续了民族文化。

城市遗址公园的独特性在于其文化主题与景观设计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要保持文化主题与景观设计的一致性,难点在于文化主题的表达以及对独特文化内涵的挖掘。大明宫遗址公园有明确的唐文化主题,其将遗址的文化价值与当地的环境相结合,融入了景观设计中,不仅提升了古城活力,还促进了区域文化发展,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保持文化主题与景观设计之间的一致性还有利于协调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充分发挥遗址的文化引领作用,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维护区域的古都历史风貌和地域特色。

4 基于共生视角的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4.1 景观与自然的共生

景观与自然共生,就是在充分利用遗址公园原有景观格局和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对其自身文化内涵和区域文化背景和文脉的深入挖掘,设计出景观与自然共生的特色遗址公园。黑川纪章在共生思想中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城市与自然共生,这种与自然共生的思想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相似,如儒家与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古典造园家提出的“师法自然”,都强调了与自然的共生。

遗址公园的共生策略注重景观与自然的共生,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应注重生态环境,将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融入自然与环境,建设带有极强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

大明宫遗址公园以生态基础设计构建为基础,以城市环境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及传统文化为特色元素,提升了该区域的城市活力,有利于生态涵养。遗址公园作为城规系统中的公共绿地,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维护生态平衡、推动景观与自然共生的作用。

4.2 景观与文化的共生

景观与文化的共生在于将景观营造与遗址文化结合,塑造遗址景观与文化魅力共生的遗址公园景观。作为典型的宫殿建筑群类遗址,大明宫遗址的格局有轴线清晰明确、主次分明的特点。公园在景观规划时,首先调查整理了遗址的历史资料,梳理了遗址自身的文化脉络,总结出整体环境氛围;在景观营造时,沿袭了历史空间格局和唐文化氛围,整体景观肃穆、平和,大气的氛围是景观与文化共生的体现。在景观与文化的共生中,应注意公园的主次文化关系,保证主要文化占主导地位,同时推动多元文化和现代文化在遗址公园中和谐共生。因此,景观设计应多考虑地域文化特征,协调景观与文化之間的关系。

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通过雕塑小品的手法直观展示了唐历史文化,几组雕塑小品在增加了与人们的互动的同时,很好地丰富了场所内容。在基础设施设计方面,综合考虑了色彩、风格、形态等要素与大明宫遗址自身承载的唐文化之间的统一,在表达出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景观效果的同时,体现了景观与文化的共生。

4.3 景观与时间的共生

黑川纪章认为,要以时间的视角观察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的关系[3]。以共生的思维解读这一观点,就是历史、当下与未来之间存在共生关系。在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中,景观与时间的共生在于文脉的传承、延续与发展。传统的唐文化和现代的景观设计规划思想的融合,大明宫遗址景观和现代的科技展示方式,都是景观与时间共生的体现。遗址公园景观是连接城市历史与现在与未来的纽带,从历史与未来共生的视角来看,遗址保护与时代属性结合,能凸显时代气息和遗址特色。

要重视历史文化价值,强调场地自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重视遗址的历史记忆。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赋予公园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元素,体现了大明宫遗址公园中景观与时间的共生。

5 基于共生视角的城市中心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5.1 主题明确原则

遗址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决定了遗址公园的景观特点与风格,主题明确原则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文脉的理解和挖掘。基于共生视角的设计原则要坚持文脉在城市遗址景观设计中的关键性地位,深入剖析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遗址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地域性历史文化传承是其承载的最大价值,能反映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习俗、建筑形态等,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要在明确文化主题的基础下营造独具特色的景观特征,坚持主题明确原则能增强人们对遗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5.2 整体性原则

基于共生视角的城市中心遗址景观要做到场地与整体的统一和有序。场地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环境、功能及文化上的整体性。在景观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上,应坚持整体性。城市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遗址本身的保护与利用,景观中植物、建筑、水体、地形等要素都应该服从于整体性原则。在建设遗址公园时要以保护为主,在遗址保护的基础上以共生视角对遗址公园的要素和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这样不仅能完整地保留文化底蕴,还能对环境进行整体营造。

5.3 可持续原则

作为城市公共绿地,城市遗址公园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具备生态功能。共生视角下的可持续原则要求有长远的意识和全局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遗址的保护与传承,结合地域性文化和自身价值,赋予城市遗址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魅力。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遗址景观朝着生态、持续的方向发展。

6 结语

面对我国城市遗址公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进行景观设计和研究时,可以将共生视角作为思考的角度。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建设为城市遗址公园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城市遗址公园在提升城市文化地位和生态涵养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两者是共生共融的关系。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有效地保护了大明宫遗址,重现了大唐王朝的气度与风华,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思路与手法继承和发展了唐文化,不仅挖掘和传达了西安历史文化,同时兼顾了作为城市绿地的功能性。

大明宫遗址公园规划是当前背景下城市中心遗址公园规划实践的一次积极探索,其通过多种方式妥善保护和展示了大明宫遗址和唐文化,延续了该城市的历史信息,这对西安城市活力提升和区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理论基础研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共生理念为研究视角,分别从自然、文化,时间3个方面对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策略进行了解读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探索了城市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欣茹.遗址保护理念下的城墙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8.

[2] 王野樵.邯郸赵王城遗址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3] 曹加杰,王星皓.城市河道景观中文化共生的营造方法[J].艺术研究,2019(01):13-15.

作者简介:潘万程(1996—),浙江丽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刘昕(1996—),辽宁大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梁燕莺景观设计作品选登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