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2021-05-04李华中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中牟45145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左室左心室检出率

李华(中牟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 中牟451450)

高血压性心脏病指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导致的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早期表现为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左室肥厚,进一步发展可致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引发心力衰竭。相关研究调查显示,约70%的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引起的,同时可出现冠心病、心房颤动等严重心脏合并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为及时对这类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提高该病临床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为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包括ECG、UCG、胸部X线片等,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2]。目前,UCG、ECG在临床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多,本研究旨在比较UCG与ECG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确定最佳诊断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48~76(60.25±6.94)岁;高血压病程3~16(8.32±3.56)年;高血压分级:Ⅰ级41例、Ⅱ级34例、Ⅲ级9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实验室检查、临床观察结果确诊;年龄≤80岁。排除标准: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脏器功能异常;存在沟通理解障碍。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50~78(61.41±6.7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先行ECG检查,再行UCG检查。(1)ECG检查:选用TLC5000十二导联的动态ECG仪检查。(2)UCG检查:选用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3.5MHz,患者取左侧卧位,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进行二维UCG检查,测定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于二尖瓣腱索水平进行M型UCG检查,确定左室M型曲线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计算容积及射血分数;取心尖四腔切面,以脉冲多普勒UCG测量心脏舒张期二尖瓣口的血流频谱,测定左室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E/A值及等容舒张时间(IVRT)。所有入选者均由同一位影像学医生进行检查、分析、判断。

1.3 临床观察指标

1.3.1 ECG诊断标准(1)左房增大:PVI负向波>0.04s,深度>1mm,ptfV1绝对值<0.04mm,PⅡ双峰值,时间≥0.11s,P与P-R对比值>1.6。(2)左室肥厚:P波宽并有切迹,左室高电压,SV1+RV5(男性≥4.0mV,女性≥3.5mV);RⅠ+Ⅲ≥2.5mV,V1室壁激动时间>0.3s,RV1≥1.0mV,RV5≥2.5mV,R波上移或是VS波上移,T波倒置、心电轴向左偏、ST-T段下移,QRS电轴右偏。(3)左室扩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6mm[4]。

1.3.2 UCG诊断标准(1)左室肥厚:左室后壁和室间隔的舒张末期厚度≥12mm。(2)左房扩大:左房内径>40mm。(3)心脏扩大:左室≥56mm,左室长轴切面左房≥36mm,主动脉内径≥36mm;E/A<1。计算ECG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UCG与ECG检出率比较ECG检查共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29例(34.52%),UCG共检出高血压性心脏病70例(83.33%);UCG检出率明显高于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2,P=0.000)。

2.2 UCG与ECG检出情况比较UCG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脏异常检出情况明显高于E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UCG与ECG检出情况比较[n(%)]

2.3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 观察组VE、E/A均低于对照组,VA、IVR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比较(±s)

n对照组观察组70 84 tP VE(m/s)0.72±0.16 0.54±0.12 7.968 0.000 VA(m/s)0.53±0.14 0.67±0.18 5.305 0.000 E/A 1.35±0.41 0.97±0.40 5.804 0.000 IVRT(m/s)75.45±6.68 104.29±11.32 18.761 0.000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常被忽略,直至患者出现较明显临床症状时,其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已被损害至较严重程度,部分患者甚至已出现心力衰竭,增加治疗难度[5]。因此,寻找一种可及早发现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对减轻心脏功能损害、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为ECG结合X线,找到左心室肥大的线索即可做出诊断。但经研究发现,大部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早期并不会出现心肌肥厚、心室增大,在中晚期患者中出现率更高[6]。UCG的出现为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与ECG一样具有简易便捷、无创性等特征。不同的是UCG具有连续观察、实时显像等优点。相关研究表明,根据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特异性并不高,故可作为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7]。因高血压性心脏病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早于收缩期,为早期表现,而E/A值反映左室舒张功能较敏感的指标,诊断价值高于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E/A<1则代表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降低,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8]。

老年患者因身体器官功能下降,左心室舒张功能也随之降低,E峰可小于A峰,因此可能出现误诊,但该指标可准确检出中青年高血压性心脏病。IVRT是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的指标,相关研究证实,在患者左心室心肌出现轻度增厚时,IVRT即可出现明显延长[9]。因患者未出现左室肥厚性改变,左室压力负荷过大也可使IVRT延长,IVRT延长可作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最早期的征像[10]。基于以上因素,本研究主要将VE、VA、E/A及IVRT敏感性较高的指标列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UC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CG,对心脏异常情况的检出率同样高于ECG;与健康入选者的心脏指标对比发现,观察组VE、E/A均低于对照组,VA、IVRT均高于对照组,表明UCG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UCG检查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高于ECG,可明确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情况,且具有无创性、操作简易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室左心室检出率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血清miR-21、TGF-β1表达及临床意义*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