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实践和探索
2021-05-03林桂珠
林桂珠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2019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指出,要面向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1]《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中也指出“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2]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具备突破时空限制、传播快速、呈现手段丰富的优点,是提高终身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
慕课(MOOC),英文名称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始于2001年,兴于2012年。与公开课不同的是,慕课将完整系统的教育过程搬到了网络上,包括了招生、备课、授课、作业讨论、考试、发证等环节,并形成了“输入—输出—反馈”的学习闭环(如图1),而公开课只有单纯的视频授课过程。慕课是互联网思维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产物,采用“短视频学习+交互式练习+学习大数据个性化服务+社群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实现了线上有组织、有纪律的“教与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图1 慕课的学习闭环Fig.1 Closed learning loop ofMOOC
一、慕课的研究概述
美国是全球最早开始运用慕课的国家。受美国影响,2012年末,慕课建设之风开始席卷全球,推动了以英、德、法为代表的欧洲、以日本、中国、印度为代表的亚洲、以巴西为代表的拉丁美洲以及澳洲的慕课平台的建设,各国逐步推出具备自己国家和高校特色的慕课和平台。
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国外学者对慕课的研究逐步向研究学习者学习的目的、行为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向转变,并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旨在通过这些研究提出建议以提高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参与率。
Levy&Schrire认为慕课能够帮助学生和授课者师生共进,共同发展[3];Cross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多门慕课课程进行评估和研究,评估侧重于参与者的期望、参与率、课程空间和技术的使用以及协作小组带来的成效和挑战等方面[4];Wilkowski等人认为慕课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学习者虽然未能完成整门课程的学习,但能满足自定的目标,同样也是值得肯定的[5]。Sunar等人认为MOOC是一个能让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的平台,提供了广泛的在线学习内容,包括了视频、阅读、测验以及社交工具,通过对慕课平台学习者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了学习者在MOOC平台上的社会参与以及互动对课程完成的影响[6]。Charo等人评估了课程完成者和非完成者之间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和其他与MOOC相关的变量的差异。结果显示:与未完成学业的学生相比,完成学业的学生更具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并表现出更高的效率和对MOOC的参与率。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目标设定、任务兴趣和学习纪律是区分完成者和非完成者的最大预测值的变量[7]。
我国慕课的推动始于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于2013年加盟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开始向全球提供MOOCS在线课程。目前已建有十几个各具特色的慕课平台,1000余所高校开设慕课。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截至2019年,我国已建有12500门慕课,超过2亿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8]。短短六年时间,中国慕课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为我国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源。
从知网收录的国内所有和慕课相关的文献来看,从2012年至今,与慕课相关的期刊论文呈增长趋势,如图2所示。这些期刊文献中,涉及知识点广,但涉及层面窄,如图3所示,主要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比如潘燕桃和廖昀赟主要分析了慕课以及其特点等,从而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系列慕课联系起来[9];桑新民等人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慕课的建设之风正在席卷各个教育领域,包括高等教育领域,大学课程的变革是不可避免的[10];王宇等人指出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成为慕课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微专业项目、企业参与建课以及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设置,慕课平台纷纷将帮助在职学习者实现专业能力提升和生涯发展作为目标和切入点[11];周刘波指出慕课基于核心知识点进行模块化设计的理念,为教师优化常规课堂教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教育启示[12]。从收录的期刊看,涉及职业教育层面的应用相当匮乏,目前暂无涉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和应用。
图2 慕课-期刊学术发展曲线图(篇)Fig.2 Journal academic development curve ofMOOC(number of papers)
图3 慕课相关期刊知识点分布图Fig.3 Distributionmap of journal knowledge points related to MOOC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国内慕课研究大多停留在描述或理论探讨。文献材料多集中在期刊,硕士论文不多。对比之下,国外对慕课的研究更为全面丰富,涉及面也较广,涵盖了“慕课”的发展、特征、学习平台、信息技术工具、网络支撑、学习者数据分析等多方面。除了这些文献之外,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超星尔雅、学银在线等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方法、应用程序、视频资料、参考材料也为研究提供了诸多资源。
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概况
2018年5月8号,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普惠性、均等化,注重服务终身,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13]。
从知网收录的文献看,截至2020年8月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的国内期刊论文只有117篇,仅有13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硕士论文39篇。从2016年开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第一次成为报纸关注热点,逐渐有学者开始涉及这一领域的研究。2018年国务院提出《意见》后,关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期刊文论的数量达到一个小高峰,但所发表的期刊论文主要是对国务院《意见》的解读,以及对如何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出策略。比如,梅媛(2016)在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必要性论述的基础上,研究与探讨了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构建措施[14];吴峰和王辞晓对《意见》进行了政策解读[15];徐欧露在分析我国的职业技能培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法[16];张宗辉从“五化”入手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17];荀凤元和刘宗斌在深入解读《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是推动我国职业能力建设的新突破[18];郝清以山东为例,提出山东应从普惠化提供培训、多元化搭建载体、多样化办学模式、一体化闭环管理等方面创新转型、全面推进,奋力打造新时代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齐鲁样板[19]。袁瑞雪结合人力资本理论,阐述了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建设路径,并指出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策略[20]。张双志以各级政府公开颁布的16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为分析对象,遵循“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三维分析框架,通过主体梳理、工具分类、统计描述等技术手段将培训政策的内在行动机理予以分析,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21]。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研究还是十分匮乏的。由于慕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国内主要涉足高等教育,没有涉及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但从学者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大数据的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环境的优化和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普及,慕课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一种大趋势。
三、将慕课引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意义
目前慕课的授课对象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但由于慕课具备开放性的特点,也适用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领域。将慕课教学模式引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能够有效地解决在劳动者,特别是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者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和教学管理规则性相冲突的矛盾。慕课允许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选择任意时段进行在线学习,又能够在总课程的时间段内严格规定、严格管控教学管理过程。这种既松散又严格的“宽进严出”的教学模式既能够满足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教学需求,又能够给予学习者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足够的学习弹性,同时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使课程更加贴近岗位要求和企业需求,进而促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四、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的学情分析
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的范围界定为企业劳动职工、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农民工和社会闲散劳动者等有意愿提高终身职业技能的人员。鉴于全日制在校生的学习更适合混合式教学的方式,所以将全日制在校生排除在外。
(一)学习时间不固定且碎片化
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大部分已经参加工作,或已经拥有家庭,由于工作和家庭的事务的影响,以及收入、交通等资源的限制,无法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只能在工作间歇和照顾家庭之余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呈现碎片化的特征。经过调查,大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时间在15至60分钟之间,每天的碎片化学习时间个数在4-10个不等。
(二)具有不同的职业技能知识
大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由于已经参加过工作,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一定的实操经验,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知识,但是由于学习背景的不同和参加工作时间长短的不同,导致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所拥有的职业技能知识的层次各不相同。
(三)大部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本科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3.69%。高职大专的教学体系更偏重于职业技能知识的传授,所授理论知识比较基础,系统性较差。大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自身学历不高,未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其代表就是广大的下岗职工、退伍军人和农民工。因此,大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
(四)具有较强的学习愿望
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是大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参加培训学习的初衷。这些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通过在岗位的实践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而萌发提升职业技能、完善自我的想法,因而这些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他们会比较有针对性地去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培训内容,从而在学习上化“被动”为“主动”。
五、将慕课应用于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措施
(一)合理设计课程学习内容
教师在设计课程学习内容时,应先对课程面对的学生进行摸底调查,需调查学生的学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想要在哪些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提升。教师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制定符合学习者的教学大纲,选取贴合学习者需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合理分割教学内容。大部分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的文化水平不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遵循小步子教学法则,根据学习目标,将知识点细化,将教学内容分割成若干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由易而难的“小步子”,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和图谱,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完成一系列“小步子”的学习,逐步掌握学习目标。
二是控制好教学视频时长。根据注意力十分钟法则,每个教学视频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长,时间太短则知识点没有讲透,太长则注意力会逐步消退。此外,十分钟的短视频学习也与学习者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征相契合,便于学习者利用空暇时间进行学习。
(二)利用情境设计讨论话题
根据“鱼牛的故事”,教学是需要交流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里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包括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许多慕课教学中存在教师忽视与学生交流的现象,由于是网络教学,学生和教师无法面对面地交流,教学中缺乏讨论环节,甚至许多问题老师是自问自答,更不要说由学生提出问题了。鱼牛的故事和皮亚杰的建构式学习理论反映出,一定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知识和掌握规律。因此,慕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终身教育学习者已有的岗位情境在交流区设置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停靠点,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质疑反思教学相长。同时,应鼓励学生在慕课交流讨论区结合自身岗位情况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多种观点的分享、交流,整合和归纳。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是否构建的是“鱼牛”,进而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错。
(三)展示职业技能操作,设置技能展示模块
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的主要学习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职业技能的讲授是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重中之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可以从两条途经入手。一是教师进行职业技能操作示范。教师可以将职业技能操作步骤和要点制作成微课,以便学生反复地观摩和学习,严格按照示范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实际操作。二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展示。俗话说“光看不练假把式”,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实操可以快速掌握职业技能知识,提升职业技能操作水平。可以在慕课学习平台中设置“技能展示”模块,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实操过程,提出疑惑;或者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实操过程,并由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进行点评,以促进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操作,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的结合。
(四)不能弱化理论知识,佐以实例和图文
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形成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和经验的总结归纳和提炼,源于实践而高于实践。因此,职业技能培训不仅需要传授专业技能,同时不能忽略理论知识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的理论知识点应符合本岗位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的要求,不能疏漏。知识点难易程度应符合本岗位各等级的要求,尽量避免理论知识的选取高于或低于本等级的要求,避免破坏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体系性。比如中级职业技能等级的培训内容应选用中级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知识点。在讲授重点难点知识时,可以选用一定数量的案例和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和佐证。鉴于大部分学习者的文化层次较低,案例可以选用典型的、真实的岗位实例,案例描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对于文字较难描述的理论知识点,比如设施设备的组成、某种动物的生理结构特征等,就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介绍,来得更加直观和准确,更具通俗性。
(五)定期进行课程动态更新
许多慕课存在课程建设完后不再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维护的现象。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技能知识的传授若跟不上行业信息的更新速度,学生无法获得最新的职业技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价值就无法得到的充分体现。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情况,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更新和升级,保障教学内容始终贴合行业发展前沿,紧跟行业发展前景,让学生学到既前沿又实用的专业技能。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维护时,需要多与相关行业的专家进行交流,多到企业进行实践交流,对课程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及时更新,从而保障学生学到的职业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进行应用。
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中有效地应用慕课,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可以惠及更多的终身职业技能学习者,提高教师的培训效率。由于目前慕课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尚未大面积推广,故无法采集到足够的数据资料进行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未来,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海量数据的挖据和运用,利用人工智能根据每位学习者的优点和缺点量身定制个性化课程,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