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微现代昆曲的伴奏场面
——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为例

2021-05-03

戏剧之家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音司鼓昆剧

杨 光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民族艺术,其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在于“曲”,而“曲”即戏曲剧种的音乐性,由音乐和唱腔两部分构成。四大声腔在经历花雅之争后早已互相影响,其伴奏乐器也会相互渗透并出现在戏曲剧种之中,这种直接或间接、简单或复杂的伴奏乐器衍变过程便于梳理戏曲声腔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征。同时,伴奏乐器的改良与进步也会不断促进声腔的完善。

昆曲作为汉族传统戏剧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关于昆曲的称谓有很多,如昆腔、昆曲、昆剧等,严格来讲这些叫法所包含的意义并不相同:昆腔指音乐范畴内的声腔;昆曲指剧种文献范畴内的词、曲;昆剧则是涵盖了剧场内演出的演员、伴奏和剧目等综合性的戏曲概念。所以,我们现在欣赏和理解的主要指的是“昆剧”,文章中使用“昆曲”称谓只是沿用习惯性的叫法而已。

昆曲乐队,俗称场面,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一般是管乐、弦乐部分的统称,武场是打击乐部分的统称。全国现共有八大昆剧院团,考虑到地域渊源等因素,笔者选择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为研究对象。昆曲乐队文场的传统主奏乐器通常是笛、笙、古提琴和三弦,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四大件”;武场的主要乐器是鼓。现将苏州昆剧院的乐队乐器按演奏方式分为以下四类:

表1:苏州昆剧院的乐队乐器分类

一、鼓

昆剧中又叫“板鼓”,鼓师又称司鼓、“乾佬”等,它的作用是指挥整个乐队的演奏、衬托演员的表演、把握剧情的气氛,故为场面之首。鼓师的动作和姿势直接成为打击乐和管弦乐控制起收、轻重和快慢的准则。鼓在文场伴奏中主要掌控唱腔节奏,锣鼓点子也是为了烘托演员的念白;而在武场伴奏中会有大锣小锣、铙、钹三个行当,还有大堂鼓、小堂鼓来共同烘托武戏的气氛。

昆曲中最早唱堂名时使用的鼓叫“荸荠鼓”、“怀鼓”,这种鼓在现代昆曲乐队中已经不再使用了。现代用的板鼓根据文、武戏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尺寸,鼓膛的尺寸和鼓的音高成反比。武戏中鼓的型号从“416”到“420”分别是1.6寸、1.8寸和2寸;文戏中鼓膛的尺寸相对大一些,型号从“424”、“430”甚至到更大的尺寸,这都是根据鼓师的个人习惯进行选鼓的,故每个地区的昆剧乐队所使用的鼓的尺寸都不一样。板鼓的基本伴奏节奏型有:“四四拍”(一板三眼)、“四二拍”(一板一眼)、“四一拍”(昆曲中的称法,在“流水板”中使用较多)、散板等。“板、眼”在敲击时最大的音色区别是满签(签子平面接触鼓面,司鼓技法俗称“咂”,属于强拍)和半签(签子头部点击鼓面,司鼓技法俗称“哆”,属于弱拍)。例如,一板三眼就是:“咂、哆、哆大、哆(分别对应的是:强、弱、次强、弱,其中‘中眼’技法俗称‘哆大’)”。

司鼓对于整个戏的理解非常重要。昆曲是曲牌体,其曲牌的出现都有一定的联系性和顺序性,板鼓的演奏有一定程式化的内容,例如开始时出现【步步娇】,接下来就会有【皂罗袍】。在文戏中,南曲更加注重旋律性,音阶是“12356”;北曲相对较激昂,音阶是“1234567”,音阶的不同是南北曲在伴奏中最大的区别。昆曲武戏中基本使用北曲,舞台表演会出现很多锣鼓点子和唱腔混合在一起的情况,这对演奏者力度和气口的要求会更加严格,而司鼓为了烘托气氛,演奏时会更加突出板鼓的音色个性。与北曲的表演风格差异较大,司鼓在南曲中更多的是和整个乐队融合性的演奏。例如在文戏中,板鼓就用到了昆曲特有的演奏技法——“打磨”。

图1:荸荠鼓

图2:现代鼓

二、古提琴

古提琴,又名提胡,为明代太仓乐师杨仲修所创乐器,后魏良辅把古提琴运用到昆山腔中,目前常用于苏州道教音乐、道教醮仪法式、民间堂名音乐班和昆曲的伴奏中。提琴的琴筒用椰壳、梧桐板制成(有点类似中音板胡),琴首安装两轴,琴码固定于音箱下面;演奏时,演奏者两腿夹住琴筒下面的支柱来保持琴体的稳定。古提琴的琴杆要比一般的二胡长得多,相对来说左手把位比二胡大得多,传统用丝弦,提琴的定弦(a-d)纯四度,音域宽广,音色低沉带点沙哑。清代李渔曾说:“提琴较之弦索,形愈小而声愈清,度清曲者必不可少。”可见古提琴在伴奏中的地位。但近些年来,在苏州昆剧院的乐队中古提琴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了,只在个别剧目里使用古提琴,而且也都由拉胡琴者兼奏。

三、曲笛

曲笛,在古代称为“篴”,又名“班笛”、“缠丝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江南丝竹、地方戏曲及宗教音乐中的重要乐器。它在昆曲伴奏中是主奏乐器,故称为“曲笛”,司笛也被称为主笛或者“正吹”。曲笛主要起到为演员拖腔的作用。

“笛子之人在下鬼门,例用雌雄二笛。”由此可知,传统昆曲乐队中司笛只用两根笛子,称为雌雄二笛。两根笛子均是六匀孔,律制多为十二平均律,吹奏技法也相同:用小工调、#C调的雌笛,多为生、旦角表演伴奏用;用尺子调、C调的雄笛,多为老生和花脸伴奏。现代昆曲乐队中的曲笛经过改良后,CDEFGAB调都有了,在实际伴奏中使用较多的三种调性的笛子是:C、D和降B调,如遇变调就直接换笛子。

曲笛通常有四种记谱: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另外还有一种叫增板。其中吹奏难度最大的是散板,因为只有气口,司笛伴奏只能紧跟演员。所以,如何把司笛的气口和演员的唱腔紧密融合,十分考验演奏者的跟腔水平。

四、笙

“女娲氏之笙簧”,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尚书》和《史记》中就已有相关记载。笙在“八音”分类法中属“匏”,是管与簧相结合的吹奏乐器。明清后昆曲乐队中伴奏的笙多是17簧的,而随着改进,现代昆曲乐队中的笙至少21簧,有的达到了30簧左右,在音域及音色上均有很大的提高。

笙在昆曲伴奏乐队中之所以属于“四大件”的主要地位,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笙是固定音高乐器,所以无论是在昆曲乐队或者其他民族乐队中,笙都是乐队的定律乐器。第二,笙的音色甜美明亮,高音清透、中音柔和、低音饱满,同时它也是民族吹管乐器中唯一能吹和声的乐器,所以笙在昆曲乐队中极大地调和了音色和音响。第三,笙还给曲笛带来了积极作用。在昆曲伴奏乐队场面上,笙都位于曲笛的旁边,这样可以给司笛以音准的听觉感受,让他时刻调整气息控制好曲笛的音高;同时,一个优秀的昆曲笙伴奏,很多时候可以利用延长吹奏等技巧恰到好处地烘托曲笛,让司笛更省力。

高音笙一直是昆曲乐队中比较传统的吹管乐器,但随着笙的改良以及乐队配置的发展,现代昆曲乐队中增加了中、低音笙。比如江苏省昆剧院使用的中音笙就包含中音抱笙和中音键盘笙。

五、三弦

昆曲乐队中使用的是小三弦,又称“曲弦”,因伴奏昆曲而得名,也或称“南弦”。明代张野塘对于传统三弦式样进行改革,使其“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衬托唱腔、配合舞台表演、模拟表演细节,成为昆曲乐队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但近些年,三弦在昆曲乐队中出现得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有些年轻伴奏者甚至认为三弦在乐队中可有可无。

以下为带乐池剧场中、乐器种类较为齐全的大型昆曲乐队乐器位置图,其中唯有鼓与笛的演奏者背对观众并坐在较高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实时看到舞台上的演出、准确把握伴奏节奏且方便指挥其他乐器。

图5:大型昆曲乐队乐器位置图

梅兰芳先生曾说过:“一切动作和唱、念,都跟音乐的节奏紧密地结合着,形成它自己的一种规律,在这种规律中表现的东西,就成为京剧特有的形式……”梅先生所说的这种规律体现出了戏曲表演与乐队伴奏的关系,也可适用于除京剧以外的戏曲剧种。既是规律,就兼具客观性与稳定性,遵循着客观的伴奏规律,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声腔特征,这正是戏曲主要伴奏乐器对声腔的最大影响。

注释:

①多数新笛是由吹曲笛的兼奏。

②平日的唱腔和戏中只用单个唢呐,武戏和牌子中会用到双唢呐。

③特殊场景,比如宫廷皇家戏中会用到长尖和号筒。

④二胡作为高音组乐器一般4到6把。

⑤中胡作为中音组乐器最少配两把,如果小型厅堂版的最少配一把中胡。

⑥低音组乐器中低音革胡是昆曲大戏里必须上的,如果有条件可以配大提琴、古提琴或者大贝司。

⑦戏曲乐队中因拍板与击鼓常由一人兼奏而得名。

⑧又称“清音班”,每班用少年八人专门坐唱昆曲,并吹奏乐器伴奏。旧时江南人家遇婚寿喜事,专雇堂名去奏乐、清唱而不扮演。

⑨、⑩昆曲曲牌名。

⑪昆曲伴奏中鼓的演奏技法,随着唱腔一起打。

⑫李渔(1611-1680)《闲情偶寄》)

⑬《扬州画舫录》卷五。

⑭四拍之后再增加四拍。

⑮《礼记·明堂位》。

⑯明末·宋直方《琐闻录》。

猜你喜欢

中音司鼓昆剧
罗周昆剧创作论
次中音号在小乐队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罗周昆剧创作艺术初探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2019年江西省优秀青年戏曲演奏员展演剧照(一)
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探讨
当代昆剧导演及艺术流变述论
中音号的基本吹奏法分析
音乐史分期问题评述——兼谈中音史教学中分期介绍的必要
论张弘的新编昆剧
戏曲司鼓在演出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