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2018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2021-04-30贾秋珍曹世勤王晓明黄瑾孙振宇张勃骆惠生李青青

植物保护 2021年2期

贾秋珍 曹世勤 王晓明 黄瑾 孙振宇 张勃 骆惠生 李青青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类群;致病基因

小麦条锈病是发生于甘肃省乃至中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防治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利用抗病品种。由于条锈菌的高度变异性,不断产生新的毒性小种/菌系,从而克服主要生产品种及抗源材料的抗锈性,造成抗病小麦品种不断丧失抗病性而失去利用价值,引致小麦条锈病在生产上的发生和流行。截至目前,生产上已造成8次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品种更替。开展小麦条锈菌新毒性小种的持续、系统监测是条锈病研究的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抗锈育种及锈病治理的重要环节。对甘肃省特别是陇南这个小麦条锈菌的常发易变区来说,更为重要。本文是继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6年之后对2017年-2018年甘肃省条锈菌样监测的阶段性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条锈菌样品收集

条锈菌样品主要采自甘肃陇南麦区的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清水县和陇南市文县、礼县、康县、徽县,中部麦区的定西市陇西县、漳县、安定区、通渭县、渭源县、临洮县和临夏州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积石山县及兰州市永登县和甘南州卓尼县,陇东麦区的平凉市崆峒区、庄浪县,河西麦区的张掖市民乐县、山丹县和武威市古浪县等8个市州24个县(市、区)不同时期生产品种、高代材料、后备品系和抗源材料的成株期及早春自生麦苗和秋苗发病叶片。

1.2鉴别寄主

采用全国通用的19个鉴别寄主:‘Trigo Eureka'‘Fulhard‘保春128‘南大2419‘维尔‘阿勃‘早洋‘阿夫‘丹麦1号‘尤皮Ⅱ号‘丰产3号‘洛夫林13(gr9)、‘抗引655‘水源11(YrSu)、‘中四‘洛夫林10(Yr9)、‘Hybrid46(Yr3b+Yr4b)、‘Triticumspelta album(Yr5)、‘贵农22(Yr26,Yr10)。2016年新增‘Avocet S*6/YrlO NILS‘Avocet S*6/Yrl5MILS~‘Avocet S*6/Yr27 NILS'及‘周麦22为辅助鉴别寄主,籍以侦察新小种。

1.3条锈菌标样的保存、繁殖及鉴定

标样的保存、繁殖及鉴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443.1-2007)《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第一部分小麦抗条锈病评价技术规范》进行。温室培养温度(14±3)℃,光照时间10~14h/d,接种后15~18d,待感病对照品种‘铭贤169充分发病后分别记载各品种反应型。

反应型分级采用0、0;、1、2、3、4共6级标准进行,其中0~2型为抗病(R,无毒性),3~4型为感病(S,有毒性)。

2结果与分析

2.1监测结果

2017年监测条锈菌标样276份,2018年296份,两年合计监测572份,共监测出37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分别为HY类群中的条中32号、HY4、HY8、HY18、HY21、HY42、HY58和HY108;水源类群中的条中33号、水11-2、水11-3、水11-4、水l1-7、水11-24、水11-35、水11-41、水11-192、水11-196;贵农22类群中的条中34号、贵22-14、贵22-40、贵22-47、贵22-50、贵22-51、贵22-74、贵22-82、贵22-104、贵22-108、贵22-110、贵22-133、贵22-244、贵22-273、贵22-286、贵22-322;中四类群的ZS-1、ZS-18和ZS-52,总计470份,占监测总数的82.17%。未命名类型共102份,其中洛夫林10和洛夫林13类群6份,HY类群16份,水源类群15份,贵农类群31份,对‘中四‘Triticum spelta album(Yr5)有毒性的27份,其他未命名类型7份。总计102份,占监测总数的17.83%(详细监测结果见表1)。

2.2小种消长趋势分析

2.2.1类群出现频率分析

2017年和2018年,贵农22类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6.52%和50.34%,与2016年的66.76%相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居第一位;HY类群出现频率呈回升趋势,由2016年的13.94%上升到2017年的18.84%和2018年的21.62%,是第二位优势类群;水源类群出現频率由2016年的10.99%小幅上升到2017年的11.23%和2018年的12.50%,到2018年已降至第四位;中四类群出现频率已由2016年5.89%迅速上升到2017年的10.51%和2018年的13.85%,居第三位;洛夫林10、洛夫林13和其他类群出现频率在0.369/6~1.45%之间,对甘肃省小麦生产已不构成威胁。贵农22类群仍是目前危害甘肃省小麦生产的优势致病类群,中四类群出现频率的快速上升应引起育种家及生产上的高度重视(表2)。

2.2.2小种及致病类型分析

2017年-2018年,条中34号出现频率分别为33.70%和38.51%,与2016年的34.85%相当,仍居第一位;条中32号出现频率由2016年的9.12%上升到2017年的13.04%和2018年的15.20%,居第二位;条中33号出现频率呈持续下降态势,已由2016年的5.63%下降到2017年的5.07%和2018年的2.36%,居第五位;新类型ZS-1出现频率上升迅速,已由2016年的1.61%上升到2017年的2.90%和2018年的7.43%,居第三位(表2)。其他小种类型如HY4、HY8、HY108、水11-3、水11-7、水11-192、贵22-108、ZS-18出现频率在1.01%~4.71%之间,HY18、HY21、HY58、水11-2、水11-4、水11-35、水11-24、水11-41、贵22-40、贵22-47、贵22-74、22-104、贵22-110、贵22-133、贵22-244、贵22-286等出现频率在1.00%以下。

2.2.3毒性频率分析

2017年-2018年,对抗条锈病基因Yr9(载体品种‘洛夫林10‘洛夫林13)的毒性频率分别为88.77%和90.88%。主要原因是条种34号、条中32号、条中33号、贵22-14、贵22-108、ZS-12、ZS-18等小种及致病类型均对洛类品种致病;对抗条锈病基因Yr3b+Yr4b(载体品种‘Hybrid46)毒性频率为45.65%和42.57%,与2016年的58.18%相比,呈下降趋势。这与以条中32号为代表的HY类群出现频率降低有关;对抗条锈病基因YrSu(载体品种‘水源11)毒性频率为89.86%和82.43%,与2016年的97.59%相比,呈下降趋势;对抗条锈病基因Yr26(载体品种‘贵农22)毒性频率为61.23%和59.46%,与2016年的72.65%相比,呈下降趋势;对抗源材料‘中四的毒性频率为10.50%和13.85%,与2016年的5.89%相比较,呈上升态势。表明甘肃省条锈菌群体中对Yr9、Yr3b+Yr4b、Su及Yr26有毒性的菌系数量多,表明这些基因已在甘肃失去利用价值。

3结论与讨论

3.1以条中34号为代表的贵农22类群监测

近年来,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中,以条中34号为代表的贵农22类群占优势,出现频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17年-2018年依然居第一位,是甘肃省第一位流行小种。毒性分析发现其对‘贵农22‘川麦42(Yr24)、‘92R137(Yr26)均有毒性,但对抗源材料‘中四‘Triticum spelta album(Yr5)无毒性。2015年以来对Yr26的毒性频率在59%以上。2017年我国东部麦区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全国发生面积约556万hm2,是2002年以来发生面积最大的一年,就是由于条中34号流行、危害的结果。在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持续进行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控制,将会对保障我国东部黄淮海麦区小麦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在生产上继续压缩以‘贵农21‘贵农22和‘南农92R为代表的、含有此类血缘的品种种植面积,下大力气推广生产上抗病品种如兰天系的‘兰天31号~‘兰天36及‘兰天131‘兰天538,天选系的‘天选54~‘天选66,陇鉴系的‘陇鉴108‘陇鉴111,陇育系的‘陇育6号~‘陇育10号和‘兰大211等,以减少优势小种在甘肃特别是陇南的哺育面积,降低秋苗期发病菌源量,为保障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3.2中四新类群的监测

小麦抗源材料‘中四是以普通小麦为母本,中问偃麦草为父本获得的八倍体小偃麦,尽管在育种中相对难以利用,但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其为亲本,先后选育并标记出‘中梁22号‘中93447等多个生产品种(系)和YrZhong 22等多个抗病基因。综合分析近年来甘肃省小麥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其主要特点是感染中四的新菌系呈上升趋势。尽管新菌系致病类型出现频率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但其毒性仍尚不稳定。其致病特点是对抗条锈病基因Yr9、YrSu、Yr3b+Yr4b和抗源材料‘中四有联合毒性,其中新菌系ZS-1是其中的主要致病类型,进一步加强对中四致病类型纯化、分离和鉴定研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甘肃陇南抗病育种上,要针对致病类群中四,开展有针对性的育种工作;在生产上,推广兼抗条中34号、条中32号和新菌系ZS的品种。唯如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3小种变异监测

近年来的监测结果发现,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群体中,未命名类型逐年增多。对贵农22类型来说,更是如此,呈现出类型多、稳定类型少、出现频率低、消失相对快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特别是分子育种水平的不断提升,抗源材料的广泛利用,使得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类型相对复杂多样,由此导致监测到的新类型逐年增多,小麦条锈菌群体毒性结构更加复杂,这也是给植物病理学研究和抗病育种带来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