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脐血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对早期婴儿湿疹的预测意义

2021-04-30林裕庆王文革唐学武谭汉旭杨云月

实用医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脐血脐带血过敏史

林裕庆 王文革 唐学武 谭汉旭 杨云月

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100142)

湿疹是儿童最常见的变应性皮肤病,发病机理复杂,其中遗传及免疫因素被视为是影响湿疹患病的关键因素[1]。婴儿的免疫系统最早在母亲妊娠期宫内就开始发育,母亲的特异性体质也是从这个时候对胎儿产生影响[2]。脐血的免疫炎性指标反应新生儿最早的免疫功能状态,因此,研究脐血免疫相关的炎性因子等成分与婴儿湿疹发病的关系,对婴儿湿疹的早期防治具有积极的意义。近些年来,有研究者发现脐血IgE、维生素D水平与婴儿湿疹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湿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的早期筛查指标[3-4]。目前对早期婴儿湿疹发生相关因素尚未有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探究脐血其他炎症因子与湿疹的关系,将有利于全面揭示婴儿湿疹的影响因素,进而及早发现早期过敏性疾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研究[5]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是趋化嗜酸性粒细胞发挥作用的关键因子,在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及研究。已有研究证实Eotaxin 通过特异性结合CCR3 受体后趋化血液、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到达局部组织中的炎症部位,并促进IgE 的合成及分泌,IgE 与其受体结合后诱导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相关炎症介质,介导炎症反应,导致湿疹的发生[5-6]。成人湿疹患者血清Eotaxin 水平显著升高[7],然而儿童湿疹患者血清Eotaxin 的研究不多,目前关于脐血Eotaxin 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关系的研究也甚少。本研究通过检测脐血Eotaxin 水平,随访42 d 婴儿湿疹的发生情况,分析影响脐血Eotaxin 水平相关因素,并探讨脐血Eotaxin 水平对婴儿湿疹的预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的妇产科医生协助下采集188 例新生儿脐带血。所有新生儿均为足月健康儿。新生儿出生时采集脐带血标本4 mL 冷藏于-4 ℃冰箱,在24 h 内从-4 ℃冰箱取出然后在我院中心实验室离心机以转速为3 000 r/min 进行离心5 min,静置后用移液枪将采血管的上层血浆分离放入1.5 mL EP 管中保存,最后将EP 管编号后保存在零下80 ℃的冰箱中待测。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后获得批准,纳入研究的新生儿父母已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内容在新生儿出生后到妇产科登记其出生信息(日期、性别、胎龄、体质量、身长、分娩方式等),母亲妊娠期是否健康情况(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家族过敏史(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食物药物过敏等)。

1.2.2 Eotaxin 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脐带血中Eotaxin 含量。Eotaxin 的ELISA 检测试剂盒(产品批号:20054311)从美国的英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nvitrogen)购买。

1.3 随访分析婴儿生后42 d 进行随访,对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记录湿疹发生的情况(湿疹发生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用药情况)。婴儿湿疹的诊断参考《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8]。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湿疹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脐血Eotaxin 水平对42 d婴儿湿疹的预测意义。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脐血Eotaxin水平的相关因素纳入研究的新生儿脐带血Eotaxin水平为(121.75±72.22)pg/mL。将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季节、分娩方式、胎龄以及母亲年龄、孕期体检情况和有无家族过敏史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分析它们是否与脐血Eotaxin 的水平相关。有家族过敏史和无家族过敏史的新生儿脐带血Eotaxin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影响脐血Eotaxin 的相关因素Tab.1 Correlation factors of affecting umbilical cord blood Eotaxin ±s

表1 影响脐血Eotaxin 的相关因素Tab.1 Correlation factors of affecting umbilical cord blood Eotaxin ±s

?

2.2 42 d 婴儿有湿疹组与无湿疹组脐血Eotaxin水平比较将188 例婴儿根据42 d 是否患有湿疹分为湿疹组和无湿疹组,t检验结果表明湿疹组脐血Eotaxin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湿疹组(P<0.05),说明脐血Eotaxin 水平与婴儿患有湿疹密切相关,见表2。

2.3 婴儿湿疹起病时间与脐血Eotaxin 水平的比较根据42 d 婴儿湿疹起病时间进行分为1 ~3 周组和3 ~6 周组,两组之间脐血Eotaxin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42 d婴儿有湿疹组和无湿疹组脐血Eotaxin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Eotaxin levels between groups with or without eczema in 42-day infants ±s

表2 42 d婴儿有湿疹组和无湿疹组脐血Eotaxin水平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Eotaxin levels between groups with or without eczema in 42-day infants ±s

?

表3 婴儿湿疹不同起病时间组脐血Eotaxin 水平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Eotaxin level in differend onset time groups of infantile eczema ±s

表3 婴儿湿疹不同起病时间组脐血Eotaxin 水平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umbilical cord blood Eotaxin level in differend onset time groups of infantile eczema ±s

?

2.4 婴儿湿疹相关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将与湿疹相关的家族过敏史、脐血Eotaxin 水平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脐血Eotaxin 高表达水平及过敏性家族史均是影响湿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婴儿湿疹相关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Tab.4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ant eczema related factors

2.5 脐血Eotaxin 水平对早期婴儿湿疹的预测价值脐血的Eotaxin ROC 分析结果见表5、图1,说明脐血Eotaxin 对婴儿湿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脐血Eotaxin 水平的ROC 曲线分析Tab.5 ROC curve analysis of cord blood Eotaxin level

图1 脐血Eotaxin 水平的ROC 曲线分析Fig.1 ROC curve analysis of cord blood Eotaxin level

3 讨论

过敏性疾病在婴幼儿期常表现为湿疹或牛奶蛋白过敏[9-10],其中婴儿湿疹发病率为20%~57.3%不等[11-12],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国家地区存在差异。本次研究入组188 例婴儿,42 d 随访有101 例婴儿有湿疹,87 例无湿疹,42 d 婴儿湿疹患病率为53.7%。有研究表明患有湿疹的婴儿在后期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也增高,因此婴儿湿疹的防治需要尽早进行[10]。湿疹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及免疫功能失衡被视为是导致湿疹发病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13],同时遗传因素对免疫功能是有一定影响的。目前研究[14]证实Eotaxin 的表达调控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婴儿脐带血能反映与遗传有关的最早期免疫功能状态,因此本课题通过采集脐带血检测Eotaxin 水平,分析其与遗传等因素的关系。研究显示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相应提高[12],本研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家族过敏史与婴儿湿疹患病的关系,也证实了家族过敏史是影响婴儿湿疹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有家族过敏史组的新生儿脐血Eotaxin 水平明显高于无家族过敏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家族过敏史对新生儿Eotaxin 脐血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结果与邹艳等[15]研究是一致的。因此,临床工作中对父母有过敏史的高危新生儿脐血Eotaxin 水平进行监测及筛查,有利于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早期干预。

近年来,研究显示Eotaxin 是过敏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诱导活化嗜酸性粒细胞,并延长其寿命、减少凋亡和趋化到相应炎症部位[16]。Eotaxin也可以介导靶细胞中MAPK 的激活,通过局部产生IL-13、IL-4 等Th2 型细胞因子,而后者在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中也发挥核心的作用[17]。目前研究表明Eotaxin 是选择性最高的嗜酸性粒细胞(Eos)趋化因子,通过与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CC 趋化因子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的丝裂原的蛋白激酶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使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增殖并募集到促使其定向迁移到相应过敏性炎症部位,引起组织损伤,参与湿疹的发病机制,因此Eotaxin/CCR3 相互作用轴在湿疹等过敏性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18]。而脐血Eotaxin 及细胞因子水平等指标可反映最早遗传、环境因素对胎儿免疫功能的影响[19]。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脐血Eotaxin水平与婴儿湿疹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婴儿湿疹组脐血Eotaxin 水平明显高于无湿疹组(P<0.05),说明新生儿脐带血高Eotaxin表达水平与湿疹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脐血Eotaxin 水平与婴儿湿疹的关系,结果表明脐血Eotaxin 高水平是影响婴儿湿疹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脐血Eotaxin 高表达水平提示在胎儿期受到母亲体内的抗原物质致敏或特应性体质的影响[20-21],出生后的新生儿为此增加患有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此外,婴儿在1 ~3 周、3 ~6 周发生湿疹的脐血Eotaxi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到随访的时间短及样本量有限,可能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分析脐血Eotaxin 的ROC 曲线的结果显示:AUC 为0.773、95%CI为0.704 ~0.841,特异度为52.9%,灵敏度为88.8%,标准误为0.035,表明脐血Eotaxin 水平与湿疹患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对婴儿湿疹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样本量不够大,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来自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范围相对局限,随访时间短。本研究组成员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纳入更多的研究对象,扩大样本量,同时追踪随访婴儿在3、6、12 个月时湿疹患病情况,甚至可以随访至2 ~3 岁,让实验数据更加具有说服力。本次研究中收集脐带血的优势是采集方便,而且脐带血与母体血液相连,脐带血相关免疫炎性因子能反映新生儿最早的免疫功能状态以及遗传因素对其免疫的影响,有利于研究脐血相关因子与婴儿湿疹发病的关系。新生儿血清Eotaxin水平的检测需要采集静脉血,考虑新生儿血管细,操作不方便,家长依从性也不高。婴儿后续随访研究中可进一步完善检测血清Eotaxin 水平,并将血清Eotaxin 水平与脐血Eotaxin 水平做比较,验证脐带血Eotaxin 对湿疹预测作用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脐血Eotaxin水平与家族过敏史及早期婴儿湿疹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且脐血Eotaxin高表达水平是婴儿湿疹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脐血Eotaxin 水平对早期婴儿湿疹的患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对早期婴儿湿疹等过敏性疾病防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下一步对入组的研究对象继续进行追踪随访,然后综合分析儿童在各个年龄段湿疹等变应性疾病的患病情况与脐血Eotaxin 水平的关系,更全面探讨脐血Eotaxin 水平对早期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脐血脐带血过敏史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脐血白细胞介素6水平对早产儿脑损伤程度及后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影响研究
沉默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脐带血要保存吗
分娩方式对重度妊高症合并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生儿脐血血气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脐血铅浓度与新生儿端粒长度的相关性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