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体育运动量对学业成绩影响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1-04-30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一、研究背景
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增强学生健康体质、培育学生优良品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专业成绩、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在国内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有促进作用,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生,对于高校学生研究较少,且未相应提出对大学生运动量的合理化指导建议。
随着“健康中国”理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2019年7月国家出台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下称《计划》)中提出,计划至2022年和203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人数比例占37%以上和4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 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1]
本此实验研究试图通过实验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考察大学生体育运动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和影响,探究大学生达到《计划》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从而制定适合大学生的合理运动方案,提出促进大学生学业成绩和身体健康素质全面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对大学生体育运动状况和学业成就水平的资料信息进行文献查阅和实际调查等,对综合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的在校生,为统一学业成绩标准选择同专业学生,跨年级随机抽样,无体育特长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50 份,回收问卷494 份,回收率89.8%,剔除其中不符合规范的问卷,共计有效问卷490 份,有效率99.2%。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取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编撰和修订的《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2],该量表从体育锻炼强度、频率和一次锻炼持续时间等三个维度对受调查者的体育运动量进行调查,每个维度分5 个等级,均按照选项顺序对应计分1-5 分。计算公式为:体育运动量=强度×(时间-1)×频率。因此体育运动量的范围为0 至100 分[2]。学业成绩采用学生的平均学分绩(去除体育课程成绩)。范围是0 至100 分。
(三)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考察体育运动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关系。分别以性别、学业阶段为控制变量,考察男女学生在运动量、学业成绩的差别及二者之间相关性关系,以及不同阶段水平的运动量对学业成绩的不同影响作用,为提出合理运动量建议做数据支撑。
表1 各变量描述统计(n = 490)(m±sd)(单位:分)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学业成绩的差异分析
表1中显示,男女大学生运动量差异显著,男生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方面较之女生高,在运动频率方面,女生比男生运动稍为频繁。不同学业阶段的运动量差距不大,大一、大三年级运动量较之大二、大四年纪稍小。可能原因有大一学生刚入校未能完全适应,大三学业较重且面临考研等压力。
对于学业成绩,女生成绩较之男生高,且女生的学业成绩较之男生高且集中。影响不同学业阶段成绩差异的因素很多,如年级所学科目、各年考卷的难易程度等。总体而言,数据显示不同学业阶段学业成绩差异较小,因此可以认定此样本的学业成绩受学业阶段的影响弱,在数值意义上具有同一性。
数据显示,受调查大学生的运动量均值在15 分左右,得分总体偏低,体现运动量欠缺。
(二)体育锻炼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控制变量,分别测试男生、女生、大一至大四年级运动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关系。
通过对数据观察,发现学生运动量多集中在0~40 分,由于样本容量有限,运动量大于40 分的学生人数不多,所以对样本进行分段研究。按照体育锻炼量划分为:≥43 分为大锻炼量,20~42 分为中等锻炼量,≤19 分为小锻炼量[3]。
截取≤42 分的中、小锻炼量数据段,考察运动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关系(表2)。结果显示,对于整个样本,在中、小锻炼量时,学生运动量与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总体上来看,中、小锻炼量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学业成绩方面具有正向影响和促进作用。
同样,对女生、大一及大四年级学生在中、小锻炼量数据段的考察中,运动量与学业成绩也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中、小锻炼量数据的考察中,男生、大二及大三年级学生的运动量和学业成绩未表现出相关性关系。
未呈现正相关关系的数据类别,可能的原因有:①样本容量不够大,例如受试男生人数少(n男生= 103),不足以显示出数据之间关系及变化趋势。②从表1中可看出,大二及大三年级学生体育运动时间和频率相较大一及大四年级学生均处于较低水平,推测因为大二及大三年级学生课业繁重,此学业阶段中,因减少运动时间、增加学习时间而导致学业成绩较优异的学生所在比例可能高于其他年级,体育锻炼对这部分学生所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表现不显著。
(三)对标《计划》要求
《计划》中提到两个运动建议,一是就个人而言,鼓励个人“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1],二是对全体城乡居民而言,计划“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于2022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37%以上和40%以上[1]。
按照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2]计算,“每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至少半小时”的运动强度得分为3,运动时间以半小时计,得分为3,运动频率得分为5,所得运动量分数为30 分。按照《计划》中定义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运动强度为3,运动时间为3,运动频率为5,所得运动量分数仍为30 分。
该运动量处于中等锻炼范围内,依据中、小锻炼量对大学生学业成绩有正相关关系的实验成果,《计划》中的运动量对大学生学业成绩具有正面影响作用。
受调查群体中运动强度达标(≥3)的有119 人,占24.29%,运动时间达标(≥3)311 人,占63.47%,运动频率达标(= 5)169 人,占34.49%,运动量≥30 且各维度均达标(下称运动达标)的有36 人,占7.35%,其余运动量≥30 而各维度未均达标的有34 人,占6.94%。
对于运动达标的36 名学生中,男生12 人(11.66%),女生24 人(6.20%);大一至大四学生人数分别为7(6.73%)、8(5.79%)、16(8.89%)和5(6.95%)。
统计反映运动达标学生较少,男生较女生达标情况好,但达标率仍然不足《计划》中目标要求(达标率37%)。
由表4可以看出,运动达标的学生学业成绩主要分布在良好及以上水平,少量分布在中等水平。对比表3中全体受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分布情况,运动达标的学生成绩整体偏好,唯一例外的是大二年级,但大二年级运动达标学生达到良好水平的比例较全体高,说明《计划》中倡导的运动量水平对本身成绩较为优良的学生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运动达标的学生无处在合格或不及格学业水平等中下成绩层次,更加说明《计划》中倡导的运动量水平对大学生学业成绩是具有积极正向意义的。
表2 运动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系数(中、小锻炼量)
表3 各段学业成绩分布情况(单位:人,%)
表4 运动达标学生的学业成绩分布情况(单位:人,%)
表5 各分数段中运动达标学生比例
四、结论与建议
依据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当代大学生整体而言运动锻炼量较为缺乏,女生的运动量整体上少于男生,大学不同学业阶段学生运动锻炼量相差较小。
(2)当体育运动量处在中、小锻炼量水平时,运动量与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3)《计划》中倡导的体育运动量处在与成绩具有正相关关系的中、小锻炼量水平,此运动量对大学生学业培养具有科学的积极意义。
(4)建议大学生增强运动意识,提高体育锻炼量至少达到《计划》中倡导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标准。为此,高校和学生家长应以多种形式激励大学生增加体育活动。
五、讨论
此次实验结论对于认为“体育运动耽误课业时间”的看法具有批判性指导意义,对大学生体育活动对学业成就的正向关系研究增添实验支持。但实验仍有需改进之处:例如可以扩大样本容量,提高统计价值;运动量与学业成绩在高锻炼量运动水平是否存在同样的相关性关系,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此次实验选择高校位于三四线城市,进一步研究可综合选取一二线城市进行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