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熊本牡蛎“华海1号”

2021-04-30喻子牛,张跃环,秦艳平

中国水产 2021年4期
关键词:熊本盐度品系

一、品种概况

(一)培育背景

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为全球性分布类群。其肉味鲜美、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种类之一,其养殖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在所有的贝类养殖品种中位居首位。我国是牡蛎养殖大国,2018年产量达510多万吨,占养殖贝类总产量的35%,海水养殖总产量的25%,世界牡蛎总产量的70%以上。

图1 熊本牡蛎“华海1号”新品种

在我国主要分布7种巨蛎属牡蛎:①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又叫太平洋牡蛎或者真牡蛎,它主要分在我国以辽宁及山东为主的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区,喜好高盐低温环境,年产量在100多万吨;②葡萄牙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又称为福建牡蛎或僧帽牡蛎,与长牡蛎亲缘关系较近,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主要是福建省),喜好高温高盐环境,年产量在150多万吨;③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又称“白蚝”,是2003年以来从近江牡蛎分出来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两省沿海地区,喜好高温中低盐环境,年产量在160多万吨;④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又称为“红蚝”,分布在我国南北沿海(主要在山东和广东、广西),喜好中盐环境,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⑤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在我国中、南部沿海一带均有分布,为野生种,喜好高温中高盐环境,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⑥日本岩牡蛎Crassostrea. nippona,又称夏牡蛎,除分布在日本北海道以南及韩国东海岸至济州岛外,在我国仅中部有零星分布,喜好高盐低温环境;⑦易迁巨牡蛎Crassostrea iredalei,国外主要分在菲律宾群岛及马来群岛,是菲律宾主要牡蛎经济种,在我国华南沿海有零星分布,喜好高温中低盐环境。以上7种巨蛎属牡蛎中,前3种是我国牡蛎的主要经济种,而后4种均为野生种,产量较低或者尚未形成产量,尤其是后两种仅有零星分布。

熊本牡蛎,又称蚝蛎、黄蚝、铁钉蚝等,是一种半咸水型偏好中高盐度的牡蛎类群,于1947年被引种至美国进行养殖。国内外的研究中仅见熊本牡蛎人工繁育报道,尚未进行熊本牡蛎遗传改良研究。熊本牡蛎味道鲜美,但个体较小,左壳较凹,尤其是贝壳形态变化较大。为此,根据左壳放射嵴有无及其数量将其划分为3类,分别为多嵴品系(放射嵴>6个)、寡嵴品系(1个≤放射嵴≤5个)和无嵴品系(放射嵴=0个)。本新品种是以熊本牡蛎的多嵴和无嵴品系作为材料,以提高熊本牡蛎生长速度为目标、以壳高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连续混合选择培育出的牡蛎新品种,该品种的选育为我国中南部地区增加一个新的牡蛎养殖品种,为培育高端牡蛎产品提供了可行性。

熊本牡蛎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中南部海域,喜好河口区的中高盐环境条件。目前,熊本牡蛎主要生产商为美国Taylor贝类养殖公司,该公司熊本牡蛎群体祖先来自于日本熊本县,是1947年日本向美国供应长牡蛎时携带的。由于当年日本长牡蛎大规模死亡,所以利用熊本牡蛎来顶替长牡蛎供应美国市场。美国牡蛎养殖者发现,这种个头小的熊本牡蛎味道比太平洋牡蛎更加鲜美,为此美国的贝类学家将其视为宝贵种质材料,保留下来进行繁育养殖。在此期间,Taylor贝类养殖公司尝试了熊本牡蛎的产业化养殖及其后来的繁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养殖,在美国形成了熊本牡蛎优良种质,目前供应全球牡蛎市场,占据牡蛎高端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经过对美国熊本牡蛎规格的反复分析发现,美国熊本牡蛎上市规格平均为30g/个~40g/个,最小的20g/个,最大的为50g/个。然而,我国最大的野生熊本牡蛎一般不超过20g/个,大多集中在10g/个以内。我国熊本牡蛎个体小的原因,团队认为有以下几点:(1)没有经过选育,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2)密度大,野生熊本牡蛎多聚群,且生长区域提供的饵料不足、环境不佳,导致其个体小;(3)采捕早,海边蚝民把岸边礁石和养殖筏架上的熊本牡蛎和其他野生牡蛎,不等其长大就随即采挖食用或售卖,也使所获得的熊本牡蛎小型化。为此,本团队希望对我国熊本牡蛎进行遗传改良,弥补我国熊本牡蛎生长缓慢的不足。

群体选育,实质是按改良目标,进行表型选择,即选择优良的表现型,淘汰不良表现型,是一种经典的选种方法。其特点是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由于群体选育容易操作,效果显著,已经在海洋贝类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以生长、存活等关键生产性状为指标,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等经济贝类进行了遗传改良研究,并且培育“中科红”海湾扇贝、“中科红2号”海湾扇贝、“蓬莱红”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蓬莱红2号”栉孔扇贝、“海大金贝”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南珠1号”马氏珠母贝、“海泰1号”方斑东风螺等贝类养殖新品种。由此可见,连续混合选择是一种培育新品种的最有效手段,对于熊本牡蛎的遗传改良同样有效。

(二)育种过程

1.亲本来源:熊本牡蛎“华海1号”新品种亲本为广东省湛江市的野生熊本牡蛎群体。采用其为核心基础群体,以生长率为指标,利用连续混合选择的方法,按照10%留种率,1.755的选择强度,经过连续4代的上选繁育和培育而成。

2.技术路线:熊本牡蛎“华海1号”新品种培育采用了连续混合选择、遗传参数评估、表型性状测试、分组辅助育种等技术。首先,构建了广东湛江群体熊本牡蛎核心基础群体,评估了中美熊本牡蛎生产性能差异;其次,对湛江群体熊本牡蛎根据左壳放射嵴有无及其数量将其划分为无嵴、寡嵴、多嵴3个类型品系;最后,对性状分化较大的多嵴和无嵴品系进行了连续4代的混合选择。在此期间,评估了生长性状的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和遗传改进量等遗传参数;分析连续选择对子代遗传结构的影响,解析了新品种的快速生长机制。

3.培育过程

(1)2012年5月起,以广东湛江群体熊本牡蛎为亲本(3000个),采用混合繁育模式构建了基础群体,并采用单体养殖方式在海域养成至性成熟,取样进行遗传和性状分析。为了确保熊本牡蛎物种单一性,良种培育组采用核DNA和线粒体DNA COI等标记对每个个体进行了鉴定,剔除掉在海域养成过程中混杂的香港牡蛎、近江牡蛎、葡萄牙牡蛎等种类。

(2)2013年5月起,以2012年5月生产的湛江群体熊本牡蛎(单体)作为核心基础群体,按照左壳表面放射嵴的多少,将熊本牡蛎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无嵴(放射嵴=0个)、寡嵴(放射嵴≤5个)、多嵴(放射嵴≥6个)类型。统计分析发现多嵴类型个体较大,无嵴个体最小。为此,按照10%留种率,1.755的选择强度,以壳高为选择指标,进行多嵴和无嵴品系歧化选择和繁育,F1子代在北海海域养成,取样进行遗传分析和性状评估。

(3)2014年5月起,以2013年5月生产的熊本牡蛎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上选组F1作为候选群体,按照10%留种率,1.755的选择强度,以壳高为选择指标,继续进行多嵴和无嵴品系的选育,获得的F2子代在北海进行海上养成,取样进行遗传分析和性状评估。

(4)2015年5月起,以2014年5月生产的熊本牡蛎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上选组F2作为候选群体,按照10%留种率,1.755的选择强度,以壳高为选择指标,继续进行多嵴和无嵴品系的选育,获得的F3也继续在北海进行海上养成,取样进行遗传分析和性状评估。

(5)2016年5月起,以2015年5月生产的熊本牡蛎多嵴品系和无嵴品系上选组F3作为候选群体,按照10%留种率,1.755的选择强度,以壳高为选择指标,继续进行多嵴和无嵴品系的选育,获得的F4在北海、钦州进行海上养成,并进行推广性生产,取样进行性状评估。

(6)2017年~2019年期间,进行了熊本牡蛎多嵴品系上选组F4子代的生产,并开展示范推广,世代间比较和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壳高提高了15.6%,鲜重提高了30.8%,产量提高了39.7%。

(三)品种特性和中试情况

1.优良特性

熊本牡蛎“华海1号”(图1)左壳嵴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明显的性状优势,生长快、产量高。在正常的养殖环境下,较对照组壳高提高了15.6%,鲜重提高了30.8%,产量提高了39.7%,外观整齐度在90%以上,养殖周期可缩短0.5年左右。适合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半咸水海域养殖。

图2 熊本牡蛎“华海1号”新品种选育技术路线

2.中试情况

(1)试验材料:试验组为熊本牡蛎“华海1号”,对照组为普通熊本牡蛎,养殖从壳高3mm~5mm幼贝开始,直至养成收获。

(2)地点和时间:项目组分别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与北海市银海区蓝海牧场贝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广西钦州阿蚌丁海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养殖示范推广。

(3)对比试验方法:两家企业均采用进行浮筏(木排)养殖,其中每个竹排大小为8m×8m,一个浮筏由13个单个竹排组成,面积为832m2。项目组和对比试验企业在2016年~2018年吊养了新品种9000万个,养殖面积1100亩。同时,以同样规格熊本牡蛎作为对照组,吊养在1个木排。

北海蓝海牧场贝类养殖合作社熊本牡蛎养殖区位于北海市竹林盐场内,采用500亩半封闭大塘进行熊本牡蛎养殖对比试验,检测新品种生产性性能。广西钦州阿蚌丁海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区位于钦州犀牛角镇大风江海域,采用600亩河口传统养殖区进行对比试验,检测新品种生产性能。上述两家公司均参照项目组制定的《熊本牡蛎“华海1号”养殖技术规范》进行养殖。养殖牡蛎达到商品规格时,随机从试验养殖海区抽取熊本牡蛎“华海1号”及熊本牡蛎对照组各300个个体,统计存活个体数,计算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活率,并随机抽取30个~90个个体进行壳高和湿体重数据,用于生长速度比较和产量计算。

图3 幼虫发育示意图A.D型幼虫;B.壳顶前期幼虫;C.壳顶中期幼虫;D.壳顶后期幼虫;E.眼点幼虫;F.刚刚形成的稚贝

图4 熊本牡蛎稚贝

(4)实验结果:2017年~2019年,选育组在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进行良种繁育,与北海市银海区蓝海牧场贝类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共培育新品系苗种3000万个,吊养在北海养殖区域内,经过现场测试,该品系苗种经过1.5周年即可达到上市规格,平均壳高在6cm以上,其鲜重较普通熊本牡蛎提高了33.7%,产量提高了60.4%。

2017年~2019年,选育组在中国科学院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进行良种繁育,培育出6000万个良种苗种。与广西钦州阿蚌丁海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进行生产性养殖测试,将新品种苗种吊养在钦州核心示范养殖区内,经过现场测试,该品系苗种经过2.0周年,即可以达到上市规格。平均壳高在6cm以上,其鲜重未选育较普通熊本牡蛎提高30.8%,产量提高39.7%。

生产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熊本牡蛎“华海1号”与现有普通熊本牡蛎相比其主要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良,壳高提高了15.6%以上,鲜重较牡蛎提高了30.8%,产量提高了39.7%以上。熊本牡蛎“华海1号”在中试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增收效果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人工繁殖技术

(一)亲本选择与培育

1.亲本选择

熊本牡蛎“华海1号”新品种繁育的亲本为广东湛江的野生熊本牡蛎群体,采用其为核心基础群体,以生长率为指标,利用连续混合选择的方法,按照10%留种率,1.755的选择强度,经过连续4代的上选繁育和培育而成。基础群需要在特定良种养殖场内保存,并应选择壳高在60mm以上,个体体重在25g以上,性腺发育成熟度高,体质健壮的个体作为亲贝。亲本应为充分成熟的个体,生殖腺饱满,充满整个体腔,覆盖肝胰腺,性腺指数在25%以上,生殖腺外观上为裂纹状。亲贝繁殖季节主要在春末和夏季。

2.亲本培育

养殖海区:亲本牡蛎以单体或粘绳形式在盐度相对较高、无较大风浪的海区,用浮排或沉排方式(桩式)进行亲本养殖,利用良好海区天然生产力、丰富的藻类饵料进行促熟。

养殖条件:选择风浪较小,盐度较高的自然海区(盐度在24以上)作为培育环境。将亲贝在春季放置于高盐养殖区域进行性腺促熟相对中低盐度区域,可以有效地加快性腺成熟速度15d~30d。当性成熟后移至室内后,车间应避免直射强光,以侧光为宜,白天控制在1000Lx以下。

饵料:亲本培育过程中,在自然海区主要以天然单胞藻、有机碎屑作为主要饵料。当性成熟后移至室内阶段,则以新月菱形藻、角毛藻作为驯化饵料。

(二)人工繁殖

催产和人工授精:父本与母本的比例为1:8~1:10;采用阴干流水刺激法进行自然产卵排精,获得受精卵,也可以采用解剖法获得精卵。卵子需海水浸泡30min~60min进行熟化,利用500目筛绢网反复洗卵2次~3次,之后加入活力充足的精子,轻搅拌进行人工授精,以每个卵子周围有10个~15个精子为宜。洗卵3次~5次,去除多余精子,随后可将受精卵均匀撒入育苗池中,密度控制在30个/mL~50个/mL。采用室内微充气培育方式进行孵化和幼体培养。

(三)苗种培育

1.幼体培养:壳顶前期、中期和后期幼虫密度分别为按照3个/mL~5个/mL、2个/mL~3个/mL和1个/mL~2个/mL;培育期间,每天换水量在30%~50%;饵料以湛江等鞭金藻、云微藻为主(图3)。

2.采苗及附苗:当眼点幼虫达到30%以上时,利用80目筛绢网筛选出大个体幼虫,投放至事先布好附着基的空池中,采苗密度控制在0.8个/mL~1.2个/mL。附着基可以用牡蛎壳、聚乙烯片、水泥饼等。当投放好幼虫以后,利用黑色遮阳网盖在池面上,提供低光照以保证幼虫均匀附着,直至幼虫绝大部分附着为止。

3.稚贝培育:当期幼虫变态附着以后,进行稚贝培育。采用室内微充气,每天换水量在30%~50%;饵料以云微藻、角毛藻等为主,并继续保持低光照条件。

4.中间培育:当稚贝生长至3mm~5mm左右时(图4),苗种出池至饵料丰富、风浪较小、盐度较低的海上或者虾池中,进行中间培育。在此期间,注意盐度变化不要过大,以免造成稚贝死亡。

三、健康养殖技术

(一)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

1.浮筏式养殖

(1)养殖条件

宜选择水深5m~20m,水流通畅,水质清新,透明度好,温度相对稳定,附近有充足的淡水注入、无污染的半咸水区域,符合GB/T 18407.4-2001要求。

养殖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盐度不低于8,温度不低于9℃,最高不超过32℃,pH7.6~8.4,溶解氧>5mg/L。

(2)养殖浮筏

竹筏:采用长度为9m的毛竹编制而成,每个竹排为正方形,面积为81m2,每个竹排采用15个泡沫浮子作为浮力来源。之后将7个~13个小竹排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竹排。最后,每个大竹排利用6个~18个沉箱进行固定,使其漂浮于固定的海面上。

木筏:采用长度为8m的木杆编制而成,每个木排为正方形,面积为64m2,每个竹排采用15个泡沫浮子作为浮力来源。之后将7个~13个小竹排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木排。最后,每个大木排利用6个~18个沉箱进行固定,使其漂浮于固定的海面上。

(3)放养规格与密度

放养大小为5mm~10mm,密度为每个附着片上有15个~30个个体。

(4)日常管理

①养殖密度调整

伴随着个体生长,养殖密度由开始的90条/m2~120条/m2,逐渐降低调整为20条/m2~30条/m2。

②中低盐环境中间培育

稚贝生长至3mm~6mm左右时,将其养殖在风浪较小、饵料丰富、附着生物较少、盐度12~20的半咸水内湾养殖环境中,直至30mm左右。

③中高盐环境养成

当幼贝超过30mm之后,将其放置于水交换较大、饵料丰富、盐度为20~25的半咸水环境中养成(图5)。

图5 熊本牡蛎浮筏式养殖

图6 熊本牡蛎单体

④高盐环境下育肥

当幼贝生长至50mm以上时,将其转移至具有一定水流、饵料丰富、盐度为25~30高盐环境中进行育肥,时间为30d~60d,平均出肉率在20%以上。

(5)收获

当平均壳高达到60mm以上,鲜重在25g以上时,可以收获。

2.桩式(沉排)养殖

(1)环境条件

宜选择水深1m~5m,水流通畅、水质清新、透明度好、温度相对稳定、附近有充足的淡水注入,无污染的半咸水区域,符合GB/T 18407.4-2001要求。

养殖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1989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盐度不低于8,温度不低于9℃,最高不超过32℃,pH7.6~8.4,溶解氧>5mg/L。

(2)沉排形式

①插桩式

以3m~4m长木杆作为木桩(削尖),将其用黑色塑料包起来,之后缠绕上1.5m~3.0m长苗串,最后将其固定网格状插在养殖区域内。木桩间间距为90cm,退大潮时可以露出来,涨潮时被淹没。

②木架式

上述木桩以一定间距插在滩地成排式,插桩之间以绳索相连成网格状,绳索上即可吊养附苗的牡蛎串或粘绳牡蛎串。通常情况下,每个木架面积为600m2~800m2,可以挂苗种4万条~6万条。

(3)放养规格与密度

放养大小为3mm~6mm,密度为每个附着片(塑料片、牡蛎壳等)上有15个~30个个体。

(4)日常管理

①养殖密度调整

伴随着个体生长,养殖密度由开始的90条/m2~120条/m2,调整为20条/m2~30条/m2。

②中盐环境中间培育

稚贝生长至3mm~6mm左右时,将其养殖在风浪较小、饵料丰富、附着生物较少、盐度15~20的半咸水内湾养殖环境中,直至30mm左右。

③中高盐环境养成

当幼贝超过30m m之后,将其放置于水交换较大、饵料丰富、盐度为20~25的半咸水环境中养成。

④高盐环境下育肥

当幼贝生长至50mm以上时,将其转移至具有一定水流、饵料丰富、盐度为25~30高盐环境中进行育肥,时间为30d~60d,平均出肉率在20%以上。

⑤收获

当平均壳高达到60mm以上,鲜重在25g以上时,可以收获。

3.单体养殖

图7 熊本牡蛎单体成品

(1)环境条件

宜选择水深3m~30m,水流通畅、水质清新、透明度好、温度相对稳定、附近有充足的淡水注入、无污染的半咸水区域,符合GB/T 18407.4-2001要求。

养殖用水水源水质应符合G B 11607-1989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2-2001的规定,盐度不低于8,温度不低于9℃,最高不超过32℃,pH7.6~8.4,溶解氧>5mg/L。

(2)养殖设备

①苗种生产阶段

采用塑料片作为附着基,当稚贝生长至20mm~30mm时,将其剥离,之后利用网孔为5mm网袋吊养在海区或者生态虾池中,即可获得单体蚝苗。单体苗种也可以来源于去甲肾上腺素处理过的单体苗种,将其在室内养殖到3mm~5mm,利用网孔为1.5mm网袋继续养殖到20mm~30mm,之后,换网孔为5mm网袋,即获得单体蚝苗(图6)。

②养成阶段

20mm~30mm蚝苗,可以利用直径为10mm网孔的扇贝笼养成;也可以将其利用水泥粘起来,之后吊养养成;还可以利用电钻将其壳顶钻孔,利用胶丝线串起来,进行单体串养,直至收获。

(3)放养规格与密度

放养大小在10m m~20m m阶段时,每个网袋放养300个;当其生长至30mm~50mm时,每个扇贝笼每层放置40个~50个;养成阶段时,每层放置20个~30个个体,直至生长至60mm以上,即获得单体熊本牡蛎商品蚝。

(4)日常管理

①养殖密度调整

伴随着个体生长,不断调整养殖密度,以适合其生长为宜。

②中低盐环境中间培育

幼贝30mm之前,将其养殖在盐度12~15养殖环境中。

③中高盐环境养成

当幼贝超过30mm之后,在水交换较大、饵料丰富、盐度为20~25的半咸水环境中养成。

④高盐环境下育肥

当幼贝生长至50mm以上时,将其转移至具有一定水流、饵料丰富、盐度为25~30高盐环境中进行育肥,时间为30d~60d,平均出肉率在12%以上。

⑤收获

当平均壳高达到60mm以上,鲜重在25g以上时,可以收获(图7)。

(二)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熊本牡蛎“华海1号”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盐度的剧烈变化,由于各个阶段个体最适盐度不同,所以要及时转移各个阶段的养殖环境,防止生长缓慢及其大量死亡发生。其次,熊本牡蛎“华海1号”每年的冬末春初由于温度升高、盐度升高容易出现大量死亡,要采用盐度渐变式养殖模式避免批量死亡。最后,“华海1号”牡蛎在高盐度海区容易出现繁殖后大量致死,所以应注意将其放置中盐度海区,避免排放精卵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育种和种苗供应单位

(一)育种单位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地址和邮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4号,510301

联系人:喻子牛

电话:020-89102507

2.广西阿蚌丁海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和邮编:钦州市钦南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1107号房,535000

联系人:覃春兰

电话:13878882555

(二)供苗单位

1.中国科学院湛江海洋经济动物实验站

地址和邮编:广东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南路5号,524001

联系人:喻子牛

电话:020-89102507

Email:carlzyu@scsio.ac.cn

2.广西阿蚌丁海产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和邮编:钦州市钦南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中心1107号房,535000

联系人:覃春兰

电话:13878882555

(三)编写人员

喻子牛、张跃环、秦艳平、肖述、马海涛、李军、张扬、向志明、毛帆、莫日馆、龙腾云

猜你喜欢

熊本盐度品系
盐度对吉富罗非鱼受精卵孵化及稚鱼生存的影响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影响海水盐度的三个因素
桂蚕N2新、旧品系饲养成绩对比试验
刺参“参优1 号”新品种在不同盐度下的代谢特征和适应性研究*
“种苗巨头”携新品系亮相!砸重金投入研发、基建,启动“海茂速度”
我是快乐的熊本熊
我是快乐的熊本熊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