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常见虫害的绿色防控
2021-04-30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3900赵建亚赵扬王小波
江苏省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3900)赵建亚 赵扬 王小波
近些年来,长江与淮河流域的花生种植常受不利气候及耕作制度改变等因素影响,虫害较为突出。为提高花生种植效益,同时保证花生品质,需对常见的虫害采取以下绿色防控措施。
1.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成虫为金龟甲。金龟甲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不同发育阶段。为害花生的蛴螬主要包括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3种。
(1)为害特点在花生幼苗期,成虫咬食茎叶,造成缺苗断垄;在结荚饱果期,幼虫啃食根果,造成花生大片死亡和荚果空壳。蛴螬为害对花生产量影响大,一般使花生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50%~80%,甚至绝产。
(2)防控技术①防治成虫。在成虫发生盛期进行药剂喷杀及人工扑杀,可用40%乐果乳剂,或50%马拉硫磷,或2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等1 000倍液田间喷雾。②防治幼虫。一是采用毒土法,即用5%辛硫磷颗粒剂或5%异丙磷颗粒剂,每 亩(1亩=667平 方,下同)约3千克,加15~20千克细土,充分拌匀后,撒入播种穴内。二是采用拌种法,即每亩用40克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00克∕升),兑水250毫升,拌种15千克;或用50%辛硫磷乳剂50毫升,兑水400毫升,拌种25千克。③其他防治。在开花下针期,可用50%辛硫磷乳剂,或20%甲基异柳磷800~1 000倍液逐穴点浇。此外,如轮作特别是水旱轮作,可减轻蛴螬危害;田边地头种植蓖麻,对诱杀大黑金龟甲成虫也有很好效果。
2.蚜虫
蚜虫,俗称“蜜虫”,是花生产区一种常发性害虫。除了自身为害外,往往带来病毒病害。
(1)为害特点早播春花生尚未出苗时,蚜虫就能钻入幼嫩枝芽上为害;出苗后,多在顶端幼嫩心叶背面吸食汁液;始花后,蚜虫多聚集在花萼管和果针上为害,使植株矮小、叶片卷缩,影响开花下针和正常结实。严重时,蚜虫排出大量蜜汁,引起霉菌寄生,使茎叶变黑直至全株枯死。
(2)防控技术①药剂拌种。亩用40%毒死蜱乳油10毫升,兑水1千克拌种,花生种子带药出苗后蚜虫迁飞为害时,即可致死,同时还可以兼治蛴螬、金针虫、蓟马等害虫。②喷施药液。在花生苗期、花针期,有蚜虫发生时,可用40%乐果乳剂1 500倍液,或50%辛硫磷1 500~2 000倍 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药时喷头朝上,喷叶片背面,并注意喷匀。
3.棉铃虫
棉铃虫又俗称钻桃虫、钻心虫等,并不只是危害棉花,对花生、甘薯、大豆、玉米、多种蔬菜等危害也很大。
(1)为害特点年发生5~6代,第一代发生在5—6月,第二代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也是为害花生的主要世代。初龄棉铃幼虫啃食叶肉,以后各龄常从叶缘取食或将嫩叶咬穿形成缺刻。幼虫特别喜爱取食花蕾,严重为害时可吃掉每天新长出的大部分花蕾,造成大量减产。
(2)防控技术①农业防治。除选择抗虫性强的花生品种外,可在花生田边穿插种植一些春玉米、高粱作为诱集带,引诱成蛾产卵,再集中消灭。②生物防治。根据棉铃虫为害程度,释放姬蜂、茧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瓢虫、草蛉、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具有较为显著的控制作用。③物理防治。利用棉铃虫的趋光性,可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蛾,以50亩地左右花生田安装一盏灯为宜,可明显减轻花生田落卵量。④药剂防治。在第二、三代棉铃虫发生期,当每百穴花生累计卵量20粒或有幼虫3头时,要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毒死蜱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 000倍液,或含孢子量每克100亿以上Bt制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代棉铃虫需防治2~3次。
4.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是一类杂食性和暴食性害虫,寄主相当广泛。
(1)为害特点以幼虫咬食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初龄幼虫啮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呈透明斑;4龄以后进入暴食,常把叶片和嫩茎吃光,造成严重损失。
(2)防控技术①农业防治。清除杂草,收获后翻耕晒土或灌水,以破坏或恶化其化蛹场所,有助于减少虫源;结合管理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②物理诱杀。点灯诱蛾,即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糖醋诱杀,即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3∶4∶1∶2)加少量敌百虫诱蛾;也可用柳枝蘸洒500倍液敌百虫诱杀虫蛾。③药剂防治。交替喷施50%氰戊菊 酯 乳油4 000~6 000倍液,或2.5%功夫、2.5%天王 星 乳油4 000~5 000倍液,或80%敌敌畏1 000倍液均匀喷雾2~3次,每次间隔7~10天。此外,可利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平均每亩设置一个诱捕器。
5.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俗称“青虫子”,分布广泛,食性杂,寄主范围广,是一种间隙性爆发的暴食性害虫。
(1)为害特点初孵的幼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取食作物叶片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分散为害,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剩叶脉和叶柄,造成幼苗死亡、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幼虫稍受震扰即吐丝落地。7—8月发生频繁,常和斜纹夜蛾混发。
(2)防控技术①农业防治。秋末耕翻土地可消灭部分越冬蛹,春季3—4月除草,可消灭杂草上的低龄幼虫,并结合田间管理,摘除部分作物叶背面的卵块和低龄幼虫团,集中消灭。②物理防治。成虫发生期,用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成虫,以降低花生生长期幼虫危害。③药剂防治。在甜菜夜蛾1~3龄幼虫高峰期,用20%灭幼脲悬浮剂800倍液,或5%氟虫脲分散剂3 000倍液喷雾。甜菜夜蛾幼虫晴天傍晚会向植株上部迁移,因此,应在傍晚喷药防治,注意叶面、叶背均匀喷雾,使药液能直接喷到虫体及其危害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