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启程进京,西柏坡也就不需要保密了”
2021-04-29李玉楼发自西柏坡
南方周末记者 李玉楼发自西柏坡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新华社旧址。
南方周末记者 ❘ 李玉楼 ❘ 摄
中央在西柏坡的时间比较短,从中央工委抵达到党中央撤离,一共只有一年零十个月,任务也比较单一,就是围绕打国民党、建立新中国来布局的,公众对这一时期的注意力集中在三大战役这些历史事件了,西柏坡就没有那么突出。
晋察冀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比较好,这也是当时中央工委选址在西柏坡的重要原因,因为根据地一直就是共产党控制的地方,国民党情报系统很难渗透。
1995年,从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后,康彦新进入西柏坡纪念馆工作,他在工作的第一周就写了一篇题为《博物馆该如何发展》的报告,全文8000字。一待就是26年,康彦新在故纸堆中还原历史细节,同时琢磨着如何让红色纪念馆变得更平易近人。
2021年4月7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康彦新的办公室中对其进行专访。
南方周末: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保密的,外界是什么时候才知道西柏坡这个地方?
康彦新:1949年3月23日,新华社发了七届二中全会公报,电头是新华社石家庄电,而前一天电头还是新华社陕北电,这是一个标志性节点。也是在新华社发电这一天,党中央开始启程进京,西柏坡也就不需要保密了。
南方周末:但蒋介石应该比较早就知道毛泽东在石家庄附近了。
康彦新:是的,1948年11月,傅作义偷袭石家庄就有侵扰中共中央的意图,但不知道中央具体在哪儿,所以西柏坡驻地还是比较秘密的。
南方周末:当时中央机关迁了一万多人在西柏坡周边,保密工作怎么做?
康彦新:中央工委刚到西柏坡那段时间,机关很多同志下去搞土改了,人员相对分散。再一个晋察冀是老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比较好,这也是当时中央工委选址在西柏坡的重要原因,因为根据地一直就是共产党控制的地方,国民党情报系统很难渗透。
当时有一个平山籍天主教父建立的国民党情报网络,1948年初刺探到朱德来到平山的情报。当年8月,他们在平山县城附近烟堡村发现了一片新建的房屋,进进出出的人也比较多,像是机关驻地,于是绘图上报,他们发现的其实是新建的华北局和华北军区驻地。
次月,烟堡村遭到21架飞机轰炸,从出动的飞机数量来看,国民党军队有可能误以为烟堡村是中央驻地了。
南方周末:相较于延安和其他历史时期,公众对西柏坡时期比较陌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康彦新:延安时期的历史跨度比较大,前前后后有十年的时间,涵盖了抗日战争的主要阶段,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而中央在西柏坡的时间比较短,从中央工委抵达到党中央撤离,一共只有一年零十个月,任务也比较单一,就是围绕打国民党、建立新中国来布局的,公众对这一时期的注意力集中在三大战役这些历史事件了,西柏坡就没有那么突出。
南方周末:党中央刚到西柏坡时,经历了一个比较紧张的时期,您觉得紧张局面的转折点出现在什么时候?
康彦新:辽沈战役结束,国共力量对比的天平开始倾向中国共产党的一方,解放军总兵力超过国军,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使得毛泽东开始重新估算战争结束的时间。
当时有一个历史细节很有趣。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不久,毛泽东在西柏坡写信给李达,由于李达尚在国统区任教,毛泽东使用了暗语:“吾兄乃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盼兄速来参与经营”,表明他当时对战局非常有信心。
南方周末: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西柏坡工作过的领导干部也回来视察过,给您留下过哪些深刻印象?
康彦新:1988年,胡乔木同志曾到西柏坡纪念馆视察,当时我还未到纪念馆工作,但他给我们布展提的很多意见至今都有价值。他认为纪念馆对党中央在西柏坡的工作和生活反映得太少,太突出三大战役,给人印象是三大战役的历史陈列。
南方周末:他具体提了哪些意见?康彦新:胡乔木回忆当时西柏坡的生活也是很丰富,这些东西不是很热闹,不一定轰轰烈烈,但是很有意义,都应该在展览中反映出来。中央是如何迁来的? 老百姓是怎样腾让地方的? 当时中央机关分布在一百多个村子里,中央电台、宣传部、组织部都在哪里?
他还举了一些更具体的例子,比如毛主席教西柏坡当地农民改水稻直播为先育秧后插秧,刘少奇每天审新华社新闻稿,还有像解决土改中存在的左倾问题,工商业方面的工作,新解放区的工作等。
他还特地提到了“四电退敌兵”的故事,说傅作义偷袭西柏坡是大事,当时我们没有多少部队,在报上一揭露,敌人以为我们有准备,不敢来了,当时这些也未反映,后来几次布展中采纳了这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