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点赞之交”现象的危机及干预
2021-04-29邵征锋
【内容提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衍生了“点赞”等互动方式。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的出现,除社交需要、归属需要、语言缺失等内在原因,还有网络“微”文化的兴起、社交“弱”关系的发展以及“快”节奏的阅读方式等外在原因。同时,流行中蕴藏着危机,“点赞之交”或导致学生语言交流能力退步,理智思维能力弱化,深度阅读能力缺失等隐性危机。建议大学生理性看待“点赞”行为,在合适语境下点“赞”,鼓励加强现实沟通交流。对此,高校也应加强网络文化引导和学生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在现实中积极为别人点赞,也获得别人的点赞。
【关键词】大学生 点赞 危机 社交网络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交媒体的不断丰富、运营商相继完成移动网络升级换代,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标配,网络交互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重要部分,甚至各高校逐渐实行网络学生管理,尤其是疫情之后,学校网络管理趋为常态。据统计,超过八成大学生使用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等网络社交媒体,而在网络社交过程中,点赞是大学生最简易、最频繁发生的行为,成为网络互动的一种新方式。在给大学生交流带来便利的同时,点赞行为也蕴藏着危机,其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点赞的由来与演变
点赞思想最早源于市场营销和广告学的效果研究,用来表示对广告内容的喜欢①。后续在各类网站和论坛(Bulletin Board System,即BBS)出现类似的评价方式,包括部分中文网站出现的鲜花和鸡蛋的表达。大家公认的严格意义的“点赞”最早为2009年Facebook网站上出现的点赞评论功能,此后YouTube也将之前的星级评分机制改为点赞,随后腾讯在QQ空间和微信更是直接配置了点赞评价按钮,2013年新浪微博亦生发点赞功能。至今,大部分交互平台都具有“点赞”功能。
由于点赞的便利性和价值表达的直接性,已成为大学生中一个流行的青年现象②。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调查发现,52%的90后每天点赞一次或多次,45%的80后也有类似的现象,与此相比较,60后、70后只有24%喜欢通过点赞活跃在社交网络。③由此可见,点赞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其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段。然而,随着点赞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点赞已从最先表示赞同、支持或喜欢变得愈发多样,甚至逐渐出现异化,隱藏着表达危机,催生“点赞之交”群体,“不评论,只点赞,该赞的赞,不该赞的也得赞。”台湾导演吴念真2013年拍摄微电影《新年头,老日子》,影片中女儿通过社交媒体抱怨父母之间的争吵,但却收到了30多个“赞”。家庭冲突反而还得到“点赞”,这是社会伦理的缺失,于是网络中引起了有关“点赞”的激烈讨论。④
总的看来,点赞的意义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你的内容值得“赞”。表示喜欢、支持、鼓励、羡慕等情绪,这是“点赞”设计者的初衷。二、表达关注。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现实联系变少,“点赞”表达了我对你的关注,代替语言的空白,包括与好友的联系。三、表达恰到好处的赞美。人与人关系需保持适度,语言赞美的度不易把握,过了有阿谀之嫌,浅了又显冷淡,“点赞”可表达既不冷淡又不近谀的赞美,省时省力。四、攒人气。给别人点赞,期待自己的信息也被别人点赞。五、表示“朕已阅”,内容我已看过。六、非理性行为。纯属娱乐,只要有信息,必“点赞”。七、大家都点赞,我想要加入群体中等等。可见,“点赞”从最初表示对他人观点、文章、图片等赞同,到后来对他人行为、经历、生活方式等认可,再到诸如窘境、不幸等信息也被点赞,“点赞”功能已不断发展、泛化和异化,衍生“点赞之交”群体。
二、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之原因分析
进一步探究得知,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除智能手机、无线网络等物理环境的成熟和普及外,还存在多方原因。
(一)内在原因
1. 社会交往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除生理和安全需要外,人最渴望的就是“社交需要”。大学生是多以学院或专业为行政单位的组织群体,正处于如恋爱、认同等社交需求较为强烈的时期,对于“关注”和“被关注”均较看重。在交往过程中,“点赞”成为省时省力的一种便捷社交手段,期望通过“点赞”来达成与人沟通交流的需要,传递交流信息,从而获取更深层次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点赞是积累社会资本的手段之一。一方面,“点赞”能参与到好友生活和事件中,表示对其关注和态度;另一方面“点赞”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群体归属,产生点赞群体。
2. 群体归属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群体生活和同伴认可的缺失使他们对群体归属感需求更强烈。张雅婷等人认为,大学生通过使用网络社交建构自我,从自我出发,逐渐衍生成为一个可拓展的社会关系网络,并据此找到群体身份,找到群体归属感,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奠定基础。⑤Shawn M. Bergman等学者认为,在社交网站中,具有自恋倾向的人渴望得到更多的赞赏与注意,因而会更加活跃,并争取结识更多的社交网络朋友。⑥詹恂等人研究则指出,大学生为取得认同与支持,会以他人的评价为媒介不断地更改自我形象。⑦而为避免孤立,大学生在接受(主动或被动)他人信息时,倾向于参与其间,以获得群体归属感。
3. 语言表达符号化
近年来,网络信息呈指数增长,信息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更多的是同质内容。应对海量同质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地评价,而与熟人进行交互时,群体信息量逐渐增大,有时刚评论、回复了一位好友信息,马上可能又会出现类似信息,对同质信息的评价不免造成大学生收、发信息困扰,出现语言空白现象,由原本的文字信息评论渐至纯表情符号评论,再到点赞回复。“点赞”弥补了语言表达空白,以此来保持联系和关注。
(二)外在原因
1. 网络“微”文化的发展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无时不面对海量信息冲击,更倾向简短的信息发布及回复,这或是微博及微信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所在。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媒体时,面对不断刷新的信息流,点赞无疑成为方便快捷的交互手段,只要轻轻动手指即可表达观点。“微”文化从微博、微信到微支付、微視频、微社团等,几乎无处不在,“微”时代正走进人们视线。“微”文化的发展,必伴随纯符号、点赞等“微”回复现象,点赞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符号回复更具适用性。
2.网络“弱”关系的发展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指出那些接触频繁、联系紧密稳定的现实中的朋友称为“强社会关系”,然后是联系稍微弱的朋友圈中普通朋友,再是一些萍水相逢的人,称之为“弱社会关系”。大学生社会关系相对简单,多数人期望将“弱”关系逐渐转变成为“强”关系。如通过“点赞”行为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对他人表达恰到好处的关注。但由于关系亲近程度不够,大学生在处理弱关系所带来的信息时,往往缺乏深度关注和理性分析。
3.网络“快”文化的发展
在网络高速路上,“提速”成为一种常态,无论移动网络从2G到4G再到5G,还是有线网络从2M到10M再到100M,城市无线网络覆盖越来越密集,软件一再升级,信息更新一再加速,内容打包呈现,各种快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网络快文化。网络快文化时代,人们的思维快节奏呈发散性,虽大量阅读、快速阅读,在零散时间内,却多接受的是碎片化、零散、间断、简短信息,这就出现了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等文化载体。显而易见,人们于快速阅读过程中,很少有时间对信息细加推敲、提炼、点评,“点赞”以其简洁方便的交流方式最为适用,通过点赞即表明信息已阅,表明关注和联系。
三、大学生“点赞”现象之危机
“点赞”虽是移动网络文化的产物,是当前大学生内在和外在需求的一种体现,但若长期将与他人交流“捆绑”在“点赞”上,必然对个体的语言交流、思维方式及信息处理能力等造成不良影响。
(一)语言交流能力的退步
当前大学生在生存需求方面已基本得到满足,进而寻求群体参照以建构自我价值观。大学生普遍“机不离手”,手机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随身物品。他们在寻找群体参照中,更倾向对那些有交互的人产生好感,若坚持对他人信息持续点赞以示关注,彼此间关系能得到维系或更进一步,心理踏实感增强。在自觉关系得到发展的同时,会努力给别人点赞,以形成网络交互。但长期网上的“点赞之交”,现实中可能也不过“点头之交”,“点赞”或只表达了一种态度,且是单向,并未生成信息交互。同时,单向的“点赞”不仅不能加强交流深度,甚至有可能因得不到回应加剧失落。例如发布一条信息,获“点赞”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被关注的需求,但因点赞缺乏交流深度,停留在浅显层面,难以实现交互本意。鉴于此,网络交流过程中建议使用点赞加评论,以点赞表达关注,以评论深入交流沟通。而在网络点赞、评论等之外,应加强现实语言交流,别让彼此关系时时处于“点赞之交”。对大学生来说,现实中应与老师、同学积极交流,网络沟通更多是文字符号,而现实语言沟通,包括文字所承载的意义,还包括了彼此间语音、语调、语气、表情等内容,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同样的一句话会有不同意味。
(二)理性思维能力的弱化
大学生刚接触社会,群体归属需求强烈,对事物判断和评价易浮于表面,缺乏理性,不能周全审视所接收信息,或出现群体性无意识非理性的“点赞”行为,甚至出现“跟赞”现象。对于多数大学生,每次看到老师、朋友、同学等的信息,习惯性地先点个赞,有空再看内容,没时间就往往忽略,这种无意识行为在遇他人诸如生病感冒、被批评、被偷、被骗等负面信息和状态时,都无差别点赞。有专家以为这是道德伦理缺失的表现,但笔者认为这是大学生处理信息缺乏理性分析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一种惯性动作。点赞者无视信息内容本身,而被赞者此时更多需要大家正面的关怀。具体论之,无差别点赞或带来系列问题,一方面使点赞者与被点赞者间关系变得紧张,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理性思维形成的关键期,应高度重视,积极引导。鉴于此,建议大学生在点赞前对信息理性客观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点赞和评论,不随意而为,适时通过文字表达应有的关怀。另外,点赞或评论应有礼有节,采取理性的交流方式,使双方关系得到发展,促成理性思维的养成。
(三)深度阅读能力的缺失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也出现了信息“碎片化”现象。大学生接收到各种简短信息,而快节奏的信息更新,若不能很好地整合,仅“随意”浏览,在应对“朋友”大量发布的信息时,点赞成为标记阅读的重要方式。但这种阅读方式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甄别,易迷失于阅读“多”和“快”的错觉中,长此以往,或造成深度阅读能力的缺失。鉴于此,大学生应加强信息整合能力,对接收的信息进一步甄别、加工,深入了解信息间关联,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用、有益的部分,而非不加思索,随性点赞。
四、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的干预策略
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且为学生自主行为。深入观之,从“点赞”行为能反映出学生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需求,针对此,无论教育工作者还是研究者,可向下挖掘,对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积极干预。
(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内在价值引导
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定位多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作为主要目标,究其原因,知识和技能层次的评价容易量化,教师易通过课内课外的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注度有所不足,这造成学生在显性层面达到教育目的,但在隐性知识和人文精神素养方面或未达到基本需求。高校在制定教育评价方案时,要注重学生内在价值的评价及引导,真正高素养的人才应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积极的精神追求。点赞行为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形成,亟待重视。大学生正处于建构个人思想价值观时期,其现有行为对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效用。关于大学生“点赞之交”现象,应注重多元评价,尤其要加强行为习惯和价值引导,立足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而非唯成绩定论。
(二)紧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网络思想文化建设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辅导员和教师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最为密切的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实践者和引导者。辅导员在繁忙工作中紧抓思想政治教育,将其置于工作核心地位,尽管如此,對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力度仍需加强,以覆盖每位学生个体,尤其是网络思想文化建设,需提升关注程度。
高校教师任务多集中为知识教学,在基于各专业线下、线上授课的情况下,亦应对学生思想文化建设予以关注,结合专业背景,传达核心价值观念。“点赞之交”现象之所以在大学生中频繁出现,有学生自身原因,更需要辅导员、教师等教育工作者适时地关怀,以知识浇灌,以精神引领,切不能让师生之间也成为仅仅的“点赞之交”。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增加网络思想文化教育比重,建立健全理性教育机制,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真正发挥互联网极速交流之效。
(三)发挥社团组织功用,引导学生增强现实交互
大学生点赞行为表明其内心多种需求,这要求高校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满足归属需求、交互需求。大学生社团组织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构,其成员来自各年级、各学院、各专业,为大学生骨干群体,尤其在精神文化方面,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各社团的功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网络微博短视频比赛、网络文学比赛、网络摄影比赛等,丰富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多参与、多融入,实现网络交互与现实交互的融合,青春向上。同时各高校应成立网络文化协会等社团组织,普及网络文化,宣传网络正能量,让学生能够正确、积极地应对网络文化带来的冲击,达成有效的沟通交流。
(四)加强学生心理引导,助力理解点赞行为伦理机制
各高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责任更多是培养学生心理卫生习惯、疏通学生心理疑惑、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知识。“点赞之交”现象的频繁出现,反映着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心理状态,渴望关注他人,加入群体,实现价值⑧。反之,渴望获得他人关注,吸引注意。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应及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生活中有关心理活动的案例,解读案例发生的心理历程,理解案例背后的心理伦理机制及所蕴含规律。如对大学生习惯性点赞心理特征的分析,包括其心理预设、心理期待、心理反馈等内容,阐明“点赞之交”的正当与不当,促进大学生网络文化体系的建构,规范网络行为与安全。
五、结语
总的来说,“点赞之交”现象反映了当前大学生交互手段正朝着方便、简洁的方向发展,符号化语言在接下来一个时期的交流中必受到重视和拓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学生“点赞”的现象,不能随意为之,更不可过度为之,需在适宜的语境下理性对待。建议大学生群体合理利用网络文化资源,同时多加强现实沟通,有意义地进行交流,使“点赞之交”真正转变为“点赞至交”。
【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短视频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基金号:20YJC880078)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果壳网.“赞”的历史:Facebook也许揭示了人的喜好有多肤浅[EB/OL].http://www.guokr.com/article/436935/.
②王斌.“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 2014(7):20-24.
③Rosen,L.D.iDisorder:Understanding Our Obsession With Technology and Overcoming its Hold on U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7.
④新华网.吴念真新作讽圈内现状 网友:“点赞党”你的节操呢[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7/26/c_125070654.htm,2013-07-26.
⑤张雅婷,占君慧,张繁谦.大学生社交网站使用需求实证研究及分析——以人人网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2(7):270-270.
⑥ Bergman,S.M.,Fearrington,M.E.,Davenport,S.W.,& Bergman,J.Z. Millennials,narcissism,and social networking:What narcissists do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why[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1(50),706-711.
⑦詹恂,古玉立.我国校园SNS受众媒介使用的调查[J].新闻界, 2008(03):48-50.
⑧翟永威,胡素霞.微信点赞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J].青年记者,2017(026):40.
作者简介:邵征锋,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及教育信息化研究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