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患者术后吸痰护理中全程负压浅部吸痰结合气管内滴药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2021-04-29殷巧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2期
关键词:浅部喉癌负压

殷巧丽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0 引言

喉癌为当下颈外科多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对此常以手术治疗,限于手术为前置类型,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血液流经呼吸道亦或是术后肿胀使呼吸受阻,需采取防治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后,呼入的气体直接进入气道,未经过鼻腔过滤和湿润的气体会损伤气道黏膜,还会有未经过阻挡的细菌进入呼吸道,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所以,喉癌术后患者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关键是需加强气道管理,有效地气道湿化管理方式能够保证湿化效果,减少吸痰次数,降低痰痂形成率及肺部感染,提高患者舒适度[1]。有研究表明,吸痰也是确保气管通畅的关键手段,可将其用于麻醉未苏醒、急危重、昏迷等因素诱发的无法自主排痰者,全程负压浅部吸痰配合气管内滴药于喉癌术后吸痰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2-3]。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收诊的患者,以常规排痰、全程负压协同气管内滴药分组,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区间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接治的患喉癌患者,统计63例,均辅以手术治疗。纳入标准:经诊断满足喉癌确诊标准;患者知情研究;无手术禁忌证,耐受性较好。排除标准:并发肺部炎症反应,如支气管肺炎等;凝血及免疫机制异常;手术不耐受者。按照双盲法原则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2),对照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48~75岁,平均(60.35±10.12)岁;实验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为49~74岁,平均(60.28±10.07)岁。两组相关性资料对比,如若P>0.05,则具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排痰法:选择直径不足气管导管内径50%的吸痰管(一次性),调整其负压值40.0~53.3 kPa,操作过程动作温柔、缓慢,吸痰间隔时间需低于15 s,吸痰时注意保持吸痰管的清洁,按无菌制度执行,插管时保持无负压状态,以左右旋转且向上提拉方法实施。实验组辅以全程负压浅部协同气管内滴药: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吸痰时机的把握,自浅到深,开展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先取患者半坐卧位,医护人员需避开导管口,设定负压参数,即40.0~53.3 kPa,进行全程负压导管内浅部吸痰,在吸痰时需左右旋转,螺旋抽出黏附在气管内壁的痰液,应禁忌反复、上下提插损伤到气管内黏膜;对一次吸痰效果不明显者亦或是痰液黏稠者,应为其实施气管内滴药,将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及α糜蛋白酶4000 U溶于生理盐水(20 mL),制成药液后注入注射器管内,通过咳嗽力量及药液抵达细小支气管后形成的稀释作用进行痰液的彻底排出,嘱咐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实施滴药操作,双手分别持吸痰管和注射器,将针头取下,沿着导管壁将药物滴入,剂量为2~3 mL。待患者痰液咳至浅部时,再予以全程负压吸痰,反复多次,直到呼吸音清。第一次与第二次给药时需间隔数秒,吸痰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吸痰管。

1.3 观察指标。①吸痰不良事件。如肺部受染、痰痂形成及气道黏膜受损等。②依从性。以院内自制量表对两组依从性实施评价,主动配合护理工作为全部依从;基于护理人员监督下配合护理为一般依从;未能满足以上指标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全部依从率+一般依从率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 21.0软件对相关研究数据实施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说明,t行检验。依从性用率表示,以χ2进行验证,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吸痰不良事件。结果显示,实验组肺部受染、痰痂形成等发生几率相比于对照组具明显下降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吸痰不良事件

2.2 依从性比较。统计数据发现,实验组总依从性与对照组比显著提升,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内滴药工作机制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咳嗽的力量,其二为药液抵达细小支管后所发挥的稀释作用[4]。实际过程中采取气管滴药可进行黏液黏稠度的降低,加速患者排痰,借助机体自身咳痰能力使痰液积聚于浅部,而后再经吸痰管将痰液吸出。用药过程中将痰液稀释后以左右旋转、上下提拉等手段使痰液充分排出。结果表明,实验组吸痰不良事件相比于对照组显著下降,证实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内滴药可大幅度降低不良事件,考虑是人工排痰流程繁杂,效果欠佳且对机体有较大损伤。对痰液黏稠者,需反复抽插亦或是抵达气道深部操作,极易增加护理风险,另外,如若处理不当亦可存有窒息风险,不利于预后[5]。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滴药虽对气道有一定损伤,但经滴药可进行气管远端湿化效果的实现,减轻吸痰管插入深度。经患者自主咳嗽使稀释痰液自动排出至浅部,以防吸痰时对远端支气管造成损伤。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依从性与对照组比明显提升P<0.05,考虑是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内滴药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减少吸痰次数,提高每次吸痰的彻底程度,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率和痰痂形成率,同时提高吸痰舒适度,降低吸痰、排痰对机体所造成的的损伤,舒缓机体不适感,从而促使其主动配合吸痰[6-7]。

操作时需注意的是,患者经深部将痰液咳至气管切口近处时,负压吸痰时左右旋转,保证吸引充分,时间不能超过15s,避免进行吸引时吸痰管会直接贴附在气管黏膜壁上,能够减少对呼吸道产生刺激,从而增加舒适度,同时也能防止负压过高亦或是吸痰管的开口正对气管壁,如果停留的时间太长,导致将小黏膜吸进气管内部,则会导致危险的发生,如:出血、肺不张以及低氧血症[8]。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对呼吸道的管理很重要,吸痰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维持通气功能,还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吸痰时会影响到气体交换以及呼吸力学,导致肺泡内的正压消失,一部分肺组织的肺泡萎缩、塌陷,引起肺容积减少,如若肺顺应性降低,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吸痰时负压过小,不能一次性清除痰液,频繁吸痰则加重患者痛苦,吸痰负压过大,会升高气道压力,加重肺容积的丢失和肺泡萎陷的程度,所以,护理人员需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适宜的吸痰负压,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喉癌术后采取全程负压浅部吸痰协同气管滴药进行气道护理效果理想,气道黏膜损伤小,痰痂形成概率低,可避免亦或吸痰不良事件,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肺部感染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浅部喉癌负压
更 正 声 明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诺尔矿田腰尔压锡矿浅部标志带特征及成矿预测
新汶矿区构造复杂区域煤层赋存探查研究
丹酚酸B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