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1-04-29张向先吴雅威张莉曼
卢 恒 张向先 吴雅威 张莉曼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长春 13002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类学术新媒体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学术移动应用程序(学术APP)不仅克服了传统线下非正式学术交流受时空间限制、影响范围小以及信息难以加工利用等局限,而且能够满足学者移动性、即时性的交互需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者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作为高度依赖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新兴媒体平台,用户的持续使用和广泛交互是学术APP运营发展的核心,但是尽管学术APP发展多年,其形成的学术交流氛围仍不理想,如何吸引用户、如何促进用户进行学术交互成为学术APP面临的重要问题[1]。
在网络信息资源数量急剧攀升的今天,交互已然成为用户获取各类信息资源最普遍的行为[2],因此信息交互行为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3]或者感知价值接受模型[4]来解释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或者试图通过爬取客观数据[5,6]和收集访谈数据[7]来研究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特征和模式,但由于研究对象、研究情境和研究平台的不同,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相关研究成果可能难以直接为学术APP吸引用户、促进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策略,尚缺乏在学术APP情境下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探讨。
扎根理论方法适用于研究课题尚无现有理论可解释的情况下进行理论构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它主张理论可以从与研究直接相关的现象和定性资料中产生,不受先入为主的理论的偏见影响[8]。由于学术APP是新兴的知识服务平台,且相关研究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成熟量表和理论,故根植于实践的扎根理论方法适合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这一研究问题。因此,笔者借助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实际观察和原始资料的归纳分析,揭示学术APP情境下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为促进用户信息交互和学术APP运营发展提供建议。本文在理论层面为学术APP情境下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同时可为相关研究的问卷量表设计提供参考;在实践层面根据研究结果深入讨论了增进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建议,对运营商优化知识服务并促进用户信息交互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1 相关概念及文献回顾
1.1学术APP 学术APP是指以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为载体,能够为用户提供学术资源或交流平台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它在兼具社交性和学术性的基础上呈现出移动便捷性、资源和功能多样性、用户生成内容、专业性和工具性的特点[9]。学术APP帮助科研人员及时方便地获取学术信息和服务,满足了用户即时性、移动性的交互需求,目前主流的学术APP平台有DynaMedPlus、EBSCOhost、丁香园、小木虫、经管之家、学术志、全球学术快报等。不同于传统PC端的学术虚拟社区,学术APP在强调人与人交互的同时还包含人与应用程序的交互。按照交互类型可将学术APP分为两种,一是侧重人人交互的学术APP,如支持用户讨论交流的学术社区类APP等;一是侧重人机交互的学术APP,如提供文献资源的工具类APP等。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学术APP是指学术社区类APP,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学术社区类APP。作为专业科研人员高度集中的APP平台,学术APP在用户群体、行为特征、服务模式、功能设计等方面都显著区别于一般性APP。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学术APP用户采纳意愿[9]、用户画像[10]、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11]、学术APP信息智能交互式检索[12]等方面,围绕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1.2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信息交互是指参与主体之间通过一组信息接口(通道)进行的信息交换[13],而从情境出发研究信息行为是情报学认知范式的一个重要观点,因此相关学者从不同情境视角界定信息交互行为的概念。R.Savolainen[14]认为问答社区或在线论坛中的信息交互行为是网络信息资源提供者和信息搜寻者之间的对话交互行为。齐云飞等[3]指出社会化问答社区主体的信息交互既有用户与问答平台之间的人机交互,也有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提问、回答和评价交互。马捷等[7]认为政务微信公众平台环境下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包括浏览、转发和评论等行为。借鉴相关定义,本文将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定义为在学术APP情境下用户与平台或其他用户之间通过一组信息通道的一种行为互动、信息交换和感知反馈的过程,具体包括关注、点赞、收藏、浏览、转发、评论、提及、回复、分享等行为。
早期信息交互行为研究聚焦于人际信息交互,例如图书情报领域的早期研究分析了用户与图书馆员等中介之间的信息交互,主要研究中介机构如何协助信息搜索者明确信息需求并制定相关搜索查询[15]。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人际信息交互的重要性降低,Web2.0环境下的在线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受到了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和图书情报等多领域专家的关注。现有研究中,在线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主要集中在交互行为模式、交互行为网络特征、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等方面。在交互行为模式方面,相关学者对不同社区以及同一社区中不同群体出现的信息交互模式进行了探讨,如W. Jeng等[5]发现学术问答网站中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三种学科的学者的信息交互模式存在异同;王海等[16]对软件开发在线问答网站中的交互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软件问题信息交互的7种类型、8个要素和10种交互方式。在交互网络特征方面,M.W. Barbosa等[17]探索了远程教育在线论坛用户交互网络的宏微观拓扑属性、交互模式和演化规律,发现并总结出会计专业学生交互行为随时间变化所呈现的动态演化特征;胡哲等[18]发现突发事件情境下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交互整体网络表现出小世界效应。在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相关学者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感知价值[4]、信息质量[19]、信息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20]等因素对用户信息交互意愿产生显著影响,也有学者[21]从交易行为、满意度和有限理性三个维度解释了医疗保健文档系统中文档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行为。
通过总结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信息交互行为在信息传递和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不同研究情境下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侧重点不同,虚拟社区更强调人与人的互动,而APP还包含人与应用程序的互动,但已有研究的情境多集中于搜索查询系统、社会化问答社区等传统基于PC端的虚拟社区,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不适用于解释学术APP情境下的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因此,本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丰富的原始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学术APP 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
2.1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过程分析交互过程是指至少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14]。在学术APP情境下,用户可以与现实中的联系人或社区中的陌生人建立联系,产生多种交互行为,如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关注他人成为粉丝,发布自己的帖子,对他人发的帖子进行点赞、评论、转发,浏览和收藏喜欢的内容,将有帮助的发展建议反馈给平台等。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过程
学术APP信息交互由信息需求用户(信源)、其他APP用户(信宿)、信息交互平台载体(信道)等3种主要要素组成。学术APP信息需求用户在知识需求和服务需求的驱使下,通过学术APP平台载体和通道产生信息交互行为,与学术APP平台或其他用户进行交互,根据交互行为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提及、回复等行为,根据交互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用户与其他用户的交互以及用户与学术APP平台的交互。APP平台和其他用户对信息需求用户给予必要的信息互动反馈,信息需求用户根据反馈和需求经过信息选择比较优化的过程进行信息吸收和利用,之后用户可选择通过修正需求继续交互或者结束交互。当一次交互完成后,信息交互双方可以对信息加以利用,也可能会产生新的信息,反向作用于信息用户的学术信息需求,帮助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加明确,从而促进新的信息交互。
2.2研究方法经典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强调不带先验观念和理论预设对数据进行持续比较分析,即不做文献调研的方式,使理论浮现出来,容易使研究者在大量数据中迷失方向。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是斯特劳斯与科宾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方法路径,认为首先需要通过文献调研,形成研究者的理论敏感性,保持对理论术语的现实应用洞察力,其次是由表及里的迭代编码过程,主要由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环节组成[8]。开放式编码将数据资料抽象,识别早期的概念和范畴;主轴式编码可以发现并建立概念、范畴类属之间的联系;选择性编码是整合核心范畴及其关系并完善最终理论框架的过程[22]。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具体包括确定研究问题、文献调研、理论抽样、调研访谈、编码过程、持续分析、饱和度检验、生成理论等流程,其中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实质上是一个循环过程,直至达到理论饱和,即在概念和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的概念和范畴出现[23],见图2。
图2 Straussian扎根理论方法过程
2.3样本选择扎根理论方法认为抽取的目标样本应是与本研究目的紧密相关并能反映出特定现象的典型代表性群体,这要求受访者对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和理解能力,而本研究主要是关于学术APP情境下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作用机理关系的梳理,因此选取小木虫APP、经管之家APP、学术志APP和丁香园APP等学术类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为受访对象。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对样本选择设置了如下要求:对学术APP有使用体验和一定的活跃程度;能够接受采访并允许被录音。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访谈对象的配合度,采用方便取样的方式,以学生和教师为代表的的高校科研群体为样本源,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23位受访对象。其中,男性10人(43.5%),女性13人(56.5%);年龄分布为25岁以下8人(34.8%),25~35岁12人(52.2%),35~45岁3人(13%);职业以在读研究生、高校教师、图书馆馆员为主;受教育程度分布为本科6人(26.1%),硕士13人(56.5%),博士4人(17.4%)。访谈对象总体表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这与学术APP用户群体构成特点相一致,研究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随机抽取18个样本用于扎根分析,剩余5个样本用于饱和度检验。
2.4资料收集采取线上访谈方式获取数据。访谈前向受访者讲解研究背景、访谈目的和相关概念,在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每次访谈时间控制在30~50分钟。开放式访谈围绕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用户回答差异进行适当调整。访谈提纲依据文献调研、专家咨询以及信息交互行为过程的理论分析拟定,在正式访谈开展之前首先选择5名调查对象进行预调研,根据受访者的实际反馈修改和完善采访大纲内容,并最终形成正式访谈大纲。访谈提纲主要问题为:从个人角度来说,什么使您在学术APP中参与交流互动、发挥积极作用?在学术APP信息交互过程中,您希望平台和其他交互者是什么样的?您认为信息交互行为受到哪些关键因素的影响?您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和完善,以提高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程度?
2.5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一个将访谈资料打散揉碎,赋予概念并重新组合的操作化过程,逐字逐句地对语句或片段进行概念化。开放式编码的编码人员不仅是具有丰富的学术APP使用经验的用户,同时也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并进行了充分的文献调研,对理论术语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开放式编码工作由两名研究者采用逐句编码的方式共同完成,对于存在分歧的编码结果引进一名新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直到达成一致。在开放式登录时,尽量使用访谈对象的原话,力求细致,不漏掉原始资料的信息,同时适度调整文字以保证语言清晰和规范。Nvivo12是一款有效严谨的质性分析工具,有助于研究者系统便捷地组织和分析访谈笔记资料等非结构化数据。本研究借助Nvivo12软件中的自由节点和树节点标注初始概念和范畴,经过删除合并等操作,形成获取学术知识、寻求学术合作伙伴、APP口碑等110个初始概念,标记为自由节点,得出总参考点566个。对相同属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归纳后,进一步提炼出知识收益感知、用户性格、用户习惯等26个初始范畴,见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结果
续表1 开放式编码结果
主轴式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发现并建立概念范畴之间的联系,联结相关的概念,归纳出主范畴。围绕语义关系、因果、时间先后、过程和情境等逻辑关系,寻找范畴间的有机联系,将相似的范畴重新整合和联结,最终确定6个主范畴,包括收益认知、个体因素、信息内容、平台载体、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和社区环境氛围。主轴式编码结果及各范畴的内涵见表2。
2.6选择性编码与理论饱和度验证选择性编码是围绕核心范畴再次精炼和归纳主范畴,从系统层面对主范畴进行聚类,根据范畴的联结关系将范畴串联起来,发现新的理论架构。本文在研究设计时已确认核心范畴为“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通过反复归类与斟酌,认为收益认知、个体因素、平台载体、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社区环境氛围、信息内容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有着显著的因果关系。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对平台载体和社区环境氛围有一定的反馈作用,有用户表示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效果的促进有助于建立良性的社区文化和活跃的互动氛围,提升平台载体的知名度和口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向作用于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信息交互行为的结果,信息交互行为可以影响信息交互行为的质量和相应时间等。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向作用于用户收益认知,有受访者表示能够在信息交互过程中体验到发现新知识的愉悦感,使得其知识收益认知得到强化。访谈结果未发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对平台管理和制度规范的反馈作用,原因可能在于尽管平台可能会根据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结果适度调整APP平台制度,但是对单一用户而言,面临不匹配的平台制度时会有被动适应或者主动撤离两种选择,而不会通过信息交互行为发挥对平台管理和制度规范的反馈作用。未发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对个体因素的反馈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客观的个体因素在短期内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因此信息交互行为短期内不会对个体因素造成较多影响。用户维度的用户需求、性格和信息素质等个体因素,决定其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的信息响应时间和产生信息内容的专业性、可理解性和丰富性,而平台载体知识服务和功能设计的提升有助于专家生成内容和用户生成内容等优质资源的产生,二者能够建立、塑造和改变信息内容,提升其整体质量,因此平台载体、个体因素与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路径可以理解为建构关系。最终建立主范畴与核心范畴间的关系结构,见表3。
为了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针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预留的5份访谈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验证,未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可以认为理论模型是饱和的。
表2 主轴式编码结果
表3 主范畴的关系结构
2.7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基于上述扎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见图3。该模型整合了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认为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是信息内容、收益认知、个体因素、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平台载体、社区环境氛围这6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表3所示的6个因果关系、4个反馈关系和2个建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析出信息、用户、平台和环境4个分析维度,更加清晰地展示出框架模型的多维性和复杂性。在学术APP情境下,用户借助平台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内容的传递与反馈,使学术APP这一信息空间内容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构成了学术APP信息交互中用户、交互信息内容、交互平台和交互环境的交互信息生态。
图3 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框架模型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受诸多复杂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扎根理论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和关系梳理,得出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路径。
3.1个体因素和收益认知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因素是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体因素编码的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31.09%,21名访谈对象均谈到了个体特征、个体需求和社交偏好是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用户需求是最主要的方面,其次是用户性格、群体身份、习惯、能力、经历以及社交偏好。用户需求是信息交互行为的起点和驱动力,包括知识探讨和获取需求以及学术社交需求。邓胜利等[24]的研究证明,用户的性格特征对网络信息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渴望知识交流、外向的性格特征能促进信息交互行为,特别是有助于信息交互过程的推进,而谨慎、内向的性格特征会抑制信息交互行为。用户身份特征,包括学科领域、年龄、职业和学历,对学术APP的使用行为和信息交互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习惯是个体已经习得的行为序列,是无意识的自动反应,用户对学术APP的使用习惯、表达习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对信息交互行为产生影响。用户对于自己能否在社区中进行交互、学术能力、表述和理解能力上的评估,对其参与信息交互行为起关键作用。用户在APP中的学术问答经历和获益经历可以增加用户的社区归属感,也能加强互惠规范,从而作用于信息交互行为。此外,13名访谈者表示,如果其他交互参与者是知识渊博、专业领域相近并且乐于助人的,用户会更愿意参与信息交互。
用户维度的收益认知是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相对不重要的影响因素,收益认知编码的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5.48%。这表明收益认知会对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主观认知在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中的重要性并不明显,原因可能在于:信息交互行为不一定是用户对交互过程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权衡后的心理结果,用户不必要通过成本收益分析来获得最佳的决策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情感收益认知和知识收益认知,其次是能力收益认知和声誉收益认知。7名受访对象谈到参与交互能够让其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认同感及一些情感支持,同时,学术APP用户通过与其他陌生用户的交互不仅能够获得新知识,而且能够获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全面获得的隐性经验知识。
3.2信息内容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内容编码的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17.13%,是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信息内容特征,其次是信息响应时间和信息形式。信息内容是用户判断信息交互行为结果是否满足自身信息需求的主要依据,信息内容特征影响信息对用户的吸引力和价值[7],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专业性、易获取性、完整性、清晰度、可理解性、潜在价值、启发性、来源可靠性、针对性等。信息响应时间是对用户持续信息交互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的更新和反馈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互动体验,满足用户对信息交互产生结果的预期,从而积累正面的情感,促进用户持续信息交互行为。此外,有2名受访者表示,如果学术APP引入视频和图片等多种格式展现学术信息,会有利于用户的沟通交流。
3.3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和平台载体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台管理与制度规范编码的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14.84%,平台载体编码的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19.25%,都属于用户信息交互行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激励与惩罚机制和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其次是内容管理和审核以及社区版块规范制定。平台经济激励、积分经验等激励是成员信息交互的重要动力,同时禁言、删帖和封号等惩罚机制可以对信息交互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从访谈数据分析中发现,学术APP用户比较看重交流互动过程中的知识版权和个人隐私保护。此外,有效的内容审核制度能够帮助过滤垃圾信息和筛选优质内容,能够提高用户粘性,进而促进用户交互。社区版块管理员机制、登陆会员机制、回帖机制等规范制定得是否合理能够影响信息交互。平台载体因素中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识服务和功能设计,其次是外界评价和技术服务。原因可能在于,学术APP的显著特点是学术性和知识性较强,用户希望使用知识服务体系较完善的学术APP,而APP功能设计是用户对平台信息技术最直接的感受,学术APP在线信息交互的复杂性和协同性对APP功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平台外界评价如知名度和口碑,可能给用户信息交互带来正向影响。此外,有7名受访者认为,APP平台应该建立人工客服以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户解决APP故障和问题,提高用户感知易用性,进一步促进信息交互。
3.4社区环境氛围对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环境氛围编码的参考点占全部编码的12.19%,是用户信息交互行为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社区文化氛围,其次是社区体验感知和互惠规范。社会认知理论[25]从个体、行为、环境三方互动的关系解释用户信息行为,良好互助的圈子文化、共同认可的长期目标和价值观以及活跃的互动氛围因素能够沉淀社区用户,正向影响用户信息交互意愿。访谈结果表明,社区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感知,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度等,会影响用户的信息行为,正向积极的用户体验感知可以促进用户信息交互,负向消极的用户体验感知可以抑制用户信息交互。此外,有6名受访者表示,责任感和互惠互利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参与信息交互。张敏等[26]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社区规范和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用户知识交流意愿。主观规范、互惠规范及互惠期待是对用户群体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能够促进用户信息交互意愿。
4 实践启示与研究局限性
4.1实践启示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学术APP的用户信息交互行为:
(1)对学术APP用户而言,研究发现用户的知识需求和社交需求等个体因素以及用户交互偏好影响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因此建议学术APP提问用户:①对提问问题进行清晰和完整的表述,尽可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学术信息需求,增强求助内容的可理解性;②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始终保持有礼貌和谦虚的态度,遵从虚拟学术社区中约定俗成的学术社交礼仪;③尽可能及时回复信息交互参与者的信息,使交互用户获得良好的互动体验,积累正向的情感从而促进用户信息交互。
(2)对学术APP运营者而言,研究发现平台外界评价和社区环境氛围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并且用户最看重平台管理制度中的奖惩制度、隐私保护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因此建议学术APP运营者:①合理设置社区基本条款,包括详细的用户发帖规范、用户隐私保护条款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②健全和完善平台激励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如平台经济激励、积分金币激励等,给予经济回报是快速集聚用户并促进信息交互的有效方式;③邀请知名学者入驻平台,建立社区群组或举办学术讲座直播等开放型交流活动,为用户创造更多与权威专家交互的机会;④适当向目标群体宣传和推广学术APP,扩大平台知名度和规模。
(3)对学术APP设计者而言,应充分调研用户对APP界面、系统和功能的需求,开发设计出适合用户认知需求和信息交互习惯的学术APP平台。研究结果发现平台知识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功能设计对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学术APP设计者:①合理设计APP界面,保证操作程序的便捷性,同时保证学术APP的稳定性;②改进和完善学术APP的各项信息交互功能,如优化私信交互功能、语音交互等多媒体交互功能、一对一的好友@功能;③创新学术APP知识推送服务,如向用户推送领域相关的问题和潜在回答者,也可设置领域内热点学术话题榜单,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交互。
4.2研究局限性本研究聚焦学术APP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学术APP信息交互行为的动机提供理论支持,在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的过程较为严谨和完整,但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研究没有根据用户信息素养高低、学术APP使用年限长短等特征对学术APP用户类型进行细分,不同类型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影响因素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其次,资料整理过程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性的影响,后续研究可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