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儿童饰品有害物质管控要求及质量安全状况研究
2021-04-29赵萌迪杨晓兵高欣
赵萌迪 杨晓兵 高欣
(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饰品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尤其是一些快消时尚品牌,纷纷推出与品牌服装搭配的各类仿真饰品,价格低廉,款式多样,同时兼具时尚元素,销售量非常可观。诸如皇冠发箍、耳钉、小戒指、假发头饰等大量的儿童饰品(如图1 所示),深受女孩子们青睐,家长大多会主动给孩子购买,电商平台销售异常火爆。
图1 常见儿童饰品示例
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8480-2012《饰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及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6927-2018《儿童饰品判定指南》中对儿童首饰定义为“供14 岁及14 岁以下儿童佩戴的首饰”。主要包括项链、锁、项圈、手镯等[1]。儿童饰品年龄部分参考了GB/T 28022-2011《玩具适用年龄判定指南》的划分方式,同时结合我国、欧盟和ISO 玩具的定义中儿童年龄为14 岁来确定。
儿童饰品,尤其是金属饰品,主要为贱金属合金材料,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质量安全问题常有发生。特别是儿童饰品,其中的镍(Ni)、铬(六价)(Cr)、汞(Hg)、铅(Pb)、镉(Cd)、砷(As)等有害物质,通过长时间的皮肤接触、舔食等途径更容易被儿童吸收、富集且不易排出,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存在危害。
1 儿童饰品中常见有害物质的危害
由于儿童的体重较小,相对接触量大,代谢器官发育尚不完全,且具有咬及吞咽物品的习惯,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害元素对于儿童健康的影响远大于成人[2]。在儿童仿真饰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有镍、铅、镉、铬、汞、砷等。
镍常用于合金中,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和可塑性,在首饰中的金属和焊接部分常见,可以为饰品增加亮度。镍是最常见的致敏性金属。由于饰品在佩戴时容易接触汗液、护肤品等具有刺激性的液体造成氧化,镍离子可能通过接触使皮肤出现红肿、发炎等过敏症状,即接触性皮炎。情况严重可能造成呼吸系统的功能障碍,甚至引发癌症。
表1 我国儿童仿真饰品标准主要要求
铅常见于首饰中的金属、镀层、涂层部分。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远高于成人,铅超标或铅中毒主要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造成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迟缓、易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疼、恶心、贫血等。此外对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摄入还会在体内蓄积。
镉常见于首饰中的金属、镀层、涂层部分。儿童长期接触或摄入镉元素,会造成体内的钙、磷、维生素D 代谢障碍,进而造成骨质软化或骨质疏松,可引起“骨痛病”。镉在人体中具有积蓄作用,潜伏期最长可达30 年,长期累积可能造成神经、免疫、生殖系统损害以及肾脏损害。
铬常见于首饰中的镀层和皮革材料,可以防止金属生锈。铬对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器官有刺激性与腐蚀作用,可能引起皮炎、湿疹、鼻炎、咽炎等疾病,甚至致癌。
汞可以通过皮肤、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内,并在体内积累,从而造成脏器的功能性损伤。由于儿童的神经发育尚不完全,汞进入体内可能造成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
砷,俗称砒,具有神经毒性,可能对人体器官造成伤害。如果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中毒,轻则恶心呕吐,重则中枢神经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2 国内外对儿童饰品的标准要求
2.1 中国
图2 儿童饰品标识图形
GB/T 36927-2018《儿童饰品判定指南》规定儿童饰品必须使用儿童饰品图形标识(如图2 所示)。当难以用定义识别时,可以通过销售点、尺寸和形状、包装和广告、标识说明、特许性、材料、颜色和对比、逼真程度和细节、所需的肌肉动作技能、款式和造型、玩耍价值以及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判定[3]。GB 28480-2012《饰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对儿童饰品中金属部件的要求如表1 所示。
此外,该标准还要求饰品中的其他材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2.2 美国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于2020 年3 月发布了ASTM F2923-20《儿童饰品消费品安全规范》,标准适用于为12 岁以下儿童设计或使用的饰品,相关内容主要涉及:针对预期使用者的标签和警告,铅含量,穿刺饰品,油漆和表面涂层中的锑、砷、钡、镉、铬、汞和硒的溶出量,基材材料中的镉含量,金属部件中的镍释放量,塑化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填充液体的要求和机械物理性能,主要要求如表2 所示[4]。
此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斯州、华盛顿州等对儿童饰品均有各自的法规要求,管控物质和限量要求各有差异。
2.3 欧盟
欧盟在《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批准和限制法规》(REACH)的附录17 中,对儿童饰品要求如表3 所示[5]。
此外,由于饰品本身材质多样、长时间与皮肤接触的特性,特别是儿童饰品容易被放入口中,纺织品和皮革制品中的偶氮、六价铬、甲醛,以及橡胶塑料中的多环芳烃等项目也在REACH 法规中有相应的限制。
2.4 其他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在《儿童珠宝法规》(SOR/2016-168)限制15 岁以下儿童佩戴的珠宝内的铅含量(总铅量)≤600 mg/kg 和铅迁移量≤90 mg/kg。另外,加拿大卫生部CCPSA《禁止危害人类健康或安全的消费者产品》规定镉的限量为130 mg/kg。
表2 美国儿童仿真饰品标准主要要求
表3 欧盟仿真饰品标准主要要求
表4 国内外儿童饰品标准主要要求对比
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采用玩具或儿童用品的标准或法规对儿童饰品进行管控。
2.5 国内外标准要求对比
由表4 可以看出,国内外均对儿童饰品中的铅含量、镉含量和镍释放量三个项目进行了管控。目前,我国标准对于金属元素方面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对于其他材质中的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机械物理性能要求尚不明确。
3 国内外儿童饰品质量安全状况
3.1 中国
我国自2011 年1 月1 日将仿真饰品纳入检验检疫法检商品目录。北京地区仿真饰品法检样品2011 年不合格率高达26.22%,不合格项目涉及铅含量、镉含量、砷含量和镍释放量,其中也涉及儿童仿真饰品;2019 年不合格率为3.8%,不合格项目涉及铅含量、镉含量,不合格率明显呈下降趋势。
在近几年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2016 年,共抽查了2 个省25 家企业生产的40 批次仿真饰品产品,其中6 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5%,产地涉及广州、东莞、义乌,不合格项目涉及镍释放量、镉含量项目;2019 年,共抽查了3 个省64 家企业生产的90 批次仿真饰品产品,其中8 批次产品不合格,仿真饰品的不合格发现率为8.9%,产地涉及广州、东莞、义乌,不合格项目涉及镍释放量、铅总含量、镉总含量。
3.2 欧盟
在欧盟非食用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id Aler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RAPEX)中,2019 年饰品召回具体情况如表5 所示[6]。
图3 耳环(通报编号A12/0137/19)
表5 2019 年RAPEX 饰品召回情况
图4 珠宝套装(通报编号A12/0879/19)
可以看出,产地为中国的饰品召回预警数量占总数量的79%,其中不合格项目以镉含量和镍释放量为主,与我国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检的结果相符。其中典型的召回案例有:由芬兰提出召回的中国产耳环(如图3 所示),通报编号A12/0137/19,铅含量测试值52%(限量要求500 mg/kg);由斯洛伐克提出召回的中国产珠宝套装(如图4 所示),通报编号A12/0879/19,镉含量测试值78.2%(限量要求100 mg/kg);由德国提出召回的中国产脚踝链(如图5 所示),通报编号A12/1369/19,镍释放量测量值90.2 μg/cm²/week(限量要求0.5 μg/cm²/week),超标均比较严重。
4 结束语
图5 脚踝链(通报编号A12/1369/19)
儿童仿真饰品样式多样、种类繁多,同时具有饰品和儿童用品的特性,材质种类多样、长时间与皮肤直接接触、安全风险高。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不仅仅是儿童仿真饰品的制造、出口大国,同样也是进口、消费大国。国内外对儿童仿真饰品的要求愈发严格,提高产品质量及其监管才能有效的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特别是儿童的人身安全,同时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