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促进学生成长研究

2021-04-28刘少华王敏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成长高职院校教学

刘少华 王敏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他们在高考后对专业院校的选择和入学后对专业学习的探究有着特殊的考虑。由于所处教育环境兼具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特点,所学专业学历层次偏低,使得他们面临着心理成长、学习成才、就业成功等诸多压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应从多个方面加强引导,尽力化解,使他们在专业学习上真正入校、入心、入兴。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318

一、认清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心态失衡,目标责任感弱

考入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相比较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能考入理想的大学,普遍存在自信心不够,有心理阴影的情形,因而从入校时就带有负面情绪,对人生目标和肩负责任缺乏认知,没有积极的心态和能量,导致精神萎靡不振,有在学。

2.智力正常,学习自觉性差

尽管高职的学生入校时成绩多数是相对较差的,但并不代表这些学生的智力水平较低,相反个别学生的智力还较高。他们的招考成绩较低主要还是这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打游戏、贪玩、心理抵触等因素影响了学习成绩,养成了不良习惯。

二、促进高职学生成长进步的措施

1.因势利导,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专业引导

专业兴趣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如何激发好专业学习的情感动力,是大学生求知欲的源泉。大学生进入大学时,对专业的憧憬和未来的发展有着美好的空间,如何保持或扩大这一空间,是教师的责任所在。如在开展试车专业课程教学时,作为专业教师,在给大学生做专业介绍或专业授课时,首先,考虑是将自己对试车专业的热情转化为带动学生保持专业兴趣的动力,可以讲述自己在专业上的故事,通过试车场景的震撼画面和托起战鹰的荣誉展示,使学生感到专业既神圣又伟大,加之老师科学、合理地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专业充满自信。

(2)顺势利导。

学生的兴趣各有不同,专业教师还应充分尊重、保护并引导好他们的业余兴趣爱好,顺势利导,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比如在试车专业教学中,教师发现爱好绘画的学生,在制图方面同样具有很好的展示,喜欢音乐的同学,对试车声频测试上有独到的体会,因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爱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对专业、学科本来就有的兴趣爱好,更要激发增强,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继续前行,以提升学科吸引力,激发学生产生专业兴趣爱好的有效方法。

2.齐抓共管,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

(1)教辅一致

教育學生端正学习态度,承担学习责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辅导员的责任,也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因此在试车教学中,专业教师除采取优化教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外,还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了解学生的困惑和感兴趣的知识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通过沟通理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与辅导员良性互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困难,如对学生在发动机装试工作就业方面给予引导帮助,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家校合作

大学生,尤其是刚入校的大学生,尽管已成人,但并不成熟。对学习的动力与高中阶段相比,明显下降很多。在这种情况下,要使他们认识到责任,激发学习热情,就需要家校结合,养育相长。同时大学是心智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何对待学习,怎样走向社会,学校、家庭都需要共同努力提供帮助。作为试车专业老师,课程已接近实习期,这时更不能只关心课程的学习,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就业思考,关心学生背后的家庭因素,主动联系家长,在保证课程学习目标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实际关切,同意学生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做好迎接实习、落实工作的准备。

(3)人文关怀。

教育本源是培育,学生当花,教师则是花匠,在栽花培育中聆听花的声音,这需要耐心、倾心、真心,换来的才开心。在试车工艺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专业教师,也应有人文情怀,试车讲“试”,但并不排斥“工艺”求艺。人文关怀的艺术,与试车的工艺结合,才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转变教学思路,回归教育本质,就是要与学生互动,给学生关怀。

3.多措并举,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1)平战结合

要让学生不但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又能在最后一战后取得满意的成绩,就必须采取平战结合考核的方法。职业院校学生考核更要如此,因为职校学生与普通高校比,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弱,突击学习能力差的特点,需要平时适当增加考核强度,以弥补最后考核的压力。因此,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通过经常性的“平时拉练”,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尤其是实训环节,通过平时的测试考核,让他们在一定的压力下,逐步学到相应的知识,而不能采取平时不考,只凭最后一战定课程成绩的做法。

(2)理实一体

职业教育的最大落脚点在岗位能力和技术技能上。随着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对一线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教育要实现教育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适应市场化人才的需求,就必须缩短理论与实训的距离,平衡好理论与实训的适当比例,防止理论与实训的脱节。如“试车工艺课”就是针对企业岗位技能需求设置的专业应用课程,因而要考虑理论授课与实训教学的衔接,可以探索从过去的分开式、分段式教学向渗透式、交互式的一体化教学转变,从而有利于职业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接收,最终转变为实际能力的成长、应用。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发展职业院校教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高职院校未来将成为技能人才生成的主战场。关注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的责任,也是努力的方向。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具有人文特色的专业教学,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从而使他们学有所长,道有所得,路有所选,更好地追随高等职业教育的美好时光。

参考文献:

[1]姚奇富.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徐挺,裴亚萍.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0(18):11-13.

[3]邓泽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整体解决方案研究[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猜你喜欢

成长高职院校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