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谋与爱情》中的爱情观

2021-04-28陈梦娇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席勒爱情观

摘  要:《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剧作中,席勒以裴迪南和露易丝的爱情悲剧作为主线,展现了当时德国社会的现实生活。剧中的裴迪南与露易丝对爱情充满信心,持有纯洁、专一、执着的爱情观,这也正是作者所肯定的。而其他人的爱情观则与此形成了对比。这部剧作也延续了西方悲剧中人与命运抗争的主题。

关键词:席勒;阴谋与爱情;爱情观

作者简介:陈梦娇(1998.10-),女,汉族,台州市临海市人,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2

爱情作为人类的一种天然情感,历来是文学艺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类主题。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如果没有对纯洁、真挚的爱情的歌颂,那么文学史必将大为逊色。但是由于所处时代、地域的不同,不同的作家笔下的爱情又是各具特色、互不相同的。正是这些各具特色的爱情故事,折射出了人类关于爱情的理想,充盈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而在这些以爱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当中,德国文学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非常经典的一部作品。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特征,又反映了具有普世意义的爱情理想。这使得即使在几百年后,它仍然能够长盛不衰,读者依然为其中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部作品中的爱情观。

一、席勒与《阴谋与爱情》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文学家,也是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很多文学史评论中,席勒被认为是德国文学史上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

席勒所生活的18世纪正是德国社会面临变革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的德国在政治上并未完成统一,分裂割据非常严重,存在着几百个城邦小国。三十年战争及作为其结果的《威斯特伐利亚合约》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德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新兴的中产阶级虽然依然占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但由战争贵族转化而来的宫廷贵族依然具有强大的势力。

《阴谋与爱情》创作于1782年,是以当时的符腾堡公国的现实状况作为原型的。故事的主要线索的是公国宰相瓦尔特的儿子裴迪南与平民乐师米勒的女儿露易丝之间的爱情故事。以此为主要线索,作家展现了当时社会特别是上层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场景。

在故事的开始,裴迪南爱上了米勒的女儿露易丝,但是米勒对此却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两人的身份差距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一起,裴迪南只不过是一时起意,很可能会始乱终弃。尽管露易丝表示两人是真心相爱,但米勒称自己宁可乞讨,也不会为了贪图钱财而出卖女儿。与此同时,宰相的秘书伍尓牧也在追求露易丝,可是却遭到了米勒和露易丝父女的拒绝。

宰相同样反对裴迪南和露易丝在一起,不过他的目的是想让裴迪南迎娶公爵的情妇米尔芙特夫人,以此来巩固自己和公爵的关系。米尔芙特同样爱着裴迪南。可是这一计划遭到了裴迪南的拒绝。

为了促成自己和露易丝的结合以及裴迪南和米尔芙特的结合,向宰相建议将米勒抓了起来,并以此为威胁,要求露易丝给不相关的第三人(宫廷侍卫长)写一封情书。露易丝在失去父亲和失去爱情间反复抉择后,最终还是写下了这封情书。米尔芙特夫人也想要收买露易丝,让她将裴迪南让给自己,可是却在露易丝的感动下选择了放弃,离开了这里。

在伍尓牧和宰相的策划下,裴迪南捡到了露易丝写给宫廷侍卫长的情书,并来到米勒家里质问。露易丝由于自己之前的誓言而承认了。盛怒之下,裴迪南将毒药投入柠檬水中毒死了露易丝。早已有了赴死准备的露易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要拥抱裴迪南,却遭到了拒绝。在弥留之际,她说出了真相——信的内容是宰相口授的。悲愤之下,悔恨交加的裴迪南也饮下毒水自尽了。赶来的宰相和伍尓牧在见到这一场景后,兩人间开始了互相揭短、指责。最终,在裴迪南生命走到尽头之际,宰相选择了自首。

整部剧作的情节并不复杂,出场人物也不是很多,故事线索简洁明晰。席勒通过对各种情节的组合,在推进主线的同时,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风貌。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剧中人物的爱情观

整部戏剧的核心冲突是裴迪南与露易丝的爱情。围绕着两人能够结合,其他的一些利益相关者纷纷登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了各种选择并付之行动。就这些人物与作为主线剧情的裴迪南、露易丝的爱情的关系而言,他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参与到这场爱情纠葛之中并与当事人存在着一定的感情联系的,除了裴迪南、露易丝两位当事人外,还有公爵情妇米尔芙特夫人和伍尓牧;另一类则是与这场爱情利益相关,因而表露了鲜明的态度并做出了相应行为的人,如宰相瓦尔特和平民乐师米勒夫妇。

就前一类人而言,他们在面临同一事件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就裴迪南和露易丝这两位当事人而言,虽然他们对彼此的爱情都持有非常坚定的信念,在剧作的开场就决心要和对方在一起,不为现实的阶层差距所阻隔,但二人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也有所不同。通观整部剧作,裴迪南在爱情方面始终表现得专一、热烈。相比之下,露易丝就有所不同了。她虽然也深爱着裴迪南,反驳了自己父亲关于裴迪南不是真心的看法,但是在面临着父亲身陷囹圄和与裴迪南分手这样一个两难选择时,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当然,我们并不能由此认为她对与裴迪南的爱情并不执着。这种差异的表现是由两人的身份的差别造成的。不同于裴迪南,露易丝自身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她在面临爱情中的波折时要有更多的顾虑,同时,她抵御这些波折的能力也不如裴迪南。

而在这两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相同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人对于纯洁的爱情的追求。在整部剧作中,这两人在面对爱情问题时,所考虑的问题是最为单一的。他们所关心的只是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至于两人在现实社会中的阶层差异则是他们并未关注的。面对乐师米勒所指出的两人身份上的差别,两个人都表示自己不会受到这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同样,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是专一的。不论是米尔芙特还是伍尓牧,都未能在两人的感情中占有一席之地。自始至终,两人的心里都只有对方。此外,两人对他们之间的爱情也是非常重视的。当两人注定不能在一起时,先后选择了主动赴死。对他们而言,爱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因而在全剧的最后,两个人以结束生命的方式为彼此的感情画上了句号。或者说,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在一起了。

米尔芙特和伍尓牧两人在剧作的立场具有一定的相似处,他们都是与男女主角中的一位发生了单向的爱慕。事实上,两人开始的做法也有些相像,即都想要拆散裴迪南和露易丝,以收获自己的爱情。但不同的是,米尔芙特采用的是直接找露易丝面谈,开出条件进行谈判的方式;而伍尓牧则是在背后搞阴谋诡计。这样一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决定了两人结局的不同。米尔芙特在与露易丝长谈后为对方对爱情的信念所感动,选择了离开;而伍尓牧则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最终自己遭到了反噬。

在后一类人中,宰相瓦尔特和乐师米勒虽然都反对裴迪南和露易丝的结合,但他们的理由却并不相同。米勒是出于对二人现实中身份差距的思考而采取了反对的态度,而瓦尔特却是为了自己利益而要求裴迪南离开露易丝去和米尔芙特在一起。虽然两人都是从现实出发来考虑儿女的婚姻,但是相比之下,米勒更多的是受到了现实阶层、社会地位的约束,而瓦尔特则是完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将儿子裴迪南的婚姻作为了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阴谋与爱情》这部剧作中,裴迪南与露易丝所追求的纯洁、专一、执着的爱情是作为正面的爱情观被提出来的。而其他人所持的则是与之相对的有些瑕疵的爱情观念。在形形色色的爱情观中,虽然作者没有直接站出来标明自己的态度,但他显然是站在裴迪南和露易丝一边的。

三、爱情与命运

我们知道,人与命运的抗争是自古希腊以来,西方悲剧文学的传统主题。即使在爱情题材的悲剧作品中也是如此。如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人身处两个世仇关系的家族,这就是他们必须面对并与进行抗争的命运。在《阴谋与爱情》中,爱情与命运之间的冲突同样明显,成为了贯穿全剧的一个主题。

裴迪南与露易丝两人结合的障碍以及导致他们最终悲剧结局的原因乍看起来好像是宰相瓦尔特及伍尔夫等人从中作梗,可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两人所处的具体家族以及社会阶层。正是由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差距,所以他们的结合才会面临父母的反对。如对裴迪南来说,阻碍他和露易丝在一起的最大的障碍就是他的父亲宰相瓦尔特想让他迎娶米尔芙特的建议。而这是由他所在阶层以及他自身家庭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同样,造成两人最终悲剧的直接原因是露易丝在宰相瓦尔特和伍尔夫的设计下为了营救父亲而写了那封给宫廷侍卫长的情书。而这种情况能够出现,其原因也在于米勒一家自身的平民身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分别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二者之间的差距。而这就是他们所面对的命运的困境。在整部剧作中,他们力图反抗这一命运的难题,然而,最终还是失败了。

四、结语

在《阴谋与爱情》这部剧作中,席勒展现了不同人物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从剧情来看,裴迪南和露易丝可以说是失败了,他们最终也没能战胜阻碍走到一起。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又是胜利者。面对现实中的身份差距,他们没有屈服,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理想。即使是在理想无法实现时,他们也选择了以另一种方式在一起,而没有向命运的压迫妥协。

参考文献:

[1]李金艳.灵魂力量的体现——浅析《阴谋与爱情》的路易丝·米勒[J].青年文学家,2019(29):147-148.

[2]康渊博.论《阴谋与爱情》中的爱情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2):12-15.

[3]王黎.浅述《阴谋与爱情》中瓦尔特父子的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7(12):93+95.

[4]劉静,何燚芳.《阴谋与爱情》中米尔福特人物形象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36(06):74-76.

猜你喜欢

席勒爱情观
古典的浪漫——服装设计中席勒的美学思想
克里姆特&席勒:挑战一切『有所掩饰』
席勒的烂苹果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玫瑰与面包并存的爱情:《傲慢与偏见》爱情观的分析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