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运行模式初探
2021-04-28于杰孙园园
于杰 孙园园
摘 要:文章从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实验实训室开放存在的时空间限制问题,开放广度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从实验实训室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同实验室的特殊性质,实验实训室资源利用,构建开放的实验实训项目平台等角度探索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运行模式。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资源开放;项目型;创新人才;安全保障
20世纪以来,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进步重在对国内各类院校及社会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重在实践中出创新,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主要摇篮。[1]如何才能充分开发与利用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尽可能为师生操作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增强,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实训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实验实训室开放运行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实验实训室开放指的是科学合理地将实验实训室的仪器设备,场地,人力,财力等资源开放共享,扩大实验实训室开放的项目以及资源,供师生以及社会人员在日常教学时间之外的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的开放用途可分为:日常教学,校内培训和考证开放,社会类考试竞赛和其他活动开放。从实验实训室上课状态和安全系数区分,主要分为机房类实验实训室和操作类实验实训室。现以某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现状为例,浅析实验实训室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实验实训室开放的时空间有限与原因分析
(1)实验实训室开放空间有限:只有少量机房类,观摩类实验实训室开放,而且机房的开放限制在有限的软件资源,无法满足教与学相促的良性循环;操作类实验室主要供教学使用,平时基本不开放,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实践学习需求;开放时间有限:只有工作日面向学生开放,不能解决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学习需求。
(2)原因分析:其一,实验实训室教学时间与开放共享的冲突不可避免。机房一般排课都很满,晚上也都排课,周末常有竞赛考试等;机房管理上,涉及软硬件维护,卫生维护等,遇到有竞赛考试,还需要改造布置机房软硬件设备支持大赛,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机房系统维护更新需要安排在机器空闲时间,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很难找到合适的机房学习,实验实训开放的学生粘合度非常低。其二,操作型实验实训室开放一般需要提前准备耗材,学生需要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知识才能进入使用。建筑类、生物类、化学类、物理类等实验实训室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化学性危险源。学生独立操作的安全风险较高导致操作类实验实训室开放程度必然比机房类低。其三,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如果实验实全天开放,每天要安排多位工作人员负责职守,准备场地和耗材,处理突发情况,还有开放后的整理等工作,这必然加重实验室管理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实验室如果要在非工作时间对学生开放,需要牺牲指导教师和实验实训室管理员的休息时间,而在课程很满或者安排了培训竞赛的情况下,教师和管理员往往非工作时间都会加班,时间和精力上应接不暇;再者,指导教师需要具备专业相关知识、软硬件技能,这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不小的要求。
(二)实验实训室开放广度受限与原因分析
(1)实验实训室开放广度受限:实验实训室的资源是仪器设备和场地,更是实践教学承载的知识体系。实训室在空间时间上的开放,只是实训室开放的表层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实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开放,是实验室资源和成果的对外展示和应用。[2]
(2)原因分析:一方面,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才匮乏遏制实验实训开放水平。高校实验室管理人才的定位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常备认为是实验器材的管理维护者。很多高校从选拔任用到职业技能提升都缺乏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定位和考量,导致实验实训开放的指导力量和实践应用能力薄弱。另一方面,仪器设备社会化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实验实训室教学价值的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一些大型仪器设备无课可开,无法及时更新,使用率低。
(三)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不足
(1)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不足:创新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启发,是一个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高职院校中,重实践的教学理念有利用培养创新型、创造型技术人才,尤其缺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育平台。
(2)原因分析:一是管理模式桎梏,二是缺乏拥有创意意识的师资团队。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实验实训室一般作为教辅单位,人员人才也是如此。高职院校需建立实验实训室为中心的创造性研究体制,改变管理理念,打破传统开放管理模式,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工作思路。
二、实验实训室开放过程中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
(一)多层次完善管理团队,保障开放时长
鉴于实验实训室开放时长与范围受限于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不妨尝试进管理力量。一是,充实实训室开放指导力量,定向培养师资和优秀学生作为实验实训课后开放辅导,创新项目指导。二是,通过自荐和他荐选取学生,再培训和考核后聘用为实验实训室助理管理员,协助做好工作日外的安全、管理方面工作。
(二)加强安全保障,促进操作型实验室开放
要开放实验实训室,首先是对实验室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检查等一系列流程的完善和执行。学校可将实验实训室分为通用型安全指标实训室和专业性安全指标实训室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各实训室存在的安全隐患,配足人力,做好實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监督和检查。[3]在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下进行学习。
操作类实验室开放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或者熟悉实训操作流程情况下进行实验实训操作。诸如,根据学生实践学习进度,教师设定特定课程项目固定时间段开放,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课程的实践;学生申请,通过一定审批以及安全规范操作考核后,确认材料准备完成,学生对设备仪器和材料的安全操作掌握前提下对其开放。总之,有一定操作安全隐患的实验实训室开放需更加严格管理,当然实验管理员的要求会更高,需具有实验实训室设备仪器操作能力,可以带领学生开放探索学习。
(三)信息智能化管理,提升开放管理各项工作
实验实训室的开放最主要一项是实训资源的开放,如何将实验实训资源公开共享?一是实验实训场地和资源的信息公开;二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以人工智能方式进入使用流程;三是实验实训安全保障;四是实验实训室开放绩效。这些都需要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支持。在实验实训室信息化管理方面,一些院校已经走在前列。有些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场地已经配备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机房管理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实训仪器设备系统,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等,为实验实训开放奠定基础。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体系是一个从顶层到各部门的管理过程。为此,学校需要《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制度保障,需要人事配套制度激励,需要进行实验实训开放目标管理。开放共享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逐步细化和科学化的过程,毕竟信息智能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工作。
(四)创新开放管理模式,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
1.机房类实訓室时空开放
按照传统管理开放模式,如上文所述,学生在课余时间很难找到合适的机房学习,实验实训开放的学生黏合度非常低。要改变传统开放模式,必须依托一些科学管理方式和工具。[4]笔者根据某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两种开放模式。模式一:依托实验实训智能管理系统和门禁系统,机房管理员将教学实践和设备空间维护清理时间外的空余时间开放出去让学生上网申请,学生在系统中查询各个实训室的空余时间和资源进行申请,自主刷卡进入学习。模式二:开放固定机房为开放机房,利用云桌面等技术实现不同教学软件资源的调用,这个固定机房也可以用于培训和竞赛。
2.实验实训教学内容的开放
实验实训室开放需要做到深层次的开放。诸如:一种形式是实施视频教学,另一种形式是开放式课堂。视频教学有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学习时间和场地自由,复习方便,传播广泛的优点,如翻转课堂,网络直播课等。开放式课堂类似公开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拓宽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
3.项目型实验实训开放
项目型实验实训室开放主要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实践基地。项目型实验实训室开放指的是主要以师生为主体,提出项目建设书,项目审核入库,招揽团队,项目实施,项目成果验收评价为完整开放周期。这个项目可以是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一个课题,一个竞赛项目,一项发明创造,一个想法。这些项目入选项目库后,可以获得组织上的支持,如师资力量、人员组织、项目资金、研究场地、学分奖励等。为此,学校应积极宣传和鼓励师生参与实验实训开放项目,建立有效的项目库资源,教学互促,培养专业性强,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促进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
综上所述,实验实训室的开放是顺应了国家对于实验实训室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课外实践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平台。在实验实训室开放的道路上,每个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尝试和探索不同的开放管理模式,旨在打造一个能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教学科研高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进步的基石,为国家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维,蔡慧华,许美玲,刘玲英.教学型实训室开放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市场,2016(28).
[2]许铁.基于“开放共享”的高职院校集群化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9(13).
[3]王明分,秦冉,魏晓娜.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探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03).
[4]闫敬波.高职院校计算机类实验实训室课外开放管理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
项目:2018年度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一般项目(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