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研究
2021-04-28张凤
【摘要】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高职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公共必修课,涉及的学生面广、学时长,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生态语言学注重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环境对语言的重要性,认为语言与其所处的环境互相影响,语言带有其所在社会与文化的烙印。要学好语言,就要关注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该理论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发。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张凤,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立足语言、德技并举——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观指导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编号:SGJGB0130)。
一、引言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跟课堂教学的主渠道相结合,思政教育要与各类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课程改革的新趋势。高职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都要学习的公共必修课,涉及的学生面广、学时长,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责任更为重大。高职英语教师要肩负使命,深度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将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做到将思政教育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生态语言学注重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与其所处的环境互相影响,语言带有其所在社会与文化的烙印。要学好语言,就要关注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态语言学理论为英语课程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二、生态语言学的概念与研究概述
一般认为,“生态语言学”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艾纳尔·豪根(Einar Haugen)开创的。1972年,豪根在其发表的文章《语言生态学》中将“语言生态”定义为“对任何给定语言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研究”。豪根把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认为语言与其所处环境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这种“隐喻”的视角被称为“豪根模式”。豪根模式重点研究環境因素对语言生态的影响,其主要目的为促进语言环境的生态化以及语言种类的多样性。
“豪根模式”是生态语言学的一种主流研究范式。在此研究范式下,很多语言学家对语言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心理语言学家塞尔岑格(K·Salzinger)强调“环境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并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被理解。”美国人类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认为“语言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语言的词汇最清楚地反映出说话者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丹麦学者杜尔和班恩强调“每个实体都存在于与所有其他实体和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其存在形式是由它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英国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也认为语言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并强调语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豪根不同的是,韩礼德所说的“环境”就是指自然环境,而非隐喻。韩礼德对语言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和作用非常重视。他认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的问题,同样也是应用语言学界应注意的问题”( Halliday,1990: 179) ,生态语言学家们有责任关注生态问题。韩礼德的观点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重视。研究该范式的学者通过对语言系统和话语文本中的生态或非生态因素进行批评分析来探讨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该研究范式也被称为“韩礼德模式”。
三、生态语言学视角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学习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学习过程即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这为高职英语课程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如何融入思政元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进行教材改革,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生态语言学强调环境对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与其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社会环境给语言带来影响的同时,语言也反映着所处社会环境的状况。因此,在中国进行英语课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实现教学育人的目的,英语教师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教育的目的,教材改革是关键的一环。目前的英语教材只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而对语言文化蕴含的意识形态性重视不够,在英语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中国文化自信教育等元素方面严重缺失。因此,各高职院校可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教学培养计划进行教材改革,选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材料作为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和当代中国的巨大进步与伟大成就,做到“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素质的培养。
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自编英语教材《实用综合英语教程》第3单元为例。该单元的标题为“Friendship”课文没有选用普通的讲述友谊的材料,而是选用了体现中国传统友谊的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而钟子期善于倾听和欣赏,两人互为知音,惺惺相惜。通过对该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既学会了词汇、句式等英语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英文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了什么是知音、什么是友谊,明白了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通过该单元的学习,高职学生明白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为学生的为人处世树立了准则和标杆。
本教材的其他单元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如第2单元“Entertainment”讲述了中国的昆曲文化,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体会了昆曲之美、中国戏曲文化之美。第4单元“Travel”中介绍了中国高铁的发展,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到中国高铁建设的伟大成就,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总之,教材是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重要途径。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必须在理念和内容上进行系统创新和重塑,外语教材的核心价值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主题必须立足中华文化,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文化自信。
2.注重微观语言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润物细无声。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语言既然与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教师就要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既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同时也可以帮助其了解本国文化的学习环境。传统语言课堂上,教师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得知,如果想让学生学好语言技能,就必须把英语学习从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前、课中、课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可以渗透思政教育元素。教师需要为学生创立一个英语学习的微观生态环境。在该生态环境中,学生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同时增强自己的公民意识、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以公共英语授课单元“Manufacturing Industry”为例。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了有关中国制造业的视频并留下相关问题由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上网调查了解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
课堂上,教师对本单元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提炼总结本单元重点词汇、词组以及句型。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本单元的词汇、词组以及句型对课前发布的视频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课堂教师讲解,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英语语言知识点,提高了语言技能。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引发学生思考:中国传统制造业既有成本低、产量大、价廉物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含量低、创新性不强等弱点,那么中国制造业该如何改革与发展呢?
課后,教师给出关键词“中国智造”并布置学生做相关的搜索。通过课后学习与讨论,学生了解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由粗放型、低科技含量转型为创新、高效的高科技产业。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学习与自我探索,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同时也了解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这就是通过巧妙的教学环节设计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目的。
从以上教学示例可以看出,建立一个英语学习的微观生态环境,让学生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处在语言与文化的微环境中,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和整体素养的提升都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一定要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包含思政教育元素的微观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在该环境中,会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探索来学习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这也正是习总书记所说的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四、总结
生态语言学强调语言与所处环境的关系,认为环境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生态语言学认为语言学习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学习过程即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受生态语言学的启发,本文探索了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英语教材是融入思政教育重要的一环。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材改革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关键的一步。各高职院校可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以及教学培养计划进行教材改革,选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材料作为教材内容,做到用英语学好中国文化,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英语学习的微观生态环境。在该生态环境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公民意识、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生态语言学为语言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新的思考视角,也为建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OL].(2016-12-08)[2018-10-20]. 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赵奎英.生态语言学的产生、发源、发展与趋势[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41-50.
[3]Couto H H. Ecological Approaches in Linguistics:A Historical Overview[J]. Language Sciences, no.41, 2014:122-128.
[4]Alwin Fill, Peter Mühlhusler eds. 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 Languag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J].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