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取向与融合发展

2021-04-28冯小林张胜辉

老区建设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社会工作培养模式

冯小林 张胜辉

[提 要]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自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有多年,在此期间,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得到快速发展,且越来越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与此同时,国内外社会工作教育界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实践,努力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规律,从而涌现出许多有新意有价值的多元取向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国外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归结为四种取向,分别是重国际教育培养论、跨学科复合培养论、研究与实务并重培养论、重养成教育培养论等类型;国内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归结为六种取向,分别为重实践培养论、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论、能力导向培养论、就业或职业导向培养论、多位一体培养论和通才专才培养论等类型。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冯小林,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与管理;张胜辉,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教育与管理。(江西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复合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研究”(18YB030)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自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在此期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根据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的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全国有82所高职院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有348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本科学生,有15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有17个点招收社会工作方向博士生,每年招收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各级各类毕业生近4万人。[1]另据《中国社会工作》杂志的报道,到2020年5月为止,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达到53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超过149万人。[2]

可见,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已基本完成粗放式数量化发展,接下来应注重走上精细化质量培养的发展道路上来,要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唯有如此,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才有可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否则,若还是停留在原初的培养水平或甚至退步,将会给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伤害,而影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事业。为此,人们有必要对这些年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以便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为今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助推中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和职业化。

一、国外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取向探索

国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大致可以归结为重国际教育培养论、跨学科复合培养论、研究与实务并重培养论、重养成教育培养论等四种类型。

(一)重国际教育培养模式论

Alissa Anne Marchant, Katherine Germak, Stephanie Berzin等指出,在过去几十年中,“社会工作教育方面的国际经验”变得更加普遍,这些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跨文化能力,改善沟通和工作习惯”。同时,他们还提出了将“一种咨询模式”作为“一种替代的经验学习方法”的观点,以“提高学生文化能力,发展学生合作等硬核技能”[3]。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对口就业有较大的关系。

Fisher,Grettenberger认为“留学经历”为社会工作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重要的好处,包括“全球意识、实践技能发展和增强多元文化能力”,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的“海外参与性研究模式”,包括“共享权力、共同学习、互惠利益、赋权、社区基础过程、可持续性”等6个部分;这个模型是“共同的社区驱动和社会变革导向,解决权力和特权,并强调基本的社会工作价值观”[4]。

(二)重跨学科复合培养模式论

Acquavita,Anne Van Loon,Smith,Brehm,Diers,Kim,Baker提出“SBIRT专业间课程与领域模式”,“筛选、短期干预和转诊治疗”(SBIRT)是一种基于证据的,以期识别、减少和防止酒精和药物的使用和滥用的实践;他们讨论了一种与社会工作、医学、药学和护理专业学生一起实施的IPESB IRT培训模式,该模式提供了“(A)SBIR的教育和培训学习,(B)IPE经验,(C)临床SBIRT应用”[5];前后配对样本测试表明学生对SBIRT的内容知识和对有酒精问题的人的态度,所有LEM均有明显改善(P<.001)。此外,95%的学生会对这种培训进行推荐。

Granruth,Pashkova-Balkenhol认为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的信息素养和写作技能”依然是“社会工作教育者”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介绍了一种“教师-图书馆合作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信息;信息素养和写作技能通过一个“迭代的、同行评审的过程”,包括“在线和课堂图书馆教学”;课程评估的前测和后测结果以及学习管理系统的使用表明学生提高了信息素养技能,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技能。[6]在残疾人服务领域,Kristen Faye Bean,Taylor E. Krcek研究發现对残疾人的专业知识教育已慢慢纳入社会工作课程、社会工作教育政策和认证标准;社会工作学校以三种方式向学生提供残疾内容:“灌输、奉献(专业)或两者的组合”,对社会工作顶级学校的1620个课程名称和说明进行了内容分析,以评估将残疾内容纳入社会工作课程,80%的学校将残疾内容列入课程,残疾内容更有可能采用灌注模式而不是专用模式进行整合。[7]

Kingsberry Sheridan Quarless, Mickel Elijah, Wartel Stephen G, Holmes Vermeadia共同提出将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纳入社会工作实践的教育模式,其重点是遗传知识和伦理实践,将帮助社会工作从业者和教育工作者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因为他们面对21世纪遗传和基因组研究的许多影响。[8]DeRigne等提出了“对立法宣传和社会工作教育的模式和新战略的思考”,将“CSWE(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教育政策和认证标准应用于教育战略”[9],社会工作计划采用的各种教学模式和策略,为学生积累立法宣传经验。

(三)研究与实务并重培养模式论

通过对英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研究分析,李迎生教授等认为,英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采用的是“二元结构模式”,即“研究导向的培养体系”与“实务导向的资格教育体系”并行[10],两者不冲突不矛盾,共同构建了英国社工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完成英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任务。该结构体系不仅满足了英国培养研究型社会工作者的需要,也满足了英国培养实务型社会工作者的需要。

黄耀明教授基于对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历程的考察,提出欧美国家社工人才培养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由“学徒式专业教育模式”向“技术理性专业教育模式”的转变;二是由“技术理性专业教育模式”向“交互反思专业教育模式”的转变。[11]由此他主张,欧美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而以东方文化和价值观为主导的中国社会,对此不能全盘照搬照抄,而应该主动与自身本土传统文化相融合,开辟一条“人文主义取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才是应该的选择。

(四)重养成教育培养模式论

有别于英美社会工作,德国社会工作教育有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鲜明的教育学取向”,这一倾向根源于其对“现代教育学和广义教育(而非狭义教育)思想的理解”[12],德国社会工作学界很重视“养成与教育”的学习,该做法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主要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就是在其课程设置中多强调“教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13]。之所以如此,在于社会工作的很多方面都同教育和教育学紧密相联,特别是有关青少年及个体行为心理方面,大多时候都需要借助教育学的知识来完成,而若缺乏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很多事情将无法操作。

这些模式是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时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既有他们历史经验的积淀,也有理论和实务的新发展,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国内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取向探讨

中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大体可以归结为重实践培养论、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论、能力导向培养论、就业或职业导向培养论、多位一体培养论和通才专才培养论等以下六种类型。

(一)重实践实务参与培养模式论

社会工作非常强调实践性,离开实践社会工作将是无源之水。所以,很多学者非常重视社会工作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由此产生了重实务实践的培养理论。许原植等以本校实践为基础摸索出该校“本土医务社工人才培养模式”[14]。黄梅将新生的特点与小组工作方法的运用相结合,探讨出“社工新生成长小组”实践模式。[15]糜薇和幸宇把专业实践困境同专业教学相结合,摸索出“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社区模式”[16]。安民兵依据实践经历总结出“实验、实习和实调在内”的“三位一体社工人才培养模式”[17]。许爱花结合本校社工专业实践教学经历,提炼出“集中式实习(间隔式实习)+同步式实习(并行式实习)”的实习教学模式。[18]陈雷基于本校实际和实践,总结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19]。该教学体系主要是针对大学四年教育,要求大学生在不同年级接受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任务,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和任务完成,到毕业的时候,其所有的教学任务完成,教育目标也自然达成。

张乐提出“倡导服务导向的培养模式”,让服务本质重新回归到社会工作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突出社会服务的理念”,在培养体系中“增加服务学习的环节”并“加强服务类课程的建设”,“在培养过程中强化与社区、机构的协作关系”,在培养机制中“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管理与评估”[20]。高春凤基于对传统注入式教学的反思,指出该教学模式未能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调动起来,而只是重视教师的主体性,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于是她主张运用“参与式教学”[21],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否则,学生始终是一个客体而非主体。对实践性强的专业,就应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二)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模式论

中山大学顾红霞、罗观翠等老师通过对本校2005级社会工作硕士培养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出“课堂学习(基础)+实习项目开发(行动)+学术研究(反思)”[22]MSW培养模式,该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的社工教育模式。陕西师范大学宋捷老师基于该校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总结出“2+2社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把社会工作本科四年的专业教育分为两个2年,前一个2年按照一级学科标准,构建“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对学生进行“通识培养”;后一个2年阶段则通过构建“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23]。焦金波以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分析提炼出“强理论、重实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张社工不仅要有“服务社会、关怀弱者”的专业人道精神,还要具备“专业而熟练的能力和技巧、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调节和较强的专业认同感和敏感性”[24]。该模式实际上对专业社工的基本素养和專业能力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强调专业社工秉持专业价值观与娴熟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同等重要。

候利文研析认为,通过社会工作进入我国以来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初始形态、发展演变、相互影响以及互构过程能够发现,社会工作教育在由“单兵突进”转向“教育与实践的双向推动”过程中,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呈现为一种新的“互构性生成关系”[25]。该主张其实就是强调社会工作与社会理论之间要加强沟通对话,两者相互联结和融合,对两者均有促进和提升的作用。

(三)以能力为本或导向培养模式论

孙静琴提出以“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26],该主张遵循“三本”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和实践为本。邓宁华从整体性课程设计视角出发,提出“能力为本”的社工教学模式,构建的目标是“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引入“反思性行动教学方法要素”,克服“传统技术理性教学模式”的弊病;其主要内容是:“以显性课程为主,分解专业综合能力,实现知识内容的普遍化+地方化”,创新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并“关注参与主体的作用建构”[27]。

陈晓东、贾冰、吴晓娜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OBE(OBE即“Outcome Based Eudcation”的缩写,指结果导向教育)教育理念就是以成果为导向,或以能力、目标、需求为导向,该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28]。这一理念与实践应用型较强的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因此,以该理念为主导来设计的培养方案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具有较好的成效。关信平注重“社会工作者内在能力的建设”,他提出当前提升我国专业社工能力的重点方向是“提升专业社工的实践效能”,社会工作教育在“理论研究、实务能力、实践经验和专业价值伦理”[29]等方面都应朝向这一基本的方向努力。

袁琳将从临床医学教育中发展出的“OSCE”(OSCE即“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的缩写,指客观结构化临床诊断)运用于社会工作临床技能教育中,“OSCE”既可作為一种提升社工学生临床技能的教学方法,亦可作为“一种客观、公正的临床考核框架”[30]。其SP(SP即“Standarded Patients”的缩写,指标准化病人技术)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可弥补社工临床技能教育的不足。

(四)以就业或职业化导向培养模式论

“社工教育要坚持专业化与本土化的统一”,这是张明锁结合实践提出的见解,故他主张社会工作的实习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机构与学院共同合作督导”来完成。[31]这一观点比较契合当下我国社会作教育与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的实际情形。针对当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现状,钟莹等学者提出“中国专业社工的职业状况需要同时从专业教育、制度建设和社会氛围等多方面进行努力”[32]。这表明,他们看到了制约社会工作的发展有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要推动中国专业社工的职业化水平,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进行,简单依赖单一方面的做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就要“构建职业化取向”的社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就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学生专业伦理,强化实践教学,优化专业教师队伍”[33],这是廖鸿冰学者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与职业化不相适应”的现象所提出的治理之道。社工教育要实现“从传统走向非传统”的转型,就需要在专业教育环节中“设置非传统社会工作培养模块”,打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转换”的渠道,“超越传统的造就格局”,在更为“广义的社会工作范畴内”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让社工专业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提升,从而谋求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第三部门”[34],而拓展到“非传统的公益基金会、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和部门。这是郭未等学者的人才培养新取向观点。

可见,就业或职业取向的社会工作培养观主要侧重于以就业或职业为导向,力图为专业学生谋求更大的就业领域和更广的职业空间,使学生毕业后有更多的工作可以选择,能够在许多“类社会工作岗位上”[35]展示他们的才华和体现他们的价值,这一理论体现较浓厚的“以生为本”情怀。

(五)多位一体培养模式论

张剑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该主张倡导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挖掘企业等社会资源,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36]的社工人才。针对社区建设中社工人才培养的“条块分割、各行其是”制约人才培养的现象,谭军等提出,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成效,需要各部门树立“大局、联合、责任、效益”四种意识,打破“尾随渐进”和“传统绑带”模式的约束,充分发挥“社区的广阔舞台和实践载体”作用,建构“人才培养的外循环”体系。[37]冯小林等结合专业教学实践的长期经历,总结提出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38]该做法一方面要强调要借助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来拓展办学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育的内涵建设,“两条腿”走路才能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协同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建立“大连心”团队,以立足西部十余年的社工实践教育为基础,发展出一套“以社会创新、融合和整合为核心概念”的“发展性社工教育实践模式”。该模式认为“社工教育必须将传统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扩展为“直接社工服务开发、行动研究、服务—学习、政策倡导、社会创新以及行业生态建设六位一体”[39]。

经十多年的教学实践,长春工业大学逐步确立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学科定位”和“社工实务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并实施了“课堂实训、机构实习、项目实习、考核实效、科研实用”的“五实互交”社工专业实务能力培养模式。[40]“五实交互”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工专业在课堂教学和实务实训方面的问题,实现社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王佳在本校教学实践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所谓“五位”,是指“学生、教师、学校、社区和社会”,而“一体”则是这五个主体借助一个“有效的驱动机制”,在社工培养中形成“教育合力”[41],帮助学生成才。

(六)通才专才培养模式论

李迎生指出当前高等院校社会工作教育基本都是采用所谓的“通才教育”的模式,即“希望受过社工教育的人能够承担多种任务、满足多种社会需求”[42]。全国各地培养模式差异不明显,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无特色,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性。史柏年认为经过二十多年各方力量的努力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社工人才的培养由“通才教育”向“专才教育”的适当转型,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社工专业教育由低层次“通才教育”模式向高层次、多元化“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存模式转变的时机已经到来。[43]陈树强指出,2006年以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开始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新做法,根据实际和特色,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重点围绕青少年社会工作方向开设了青少年心理咨询、学校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培养以青少年社会工作见长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44]

钱宁呼吁以“创新思维来引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教育”,为此,就应以“各种实务领域的形成”和“实务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推动社会工作由“粗放的一般教育体制”和“通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向“精细化的专业教育体制”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最终出现“复合教育体制”[45]。该思想重视创新的意义,也看到了创新人才的价值,而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就要创新教育体制;若教育体制陈旧不创新,则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专业人才出来。王思斌在思考我国社会工作走向高质量进阶式发展时指出,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影响下,社会工作领域的两大群体,一个是社工教育界的专业师生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工作服务实践,一个是社工实务界的持证社工,也更多地借助培训和继续教育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这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深化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从而有助于“专业人才”而非通才的培养。[46]

总而言之,在近几十年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社工教育界和实务界共同努力,探索了许多具有地方特点和本土特色的社工人才培養模式。这是这些年来社工教育界和实务界经验的总结,对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特有的作用。

三、融合百家之长,促进我国社工专业人才培养走向高质量化

通过国内国外社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考察,人们可以发现,这些多元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价值的做法。在当下中国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如何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专业影响力,势必成为大家共同抉择的事情。若能顺势而为,将带动专业的发展;若错失机遇,将导致专业发展走向困境,甚至是绝境。

如何顺势而为?这是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需要认真思考和筹划的事情。就笔者来看,有效借鉴和融合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做法,值得一试。比如,国外人才培养中的重国际教育模式,就值得仿效;社会工作专业已是一个国际化的职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应该是一个全球性国际性的专业人才,不走向国际化培养,只是局限于本国本土的教育,其专业能力仍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跨学科复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务并重培养模式以及重养成教育模式都值得吸收和借鉴。

而国内的重实践培养论、理论实践并重培养论、能力导向培养论、就业或职业导向培养论、多位一体培养论和通才专才培养论等,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都值得人们学习和参照,并从中获得经验及启示,从而有力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在中国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全球教育大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界应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努力搭上或依乘于“双一流”建设的大班车,乘势而为,不断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培养渠道,多元融合各培养模式之所长,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状况的改善和培养质量的提升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既懂国际规则又有本土经验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2018年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EB/OL],http://www.gongyishibao.com/index.html.

[2]中国社会工作编辑部.稳心态 早准备 强能力——2020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备考姿势[J].中国社会工作,2020(15).

[3]Alissa Anne Marchant, Katherine Germak, Stephanie Berzin. A New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Using a Consulting Model to Build Social Work Skills in Chile. 2018, 61(6):884-890.

[4]Fisher,Grettenberger. Community-Based Participatory Study Abroad: A Proposed Model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2015,51(3).

[5]Acquavita,Anne Van Loon,Smith,Brehm,Diers,Kim,Baker. The SBIRT Inter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Field Model[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he Addictions,2019,19(1-2).

[6]Granruth,Pashkova-Balkenhol. The Benefits of Improved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on Student Writing Skills: Developing a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l with Research Librarians in Undergraduate Social Work Education[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Social Work,2018,38(5).

[7]Kristen Faye Bean,Taylor E. Krcek. The Integration of Disability Content into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 Examination of Infused and Dedicated Models[J]. Advances in Social Work,2012,13(3).

[8]Kingsberry Sheridan Quarless,  Mickel Elijah,  Wartel Stephen G,  Holmes Vermeadia. An Education Model for Integrating Genetics and Genomics into Social Work Practice[J]. Social Work in Public Health, 2011, Vol.26 (4).

[9]LeaAnneDerigne,MitchellRosenwald,Fabio A, Legislative Advocacy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 Models and New Strategies[J]. Journal of Policy Practice, 2014 ,Vol. 13(4).

[10]李迎生,張朝雄,孙平,张瑞凯.英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概况及其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3).

[11]黄耀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人文主义取向[J].社会工作,2007,(2).

[12]张威.德语世界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概念发展脉络与相互关系——兼论社会工作的教育学取向[J].社会工作,2016,(6).

[13]袁琳.德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以图宾根大学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为例[J].社会工作,2010,(10).

[14]许原植,王卫平,王国祥等.我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5]黄梅.社会工作专业新生成长小组的实践模式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16]糜薇,幸宇.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的社区模式探索[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

[17]安民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J].社会工作,2007,(12).

[18]许爱花.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

[19]陈雷.困境与出路: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6).

[20]张乐.服务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社会工作,2014,(5).

[21]高春凤.参与式教学理念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增刊).

[22]顾红霞,罗观翠.资源整合视角下的社工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中山大学05MSW培养模式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3]宋捷.关于“2+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9,(4).

[24]焦金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

[25]侯利文.教育先行抑或实践引领:再思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1).

[26]孙静琴.论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教育模式构建[J].社会工作,2009,(2).

[27]邓宁华.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8]陈晓东,贾冰,吴晓娜.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

[29]关信平.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内在能力建设及其对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J].社会建设,2017,(4).

[30]袁琳.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5).

[31]张明锁.坚持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和本土化的统一[J].社会工作,2004,(8).

[32]钟莹,赖丰茹,麦富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及其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1).

[33]廖鸿冰.论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2).

[34]郭未,沈晖.从传统走向非传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新取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

[35][46]王思斌.走向我国社会工作的高质量进阶式发展[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5).

[36]张剑.社会工作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7).

[37]谭军,周海洋.培养社工人才要走出的几个误区[J].社区,2007,(17).

[38]冯小林,陶佳,梁晶晶,黄祥辉.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探究[J].社会工作,2016,(6).

[39]向荣.创新、共融、整合:突破当下社会工作教育困境的路径探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40]高春兰.杨海龙,社会工作专业“五实交互”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基于长春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经验[J].教育现代化,2018,(17).

[41]王佳.社会工作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9,(11).

[42]李迎生,韩文瑞,黄建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J].社会科学,2011,(5).

[43]史柏年.社会工作专才教育正当时[N].中国社会报,2014-7-18(05).

[44]陈树强,顾东辉,赵学慧,矫扬.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十年评说[J].中国民政,2016,(23).

[45]钱宁.以创新思维引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教育[J].中国社会工作,2017,(5).

[责任编辑:熊文瑾]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社会工作培养模式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