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软坚消臌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9 例
2021-04-28王琪璋沈红亮
王琪璋,沈红亮
(浙江省湖州南浔区练市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013)
肝硬化最为常见的合并症为腹水,约为50%的肝硬化患者会在10年以内出现腹水症状,肝硬化腹水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到50%,腹水成为肝硬化进入晚期的重要标志[1]。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单纯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难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费用昂贵,患者依从性较差。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2]。为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笔者自拟扶正软坚消臌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39 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 组,每组为39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9~71岁,平均(55.69±12.12)岁;病程0.5~10年,平均(3.38±0.32)年;肝功能分级(Child-Pugh)[3]:A级21例,B级18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例16例;年龄37~72岁,平均(55.87±12.09)岁;病程0.5~11年,平均(3.42±0.35)年;Child-Pugh分级:A级22例,B级17例。2 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依据2000年西安全国肝炎肝病学会议制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3]和201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标准,并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者;2)腹水程度均为中度及以上者;3)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方案知情,且同意治疗。
1.4 排除标准 1)合并肝肾综合征、肝癌以及肝性脑病者;2)存在肝昏迷、出血以及感染等合并症者;3)癌性腹水者;4)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者;5)合并肺、肾功能障碍及严重的精神疾病者;6)不能配合治疗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1)还原型谷胱甘肽(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护肝;2)联合使用螺内酯(浙江朗华制药有限公司)与呋塞米(山东博山制药有限公司)利尿,自低剂量(100 mg ∶40 mg)开始逐渐增加到最佳剂量;3)对白蛋白水平<30 g/L的患者输注适当的白蛋白;4)存在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5)对腹水量过大,且存在压迫症状者,则给予腹部穿刺,抽出腹水量一般≤1 000 mL/次,最多不能超过3 000 mL。并嘱患者低盐饮食,增加营养,注意休息。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扶正软坚消臌汤进行治疗,具体组方包括: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10 g、当归15 g、党参15 g、白术10 g、山药20 g、熟地黄20 g、补骨脂10 g、山萸肉10 g、丹参15 g、桃仁10 g、莪术10 g、鳖甲10 g、泽兰10 g、茯苓15 g、泽泻10 g、车前子10 g、炙甘草6 g。药物加减:湿重有黄疸者,加茵陈20 g;口干、舌红少苔者,去党参,加太子参30 g,麦冬、五味子、石斛各10 g。用水煎煮,取药汁300 mL,每次服用150 mL,2次/d。2组患者均为1个月治疗。
2.2 疗效标准 参照《肝脏病学》[5]肝硬化腹水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3 观察指标 1)2 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将症状腹胀、少尿、乏力、纳差按无、轻、中、重程度分别计为0、1、2、3分。2)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深度、24 h尿量变化。3)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浆白蛋白(Alb),均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型号为:OLYMPUS AU-2700型)进行检测。
3 结果
3.1 2 组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2 2 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深度和24 h尿量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分)
3.3 2 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深度和24 h尿量比较 结果见表3。
3.4 2 组肝硬化腹水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结果见表4。
表4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4 讨论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门静脉高压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及低蛋白血症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医多采用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螺内酯、呋塞米等利尿剂联合使用为一线治疗用药[6]。初起时,可缓解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疗效不理想,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利尿剂,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祖国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属“水臌”“臌胀”范畴,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主藏血,调畅气机,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气滞而血瘀,肝络壅塞,瘀血内阻,血瘀水停;脾胃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水液代谢之枢,脾失健运则水液转输失司,而致水湿内蕴,停聚中焦;久病及肾,肾病则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水液聚停。肝脾肾俱损,气滞、血瘀、水停错杂为患,终致腹水难消。治疗应守扶正软坚消臌之大法。所拟扶正软坚消臌汤组方中,以柴胡、枳壳疏肝理气、宽中除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敛阴柔肝;党参、白术、山药益气补中健脾、运化水湿、化生气血精微;熟地黄、补骨脂、山萸肉补肾气、暖丹阳、添精髓,三药相合益精补肾、温脾养肝;丹参、桃仁、莪术、鳖甲活血化瘀通络、软坚散结消癥;泽兰、茯苓、泽泻、车前子渗湿利水;炙甘草补脾和胃、和调诸药。诸药配伍调补肝脾肾以扶正固本,理气化瘀利水以消臌,共奏补攻兼施、本标兼治之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积分明显降低,腹水明显减少,尿量明显增加,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拟扶正软坚消臌汤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充分发挥了中医治病求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