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1-04-28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沿海地区北部湾康养

(桂林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广西 桂林541006)

2016—2020 年,我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0%[1]。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让“健康才是真刚需”的理念逐渐被广大人群接纳,基于大养生的生活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投入的人均健康支出不及美国的5%,仅为全球人均健康支出的20%[2]。 由此可见,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是广西六大康养旅游板块之一,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以及配套产业建设,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目前,学界针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康养旅游的论述大多较为零散,对广西北部湾地区康养旅游的理论解析、发展路径等缺乏系统研究。 本文拟从产业融合理论视角出发,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 康养旅游和产业融合理论解读

(一) 康养旅游的概念和分类

康养旅游(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是旅游发展发达阶段的产物。 2016 年1 月,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中,将康养旅游界定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3]。 康养旅游的需求主体既包括老年人和亚健康群体,也包括追求品质生活的健康人群。目前,康养旅游以房地产开发商领投为主,正逐渐向智慧健康、生活方式等领域延伸。

康养旅游是结合“大健康”“大养生(老)”“大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分为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和养生旅游三个层次。 康养旅游的目标群体明确,医疗旅游针对的群体是亚健康、疾患人群,有禅修、温泉等多种形式,侧重于养生;养老旅游针对的是老龄化群体,一般是为老年人因避寒或避暑需要在短期内移居异地而服务,满足其对身体健康、保健的需求,侧重于养身、养性;养生旅游一般针对的是高收入群体,满足其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需求。

康养旅游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根据资源种类和开发内容将康养旅游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气候康养,依据温度、湿度、阳光等气候资源,开发养生、养老、避暑或避寒度假旅游;二是海洋康养,依托海水、海滩、海洋食物等资源,开发沙滩理疗、水上运动、海边度假、海洋美食等产品;三是森林康养,依托森林、生态环境,开发森林浴、森林食疗、森林瑜伽、森林住宿等产品;四是温泉康养,依托温泉及配套设施,开发温泉疗养、温泉美容、温泉研学等产品;五是中医药康养,依托传统中医、民族医药、理疗技艺,开发传统理疗、饮食保健、康养保健中心等产品;六是体育赛事康养,依托天然赛道、露天场所、体育器械等资源,开发运动健身、赛事等产品;七是文化康养,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资源,开发研学旅游、休闲度假等产品,达到以文养心、养性、养智的目的[4]。

(二) 产业融合理论

产业融合理论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经历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到市场融合的完整过程,才能实现产业融合。 得益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价值链的延长,产业融合比单一产业能带来更大的增长效应。

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内部或者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5]。 旅游产业与不同的产业融合会产生不同的新业态。 康养旅游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典范,可以挖掘新业态,盘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发展康养旅游资源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资源种类齐全,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具有发展康养旅游产业的优越条件。

1. 气候康养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地处广西南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滨海自然生态环境。 这里气候舒适宜人,无严寒酷暑,年平均气温为22.6℃,空气质量优良,稳居全国前列。北海被评为“全国10 个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防城港被称为“中国最大城市氧吧”,2019 年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广西唯一空气质量达标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2 500—5 000 个负氧离子,是内陆城市的50—100倍。 防城港红树林生态园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第三大红树林保护国际示范区,负氧离子浓度高达每立方厘米89 000 个,能够为患有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人群提供养生、养心的生态环境。

2. 海洋康养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海岸线长约1 600 公里,海岸线曲折,拥有“天下第一滩”的北海银滩、世界“黑金沙滩”之一的防城港白浪滩和钦州三娘湾、“中国最美内海”——钦州茅尾海等优质海滩。 这里沙滩平整,沙质优良,海面宽阔,非常适宜发展沙滩海洋运动。 北海银滩是最早开发的12 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海洋度假产业发达;防城港白浪滩的沙中含有钛矿,沙子白中泛黑,游客可进行天然、简单的美白钛沙浴。 各大海滩还发展了水上摩托、沙滩摩托、沙地降落伞等丰富的水上运动。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海产品种丰富,沿海有鱼类500 多种,虾类200 多种、蟹类20 多种,盛产石斑鱼、对虾、大蚝、青蟹等海鲜。 海滩涂可养殖泥蚶、大蚝等贝类海产。 防城港白龙珍珠海域是驰名中外的南珠产地,现有南珠养殖面积3 000多亩。

3. 森林康养

位于防城港上思县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着维持原始状态的热带雨林以及丰富的动植物,含有195 科533 属1 890 种植物,昆虫719 种,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4.8%。 总面积13 万多亩的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长着50 多万株野生金花茶,种类汇集了28 种(含变种),约占自然界已知金花茶种数的72%。 金花茶是自然界中营养、药用价值最丰富的植物之一,属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享有“茶族皇后”之美誉。保护区内群落生态系统保存完整,适合开展森林疗养,具备徒步、登山、攀岩、观鸟、丛林探秘等户外活动的良好条件,也是宣传展示生物多样性、开展研学教育、亲近自然与体验自然的极佳场所。

4. 温泉康养

北部湾海洋温泉是我国第一个海洋温泉,项目占地113 亩,位于钦州滨海新城辣椒槌片区。项目引进法国先进的标准设备及海洋温泉技术,不仅能满足度假休闲的需求,还具有保健、医疗和美容等众多功能。 该项目还将打造森林温泉、湖畔温泉和看海温泉,并将充分发挥这些温泉的保健医疗和美容养生等功能。

5. 体育康养

北部湾海岸线绵长,海面宽阔,风平浪静,尤其适合发展海洋体育运动。 北海近年来成功举办了很多重要的国际、国内赛事,提高了北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2017 年,北海市银海区海上新丝路体育小镇、防城港市防城区“皇帝岭—欢乐海”滨海体育小镇成为国家首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以运动休闲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与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使之成为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 详见表1。

表1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重大体育赛事表

6. 中医药康养

依托广西丰富的中草药医疗资源及完善的中医药壮瑶医药体系,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深入挖掘地方民族文化,重点打造民族医药康复旅游、民族医药文化体验等系列特色产品。 北海集中力量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制药,钦州的中成药产量占广西中成药产量的50%以上,防城港的中药种植面积达145 万亩,居全区之最。 钦州北部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已落户17 家企业,钦州中马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项目的综合医院、民族医疗临床医学中心、中小型国际医疗中心、大型国际医疗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和民族医学研究中心等已进行建设,能够为钦州及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全国及东盟地区提供特色医疗服务及高端医疗服务。 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目前正处于筹备规划阶段。

7. 文化康养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人居历史悠久。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市内有历史文化街区6 个,各街区都保存了真实的历史风貌。北海银滩疍家小镇、曲樟客家小镇、侨港风情小镇、合浦月饼小镇、高德古镇等多个旅游特色小镇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 京族哈节、京族独弦琴艺术、坭兴陶烧制技术、钦州跳岭头、北海贝雕、合浦角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海粤剧、合浦山口杖头木偶戏、沙蟹汁制作技艺、钦南采茶戏等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白龙珍珠城遗址、绵延数千年的采珠史和“合浦珠还”“老杨公”“耍花楼”等民间艺术均为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精神健康内涵。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文化积淀深厚,东兴、浦北、合浦被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授予“全国长寿之乡”称号。 特别是定居于防城港江山半岛的京族,作为唯一的海洋民族,其康养文化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二)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过近几年的整合开发,以北海为核心的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特色康养旅游产业建设已全面铺开,努力推出多元化、多层次的康养旅游项目。北海成功树立了“养生北海,候鸟天堂”的避寒宜居康养胜地形象,大批康养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银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中心、更螺岛国际康养度假岛、新营国际海洋文旅康养项目、北海高德滨海文旅综合体项目等纷纷签约落地。 银滩皇冠假日酒店已投入运营,喜来登酒店、希尔顿酒店、温德姆酒店、洲际华邑酒店、万豪度假酒店等国际品牌酒店也进驻北海。 银滩水乐园、海洋主题公园等项目已启动建设,北海(北部湾)旅游集散中心、北海国际海洋旅游服务基地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2019 年,北海旅游人数达5 278.85 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8 149.32 万美元,国内旅游消费694.63 亿元;钦州接待游客总人数4 996.4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521.83 亿元;防城港接待游客共3 651.8 万人次,旅游消费收入329.4 亿元。

(三)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旅游产业与康养产业已经进行了初步融合,但由于发展基础薄弱,目前在管理体制、产业配套、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 地区、产业协同发展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

虽然广西从2019 年开始推进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钦防一体化发展规划》,努力解决地区分割、产业协同问题,但缺乏区域内总体规划,三市产业结构趋同,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区域内交通设施联通不畅,区域合作难以实现,基本还是各自为战,没有树立起北部湾康养旅游整体品牌。 广西北部湾沿海三市中北海的知名度最高,旅游接待产业最为成熟,但康养旅游资源种类不够齐全,钦州、防城港两市整体而言旅游接待设施水平不高。 三地只有协同发展,才能提高整体竞争力,提升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的整体知名度。

2. 康养旅游产业缺乏长期规划,康养配套设施和服务有待完善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项目遍地开花,但大多依托房地产开发养老公寓,与之相应的生活服务、医疗机构、养生休闲、健康管理等配套设施和服务尚未完善,忽略了资源与养生的匹配度和适用度。 钦州中马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还在建设之中,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还处于筹备规划阶段。 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级别不高,医疗科研力量薄弱,无法支撑高端康养旅游服务产品。

3. 旅游+多产业融合不足,康养旅游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特色

康养旅游和其他产业有机融合不足,康养旅游接待产品沿袭着满足大众旅游市场的老路,既没有针对康养旅游这一“中众市场”再分出老年养老、老年养生、亚健康疗养、青少年研学等细分市场,也没有深度设计开发康养旅游产品,未能深入挖掘食、住、行、游、购、娱每一个环节的康养元素。 很多康养项目还停留在概念宣传的层次,打着康养的旗号,其实以卖房为盈利模式。 旅行社开发的线路打着养生的旗号,但游客仍然进行着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虽然游览了养生旅游目的地,但游览体验的内容还是以观光为主,仅停留在购买养生产品上。 一些康养项目停留在温泉酒店或康养度假中心提供的单纯的娱乐活动上,缺乏深度融合的康养旅游接待产品。

4. 康养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康养层次不高

大多数康养旅游产品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和民族的康养文化内涵挖掘得不够深入,不注重依据本地区的特点进行康养旅游产品开发,不能结合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旅游接待产品文化体验和文化创意的创新。 如京族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东兴作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认定的长寿之乡,其康养文化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但目前京族聚居地江山半岛的旅游项目大多还是以赶海观光、吃海鲜为主,游客无法深入体验京族独特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独弦琴艺术等。 康养项目只注重硬件建设,配套的专业健康管理、文娱体验、医疗咨询等服务远远滞后,难以满足消费者在养身养生以外对养心养性的高层次需求。

三、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要建设一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从区域公共服务、康养旅游产品与服务、高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融合创新,需要在泛旅游产业集群框架下建设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生态圈。

(一) 地区融合,构建北钦防一体化无障碍旅游区

要坚持深化北钦防一体化战略,坚持规划引领,整体谋划,梳理现有康养旅游政策,创新机制,打破城市边界和政策边界,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区,实现北钦防区域内交通一体化、公共保障服务一体化,生态环境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三市一体、城乡融合的空间发展新格局。 同时要注重顶层谋划,立足各市资源禀赋,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走特色之路,形成合力。

无障碍旅游设施是否完善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对于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无障碍设施尤为重要。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建设应与国际接轨,完善市政、园区、建筑内的无障碍通道、电梯、无障碍卫生间、盲文标识和导引系统等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发展区内无障碍公交系统,打造无障碍旅游目的地形象,为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创造一个可平等参与的环境。

(二) 泛产业政策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打造多元化特色康养旅游产品

不同年龄层对健康的理解和需求不同,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企业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和条件与其他产业加强合作,由过去传统的、单纯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康体健身、体育运动、医疗美容、文化体验等诸多产业进行延伸、渗透和融合,推动康养产品的年轻化和多元化。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需求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康养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

以北海为龙头,带动钦州、防城港康养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 例如,可发展以中医药(含壮瑶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融合中医疗养、康复、养生、文化传播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特色旅游景区、度假区和文化街。 依托大型国内外节事活动,开发以传统康养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将地方传统的挖沙虫、捉海鸭、高跷捕鱼等竞技性或表演性较强的民俗活动融入其中,增加普通游客的参与感。 用节事带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医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树立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品牌形象,打造世界一流的康养目的地。

(三) 深挖地方民族康养文化,提升康养旅游层次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文化积淀深厚,除加大中医药开发力度外,还应深入研究地方长寿之乡的康养文化,加强对红树林植物和海洋药物的开发,将京族传统的天然海水浴、浸酒保健法、热烫法、垫睡法等医疗方法应用到康养项目中,研发治疗“三高”的药膳、保健品。 借鉴京族“淡稀多餐”,以粥为主、食用新鲜海产、鱼露等饮食习惯,将海洋美食与乡村美食相结合,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北部湾沿海康养膳食[6]。 同时,深入挖掘珍珠美容养生文化内涵,开发珍珠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由内至外的全方位疗养服务。

(四) 融合高新技术,建设智慧康养示范区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驱动力,政府主导的大数据融合是多元融合的基础。 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康养旅游建设中应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通过大数据进行旅游管理、游客服务、旅游营销,为广西北部湾区域旅游赋能。 同时,依托智慧医疗元素,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如为康养游客提供各类可穿戴监测设备,实现诊疗服务和康体数据监测,建立电子信息健康档案,提供“云治疗”等健康咨询服务,实现智慧养老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智慧养老平台服务运营,将传统的康养行业向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转型,建设智慧康养示范区。

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康养旅游是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需求的重要元素。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发展康养旅游应抓住北钦防一体化建设的契机,立足地方特色,高起点全盘谋划,实施“旅游+”战略,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延长康养旅游产品链,打造融合性康养旅游新产品,建设世界一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

猜你喜欢

沿海地区北部湾康养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影响防城港市沿海地区母乳喂养相关因素分析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海陆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秋冬季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送你一朵北部湾浪花
鹭舞北部湾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沿海地区冬奥项目发展的研究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在北部湾祭奠上辈子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