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探究
2021-04-28宁沙韦兰献
宁沙 韦兰献
【摘 要】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分析当前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一带一路”人才需求的中职学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策略,认为学校要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完善人才聘用制度,设立公正、透明、合理的激励评价体系;发挥名师引领“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中职英语教师核心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引导教师做到“三学习,一协调”。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职英语 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46-0004-03
广西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是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为广西加快沿海港口建设、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和广西与东盟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也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懂英语、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于对英语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际需求相脱节,教学成效低,培养出的人才与“一带一路”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和实训设备,更需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2013年,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旨在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要实现“互利共赢”,不仅要把外国的人才、智力、技术“请进来”,我国的人才、智力、技术也要“走出去”,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带一路”的建设,急需多元化、国际化、复合型的人才。这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为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能够传播中国文化的专业人才,也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使命。要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有一支专业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种,英语无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语言工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文化传播意识、职业素质、工匠精神等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关于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甚少,而少数关于高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国际化视野。当前中职英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要适应“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就有必要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二、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与前人的研究,笔者发现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够合理,激励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中职英语师资队伍中,高级讲师少,助理讲师和讲师较多。在当前的背景下,很多课题需要高级讲师主持或参与,讲师或助理讲师的成长需要高级讲师的指导,如此一来,高级讲师就无法精研专业教学了。在激励评价体系中,教学与科研成果之间关系的不平衡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对教师的评价存在单一和片面化的情况,也不利于教师发展。
(二)缺乏“双师型”教师,对英语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产教融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学校要结合国际市场需求开展英语实践教学。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中职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就职,尽管通过考试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但缺乏行业企业的从业经历和工作经验。中职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也存在缺乏行业从业经历和工作经验的问题,不利于开展实践教学,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三)缺乏高技能学科专业带头人,实践创新动力不足
当前,中职教育极缺高技能学科专业带头人。具有高技能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对学校的专业建设起着引领作用,能够带动专业的发展。由于当前准入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欠缺,中职英语教师队伍中,科研、理论型教师占多数,而实践、技能型教师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的发展。
(四)教师自身缺乏学习动力,教学和科研流于形式
中职英语教师由于教学班级众多,往往一位教师需要承担几个不同专业的基础英语课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只关注教材知识,照本宣科,未深入了解任教专业的培养目标、行业知识等,未能在教学中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行业知识,没有体现英语为专业服务的作用。除了语言教学,如何在课程中融入思政、职业素养、文化品格等内容,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教师亟待深入学习各方面知识,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中职学生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综合素养不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等问题。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实现多元培养目标,使学生成为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现代职业人,就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中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师资实力,合理调整师资结构。以下将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讨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如图1所示)。
(一)学校層面
就学校层面而言,中职学校要顺应“一带一路”建设对英语师资队伍的要求,探索建立英语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三方协作的教学机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促进英语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1.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完善人才聘用制度,设立公正、透明、合理的激励评价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
中职学校要结合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选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职场经验的“双师型”英语教师。“双师型”教师对任教专业的职业前景、职业岗位和核心工作能力了解较多,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结合“一带一路”的市场需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工匠精神。学校还可以聘请工作经验丰富、技能高超的企业兼职英语教师加入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学校要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撑,鼓励引进相关专业的高层次海归人才。海归人才除了具备专业能力,还能够发挥英语口语优势,有利于培养“一带一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也应支持英语教师取得更高的学历,鼓励教师学习任教专业相关的专业技能,并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学校还应重视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促进教师平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2.发挥名师引领“传帮带”的作用,促进中职英语教师核心能力的提升
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企业名师、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以“传帮带”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营造成长氛围,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竞赛等能力。当前,我国越来越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鼓励增强文化认同,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人。因此,学校要加强英语教师与思政教师、企业教师、专业教师的沟通联合教学,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引导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跨文化交际内容、职业专业内容。学校还应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技能比赛活动,让教师在竞争中提高、在比赛中成长,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激励、促进英语教师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3.创造条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
学校应为英语教师提供任教专业的培训进修学习机会,保障英语任课教师能在任教专业领域得到提升,符合“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求。学校可为教师联系與专业相关的企业,方便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和深入了解行业,从而促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职学校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可让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结对子,互相学习专业行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等,实现互帮互助。可采用每月一次集体大磨课、每周一次分专业小磨课的方式,总结和讨论遇到的问题。建立教师“互听课”的制度,改进教研活动,新老教师互听课,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互听课,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企业教师、德育教师互听课。通过“互听课”教研活动,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教师层面
就教师层面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带一路”大环境下,职业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到“三学习,一协调”,做一个学习型、知识型和实干型相统一的教师。
1.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持课程思政育人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征程,“一带一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抓住机遇,在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中,强化立德树人意识,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特点,引导中职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以符合“一带一路”用人需求。教师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挖掘中职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中职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教育教学改革。
2.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英语专业知识以及与所任教专业相关的专业职业知识,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中职英语教师应加强知识学习,加大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深入理解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内涵。要优化英语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模拟“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工作场景和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技能运用于未来的工作中。中职英语教师既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把握企业的发展动态。教师应该注意多创设职业场景和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情景理解词句,在参与情景表演的过程中加强口语锻炼,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多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方式渗透跨文化知识,让学生对比中外文化差异,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注重学用结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
中职英语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为了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掌握该专业新的知识、理念、技能和方法,此举有助于教师更新任教专业的职业知识,在课程改革中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赴企业实践对英语教师的课程教学有诸多好处,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是学校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人才的重要保障。可见,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是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4.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合理有效地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当前,部分教师重教学而轻科研,科研意识较为薄弱,忽略了科研活动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导致难以适应教研、教改。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广泛学习科研理论知识,通过开展课题项目研究逐步解决问题。只有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教师才能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才能为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也有助于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有效促进“一带一路”技能人才的培养。
总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学校要顺应新时代对英语师资队伍的要求,结合人才培养需求的实际情况,加强中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师资实力,合理调整师资结构,为培养“一带一路”所需的国际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韩亚南.“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筑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
[2]黄丽娟.新时期中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7(42).
[3]宁沙,韦兰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广西教育,2020(14).
[4]曲爱玲.打造中职教育“中国智造2025”产教融合型师资队伍支撑体系的研究[J].中国地名,2019(11).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英语课程改革与实践”(编号:GXZZJG2019B0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宁 沙(1991— ),女,汉族,湖南湘乡人,硕士,讲师,现就职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育;韦兰献(1978— ),女,汉族,广西宾阳人,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为中职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