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康熙平三藩
2021-04-27翟金明
翟金明
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八旗自身人数的不足,对于吴三桂等十分重用。顺治元年(1644),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六年(1649),封孔有德为定南王、耿忠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并赐予金册金印。后孔有德战死,“四王”只剩下三个,史称“三藩”。
清廷对三藩十分重视,顺治十六年(1659),应洪承畴疏请,命平西王驻镇云南,平南王驻镇广东,靖南王驻镇四川。当时清朝虽然有云贵总督、云南巡抚掌管云南行政、军事事务,但实际上的大权仍归吴三桂掌握。吴三桂在云南招募军队,铸造钱币,任用官员,以至民间只知有“西选官”,不知道有朝廷的官吏。当时“西选之官半天下”。
1662年,康熙即位。清廷不仅加封吴三桂为亲王,还将给云贵总督、巡抚的敕书加上“听王节制”四字。1669年,康熙亲政,摆在少年康熙面前的,是对占据清朝半壁江山,拥有数十万能征惯战的军队,耗费国家大半税赋的三藩,“撤”还是“不撤”的问题。
决意撤藩,逐渐削弱
康熙初政时,就有大臣密陈三藩的种种不法行为,但当时清廷对这些奏状并没有采纳,甚至将上奏的大臣严厉处分。不过,清廷已经通过剥夺“大将军印”,收回云南的吏、兵人事权,重新委任云南、贵州、福建的总督、巡抚等做法,收归原属吴三桂的军政大权。同时,将三藩的儿子送入京師,明为入侍,实为人质。
对于清廷的“撤藩”意图,吴三桂等人应当是有所觉察。康熙十二年(1673)二月,康熙遣侍卫赏赐吴三桂、尚可喜等。尚可喜随即上疏,称年老请归故乡。七月,吴三桂也上疏,请求赐予更大的新地以安置属下部众及家眷等。这种做法无疑是给清廷施加难度,让清廷感到棘手,从而罢了撤藩的念头。康熙接到吴三桂的上疏后,令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对策。很多人也看出了吴三桂并非出于自愿,为避免骤然迁藩,引起麻烦,纷纷表示不同意吴三桂的上疏。只有尚书米思翰、明珠等认为,现在各地反清力量已被剿灭,云贵的土司叛乱也被平定,吴三桂等已经不宜长期镇守云南。因此,议政王大臣等形成了两种处置方式:一是将吴三桂等移迁移至山海关外,另以满洲八旗镇守云南;二是使吴三桂继续镇守云南。大臣们其实还是期待康熙作出最终决定。康熙认为:“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因此下旨移藩,云南改由满洲兵镇守,命侍郎折尔肯、学士傅达礼诏谕吴三桂。
诏告天下,争取民心
九月,清廷的诏使至云南,史载“三桂大失望”,遂决意集合所部反叛。吴三桂一再拖延迁藩的日期。吴三桂先杀与其有嫌隙的朱国治,又致书平南、靖南及贵州、四川、湖广、陕西旧部,相约响应起兵。又杀清廷使者及云贵总督甘文焜。十二月,清廷使者自云南逃回京师,报告吴三桂反叛。
一时间,吴三桂的军队兵锋自云贵直抵湖南,很快占领湖南全境。康熙十三年(1674)正月,吴三桂自称周王。此后,吴三桂的行动很快得到四川、福建、广东、陕西、浙江、察哈尔等地的响应。
危急时刻,康熙毅然下诏,向天下宣布吴三桂的罪行,其诏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明清朝对吴三桂有恩。明朝末年,李自成占领北京,吴三桂本来为山海关守将,在窘迫时刻,归顺清朝。世祖命吴三桂率军征讨南明,并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康熙即位后,封为亲王。如今请求迁藩,念其年老,所以准许其请求,并规划地方,给予资粮,助其迁藩。又遣大臣去云南宣谕诏旨。但是吴三桂仍起兵反叛,背弃了朝廷的宠信,造成生灵涂炭,于天理人情难容。二是表明清廷的态度。削除吴三桂的爵位,调兵遣将进行征讨,必将平定。三是清廷征讨只针对吴三桂军,不涉及普通百姓。大军征讨时,军民人等都要安分守己,即使有人误入叛军,只要能悔悟,朝廷本着既往不咎的原则,不再追究。如能有擒斩吴三桂及其党羽的,或能以兵馬城池效力朝廷的,均按功进行封赏。康熙还非常郑重的承诺:“朕不食言。”以上诏旨,除了向天下宣布吴三桂的罪行,表明清廷平叛的决心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争取民心。
分兵数路,重点突破
吴三桂起兵时,得到了西北、西南、东南数地的响应,但吴三军并未与这些人建立联系,而且这些人各怀私心。故康熙平三藩,面临的对手虽然很多,看似危机四伏,但对手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便于清军各个击破。
康熙在调兵遣将时,也显示了突出的军事才能,能够看出战局上的要害。从吴三桂军的行进路线来看,在攻占贵州后,下一步就是两湖地区。荆州是扼守两湖的咽喉要地,关系着整个战局的成败。因此,康熙派前锋统领硕岱率禁旅镇守荆州,扼住吴三桂军北上的要道。同时,康熙还命都统尼雅、韩赫业、朱满,副都统席布、根特、穆占等,分别率军驻守武昌、西安、汉中、安庆、兖州诸要地,随时供调遣。为防止吴三桂从四川北上到达陕西,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率军讨伐吴三桂,分遣将军赫业入四川。命副都统扩尔坤驻军太原,监视陕西的动静。命副都统马哈达兖州,以保护运河粮道。同时,命两地随时听候调遣,以接应陕西、四川、江南、湖广、江西的清军。十三年,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驻军江西,以阻止吴三桂军向东继续前进。以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镇守江南,以保护东南钱粮和赋税重地。通过这些布置,康熙力图将战事控制在云南、贵州、湖广几省境内,并建立起以荆州为中心,以湖广为重点的防御战线。康熙十二年在广西,以孙延龄为抚蛮将军,线国安为都统,要求他们率军固守。在陕西,命陕西总督哈占、提督王辅臣等务必严防吴三桂军北上。像如这种细微而具体的军事部署,在康熙平三藩的过程中,并不少见。
善用诏抚,分化对手
三藩之变中,在吴三桂的号召下,有很多原先明朝旧将或者三藩旧部响应起兵。对于这些人,康熙尽量采取招抚。或者虽然派兵征讨,但在击败叛军后,并不对这些人尽行诛杀,以防止激变,从而减少平叛的阻力。如王辅臣,原为洪承畴的部下,任总兵。后跟从吴三桂入缅甸,击败南明桂王政权,因此迁提督。吴三桂初反时,曾派人召他,王辅臣将此事上报清廷,并因此获封。大学士莫洛自陕西入四川时,以王辅臣随从。至宁羌时,王辅臣杀莫洛,响应吴三桂反叛。对于王辅臣反叛,康熙首先遣其子王继贞进行招抚。在敕谕中,康熙还是一贯的打人情牌,叙述顺治皇帝对王辅臣的提拔之恩,以及康熙时升为陕西提督,委以重任,同时夸奖王辅臣此前忠于清廷,率军征讨云南、贵州,功绩卓著。当时吴三桂起兵时,王辅臣还向清廷报告。如今王辅臣的反叛,或出于同莫洛有嫌隙,责任在康熙自己。所以,康熙认为,自己信任王辅臣,王辅臣也就不会反叛。希望他约束自己的部下,不要对清廷有疑虑。此前发生的事情,概不追究。王辅臣接受了敕谕,并未停止反叛,而是接受吴三桂贿赂的二十万两白银和“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兵”的官号,号召陕西多处府县叛乱。康熙只好命清军加紧进攻,命清军沿途宣布王辅臣接到清廷赦命而仍反叛的事实,并抓紧进攻平凉。在图海、张勇等人的合力进攻下,王辅臣不得不再次乞降。康熙仍宽恕其罪,下诏恢复其官爵,加太子太保,授靖寇将军,随图海驻军汉中。
平定察哈尔,解除后患
康熙十四年(1675),吴三桂起兵的消息传至察哈尔,清军主力南下平叛,京师空虚。察哈尔部首领布尔尼认为,这是灭亡清朝的好机会,于是联合乃蛮部反叛。康熙命信郡王鄂扎为抚远大将军,同图海一起率领八旗家奴壮丁数万人征讨。为激励这支临时拼凑的清军,图海下令,布尔尼作为元朝后裔,会有很多财宝,如清军攻破察哈尔,则所获十分丰富。清军受到激励,奋勇作战,无不以一当百,大败察哈尔军。布尔尼率仅剩的三十骑败逃,被科尔沁额驸沙律斩杀。
清军平定察哈尔,是在彻底击败林丹汗,让漠南蒙古成为清朝附庯之后,对漠南蒙古的又一次沉重打击。这一举动,进一步巩固了清朝在漠南蒙古的统治,清廷于是借机将察哈尔部众改编为八旗,每旗设总管、副总管各一人,迁于宣化、大同边外,成为内属蒙古部落。
重用宗室,加强绿营
清廷能够平定三藩之乱,除了康熙策略正确,指挥得当之外,当时的满州宗室也成为作战的主力。由于当时清廷入关不久,满洲八旗尚有较强的战斗力,而且满洲宗室将领中也有很多能征惯战的勇将。如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简亲王喇布、信亲王鄂札、順承郡王勒尔锦、贝勒董额、贝勒察尼、贝勒尚善、贝勒鄂鼐等。这些人分别授予不同的将军衔。同时,为了避免各将军分守各地,互不统属,又增派大将军,以宗室诸王、贝勒充任。这种做法,利用诸王、贝勒与清廷在血缘和政治上的亲密关系,保证了政令的通达,加强了当时南下清军之间的联系,大大增强了清军的战斗力。
对三藩作战中,清廷不得不起用由汉军八旗等组成的绿营兵。绿营兵有马兵、守兵、战兵,作战时以步兵为主,辅以骑兵。至康熙时,天下绿营兵约六十六万人,分布在安徽、福建、广东、陕西、甘肃、四川、湖南、贵州等地。三藩之乱时,动用的八旗、绿营兵共四十余万,其中绿营兵居多。作战时,以绿营兵在前,八旗兵在后,尤其是在云南、贵州的崎岖山地,绿营步兵更是发挥了极大作用,从而保证了清军能够所向披靡。
拒绝“裂土罢兵”
三藩之乱开始后,吴三桂除了在军事上起兵反叛,还与达赖喇嘛秘密来往。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派人给达赖喇嘛送信及礼物,企图让达赖向清廷提议,与清廷“列土罢兵”,割地分治。康熙断然拒绝,并多次下旨切责达赖,严查其与吴三桂的来往。康熙十三年(1674)年七月,清廷遣理藩院员外郎拉笃祜等前往达赖喇嘛传旨并赏赐,五世达赖喇嘛向清朝使臣承诺擒拿吴三桂。八月,康熙下旨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官员、土司等进剿吴三桂,并命达赖喇嘛发蒙古兵相助。同时,命达赖喇嘛约束军队,不得骚扰地方。康熙十七年(1678)二月下旨,晓谕达赖、班禅、达赖汗,一方面说明达赖等人与吴三桂联系的事情,清廷一直了解,并命张勇等严加防范;另一方面,肯定了达赖等人在处理与吴三桂关系上的做法。十一月,五世达赖喇嘛上书申辩,未与吴三桂一同反叛,声明双方只是互赠礼物,并未有联合军事行动。三藩平定后,清廷还是命四川等地总督、巡抚搜获吴三桂与达赖喇嘛交通的书信,并派兵驻守云南的中甸(今云南香格里拉市)等地方。
清廷的善后處置
清廷能够较为快速的平定三藩,很大程度上在于康熙能够运筹帷幄,正确决策,通过当时通达高效的驿传体系,传达给前线的清军将士,从而使清军拥有了战略上的优势。但是,康熙并没有将功绩全部归于自己。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湖廣道御史何嘉祜上疏,请求给康熙上尊号,“以彰功德”。康熙对此回复说:“若遂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赏,实可耻也。”康熙认为,能够平三藩,是上天眷顾,祖宗保佑,将士用力,与其上尊号,不如使天下“家给人足,百姓乐业”。据史载,三藩平定之后,曾有人请康熙进行封禅,被礼部侍郎张玉书上疏制止。
清廷平定三藩尚在进行时,康熙认识到汉人将士在平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借机消弥满汉之间的隔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康熙十七年,召开“博学鸿词”科,共有一百四十三人入选,取一等、二等共五十人,其中不乏朱彝尊、汤斌、毛奇龄等日后知名文臣。十八年,重开《明史》馆,以学士徐元文、叶方蔼、庶子张玉书为总裁,同时参与的有布衣李因笃、冯勖、朱彝尊、潘耒、严绳孙等数人。
平定三藩之后,清廷着力于清除三藩弊政,安抚天下。康熙下诏,“凡三藩往事为民害者悉除之”,与民休息。如三藩在广东的盐埠、渡税、总店、市舶、鱼课,在福建的盐税、报船、冒扰驿夫、牙行渡税,在云南的勋庄、圈田、矿厂、冗兵。同时,将三藩及其他参与反叛的察哈尔、王辅臣等人的军队,或编入各地八旗、绿营,或全部裁去,最大限度的消除三藩的残余影响,避免历史再次重演。除此之外,进一步笼络汉人百姓。提拔汉人官吏,整顿吏治。康熙平定三藩之后,擢升了一批在后世知名的廉吏,如于成龙、彭鹏、陈璸、郭琇、赵申乔、陈鹏年等,皆由县令至封疆大吏,进一步加强了康熙时期的国家治理。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开始了第一次南巡。十月,登泰山顶并视察黄河堤防工程。十一月二月,遣内阁学士席尔达祭明太祖陵。康熙亲自写了御制祝文。十月十八日,返回途中,康熙到曲阜孔庙,行三叩礼,并题写“万世师表”匾额。通过这两次祭拜,康熙向天下宣示,清廷对于汉文化的尊崇和继承,消除汉人对清朝的敌意。
由此可知,康熙通过平定三藩和后来的一系列善后措施,在政治上加强了对全国特别是蒙古、西藏的治理,在文化上进一步促进了汉人对清廷的认同,在经济上革除了一些明末弊政,在军事上整合了八旗、绿营的力量。这些都为后来收复台湾,完成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系人民出版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