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阳刚之气”与“四位一体”
2021-04-27王宗平张利代三壮
王宗平 张利 代三壮
摘 要:研究体育运动培养孩子“阳刚之气”是为了从不同视野缩小认知偏见,探究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体育教育实践。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对“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孩子缺少“阳刚之气”是现在的实际共识。因此“阳刚之气”需要正向干预,从国家政策的导向看,体育目前是一种培养学生“阳刚之气”的可操作性手段。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有助于改善学生的性格风度、气概和体魄。
关键词:体育运动;青少年健康;阳刚之气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2-000-02
一、培养“阳刚之气”的真实初心是遏制学生体质下降
2021年1月28日,教育部官网上一则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的答复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看到这份提案答复函,我们马上联想到2006年钟南山院士等15位专家,就“学生体质连续二十年下降的问题”向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联名上书。由此可见“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并不是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提出的首例,也不是历史的重现,而是一定现实情况下的历史延续。
怎样才能证明现实环境与我们所认为的叙事语境是否一致呢?从青少年年龄特征来看,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期,不仅身体的可塑性很强,就连性别意识、认识意识和行为意识都有很大的塑性,虽然人体除了性别和年龄不能改变,但个体的能动性又对感性需求进行着无数次冲撞式的尝试。如对人体美欣赏的直接改变,他们对形象有着极致的要求,也对时尚服饰有着执着的迷恋,更对言语表达有着迫切的体验,他们异常需要得到他们所需要的补偿,但往往这部分人的补偿行为导向就从根本上发生了错误。所以说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有效的精神引领是同样重要的。
近三十年来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留存了一系列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的严重隐患,如征兵难、慢性病症年轻化等这些连锁反应背后,深刻揭露我国体育以及健康教育的缺失。所以我国大力倡导和弘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应试教育带来的“顽瘤疾”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青少年从体质下降到缺少“阳刚之气”不是单一性别概念下的叙事语境,而是社会整体对青少年体质担忧的实际共识。
二、学校体育对培养“阳刚之气”有实际操作意义
2006年钟南山院士等15位专家的联名上书,催生了中央7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高级别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的文件。此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从提出的主要问题“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到国家决策层面给出的方案看,体育无疑是应对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实际性操作方案,近年来的“校园足球”和“传统体育进校园”也都是为了丰富和加强学校体育。所以说学校体育对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丰富课余活动是有着基础的操作性作用的。中央7号文件以后,学生体质问题没有根本扭转,近几年国家又出台了诸多与青少年健康和加强学校体育相关的政策及文件。
教育部在本次答复函中表示,通过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顶层制度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加大相关问题的研究等方式,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教育部的这一份《答复》明确把体育作为防止和干预这一现象的具体操作方法,通过体育这一方式来调节和引导男性青少年正常健康成长。学校体育对促进和提高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质逻辑是肯定的。但从目前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我们的体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课质量不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体育锻炼效果也不好。与之相对应的就有“三化”和“三无七不”的学校体育现象。“三化”是音乐化、温柔化和个体化;“三无七不”就是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这样的体育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些男性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男性发育期要有一定的运动强度,如力量和速度的练习等,身体才会分泌男性睾酮,而睾酮下降男性阳刚性也会衰退,这其中肥胖是一个重要的表征。不管男女同学,中高强度运动30分钟以后,都会产生快乐因子,包括多巴胺的分泌增加。当然,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冒险精神,感受到体育对身体和精神毅力的控制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在这种专注的投入下,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会油然而生,而女孩子的“灵巧果断”也会自然形成。
三、培养“阳刚之气”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发力
青少年学生的感性意识和感性需求,包括他们生活的家庭和学习的学校,以及从心理到身体,是一个不断被塑造的过程。这个阶段也是他们逐渐建立独立身份意识的觉醒时期,会因受到一定的挫折、创伤、逆境或异常的经历而无法实现健康成长。而这种失谐状态亟须在家庭中得到正确指导和干预,他们的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持续觉醒,个体迫切的独立意识增强。同时,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期待但规范意识淡薄。在这个时期他们能够参与到家庭的集體活动中将会有不一样的触碰感受。让他们的能动性在和谐有效的环境中萌发,他们的预判能力、语言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都得以最大促进,而这些本能是我们培养“阳刚之气”的重要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因教育职业的常规思维,而忽视青少年学生家庭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家庭给青少年学生成长提供的条件可能是单一的,但并不是消极的。这时劳动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如具体的家务活动,是培养孩子自主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应该多给他们各种家庭活动实操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对生存和生活能力的认识和体悟,从而影响和促进他们阳光、开朗及坚毅的“阳刚之气”。
青少年学生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环境下完成每一成长阶段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条件的改善和完备,95%以上的青少年都会接受学校教育的培养,家庭虽然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培养影响将会更加显著。从单一的环境走向高密度的群体环境,他们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新奇与满足,而体育运动就是其中一种对他们影响深远的教育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代“体教融合”方案成为新宠。开齐开足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锻炼一小时成为新常态,这一系列改革和部署都是为了调节和促进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健康快乐成长。杜绝“温柔体育课”,开展“有强度、有难度、有对抗”的流汗体育课,让每个学生切实掌握1~2项运动技能,从具体举措中落实新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责任和担当。让学生从“教会、勤练、常赛”的具体过程中强身健体、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去感受体育的意义,让体育促进他们的应对能力以及沟通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把评价作为重要的导向机制,发挥“引导性”和“指挥棒”作用,让评价赋能学生,让个体差异优势倾情发挥,让更多学生从体育中树立自信。从政策的出台到具体举措的落实,学校体育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全方位的部署和引导。当然,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阳刚之气”,学校体育还任重道远,但一定是未来可期的。
四、“阳刚之气”与“四位一体”一贯如始
“阳刚之气”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内在修养,通常表现为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具有刚强之气,是一种美,并不是简单的“行为男性化”。“阳刚之气”是面向人人的,并不是男性群体所特有的。就像“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一样,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因为教育并不分性别,而是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是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的最新阐述。近代以来以蔡元培和张伯苓为主流的教育思想家一直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再到开国元勋毛泽东,更是以《体育之研究》为名在《新青年》发表论文,留有“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之名言。本句格言也多次被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而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阐述,是对学校体育价值观的认识升华,极大丰富了学校体育理论。近年来,因为学生体质下降和慢性病的不断增发,给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肥胖问题、“小眼镜”的问题、学生体能“断崖式下滑”的问题都无一不影响国家的发展,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口质量下降矛盾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卫生健康教育的缺失,以及国民健康意识的淡薄,所以在健康方面有很大的不足。
“阳刚之气”与“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都是民族复兴发展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从英雄的人民看英雄的国家是相辅相成的,人民不仅要物质生活好,而且精神文化生活也要紧跟时代发展,青少年学生都有爽朗的容貌、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精神,国家未来才有希望。
“阳刚之气”和“四位一体”是教育所需的。教育部提出通過加强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解决措施,实质是突出体育在育人过程中对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价值。足以表明“阳刚之气”与“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是“以人为本”的“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学生健康成长,祖国未来有希望,人才建设换荣光。把学生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是对人民的负责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负责。这种担当精神和培养未来人才“阳刚之气”是相适应的。
“阳刚之气”与“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是相匹配的,国家培养出来的新时代的新青年一定会自我觉醒更先进,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观都会有真切的感受和认识。对于部分专家担心的,因基于扭转“男性青少年成长女性化”单向的性别倾向会引发的性别不当行为,不用过分的担忧。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并不是某一地区下的独特事件,各个地区和国家都在努力做正确的教育引导和有效的干预。另一方面,“阳刚之气”与“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会促进校园欺凌行为的良性发展,校园欺凌是一种先发于错误认识和认同的暴力心理行为,而加强学生体育运动的培养,让孩子们通过体育运动使错误的心理认识得到释怀和放松,他们会比以往多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状态。所以说体育是一种可以间接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方式。
(1.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 210094)
(2.南昌工学院体育学院 3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