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的历史与时代价值研究
2021-04-27张自龙
中华文明开放包容,这使得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形成,而组成中华民族文明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同时也使得自身独特文化魅力得以展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安澜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保证。《黄河与中华文明》针对黄河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解答了“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黄河与中华民族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黄河如何孕育出伟大辉煌的文明?”“黄河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治理黄河?”等问题。该书的引言部分从理论层面对黄河的重要性以及黄河治理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全书的八个章节对黄河地理全貌、黃河如何孕育中华文明、古人对黄河的考察与认识、黄河为何浑浊而容易泛滥、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如何治理黄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黄河流域地理变化、文化变迁以及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密切关系。
《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提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华夏文明得以形成的摇篮。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文化之一,在中华民族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唱响黄河大合唱,通过挖掘黄河文化的历史和时代价值,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坚持、保证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黄河文化蕴含着中华千古文明史。第一,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和源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先民最早生活、定居以及活动的区域,更是最早形成文化形态的地区。在黄河流域发展历史中,陕西蓝田猿人、大荔猿人等最早出现于旧石器时代,而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出现在新石器时代。这些局域文化都是早期黄河文化得以出现的重要形态,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到了文明社会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夏商周文化,春秋战国文化,秦汉王朝,同时,黄河流域还经历了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多种文化多元发展以及融合发展,有助于黄河文化完整、统一的文化体系得以形成。在之后所经历的王朝变迁中,主流文化依旧是黄河文化,同时吸收和学习北方游牧文化,并在其他流域进行文化传播,一是珠江流域,二是江淮流域,并和其他地域文化形成有机融合,最终使得核心是黄河文化的多元化文化体系得以形成,即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表明,在形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黄河流域所发挥出的凝聚作用非常显著,中华文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黄河文化。第二,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魂”之所附。黄河流域直到唐宋时期还是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黄河流域的基础保障就是较为先进的农业经济,并借助于自身强大的风俗力量以及文化内涵,其对少数民族产生的感染力和同化力非常强。尽管唐宋之后的经济中心向南迁移,但是黄河流域在各王朝统治过程中还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政治和经济双重发展,黄河文化根据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促使自身和其他地域的文明实现融合发展,并借助于文化沟通来吸收和借鉴其他地域中出现的文化,促使中华文明得以可持续发展,积累并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针对生计文化而言,象征着古代物质文明的先进技术大都产生于此,同时还包括数理算术、天文历法、灌溉工程、农业生产技术等,对于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针对制度文化进行分析,黄河流域农耕经济下产生的各种制度以及国家治理理念得以延续,这对于现代文明的影响非常显著;针对意识形态而言,中国历史上的百家思想、文学巨著、炎黄始祖传说、宗教信仰、旷世史学等所产生的影响力非常大,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中华民族整体的心理特征以及性格。
结合《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笔者认为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生命力。黄河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治理黄河的实体层面。中华民族在治理黄河水患时塑造了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坚韧的精神得以形成。针对世界河流进行分析发现,黄河存在“善淤、善决、善徙”的问题,黄河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发生决口泛滥超过1 500次,文字记载的重大改道次数超过了25次,平均每一百年改道一次。黄河下游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地上“悬河”问题,这也是历史上出现决口泛滥最多的河段。多灾多难使得中华民族成为最勤劳、最有忍耐力的民族,这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灾难时敢于拼搏,直面挑战。一部黄河治理史就是治国史和民族奋斗史。水患治理过程也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疏而非堵,并将该思想运用到国家治理中。人们在处理王权和民众之间关系时经常借用水进行比喻,比如唐太宗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华民族面对水患问题,通过团结一致,并结合“天人合一”思想,探究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点。二是黄河文化发展层面,其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世界历史上的四个文明古国都是依河而形成和繁荣的,但是其他三个文明古国或者出现断层或者成为绝响,只有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明延续至今。究其原因是黄河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在后期发展中不断成长。黄河流域的湿润气候以及冲积平原,使得黄河文化在诞生之后就和周边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和影响,并在和平时代有机融合,在战乱时代自我保护和发展。黄河文化中的文字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安阳的甲骨文就是从黄河文化中的古文字演变而成的,其具备的特性为“超方言”,在经历汉字字体不断变迁之后,仍然保存着最初的含义,这对于文化传承形成了重要保障。
第二,黄河水文化和生态文明。自然观念在黄河文化中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这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大力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及理论保障。黄河文化是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文化,更是先民和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所形成的精神层面以及物质层面的具体文化。农耕经济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重视对自然发展规律的遵循。中华民族先民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生态观念,比如御欲尚俭的节约观、循时避害的农时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这都是黄河文化所蕴含的天地人和思想的体现,其主要内涵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重点强调天地人之间的统一,并结合自然发展规律进行有节制的获取。实际上,保护自然就是对于人类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构建就是造福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在现阶段人地关系矛盾最为突出的时代,黄河文化可以将生存智慧和历史经验提供给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促使中华文明在历史和现实发展中得以交汇,这也是研究
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最为根本的一个途径。
第三,凝聚人心,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都具有相同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得益于黄河文化在发展中和其他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在商周时期,黄河文化的主体为夏文化,并对东方夷人文化、南方楚文明、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黄河文化在汉代之后传播到了中亚、欧洲,佛教文化开始在我国传播并和主体是儒家思想的黄河文化形成融合;隋唐时期黄河流域发展成为国际交流中心,这一时期的科技、音律、文学以及儒释道等都得以空前发展;蒙元时期吸收黄河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并借鉴了大一统的多层次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西方宗教在我国得以传播和发展。看起来黄河文化能够和所有文化相互交融,但是实际上,黄河文化一直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并对其他文化的长处进行融合。汉民族是特指多文化、多民族、多信仰的特殊民族,但是同一民族的觀念始终延续到今天。衣冠南渡或者崖山之战之后,随着政权不断更替、人口大规模迁移,黄河流域中的民族血脉清晰可见,包括新加坡华人、福建客家人、海外华侨等,中华民族的百家姓氏就能起到寻根问祖的作用,民族意识植根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中。在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主义思想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不断高涨,这使得全体华人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形成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更为强烈,这就是黄河文化所焕发出的时代力量。
第四,黄河文化的包容与开放。黄河文化自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能够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以及历史理论提供给新时代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中提到,黄河文化是在和南方、西部、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攻守战以及和其他国家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中得以形成的。在我国早期,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受益于当地优良的地理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内甚至是整个世界占据领先地位,黄河流域在我国始终处于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区域,我国对外开展贸易活动、经济联系、政治外交、文化交流等也是在这一地区得以兴起和发展。早在汉代,中央政权就委派甘英、张骞等人出使西域,这使得从长安到甘肃、新疆、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各国之间的陆上通道得以形成,使得中原王朝和欧洲、西亚等国家之间开展贸易沟通。这条通道也发展成为古代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重要通道,也就是丝绸之路。隋唐时期,丝绸之路进入到了发展鼎盛时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活动非常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比较活跃,日本、天竺、新罗等国家也派遣使节出使我国,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中央机构设置“四方馆”,目的就是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专门管理,同时针对外国商人制定了对应的优惠政策。我国在宋代的对外开放达到了顶峰,对于对外贸易活动非常重视。虽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出现将丝绸之路进行斩断,但是宋代政权还是对互市榷场进行设置,以此开展经济文化贸易等相关活动,丝绸之路起点从原本的长安延伸至北宋都城。宋代政权还推动海上贸易的大力发展,欢迎西方人来我国定居,并在都城汴京设置了犹太人聚居点。黄河文化在对外开放和交流中促使自身文化影响力得以增强,同时也对其他地域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有助于包容性、开放性的中华文明的形成。
作者简介:
张自龙(1982—),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