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河框架下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发展特征研究

2021-04-27张金良金鑫严登明崔长勇

人民黄河 2021年4期
关键词:发展特征黄河流域

张金良 金鑫 严登明 崔长勇

摘 要:黄河流域社会发展是影响黄河治理与保护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客观全面地把握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现状,为有关地区和部门制定流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更好地支撑幸福河建设实践、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从人口特征、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增长水平、地区产业结构等4个角度,选取12个社会经济特征指标,通过熵权法计算社会发展指数SDI,定量分析了1980—2019年黄河流域社会发展特征。结果表明:40 a来黄河流域社会发展指数整体呈现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来,随着经济转型的日渐成熟,黄河流域社会发展整体向好。

关键词:社会发展指数;幸福河;社会系统;发展特征;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K02;TV88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1.04.001

引用格式:张金良,金鑫,严登明,等.幸福河框架下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发展特征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4):1-5,23.

Abstrac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In order to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grasp the scal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provide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relevant regions and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basin, better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happiness river, and ser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the level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this paper selected 12 indicato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calculat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dex SDI by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1980 to 201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dex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as shown a trend of downward-steady-upward in the past 40 years, especially since 2012, with the gradual maturity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has been improved as a whole.

Key words: social development index; happiness river; social system;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Yellow River Basin

1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1],引发治黄工作者对黄河治理保护深刻思考的同时,对幸福河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主观感受的“幸福”与客观存在的“河流”的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人水和谐理念的重要载体与着力点。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黄河流域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2],成为幸福河建设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等正加快推进建设,但流域社会经济仍面临着发展不充分的巨大压力,涉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较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滯后,幸福河建设进程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从黄河流域系统角度认清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可为幸福河建设提供宏观、客观的参考依据。

当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一方面多以全国、城市群、行政区域为研究尺度,如:胡健等[3]在“一带一路”专题研究中,对丝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刘思宇[4]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出发,构建了新时期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张锐等[5]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另一方面,以经济社会发展某一指标或某类指标的特征演变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居多,如:朱震葆[6]指出,人口密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正相关,但二者发展不同步;孟斌等[7]依据显著性差异和冗余信息剔除原则,建立了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筛选模型;郑覃[8]通过对夜晚灯光指数的长时序数据与多项经济社会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全国经济社会活动的时空动态。在流域尺度方面,研究内容涉及流域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9]、流域经济社会与水环境质量的协调发展[10-12]等。就黄河流域而言,张会言等[13]结合国家各项重大发展战略和流域资源禀赋特点,提出了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在相关的研究方法方面,逐步由定性转为定量、由物理转向信息、由局部转向系统。

当前,为了从战略高度、系统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支撑,迫切需要开展整体性、针对性、多学科交叉的深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能够反映流域居民生活特征、衡量居民福祉、综合表征流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增长活力,是流域社会发展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本研究从人口特征、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增长水平、地区产业结构等4个角度,选取12个社会经济特征指标,通过熵权法计算社会发展指数(SDI),定量分析黄河流域40 a来的社会发展演变特征,旨在较为客观全面地把握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现状,为有关地区和部门制定流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以更好地支撑幸福河建设实践、服务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

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社会经济指标见表1,所需原始数据来源于沿黄各省(区)40 a来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统计局官方网站、中国水资源公报、卫星影像及国家地理数据中心。

2.2 分析方法

2.2.1 社会发展指数(SDI)

采用张金良团队关于黄河流域发展质量综合评估相关研究成果[14-15]中基于可能度函数的新型信息熵算法得到的相关指标年度熵值,利用熵权法计算社会发展系统熵,在此基础上,确定社会发展指数SDI。

(1)熵权计算。信息熵是信息量和不确定性的度量,某一指标包含的信息量越大,熵值就越低、不确定性就越低,应对其赋予较大的权重。采用熵权法的意义在于每个指标在系统中的权重随着各指标信息熵值的变化而变化,这些指标相互作用、动态互动,可以实时反映指标在系统中重要性的变化,为综合评价提供依据,与传统的恒定人为赋权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和系统性。指标i(i=1,2,…,n)的熵权ωi计算公式为

(2)社会发展指数。社会发展指数是流域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是社会发展子系统作为流域巨系统有机组成的关键内核之一,它从社会发展角度反映流域人口特征、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增长水平、地区产业结构等,是基于系统理论和熵权分析得到的用于评价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性指标。SDI计算公式为

2.2.2 三次样条函数

三次样条函数是样条函数中最常见的一种插值函数[16],主要用于将实测数据坐标有效连接后形成平滑的趋势曲线,常用于数值统计中离散点的拟合。三次样条函数的形式如下:

三次样条函数法可保证插值曲线的曲率(近似于二阶导数)线性变化,从而防止曲线发生突变,造成插值的不确定性。

2.2.3 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

Mann-Kendall是一種非参数统计方法,常用于长序列的水文气象资料的趋势性分析[17]和突变性检验,具体方法如下。

本研究将Mann-Kendall统计方法用于突变性检验,若正逆曲线在置信区间内出现交点,则该交点为突变开始时间。

2.2.4 最大熵谱分析

最大熵谱分析[18]是基于信息熵的样本序列分析方法,其主要思想是把时间序列的有限函数作为约束条件,在保持最大不确定性的前提下,通过迭代方式递推出未知相关函数。

对于某一序列,其熵可以定义为

3 结果分析

3.1 SDI变化规律分析

3.1.1 趋势性分析

图1为黄河流域40 a来逐年SDI值与三次样条拟合曲线,可以看出三次样条拟合曲线与逐年SDI值拟合较好。通过对黄河流域1980—2019年SDI值进行统计分析可知,40 a来黄河流域SDI平均值为63.9,极大值为2019年的71.4,极小值为1995年的56.4。图1中的趋势线表明,1980—2019年黄河流域SDI整体上呈现降低—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1980—1995年降低趋势明显,年均下降0.66;1996—2011年相对平稳,SDI值在61.6附近波动;2012—2019年上升趋势明显,年均上升1.4。

3.1.2 突变性分析

采用Mann-Kendall法对SDI进行突变点检验,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正逆曲线(即UF曲线和UB曲线)大部分不在置信区间之内,表明黄河流域SDI变化趋势的突变性不明显。

3.1.3 周期性分析

采用最大熵谱分析法对黄河流域SDI值变化情况进行周期性分析,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40 a来黄河流域SDI值谱密度出现了2个明显峰值,其中:一个峰值为S(11.5)=1.4,可以判断流域社会发展子系统会出现12 a左右的短周期变化;另一个峰值为S(26.0)=7.485,可以判断流域社会发展子系统会出现26 a左右的长周期变化,但总体来看振荡周期并不明显。

黄河流域社会发展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40 a来黄河流域社会发展整体处于良好状态,且发展趋势向好。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将40 a来的社会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1995年,属于振荡发展期,社会系统在良好水平状态下呈振荡式发展;第二阶段为1996—2011年,属于平稳发展期,社会系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第三阶段为2012—2019年,属于快速发展期,社会系统呈现良好的快速发展态势。

3.2 敏感性分析

社会经济各项指标熵权计算结果见图4,各阶段社会经济指标平均熵权见表2。各指标熵权差异较为明显,其中:1980—2019年平均熵权较大的3个指标为流域人均GDP、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熵权分别为9.84%、9.02%、8.94%;熵权较小的3个指标为流域用水总量、 GDP增长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熵权分别为8.11%、6.84%、5.60%。

从熵权年际变化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第三产业占比、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熵权呈现明显增大趋势,人口数量、灌区面积、人均GDP、夜晚灯光指数熵权呈现减小趋势;GDP增长率、耗水率、用水总量熵权与SDI值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根据上述熵权计算结果,分析不同阶段社会系统对各指标的敏感性。

第一阶段:对社会系统贡献较大的前3个指标为人均GDP、灌区面积、人口数量,即这3个指标是社会系统发展的敏感因子。经分析可知,该阶段SDI值为65.5,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属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以追求GDP增长、人口数量控制以及农业发展为目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式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之后全党全社会“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1987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将经济建设提升至“中心”地位[19],全国经济建设热情空前高涨。

第二阶段:对社会系统贡献较大的前3个指标为耗水率、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即这3个指标是社会系统发展的敏感因子。经分析可知,该阶段SDI值为61.6,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发展面临转型。得益于先天的人口优势、廉价的劳动力,使我国制造业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获得发展机遇。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可以在一个多边、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在享受其他国家或地区关税削减、市场开放红利的同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还可以享受一定程度的特殊待遇,使该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得到充分保护[20]。经过改革开放的前期积累,具备制造业基础,人口红利依然凸显的中国,能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包括外资投资主体的增加、外资利用范围的扩大等[21]。

第三阶段:对社会系统贡献较大的前3个指标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化率,即这3个指标是社会系统发展的敏感因子。经分析可知,该阶段SDI值为66.6,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健康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层面追求富裕,在精神层面追求向城市发展,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22]。在践行生态文明的探索中,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逐渐趋于完善[23]。同时,新型城镇化战略理念在中国社会新的发展阶段被提出[24],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潜力不断释放。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新的变化,由需求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国家社会经济政策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持久的幸福感。

3.3 相关性分析

黄河流域SDI与社会经济系统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在第一阶段,各項指标与SDI相关性较好,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占比、耗水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6个指标与SDI呈现负相关,导致第一阶段SDI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第二阶段,各项指标与SDI相关性较差,相关性较强的指标有第三产业占比、耗水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在第三阶段,各项指标与SDI相关性极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占比、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负相关指标向正相关转变,社会经济发展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4 结 论

(1)1980—2019年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1995年,属于振荡发展期,社会经济发展在良好状态下呈振荡式发展;第二阶段为1996—2011年,属于平稳发展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第三阶段为2012—2019年,属于快速发展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快速发展态势。40 a来黄河流域社会发展指数整体呈现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来,随着经济转型的日渐成熟,黄河流域社会发展整体向好。

(2)不同阶段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发展的敏感因子有明显差异。第一阶段的敏感因子有流域人均GDP、灌区面积以及人口数量等,第二阶段的敏感因子有耗水率、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第三阶段的敏感因子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化率等。

(3)与黄河流域社会系统发展相关性较强的指标从第一阶段负相关转变成第三阶段正相关,表明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0-15) [2021-01-20].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5 /content_ 5440023. htm.

[2] 陈茂山,王建平,乔根平.关于“幸福河”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认识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20,20(1):3-5.

[3] 胡健,张维群,邢方,等.“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基于丝路沿线64国指标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33(6):43-53.

[4] 刘思宇.皖江城市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7):212-213.

[5] 张锐,张宝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政策分析[J].前沿,2011(7):156-161.

[6] 朱震葆.人口密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4(9):8-10.

[7] 孟斌,匡海波,骆嘉琪.基于显著性差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筛选模型及应用[J].科研管理,2018,39(11):17-26.

[8] 郑覃.基于长时序夜光遥感的中国社会经济指标模拟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0:8-9.

[9] 张雅文.金沙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8:2-3.

猜你喜欢

发展特征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黄河流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分析
广东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特征分析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