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淋巴瘤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
2021-04-27陈路增张秀梅李葚煦
孔 迅,陈路增*,刘 毅,张秀梅,李葚煦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2.泌尿外科,北京 100034)
肾脏淋巴瘤(renal lymphoma, RL)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90%以上RL为继发性。原发性RL局限于肾脏,无其他器官或淋巴结受累,在结外淋巴瘤中占比不足1%[1-4]。超声是筛查肾脏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但RL超声表现复杂多样,导致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RL的临床、病理学及超声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20年2月31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RL患者,男21例,女10例,年龄19~80岁,平均(55.0±16.1)岁;均接受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其中1例(2个病灶)接受超声造影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Logiq E9、GE Voluson 730、Aloka F7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常规超声检查,配备凸阵探头,频率3~5 MHz,观察病灶大小、回声、边界、彩色血流、周围器官及腹腔淋巴结情况,并存储图像。以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超声造影,探头频率3~5 MHz,机械指数0.1。经头静脉快速团注造影剂Sonovue(Bracco),实时观察病灶灌注过程,并同步存储动态图像。由2名分别具有10年及22年超声诊断经验的主治医师及主任医师完成全部检查并分析图像,意见不一致时经讨论达成共识。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1例中,2例为原发性、29例为继发性RL。22例诉腰痛,10例出现血尿,8例发热,1例腹痛,1例腹胀,1例双下肢水肿,1例皮肤瘙痒;5例经体检发现肾脏占位、1例发现腹部包块;2例既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史。实验室检查:16例血红蛋白减低,6例血肌酐升高,16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升高。
2.2 病理结果 31例中,11例经术后病理、20例经穿刺活检证实;病理诊断2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小B细胞淋巴瘤,1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淋巴瘤,2例T细胞性淋巴瘤,1例滤泡性淋巴瘤。11例手术标本示肿瘤浸润肾脏及肾周脂肪组织,1例呈多灶性,5例侵犯肾上腺,1例侵犯腰大肌,2例病灶内见坏死,8例肾周淋巴结内见肿瘤细胞。光镜下见异型淋巴细胞成片增生浸润,核圆形或不规则,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27例CD20表达阳性,3例CD3表达阳性。
2.3 超声表现 31例中,20例单侧肾脏受累,左肾12例、右肾8例;11例累及双侧肾脏。病灶最大径2.09~18.31 cm,平均(9.79±4.70)cm。
RL超声表现:①肾内肿物型(13例),病灶为较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图1),部分边界不清,瘤体较大时可凸出于肾轮廓之外或凸入肾窦,4例肾盂轻度扩张,未见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瘤栓;其中7例病灶内未见血流信号,3例见少量血流信号,3例血流较丰富;肾周及腹膜后见肿大淋巴结;②肾脏弥漫浸润型(5例),表现为双肾弥漫性肿大(图2),形态尚可,实质回声减低,结构不清,肾内血流信号减少,其中3例合并轻度肾积水;③肾盂型(2例),表现为肾盂内低回声肿块(图3),形态不规则,累及输尿管上段,未见肾盂扩张,病灶内见少量血流信号;④肾周型(2例),病灶均位于肾脏周围,呈新月形(图4),1例为肾周多发极低回声肿物,1例为肾周弥漫低回声肿物包绕肾脏并累及肾盂,病灶内均未探及血流信号;⑤腹膜后浸润型(9例),腹膜后不规则肿物浸润肾脏(图5),累及肾实质及肾窦,边界不清,可累及邻近结构包括腰大肌、肝、肠管、脾脏、肾上腺及输尿管等;其中4例病灶内见少量血流信号,5例血流信号较丰富;7例见“血管漂浮征”,表现为肿物包绕腹主动脉及肾动脉,动脉走行及管径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造影显示1例2个肾内肿物型 RL病灶,1个呈不均匀性低增强(图6)、1个呈均匀等增强,均表现为快进快出。
图1 患者男,26岁,RL(肾内肿物型) 超声声像图示左肾2个极低回声结节(箭),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 图2 患者女,51岁,RL(肾弥漫浸润型) 超声声像图示肾脏弥漫性肿大,长径约14.6 cm,实质厚约2.2 cm,回声减低,结构不清,合并肾结石(箭)及轻度肾积水 图3 患者女,50岁,RL(肾盂型) A. 超声声像图示左肾盂内不规则极低回声肿块(箭); B.病灶累及输尿管上段(箭),无肾盂扩张,CDFI探及少量血流信号
图4 患者男,50岁,RL(肾周型) 超声声像图示右肾上极( A) 、下极(B)新月型极低回声肿物(箭) 图5 患者男,73岁,RL(腹膜后浸润型) 腹膜后巨大肿物包绕右肾动脉,呈“血管漂浮征”(箭) 图6 患者男,71岁,RL(肾内肿物型) A.常规超声声像图示右肾极低回声结节(长箭)及无回声结节(短箭); B.超声造影图示右肾极低回声结节呈不均匀低增强(长箭),手术病理证实为RL;无回声结节无增强(短箭),术后病理证实为囊肿
超声对31例RL均检出病灶,无漏诊;正确诊断3例肾内肿物型、2例肾脏弥漫浸润型及6例腹膜后浸润型,超声诊断RL的准确率为35.48%(11/31)
3 讨论
3.1 RL的临床特征 由于肾实质内不含淋巴组织,原发性RL罕见,目前其发病机制存在争议[2-4]。RL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多因腰痛就诊,可伴发热、血尿、贫血、体质量减轻、肾功能不全、LDH升高等[3]。本组中仅2例为原发性,患者平均年龄55.0岁,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1例患者中,22例出现腰痛,16例LDH升高,与文献[3,4]报道相符。有研究[5]认为,血清LDH水平变化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分期、骨髓侵犯、国际预后指数及治疗反应相关。6例患者血肌酐升高,其中5例超声表现为肾脏弥漫浸润型。
3.2 RL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 RL主要为继发性,其超声表现分型与肿瘤生长方式相关,根据文献[1-2,4]标准分为肾内肿物型、肾脏弥漫浸润型、肾盂型、肾周型、腹膜后浸润型。淋巴瘤细胞可通过血行扩散至肾实质,在间质内增殖并局灶性生长,影像学表现为肾内肿物型,可累及单肾或双肾,出现进展可侵犯周围组织。如瘤细胞在肾间质弥漫浸润性生长,影像学表现为肾脏弥漫浸润型,肾脏增大但保持正常形状。肿瘤还可由腹膜后淋巴瘤直接浸润扩散形成,影像学表现为腹膜后浸润型,为第二常见类型,约占RL的25%~30%[2],瘤体范围较大,累及邻近结构。肿瘤细胞可累及肾窦,其发生率较低[2],影像学表现为肾盂型。光镜下,淋巴瘤细胞弥漫密集分布,细胞成分单一,细胞间紧密排列,大小较均一,血管及间质成分相对较少,内部较均匀。因此,当超声声束通过时,RL肿瘤内部声阻抗差小,回声界面少,在超声上一般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6],囊变坏死少见,本组病例的超声表现符合上述表现。
淋巴瘤质地较软,常表现为钻缝样生长[7],肾脏血管多被包绕,呈“血管漂浮征”,是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之一[7-8],本组中7例存在该征象。淋巴瘤间质成分较少,瘤体密实,血供较少,是乏血供肿瘤[6],本组31例患者中,9例瘤体内未见血流信号,9例见少量血流信号,5例弥漫浸润型肾内血流减少;另外,1例患者2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分别为低增强及等增强,与研究[1,9]结果RL的超声造影表现为低增强或等增强一致;部分肾内肿物型和腹膜后浸润型RL的超声表现为血流信号较丰富,可能与瘤体较大(长径9.31~18.31 cm),且包绕肾内叶间动脉及弓形动脉有关。
3.3 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淋巴瘤患者的尸检结果中,继发性RL发病率高达30%~60%,但影像学检查仅检测到1%~8%[10]。对于本组31例RL,超声检查无漏诊,诊断准确率仅35.48%(11/31),可能与RL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肿块生长时间长,瘤体较大有关,研究[4]结果超声对于原发性RL的确诊率为43.8%(7/16),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其中对腹膜后浸润型的准确率(6/9,66.67%)最高,推测由于病灶累及范围广且出现肝脾肿大、多发肿大淋巴结及“血管漂浮征”等。RL在CT上呈均匀低密度;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较腹部其他肿瘤信号低,具有一定特征性,DWI往往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多呈轻中度均匀延迟强化[11-13],可能与瘤体血供少有关,部分病灶见“血管漂浮征”,有助于诊断。
超声诊断肾内肿物型单发RL需与肾癌相鉴别,后者回声较淋巴瘤高,可出现液化坏死,形成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超声造影多为高增强[14];多发RL需与转移瘤、肾脓肿等鉴别,转移瘤常存在原发肿瘤病史,肾脓肿局部边界模糊,不同时期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不同,动态监测有助于诊断;肾弥漫浸润型RL需与肾脏炎性疾病相鉴别,后者常有泌尿系感染症状,超声表现肾周有液性渗出,肾周筋膜增厚;肾盂型RL需与肾盂癌鉴别,肾盂癌瘤体相对较小,回声略高,泌尿系梗阻症状较严重;肾周型RL需与肾周积液或血肿相鉴别,超声造影、增强CT及MRI有助于鉴别诊断;腹膜后浸润型RL可能存在肝脾肿大、远处多发淋巴结肿大及包绕血管征象,需与其他肾脏邻近恶性肿瘤侵犯肾脏、腹膜后纤维化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RL超声表现多样;超声发现肾内占位呈均匀低回声或极低回声,且瘤体较大,伴肾外病灶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出现“血管漂浮征”时,应考虑淋巴瘤可能,但最终确诊仍需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