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本科内涵及要素优化路径*
2021-04-27陈静
陈 静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课程思政是高校协同育人思想发展的创新性成果,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上的创造性运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前提和逻辑理路是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厘清课程思政的构成要素和结构,优化各要素在课程思政系统中的功能,为课程思政建设向深广方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
课程思政是个系统工程,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应当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从课程思政的缘起、发展、概念、本质、特征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等多维度对课程思政内涵进行探讨,形成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系统认识。
(一)课程思政的缘起、发展及概念
课程思政的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组织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作”[2]49。文件中蕴含的“各学科协同育人思想”是课程思政的思想渊源。1987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深化了这一思想,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要按照各个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校学习与今后工作之间的关系,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2]71。
进入21世纪以来,协同育人思想不断发展,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3]。《意见》突出强调了“全员全课程育人”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德育综合改革探索中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并开设了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在上海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发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落实“全员全课程育人”精神,取得良好效果。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习总书记的指示不仅强化了“全员全课程育人”思想,还进一步明确了思政课程与其它各门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关系,为全课程育人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至此,课程思政概念明朗化,引起全国范围内教育者的关注并开始研究。
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习总书记3.18讲话再一次深化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改革理念,引领学界掀起一股课程思政热。笔者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检索,2016—2019年相关研究文献变化如表1:
表1 课程思政研究文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CNKI数据库
综合学界对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指依托课程这一载体,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使之与思政课程形成显隐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
(二)课程思政的本质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种教学体系,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本质是立德树人。当下,受工具主义思潮的影响,学科分化日益精细,专业边界越发明显,不同学科教育者之间相互排斥、不相往来,出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二元对立现象,缺乏学科之间相互融通的系统性教育思维,使得教育分化,部分学科偏离育人本原,走向工具主义。然而,世界本就没有边界,学科之间本身也是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一个大系统,所有课程教育的本原和最终目的都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立德树人的思想。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 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其本质就是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育人本原,强调利用各门各类学科的课程载体,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
(三)课程思政的特征
课程思政具有系统性、协同性、显隐性等特征。第一,课程思政具有系统性。课程思政阐释了系统性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万事万物处在相互联系之中的辩证唯物思想,遵循了生命成长发展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打破了将育人进行分割的错误思想,将思政课程和其他各门课程看作是教书育人的统一系统,将教书育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进,具有系统性特征。第二,课程思政具有协同性。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演变及本质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是在协同育人思想不断演化发展中形成的,是高校协同育人思想发展的创新性成果,它强调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性,始终以协同育人为主线,贯穿着协同育人特质,具有非常突出的协同性特征。第三,课程思政具有显隐性。课程思政具有显隐性是指课程思政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设的各门思政课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透过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由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构成,它内在地包含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课程思政具有显隐性特征。
(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主次关系。思政课程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着重于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主要作用;而其他各门课程有着自身的学科特性和使命,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也不尽相同,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辅助性的。从角色地位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协同关系。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二者交相呼应、相得益彰[6]。从教育方式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显隐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一整套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开设了一系列思政课程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各门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是知识传授中隐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由此可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显隐不同的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它们之间具有显隐关系。
二、 课程思政的要素及优化原则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1]。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是关键要素,是推进课程建设的灵魂;教材是依据和载体,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法是教育教学辅助手段;教育目标是引领,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教学评价是导向,引导课程建设向目标行进。教师、教材、教法、目标、评价五要素是课程建设的基本要素,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素。优化课程思政五要素在课程思政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优化课程思政结构的现实路径。优化课程思政五要素需遵循以下原则。
(一) 坚持整体性原则
课程思政是由教师、教材、教法、目标、评价五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具有整体性特征。课程思政五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单一要素,而是课程思政系统整体中的要素,是构成系统整体的一个部分。它们的发展或改变只有遵循整体与部分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发展规律而发展或改变,才能生成课程思政系统的整体功效。换言之,课程思政系统中的教师、教材、教法、目标、评价等要素的要义不再是其本身的要义,而是课程思政系统中的“新”的要义。因此,优化课程思政要素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从整体出发,去思考每一要素的优化策略,使每一要素的优化变革均服务于课程思政系统整体,才可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效。
(二) 坚持协同性原则
由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可以看出,课程思政五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是一种协同关系。合作、协同则生,孤立、对抗则亡。当教师试图沿着课程思政方向进行改革,而教材依“旧”,教法“固”步,目标坚“守”,评价如“常”,教师会因教材、教法、目标、评价的异步桎梏而无法前行。同理,教材、教法、目标、评价等任何单一要素若要进行单一的自我变革都举步维艰,难成气候。因此,优化课程思政五要素就应当坚持协同性原则。当五要素中某一要素进行变革时,其他要素应根据其变革而相应变革,使各要素相互协调,形成教法依教学内容而定,评价依目标而设,教师将教材、教法、评价融为一体的循环系统,从而推动课程思政系统的发展。
(三)坚持系统化原则
牵一发而动全身。课程思政五要素中任一要素的调整、改变、发展或者不变皆会影响课程思政系统整体的功能和作用。优化五要素是为了使各要素对系统整体功能产生正向影响作用,从而优化课程思政系统功能。要使课程思政要素变革生成的系统整体功能得以优化,需要遵循系统化原则。系统化原则就是要运用“辩证的系统思维,既考虑事物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和由不同部分构成的整体,也考虑不同部分之间的适合、协同协调,以及与环境的适合、协同协调,即全面系统化地思考事物内部不同部分之间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7]。换言之,坚持系统化原则就是要不孤立地去优化每个单一要素的功能,而是根据课程思政系统功能最优化需要各要素提供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优化,使各要素的优化符合课程思政系统功能优化的需求。
三、课程思政要素的优化路径
(一)异质交互的教师协同是前提
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重要主体和直接践行者,破除教师对教育本质错误认识的思想障碍,使异质交互的多元教师主体相互协同,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前提。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影响因素众多,成因复杂。既有国家层面政策引导的影响,又有学校层面制度机制的约束,还有个人职业素养的作用。要使教师对教育本质的认识达成共识,就要从整体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共同发力,使教师思想“破冰”,打破思维局限,变被动为主动,生成讲好课程思政故事的自觉。第一,国家层面政策引导。引导教师学习并贯彻落实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纲要》精神,使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原。第二,学校层面制度落实引导。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专业课教师不理解课程思政内涵,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要专业课也上思政课的内容,从而产生抵触或畏难情绪。学校可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解读、教学资源挖掘、教材体系研发等方面互助互补,增强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同时,搭建课程思政教学平台,营造课程思政氛围,从组织制度层面引导教师认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第三,教师自觉转变认识。教师自身应积极从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去探寻教育的本质,在本源性领域追问教育本质的完全性和决定性规定,深刻理解课程思政内涵,认识课程思政是对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教书育人规律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是教学回归育人本原的必然要求。
(二)多层次教育目标协同是引领
教育目标是教育的预期结果,它指引着教育资源组织、教学内容架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时间分配以及教学测评方式的方向。将各门课程的教育目标协同起来,使之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但又统一一致的目标系统,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指引方向和提供路径。第一,以立德树人为统摄。高等教育目标分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育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三个纵向层次。三个层次的目标设定都应以立德树人为统摄,服务并服从于立德树人这一最高层次目标,不能与之相冲突和矛盾,以此使不同层次目标协同一致。第二,统一目标制定标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分析、思考、制定课程教育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理论提出与教育成果相关的三个领域,分别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8]。这三个领域将专业课程教育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揉合一体,为课程思政教育目标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各课程目标的制定可以统一按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指导和依据,促使课程目标与思政育人目标相统一。
(三)审编统一的教材协同是基础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协同开发课程思政教材体系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习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9]。第一,教材编写价值导向要统一。在教材编写上,思政课程应当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其他各门课程应当以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使所有课程教材的价值取向同向同行,保持一致。第二,教材审定标准要一致。思政课程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应当反映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意志,教材审定必须严格审查教材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其他各门课程教材的审定要体现国家意志、国家教材事权与学科发展规律和创新要求[10],从而使所有课程教材审定既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又都统一于体现国家意志标准之下。
(四)以生为本的教法协同是关键
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的手段,也是联结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恰当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凸显教学内容,增强教育效果,直达教育目标。课程思政包含着大量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当运用系统思维,着眼全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既考虑知识传授的专业性,又坚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无形的育人特性,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内容的现实要求。第一,注重综合性。据调查,当前,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对教师理论教学方法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希望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融合诸如讨论式、启发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课堂参与机会,才能吸引和满足学生需求”[11]。加之,全媒体传播培养起学生新的信息交互习惯,教师还应当“借助新媒体生成交互式、体验式教学方式”[12]。简言之,教师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第二,注重全局性。由于各门课程的课程特性各异,教学内容大相径庭,以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喜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对象性特征”[13],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着眼于全局,既形式多样又万变不离其“宗”,这里的“宗”就是指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即教学方法要围绕教学目标与教材相匹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被教师所掌握、让学生能接受,才能与其他教学要素相互联通,相互作用。
(五)动态化评价机制协同是保障
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引导,还能够对教师教学工作发挥激励和督促作用,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应根据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和课程思政的教学原则,运用切实可行的评价技术对教学工作进行价值性判断,将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中介、评价环境等评价体系的结构性要素协同关联,将评价计划、评价实施、评价反馈和评价总结等评价体系的过程性要素协同贯通,从而形成一套动态平衡的评价机制,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向前推进。第一,协同评价体系的结构性要素。基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根据教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原则,组建学科专业对口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混合而成的多元评价主体,设置兼具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综合性评价内容及评价指标,选择具有时代性的评价中介,营造育人评价环境,使评价体系的结构性要素紧紧围绕教学评价目的,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的评价体系。第二,协同评价体系的过程性要素。“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思想政治教育考核评估的过程性、动态化提供了可能”[14]。评价体系的过程性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依托智能技术,对评价计划、实施、反馈、总结等过程性数据进行分析,精准研判评价计划、实时监控评价实施、及时收集反馈数据、综合分析评价总结,并根据过程性数据作出适应性调整,使各评价要素环环相扣,动态协调,发挥评价体系的功效。
课程思政建设犹如修建一座大厦,课程思政的内涵、要素等是修建这座大厦的基石,地基牢固,课程思政大厦才能修高筑牢。面对教育环境的风云变幻,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生态逐渐显现,课程思政建设应借力智能技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从基础建设做起,才能行久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