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的研究

2021-04-27赵晓萌方少亮周俊杰陈树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3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仪器

林 珠,赵晓萌,方少亮,周俊杰,陈树敏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广东省高性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33)

0 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科技资源是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大型科研仪器是科技资源的核心要素[1]。湾区内区域大型科研仪器丰富,部分地区的科技活动和创新创业非常活跃[2],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4]。《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携手港澳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5]。《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就突破创新体制障碍指出“制定向港澳有序开放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相关措施。”[6]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在广东建设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港澳开放,推动建立健全大湾区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使用机制。目前,湾区内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具有迫切需求,香港、澳门的科研人员对在粤设备的使用渴望程度较高,而大陆内地的仪器拥有单位也有设备向香港开放共享的意愿[7]。中国散裂中子源、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等大科学装置,已全面向港澳地区开放,并在南沙开通超算中心与香港科技园间的网络专线,为香港广大科研和产业用户提供专属快线[8],但三地体制机制的不同导致共享的出发点不一致,港澳方面对“资源共享”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仍然存在大型科研仪器资源存量不平衡,对周边地区科技创新活动带动不足,仪器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等问题。因此,在推动湾区内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充分发挥大型科研仪器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保障作用上仍需加强,如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机制,发挥三地优势,促进大型科研仪器共享要素流通,提升科技创新活力,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粤港澳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现状

1.1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教育、科技资源共享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科技与经济合作基础,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在资金、渠道、人才、技术上优势突出[9]。近年来,三地不断加强科技资源合作,香港、澳门的高校积极开展与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区的科研研究、人才培养、产学研等合作,三地开放共享合作呈现良好态势[10]。

在政策规划方面,三地政府规划多项合作方案,并预留专项资金用于三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2009年,广东省设立粤港共建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用以支持两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推动创新科技合作[11]。2017年,香港特区政府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建“深港创新及科技园”[12]。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要深化深港科技合作,凝聚创新发展动力,打造“深港创新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合作[13]。广州出台多项鼓励科技创新政策,并积极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14]。三地遵循科研、技术、产业、生态全链条创新发展规律,高度重视政策供给,为仪器共享、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氛围。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大湾区内拥有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众多优秀科研院校,科研能力强劲且科研经费雄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深圳市南山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未来中国科学院的资源将覆盖粤港澳三地超过100所中小学。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带领学生创办高科技企业,并发起成立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打造机器人产业的“黄埔军校”[15]。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先后与内地合作办学,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设立联合国际学院,澳门大学到珠海横琴办学,开始创新高等教育“新特区”发展模式。伴随着区域化、地方化发展以及各种相关公共组织网络的紧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融合发展过程中,依托三地优厚的高校人才资源、实验室和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制定合作目标和发展框架,借助政府、高校、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达成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

在社会力量方面,以“政府主导,各方共建”为基础,遵循“填平补齐,各有侧重”,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社团组织,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粤港澳合作交流向产业、向市场延伸,向国际化发展[16]。自2018年起,粤港澳三地涌现大批创新联盟、协会等合作团体,分别成立了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粤港澳物联网创新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基础资源共享创新联盟、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深港澳科技联盟、珠西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协會等,有效整合粤港澳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新动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创新和产业支撑,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1.2 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分布及共享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分布主要集中在各类科研平台,包括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至2019年底,近150所高校汇聚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特区6所、澳门地区2所、广东省3所高校均入围“软科中国两岸四地高校排名”[17]。在香港、澳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已建设10家。湾区内通过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及开放共享的仪器共计2667台套,仪器原值达到10.8亿元,其中,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参与共享的仪器共计102台套,仪器原值达到2.3亿元;在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参与共享的仪器达到129台套,仪器原值达到6 073.5万元;在生物医药、海洋科技和现代农业领域,参与共享的仪器共计2 118万元,仪器原值达到3.65亿元;在环境科技和智慧城市领域,参与共享的仪器共计318台套,仪器原值达到4.25亿元。

在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新型能源材料、光电磁功能材料和其他材料等研发与制备均离不开大型科研仪器,通常需要用到各种材料制备和前后期处理设备、各种性能稳定可靠的热电及相关性能测试的进口设备、能量转换-能量捕获设备、各种材料制备和前后期处理设备,如旋转涂覆仪、放电等离子体烧结炉、水热合成设备等。在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离散制造智能化、人机智能协同等众多方面需要大型科研仪器支撑,通常需运用基于智能制造的复杂工程系统、大数据云平台、GPU服务集群等大型仪器设备,如开展跨媒体人机交互信息的获取与计算、高性能深度认知学习等。在生物医药、海洋科技和现代农业领域,需通过大型科研仪器开展传染病、慢性肾病免疫与遗传、感染性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等研究,开展相关药物、疫苗、材料和器械研发。如常用的超高效液相仪、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荧光显微镜,摄像投影显微镜、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液相色谱仪、纳米颗粒分析系统等仪器设备。

1.3 粤港澳三地相关机制情况

广东省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省政府于2015年出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粤府函[2015]347 号)[18]。为扎实推进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工作,广东省已完成广东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粤科汇)建设,指导多家管理单位完善本级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并与省级平台实现对接,对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国家-省-市-管理单位”四级联动,形成了政府指导与市场运行、线上与线下服务有机结合的共享服务体系。为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服务,有效促进建成覆盖全省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统一标准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广东省着手起草开放共享相关标准集,作为国家标准的有效补充,目前已制订《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运行规范》《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数据交换规范》等地方标准[19-21]。

香港科技管理部门主要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开展科技人才计划、资助计划、香港研发中心、科技基础设施、认可测试、标准服务。香港设有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纳米及现金材料研发院、香港科技园公司等科研基地,建有香港人才网、香港教学资源库、香港升学资源网等科技平台,开展开放共享相关工作[22]。2009年开始,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力度加大,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创新科技发展,并取得不少成效也拥有不少发展创新科技的优势。现阶段,香港在研发能力、商业环境、基础设施及制度方面都比较完善,但系统人才不足,研发投入总体偏低,科技转化能力弱,需求市场规模小,创新网络未能形成,需通过创新、发展科学研究和教育,保持优势,同时加强对外联系,主动开拓,尤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23]。

澳门建设有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澳门创新科技中心等机构以促进科学技术研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开放共享相关工作。自2000年起,澳门通过科技政策纲要的制定、科技委员会和科技发展基金的成立,与内地科技合人开展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澳门科技提升到新的层次[24]。现阶段通过增补企业创新研发资助、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转化等措施,不断推动澳门科技创新发展,澳门的科技水平和实力都有显著提升,在一些领域已经形成了自身优势和特色。现阶段增补企业创新研发资助、科技人员激励、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快产业转化等措施,不断推动澳门科技创新发展,已形成自身优势与特色[25]。

2 粤港澳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特征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不仅仅是仪器供需双方的互通有无,而更应该考虑开放共享的初衷与目标,通过仪器的共享,形成更紧密的科研合作,带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科研创新活动的流动,因此,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模式应该是多样化、多渠道地共享。

2.1 创新管理机制与合作模式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标准对接、资格互认等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主要依托于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实施,制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机制创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的合作机制[26]。未来还将成立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并在探索建立核心城市间直接对话的合作机制、加紧制定专项合作规划及其统筹协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促进基金、推进广大湾区民众参与建设等方面做出努力[27]。

2.1发病概况2011~2016年大庆市细菌性痢疾累计报告病例464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88/10万。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30.57/10万;2014年发病率最低,为23.19/10万。见图1。

粤港澳三地不断涌现湾区内合作成立的组织、联盟等机构,这些机构合作模式也不断进行创新,为更好地推动湾区内科技资源的流通与共享,通常设立专属管理单元,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如“粤港澳人机智能协同系统联合实验室”采用三方联合主任制,以深圳先行示范区为中心,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广泛联合产学研各方共同开展科研工作。“粤港澳环境科学联合实验室”针对粤港澳地区重大环境需求,按照环境科学“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决策支持-产业孵化-区域合作”五位一体建设与发展思路,推动粤港澳生态环境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创新。

2.2 仪器的开放共享与平台建设息息相关

现有大型科研仪器拥有主体通常是高校、科研院所,而共享活动的开展通常以科研平台为桥梁,让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均参与其中。根据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构建一批面向全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建的研发中心和企业重点实验室。通过湾区内科研平台的互联互动,三地共同组建平台载体,可以汇聚粤港澳三地优势科技资源,带动三地科研合作与交流。现阶段科研主体越来越重视平台载体的共建与互联互动,形成紧密合作,在共享科研仪器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研究团队优势进行联合攻关。

首先,大量仪器的购置往往产生于科研平台建设过程。对于新成立的科研平台,通常将开展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如2019年新成立的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所有实验室均具有设备采购计划,以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科研实力。澳门大学规划成立智能超算平台,将建设云端智能计算、千兆级GPU运算系统、与大湾区智能超算平台联结系统。对于现有的设备,通常也来源于原有平台的建设,如中科院GIG-SKLOG现有18个专业实验室中,大型/超大型仪器/设施原值逾2.5亿元。其次,大量仪器设备的共享通过现有平台的强强联合,更好地凝聚科研实力,如广东省电驱动力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计算科学与新材料设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量子点先进显示与照明重点实验室、先进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强强联合申报更具实力的科研平台,共享4家实验室的科研设备。再次,面对粤港澳的仪器共享,现有科研平台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研平台中的仪器共享,进一步加强香港地区与内地的合作交流。

2.3 以研究方向为导向能更高效的聚集科研仪器

传统的仪器供需对接模式,通常发生于某位科研人员在开展科研工作中提出仪器设备的使用需求,而此时而对仪器设备的分析往往无法搜集到所需要的仪器资源,从而无法实现供需的对接。目前,以仪器名称和功能用途所带动的仪器共享较少,以科研内容及项目需求带动仪器共享较多。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科研项目开展紧密关联,许多科研项目的开展均离不开仪器设备,设备的开放共享能够更好地支撑科学研究,而通过科研项目的协作更进一步地加强了科研仪器的利用与共享。

基于大型科研仪器,粤港澳在开放共享方面取得了进一步成效,特别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和现代农业、环境科技和智慧城市等领域通过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支撑了大量科研项目,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和效益。比如在环境科技和智慧城市领域,通过干酪根制备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超高分辨率同位素比质谱、飞行时间黑炭气溶胶质谱等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助于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环境科学联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带动了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防控、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环境健康与生态风险等方面的研究。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珠海分中心等各大分中心的布局,使得超算中心的服务范围已全面覆盖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服务香港、澳门地区用户近200家,支撑他们在材料化学、生物医药、工程机械仿真计算、气候模拟与海洋环境、金融计算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2.4 仪器共享离不开人才团队的协作

通过湾区内科研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与流转,通过校企合作、科教结合、项目引导等多种方式形成人才的共同培养、培训与流动机制,为湾区内提供可持续的创新驱动能力。三地合作科研机构通常探索建立多方互认的人才共同培养、培训与流动机制,建立符合湾区发展实际的湾区内高级科研人员互聘、互认流动的流转工作制度、共同培养研究生协议等,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内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开展各类型的联合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不仅促进了湾区内的学术研究,而且加强了湾区内联合培养青年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大湾区的科研水平,也进一步促进了大型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

仪器的开放共享离不开人才团队的支持,仪器的使用通常需要专业的实验人员或仪器操作人员[28];同时,仪器设备通常也有专属的科研团队,这些科研人员更懂得如何利用仪器并创造科研价值,产生科研成果。如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平台,在中子散射科学技术科领域方面的人才团队多为物理谱仪的专业人士,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并均具有丰富的中子散射技术及应用研究背景,使得研究团队能够更好地带动三地科研合作,更高效地推动了仪器共享。对于大部分科研仪器,区域流通均存在困难,因此,更需要科研人员的流动,从而带动科研仪器的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可利用粤港澳三地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础与优势,通过三方的项目合作、人才交流、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从侧面推动科研仪器共享,为粤港澳大湾区内仪器的流通创造机遇。

3 粤港澳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机制研究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现状和三地相关机制体制情况,以大型科研仪器和大科学装置在三地的开放共享为切入点,发现粤港澳三地科研仪器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关联与特征,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共享模式和技术支撑机制等方面探索求同存异的体制机制。具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共享机制架构图

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共享模式和技术支撑机制等方面构建粤港澳大型科研仪器机制体系,组织体系能够延伸和拓展制度体系,制度体系能够进一步探索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为共享模式提供管理意见,共享模式为组织体系提供创新建议;共享模式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技术需求,而技术也更好地支撑着各类共享模式的开展;同时,制度体系能够更好地规范技术内容,而技术也能更好地引导制度的建立。因此,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共享模式和技术支撑机制等因素相互关联,形成有机整体,更好地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

3.1 组织机制创新,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服务,保障科研仪器的高效运转和开放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以“竞争、协作、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为基础,努力营造“进取、严谨、务实”的科研氛围,形成“理论探索与实验研究并举,校际合作与校企联合互补,拓展国际交流,持续向上”的发展机制。努力利用国内外课题协作和合作的机会。既共享仪器资源,同时也共享科研条件;既为他人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共享他人具有优势的科研条件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实现科研条件资源共享,促进科研任务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粤港澳大湾区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工作需要将设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协调沟通与联合工作机制。①建立公开透明的共享组织体制,对仪器资源的分布、使用、共享环节等工作规范及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对外公开,如三地可利用现有的省级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广泛宣传已有的大型科研仪器资源,使科研工作者更加了解仪器存量情况;② 充分利用粤港澳区域内现有的创新联盟和社团组织,利用现有联盟对接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打通粤港澳大型科研仪器的管理者、拥有者、需求者多方互通的渠道。③建立完善的内外交流与沟通机制,对于共享过程面临问题可以得到高效的沟通与解决,建立联盟内长效互动机制,强化联盟内和联盟间的资源主体沟通联系;④设立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开展有实质性的国内外交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多侧面推进仪器开放共享。

3.2 发挥已有制度优势,补充必要制度

粤港澳在体制、文化、法律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需通过三地有效沟通与协调制度的研究,建立经常性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资源共享效率。根据粤港澳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现状和特点,已涌现大量的创新联盟并逐步完善联盟内的制度体系,如: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基础资源共享创新联盟与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存在某些关联,而该联盟将致力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科技创新共同体;未来将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委员会,将探索建立核心城市间直接对话的合作机制、加紧制定专项合作规划及其统筹协调、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促进基金、推进广大湾区民众参与建设等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基于这些基础,三地制度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关联的制度体系,围绕仪器开放共享的主体和科研活动的核心问题和必要环节进行相关的补充,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研仪器开放共享。①补充面向粤港澳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运行的相关制度,整合省内各地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企业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根据自愿原则将部分国防科研生产单位、港澳地区的管理单位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纳入共享平台,对接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向社会提供信息查询、科技咨询、交流培训等服务,促进跨境、跨区域共享服务示范平台健康运行,推动创新要素跨省、跨境的流动、开放和共享;② 根据粤港澳产业经济的特点与资源分布特点,选择广东具备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建设若干服务子平台,开展市场化服务,探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推动保险制度的落实,面向港澳开放,促进粤港澳交流合作;③建设共享服务网络相关制度,利用省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粤港澳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平台,结合共享过程中的多方主体,形成粤港澳共享服务网络。④发挥现有政策优势,建立促进开放共享的关联制度,如利用科技创新券在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开放共享中的作用,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3.3 开展科研、人才、平台等多模式共享

传统的供方发布仪器信息,需方对接的供需对接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粤港澳三地的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根据现阶段科研仪器与科研活动的关联与特征,需进一步探索多种模式的开放共享。①积极推动多模式共享协同,仪器的共享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协作,平台的共建以及项目的开展,应探索多模式的组织机制协同创新。②以研究方向为导向、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围绕某领域或行业的研究内容为主体,在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带动科研仪器的开放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科研项目开展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应以紧密围绕研究方向,开展区域内科研合作和协同攻关,构建以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基础的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模式。③以人才团队为持续发展力,通过湾区内科研人才合作培养模式与流转,通过校企合作、科教结合、项目引导等多种方式形成人才的共同培养、培训与流动机制,为湾区内提供可持续的创新驱动能力。④以平台为牵引,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模式。通过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汇聚粤港澳三地优势科技资源,带动三地科研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促进科研仪器资源的开放共享。

3.4 充分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共享问题

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无论从共享的内容还是共享的环节,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辅助解决“共享什么,如何共享,共享给谁”的问题。通过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可能将仪器信息、科研需求、人才团队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传播,也更好地进行供需双方的对接,因此,需搭建良好的技术支撑机制,更好地促进科研仪器开放共享。①搭建分布式、多主体、信息互联互通的区域共享服务平台架构,在已有的共享服务平台基础上,采用信息融合与扩展策略,以信息的互联互通作为开放共享的基础保障,并带动实物共享;②推广“人才+技术+仪器”的共享方式,促进资源的线上线下结合,有益于科研仪器的高效使用与精准服务;③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挖掘更深层次的需求,发现仪器与研究方向、创新平台之前更隐性的关联,以科研项目中仪器使用与成果产出为切入点,梳理仪器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产出成效。

4 结语

通过对湾区内大型科研仪器分布及共享情况、开放共享机制现状的调研了解,进一步归纳总结了湾区内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特征,根据特征提出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共享模式和技术支撑机制等方面相关结合的机制体系,对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提升大湾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湾区内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围绕该机制体系进行引导和运用,并在实际的开放共享过程中不断完善机制体系。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