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中应用

2021-04-27刘佳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工作

刘佳霖,谢 媛,许 瑾

(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2.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030)

0 引言

学生作为高校科研实验主要参与者,实验室对其进行的安全培训、技能指导、流程监督贯穿始终,可以说学生管理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国内外高校对实验室学生的管理理念普遍较为保守,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一般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执行[1]。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没有能够根据当代学生特点进行管理方法的有效调整,鲜有使用现代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的研究与应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曼提出,后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赫西和布兰查德共同创立,强调管理者在选择管理风格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被管理者的成熟程度。其理论架构与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契合点,该理论可作为实验室学生差异化管理的依据。故在该理论指导下提出并建立了高校实验室学生成熟度区分模型,并将理论中对应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实验室学生安全、设备使用流程及科研进度管理等具体工作,通过试运行实践后,有效改善了高校实验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1 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高校实验室建设呈几何级增长,已形成一个规模庞大、层次多样、门类繁多的实验室体系,保障着高校教学科研快速发展的需求[2]。同时,高校学生和实验人员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但相对于实验室规模扩大和硬件投入的快速发展,高校对实验人员的管理却未得到足够重视[3],特别是各实验室在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科研设备使用管理、实验技能传授和实验进度管理上方法单一,不具备差异性。由于管理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而导致实验失效、资源浪费、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高校采取什么样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需要从自身特点出发,尊重管理科学和规律,符合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实际需求[4],目前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5-6],实验人员的不同操作习惯、化学品与设备的不当使用均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形成。这要求实验室管理工作者必须严格要求和监督每一位实验人员的行为,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目前许多高校实验室对于所有学生的安全教育或安全培训方法单一[7],不利于每个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其中大部分安全教育的内容依然沿用多年前所制定的相关规范,没有顺应时代发展做出修改,培训考核方法过于形式化,实验环境实地考察环节较少。除了其形式上不易于被学生们接受外,内容也缺少针对性,导致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实际指导意义,不利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1.2 设备使用管理不细致

高校科研实验工作在内容和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学生在实验理论、技能、规范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经常发生实验时间冲突、预约后不按时使用设备、实验超时严重等情况,从而造成实验资源的大量浪费。有些实验室对设备的管理过于简单,缺乏人性化,在实际中无法充分执行和操作[8]。例如在设置设备预约流程时过于按部就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使用需求和个人习惯,导致学生在制定实验计划时存在顾虑,无法正确预估和判断实验时间和效果。此外,实验室对学生实验的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标准未根据不同学生实验能力差异进行区分,使实验效果两极分化严重,影响实验室设备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实效。

1.3 科研实验进程衔接效果不理想

国内高校的科研实验中各类学生(主要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占据主要地位,实验室的实验人员流动性较大[9]。不同学生基于其研究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和经验累积缓慢,初期往往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流程,待其实践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又可能由于学习、实习或者毕业等原因离开实验室。具备较高实验能力的学生的周期性流失无法避免,而这种学生周期性流失又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导致整个实验进度减缓或停滞。

2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卡曼(A.Korman)提出,后由赫西(Paul Hersey)和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共同创立的。该理论指出,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应根据被管理者的成熟度有所区分[10]。在被管理者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管理者的行为也要随之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提高管理有效性。基于被管理者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和成熟的不同阶段,提出分别采用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和授权式的方法,从任务的布置、监督、检查,任务过程中帮助和支持,以及日常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等多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架构见表1。

表1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架构

3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下高校实验室学生的管理模式

3.1 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阶段学生成熟度的区分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校实验室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源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契合点。高校实验室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年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同时,学生在校期间科研实验能力学习和成长过程亦有规律可循,可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实验能力成熟周期。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实验能力结构是由实验知识结构、实验操作技能结构和实验问题解决能力结构3个部分构成,且存在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11],这与学生在校期间所处阶段密切相关。高校实验室在对不同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可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就学生在这些方面差异将其划分至成熟度的4个不同阶段,作为区分学生管理方式的参考依据,为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学生的成熟度区分见图1。

图1 不同阶段学生成熟度区分模型图

(1)本科生。一般为实验室工作初步接触者,不熟悉实验室环境,不了解实验设备操作方法和性能,缺乏对实验室各方面规章制度的学习,实验室安全工作重视度不足。理论知识储备相对较少,实践动手能力偏低,创新能力不足,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可将其划分至不成熟阶段。

(2)硕士研究生。同专业本硕连读学生经过长时间相关专业学习后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熟悉相关专业所涉及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具备一定创新思维能力,能较好地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生理年龄上逐步进入成年早期,将其划分至比较成熟阶段;硕士期间跨专业入学的学生,由于其本科学习的理论知识可能与新专业有一定差异,不能达到与本硕连读学生相同的实验水平,但此类学生学习和适应能力普遍强于本科生,可将其划分至初步成熟阶段。

(3)博士研究生。此阶段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等生方面已处于较高水平,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能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并对其他学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年龄一般在26岁以上,可将其划分至成熟阶段;其中博士就读期间转入新专业的情况较少,考虑其学习和适应能力,可将其划分至比较成熟阶段。

3.2 不同成熟度学生的管理方法和培养重点

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方法上应根据学生不同成熟度进行区分,从而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管理生命周期见图2。

图2 实验学生管理生命周期示意图

(1)不成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一般没有实验室工作经历,通常表现为不敢动手操作仪器,不能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实验安全、卫生意识差等。对于此阶段学生,管理人员应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法,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并且帮助和指导的过程越具体越好。须结合学生理论知识储备,采用多次数、多组数的常规操作练习,并更着重关注实验过程安全监管和实验结束后的检查,用较为主动的方式引导不成熟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实验能力,尽快适应实验室的环境和要求。

(2)初步成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以跨专业研究生新生为主,管理人员应采用说服式管理方法,在强调实验室安全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同时,适当解释原理,通过演示让学生在思想上主动认识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验技能培训中要让学生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明确每个操作步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涉及到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性判断,不盲从。

(3)比较成熟。一些本硕连读的硕士研究生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后已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熟悉实验环境。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与其畅通交流,此时应采用参与式的管理方法,增加互动,适当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建议,必要时也要听取和采纳学生意见。引导学生主动分享实验经验,促进实验人员共同进步。可逐步放宽其设备使用限制,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约时间、实验时间,通过激发学生自我监控及自我调整,进一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意识,促进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12]。

(4)成熟。此类型学生年龄相对较大,专业能力突出,且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实验室管理人员应采用授权式的管理方法。通过进一步简化预约流程,授权其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实验或与其他实验人员主动协调,以获得更灵活的实验时间。可邀请博士研究生适当参与实验室新进人员的培训,增加学生对实验室的归属感和责任心,在合情合理合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参与或者承担工作和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尤其是针对博士研究生[13],在校期间对其进行授权式的管理模式能在日后为其提供实验室管理和团队协作的经验和思路。

4 该模式在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及效果

为进一步实践并验证该理论对于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管理人员运用该模式展开了共计6月时间的试运行。以下是试运行期间平台在实验室安全、实验技术指导、实验设备管理、科研进度管理等工作中应用该模式的具体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果。

4.1 可有效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实践中平台对实验室新进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法,在学生参与实验的初期,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场严格监管实验操作流程,反复加强学生操作规范性,培训机制由原先的“一次培训,可单独使用设备”调整为“三次培训、管理人员多次监督”。在学生已完成安全培训和考核的情况下,依然通过日常交流、标牌展示、提问等方式对其进行实验室各方面规章制度的周期性提醒。对比发现,实验室新进学生并未对命令式管理方法产生抵触情绪,并且愿意接受管理人员的监督和重复提示,其对于实验室制度和设备安全注意事项的学习更到位,实验操作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辨识能力。

对于成熟度较高的学生,平台管理人员通过说服式、参与式管理方法,主动向学生解释严格遵守实验室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时通过以往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解析说明,以作为传统安全培训及考核的补充。设备操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原理解析,分解实验步骤,结合相关文献、视频资料等内容的查阅,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要领。对比发现通过说服式、参与式的管理方法,具有较高成熟度的学生互动和反馈频率均有所上升,其在与管理人员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对实验室安全制度的深刻理解。

在对成熟型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平台授予的一定监督权限内,以自身丰富的实验经验和操作水平为基础,在能力范围内可指导部分实验操作,提醒和纠正其他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邀请成熟型学生作为实验区域安全和卫生联络员,可在平台管理人员工作时间以外协助保障实验区域卫生整洁。在每月进行的实验室安全巡查过程中,平台均邀请相关学生到场,交流并听取他们对平台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实地观测,切实消除了若干实验室安全隐患。

4.2 可有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

在对不成熟学生的设备使用流程管理中,平台采用命令式管理方法,高度重视实验时间把控,要求实验室新进学生在进行所有实验之前都要提前预约并严格按照预约情况进入或离开实验区域,且学生不得以个人原因额外延长实验时间,实验前后必须遵守登记制度。同时,平台管理人员根据系统内预约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以保证实验情况与预约计划相符,提高学生对实验时间重视程度。对于发现此类学生出现非正常实验预约现象的(连续预约时间过长、多次出现非工作日预约实验、多台设备同时预约),管理人员主动查明原因,提醒学生做好正确的实验规划。抽查中发现学生非正常使用实验耗材,及时纠正并做好记录,在该学生进行同类型实验时再次进行监督,减少实验流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经平台管理人员观察,通过命令式方法管理的学生,虽然实验效果短期内不一定得到明显提升,但其实验规范性掌握较好,能主动做好实验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时间和耗材的配置。有效减少了实验室新进学生普遍出现的实验时间掌握不好、实验资源过度浪费、实验流程重复出错等现象的发生。

对于比较成熟的学生,采用说服式和参与式的管理方法。学生若具备特殊实验需求或合理原因可向平台提出申请,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调整实验时间。平台一般允许此类学生对实验设备进行长时间、特殊时间段预约的情况,管理人员通常采用语言沟通、参与实验、实验记录查阅等方法侧面了解并判断实验情况。通过观察总结,此类学生具备较高实验规划和思考能力,管理人员通过说服式、参与式的柔性管理方法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达到规范学生实验流程的目的。

对于成熟的、具备较高安全意识且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生,平台授予其进行临时实验登记、自主修改预约时间、利用碎片时间等特殊权限,从而达到简化预约流程、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目的。建议此类学生运用个人较丰富操作经验,积极观察实验环境,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设备运行状况不佳、耗材不足等情况能够及时联系平台管理人员,为实验流程的监管做出积极贡献。通常情况下,成熟的学生表现出非常高的自觉性,对于平台的授权不会出现乱用、滥用的现象,大部分实验调整合情合理。根据与学生的沟通反馈,由于减少了对实验时间的限制,学生通过更加灵活的实验安排有效提高了实验过程的流畅性,实验次数和实验效果均有所提升。

4.3 可提升科研工作连续性

在具备较高实验能力的学生会因毕业而产生周期性流失的客观情况下,运用该模式有效增加实验室管理人员与不同学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同时让各阶段学生之间产生更多关于实验进度管理的良性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平台在该模式指导下,鼓励和授权成熟型学生对课题组内的实验进度做好规划和协调工作。①要求成熟型学生做好组内新生的2次培训,主要针对不便于公开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的传授,以及一些个人经验总结下的实验技巧等;②鼓励成熟型学生做好对于新进学生的实验安排分组,相较平台管理人员而言,学生之间年龄差异小且彼此之间更加了解,由成熟型学生提出的学生实验分组和分工安排往往更具有针对性;③鼓励成熟型学生帮助新生一同探索组内科研进度和研究方向,参与和指导新生的学习规划和课题方向。

同时,以命令式的管理方法要求实验室新进学生重视新老学生间的互动,积极配合成熟型学生开展科研进度管理工作。①强调由平台管理人员所进行的培训仅针对常规实验操作,每个学生还必须根据各课题组内实际科研内容和进度重视和参加由学长组织的2次培训,并在参加完相关培训后向平台管理人员进行汇报和记录。②要求新进学生服从组内学长的安排,在实验和科研工作中不能一意孤行,以保证课题组内实验进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可向平台报告。③提醒学生做好自身实验内容和科研进度的保密保护工作,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任何问题可及时与平台管理人员取得联系,切勿应用流媒体进行公开和发布,以免对实验进度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通过将该模式应用于实验室科研进度管理工作中,提高成熟型学生参与度,同时加强新进学生的重视程度,实验室学生之间表现出更强的互动性。明显减少了新进学生在实验初期阶段的适应时间,有效缩短了其实验能力的培养周期,从而进一步节约实验资源,减少时间成本,提升科研实验进度管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14]。

5 结语

高校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考虑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差异化表现越来越明显[15],实验能力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也是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运用管理学中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实验室学生进行差异化管理,合理利用个体差异化的潜在优势,是完善和改进实验室学生管理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该理论指导下,通过初步实践检验,有效提升了不同阶段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规范性。在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使学生在预约和使用的过程中更具灵活性,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和实验效率。此外,通过有针对性的沟通方式和指导,切实增强了课题组内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有效缩短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周期。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各方面建设仍然落后于教学科研事业发展,不同区域高校在管理理念和硬件水平上参差不齐[16]。通过此模式改善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定位,使其体系趋于完善,进而展开应用于实验室学生管理工作的其他方面。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