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

2021-04-27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30期
关键词:血气呼吸机通气

林 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是由于心肌结构及心脏代偿功能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通常会伴有严重低氧血症,若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多器官衰竭,进而威胁到患者生命[1]。因此,积极纠正低氧血症是重症心力衰竭治疗的重点之一。以往传统的强心、扩血管、利尿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却无法纠正低氧血症,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2]。为尽快恢复机体有效供氧,改善机体低氧血症,近年来,无创机械通气逐渐成为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技术,但其治疗期间科学的护理同样不可缺少[3]。以往传统护理缺少规范程序,目标不明确,护理质量并不高。标准化护理程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此种护理模式先全面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使得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效保证护理质量[4]。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4 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5];(2)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3)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4)神志清醒,能够配合治疗及护理;(5)患者及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呼吸抑制或停止;(2)气胸或纵隔气肿;(3)鼻面部畸形;(4)其他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禁忌证;(5)病情加重需给予有创通气;(6)严重感染性疾病;(7)代谢系统疾病;(8)既往精神疾患;(9)中途转科或转院。将94 例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 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3-4 h/次,2-3 次/d。对照组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前责任护士详细告知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目的、呼吸机使用方法及注意事宜,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反应,详细记录患者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协助医师处理,患者症状改善后,酌情调整各项呼吸机参数,掌握好撤机时征。

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具体如下:

1.2.1 标准化硬件设备管理 (1)环境管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化病房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明亮,确保病房内空气质量良好,做好环境消毒工作,每周进行1次环境细菌培养,以免发生感染。(2)呼吸机管理:治疗前,详细检查呼吸机性能,确保呼吸机能够正常运行。(3)交接班管理:完善交接班制度,包含口头交接及书面交接,确保护理工作的无缝链接,确保每班护士均能够熟悉患者病情进展,了解呼吸机使用情况。

1.2.2 标准化人员管理 构建一支由1 名护士长、6名资深护士共同构成的机械通气标准化护理小组,每位护士定岗定位,职责明确,并具备较强的急救能力及应变能力。由护士长担任负责人,组织组内护士参加统一培训,包含重症心力衰竭无创机械通气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化护理程序培训等,培训结束后进行场景实践训练,确保组内护士均能熟练掌握标准化护理工作流程。

1.2.3 标准化治疗护理 (1)健康教育:治疗前,责任护士借助图文手册、幻灯片或展板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含重症心力衰竭发生机制、危害性、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目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原理、呼吸机使用方法及配合事项,满足患者对疾病及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知情权,让患者意识到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2)心理护理:治疗期间责任护士动态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多鼓励、安慰、关心患者,向患者分享本院成功病例,适时告知患者病情改善状况,以坚定患者康复信念。(3)并发症预见性护理:责任护士提前告知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风险,让患者做好充足准备,治疗期间加强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具体如下:a.胃肠胀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频繁的吞咽和张口呼吸极易使气体进入胃肠道而导致胃肠胀气,责任护士需指导患者正确呼吸方式,叮嘱患者尽量不要开口讲话,如需讲话先将面罩摘下,以免诱发胃肠胀气,若发生胀气,可帮助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必要时给予药物改善。b.口咽干燥: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呼吸道水分丢失,极易使患者产生口咽干燥,可以使用加温湿化器,控制好吸入气体温度,协助患者间歇饮水,以缓解口咽部不适感。c.面部压力性损伤: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长期佩戴鼻面罩,极易使面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迫而发生损伤。因此,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脸型合理调整鼻面罩位置,将海绵垫于受压部位,间歇松开面罩,以减轻局部受压情况。d.排痰障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易导致痰液粘稠,从而引发排痰障碍,故治疗期间需保证患者足够的液体量,间歇让患者主动咳嗽,若患者痰液堵塞,遵医嘱给予吸痰处理,必要时辅以雾化吸入治疗,以保证痰液引流通畅。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8h 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包含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2)观察两组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胃肠胀气、口咽干燥、面部损伤、排痰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行t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

研究组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n)47 47 0h 76.43±4.35 76.54±4.46 0.209 0.648 48h 91.14±7.42 86.35±5.65 5.783 0.016 0h 50.76±3.84 50.50±4.59 0.164 0.685 48h 95.89±6.54 80.78±5.37 5.566 0.018 0h 52.62±5.58 52.65±5.51 0.350 0.839 48h 37.78±5.37 42.71±4.56 5.886 0.015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mmHg) 二氧化碳分压(mmHg)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胃肠胀气、口咽干燥、面部损伤、排痰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一般会导致患者心室排血受阻,心脏射血功能下降,肺部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呼吸血流比例失调,进而诱发呼吸衰竭发生,因此,及时纠正缺氧状态,减轻其心脏负荷是此病治疗的关键[6]。无创机械通气是目前临床上用来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通气功能的首选方式,但长期通气治疗易引发胃肠胀气、面部损伤等并症问题,严重影响通气效果[7]。以往传统护理一般侧重于基础护理,而忽略了对患者心理及认知的评估与护理,护理内容较片面,难以满足患者实际需求[8]。有研究表明[9],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标准化护理程序更具全面性、规范性,且此种护理模式目标明确,能够有效解决护理问题,保证护理安全性。本次研究对研究组给予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研究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中我们加强标准化硬件设备管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病房环境,保证呼吸机性能正常,完善交接班管理,有效避免硬件设备不足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构建一支标准化护理小组,强化组内护士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场景实践训练,有效提高护士综合能力,保证护理操作规范性,从而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治疗前,重视对患者的多元化健康教育与个性化心理护理,有效坚定患者康复信念,确保治疗的顺利完成;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加强胃肠胀气、口咽干燥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效保证通气效果,进一步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综上所述,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辅以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机体血气分析指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血气呼吸机通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呼吸力学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不通气的鼻孔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