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铁英:“我们就是白衣战士!”

2021-04-26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2期
关键词:老兵传染病抗疫

“经过这次抗疫,我深深体会到举国体制的优势。

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位病人。”

从2020年2月7日到4月7日,61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大内科主任孙铁英一直奋战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她是北京医院赴湖北医疗队专家组顾问,也是专家组年龄最長的一位。

雷厉风行,心直口快,从来都不知道累,就像“铁”打的一样,这是孙铁英在很多同事心中的印象。而更“铁”的则是她近40年的从业经历,SARS、禽流感、鼠疫……这些让人刻骨铭心的抗击传染病现场,都有她的身影。

“平时,我们是白衣天使;战时,我们就是白衣战士!”

新冠疫情暴发后,孙铁英主动请缨前往武汉,“作为一名医务老兵,国家有难了,我必须冲在一线,这是医生的天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位资深呼吸科临床经验专家,面临新发传染病从来没有觉得怕。2003年,孙铁英前往广州等地调研非典疫情,回到北京后参与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的直报网络。2009年,全球出现甲流大流行,她再次深入一线。2019年末,北京报告两例输入性鼠疫病例,寒冬腊月,孙铁英前往鼠疫疫源地进行调研,对当地医院的工作进行督导验收。2020年初,当武汉发生新冠疫情时,孙铁英再次披挂上阵,她说:“平时,我们是白衣天使;战时,我们就是白衣战士!”

“病毒肆虐,国难当头,这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你们的关键时刻。我支持你去前线!”2020年2月7日,孙铁英带着爱人的嘱托,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

熟悉孙铁英的人都知道,“她很会看病”。去之前,她也是信心满满:“一个肺炎怎么能治不好呢?”到了现场,“我发现真是低估了它”。孙铁英说,其艰难程度始料未及。

抵达武汉的那天,下着雨,荆楚大地的夜雨裹着寒意侵入骨髓。但困难没有压倒武汉人民,也没有难倒孙铁英和同事们。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孙铁英所在的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就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座11层(东区)重症病房。病房一共50张病床,24小时内就收满了病人,全是危重症患者。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在不断收治患者的同时,孙铁英和专家们制定了专家查房会诊制度,每天上午10时30分,专家们都会联合会诊,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例都会经专家讨论,制定个性化救治方案,总结经验。

“看到他们平安出院,那些苦和累都烟消云散了,一切都值得了”

在武汉期间,泡面是孙铁英随身携带的“战略物资”,专家们商讨治疗方案,经常顾不上吃饭。

3月3日是孙铁英的生日,同事们给她准备了一个鸡蛋和一碗面,没承想刚吃第一口,一名40多岁的患者出现了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救治,她和专家们立马投入到抢救工作中。最后,病人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她说:“生命是无价的,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新冠肺炎没有针对性治疗药物,他们能做的就是对各种并发症的治疗,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救治都是一场战争。尤其是护理人员,他们每天都要用胃管一点一点地喂病人吃饭,清理大小便。“他们比我的子女做得都好。”有患者说。

不留遗憾、不遗余力,奋战在重症救治战场,这是医疗队每一位队员的心愿。无疑,他们打了一场漂亮战。

2020年4月7日,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151名队员全部安全从武汉回到北京。两个月里,他们共收治了100名重症患者,其中96名病人治愈好转出院。“看到他们平安出院,那些苦和累都烟消云散了,一切都值得了。”孙铁英说。

“我没有做什么,这都是医生的职责。”她总说,如果没有护理人员、各种志愿者以及全国人民的支援,疫情不会这么快得到遏制。尤其是护理人员,尽管四班倒,凌晨3时下班,但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再穿上自己的衣服,到酒店就得早上6时了。

“经过这次抗疫,我深深体会到举国体制的优势。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遗余力,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每一位病人。而且所有治疗都是免费的,这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是做不到的,这种花费个人是承担不起的。”孙铁英说。

以抗疫亲历呼吁加快传染病护理机器人研发

战“疫”结束了,回到北京,对如何应对重大急性传染病疫情,孙铁英一直在思考。

2020年5月21日,战场归来的孙铁英“上会”了,继续在人民政协舞台上展现一名政协委员的担当与作为。

“我是一名有着38年呼吸病医疗工作经历的老大夫,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在这些工作中,我有很多感受,对如何应对重大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孙铁英建议,建立规范的重大急性传染病诊断方法,提高快速核酸检测能力。有一定传染风险的地区仍然要大量增加检测试剂、检测仪器和检测人员,提高检测和诊断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控疫情、救治病人。要抓紧研发传染病接诊、核酸检测和护理机器人。在发热门诊和病房工作中,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咽拭子取样检查救治,存在着医护人员被传染的风险和交叉感染的风险。另外,由于医务人员不足、工作时间过长等原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极重。

“建议抓紧研发传染病接诊、核酸检测和护理机器人,提升传染病诊疗能力和效率,减少医院交叉感染。”孙铁英说。

“面对像新冠肺炎这种突发、烈性传染病,国家一定要有适当的储备,包括防控物资,尤其是技术,像疫苗、检测技术以及药物研发技术的储备等。”孙铁英强调。在政协小组会上,她发言的一字一句,都是这名医疗老兵的深思熟虑。

(责编/黄梦怡 责校/闻立 来源/《孙铁英委员:用抗疫亲历呼吁加快传染病护理机器人研发》,贾晓宏/文,《北京日报》2020年5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孙铁英:重症病房抢救生命的“铁”英雄》,王恩慧/文,光明网2020年4月24日;《抗疫老兵 再披白甲——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大内科主任孙铁英》,佚名/文,《经济日报》2020年5月27日;《孙铁英委员:“铁”打的抗疫一线医务老兵》,付丽丽/文,《科技日报》2020年5月28日)

猜你喜欢

老兵传染病抗疫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老兵
流离失所老兵的“天使”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老兵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