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南山:新冠疫情中的“定海神针”

2021-04-26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2期
关键词:钟南山武汉新冠

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将沉甸甸的“共和国勋章”颁授给一位84岁的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明确规定,“共和国勋章”授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国家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杰出人士。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严峻的疫情下,这位老人如同“定海神针”,让人们找到镇定和希望。

他就是钟南山,一位集医生、院士、非典功臣等诸多身份于一身的抗疫战士。

黨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早前发布的公示中说,钟南山长期致力于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人民日报》微博这样评价钟南山: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17年前的非典克难,他宛如利刃出鞘;17年后的肺炎攻坚,他又成为“无双国士”,带领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前线。

关键时刻最重要的一次预警

2020年1月18日,星期六,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钟南山费尽周折才拿着“无座”票,挤上了傍晚5时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G1022次高铁。由于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

上车后,钟南山被安排在餐车一角。当天,钟南山在餐车小憩的照片刷屏微信朋友圈: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翻开的文件……这一画面感动了无数人。

梳理最近从学生口中、有关渠道听到的消息后,钟南山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此次疫情,与非典既相似又不同,新型病毒到底有多危险,眼下还没人知道,包括他自己。但是他到达武汉的消息传开后,公众焦虑的情绪得到了一些安抚。

自挂帅出征以来,钟南山始终冲在前线,始终如铁人般拼命。到达武汉的第二天,钟南山了解了疫情基本情况后,立刻飞往北京参加国家卫健委会议。在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家卫健委组织的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之后,他又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

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疾控中心实地调查期间,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疑点钟南山都不放过,他不停地追问:“昨天确诊了几例,前天呢?”“病症什么样,怎么救治的?究竟还有没有更多病例?”“到底有没有医务人员感染?”……他和同行的专家越来越确信,这是一个沉重但却无法回避的结论:新冠病毒有人传人现象!这是急性传染病的大分界!

当天下午5时,钟南山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再次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散会回到酒店后,钟南山凌晨2时多才睡下。凌晨6时,他又起床开始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1月20日,战“疫”局势发生根本性转折。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下午,国家卫健委组织高级别专家组召开记者会,钟南山面色凝重,他说:“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他说话简洁,但石破天惊。

“就流行病学的状态,现在是在起始阶段。特别是昨天比较正式地了解到出现了人传人的情况,还有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春节人口流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专家组的建议是,希望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

当晚,钟南山通过电视直播,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再次确认存在“人传人”。这是关键时刻钟南山公开发出的最重要的一次预警,全社会对新冠疫情的认知迅速发生变化。

钟南山忙碌得甚至没有喘息的时间,他奔走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之间,除夕之夜也不得歇息。他懂得,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治,才是战“疫”制胜之道。

“抓住两个要害:早发现、早隔离,这是疫情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办法。”他这样主张。

“武汉减少输出,要对火车站、机场等口岸实行严格的检测措施,首先是测体温。”他这样建议。

“目前没有特效药,戴口罩很重要。”他反复提示。

人们相信钟南山,就像17年前抗击非典疫情时一样。他的每一句话均基于翔实的一线调研、临床分析,成为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凌晨发布1号通告,关闭离汉通道,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30个省份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1月29日下午,钟南山与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专家一起对5个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用了6小时18分钟。他出席讲座及各种疫情指导活动,30多个小时没合过眼!他与团队先后进行24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13个国家的科研临床专家进行经验探讨,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建议。

在疫情严峻之时,钟南山变得容易落泪、伤感,冷冰冰的疫情通报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他心疼他们。同时,他也眼含泪水地鼓励人们:“在武汉,我们的医务人员做得非常辛苦……我的学生写了一个信息来说,在外面的街坊突然唱起国歌,说明大家的士气已经起来了。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那段时间,每次在媒体面前发声,他似乎带来更多坏消息,但当所有人都害怕时,他又用专业知识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学者大义。广大网友用朴素的言语回应对敢医敢言的钟南山的信任:“几时才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1月30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的座谈会结束后,本来表示非常时期不能握手的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特意对钟南山说:“还是握一次手吧!”那是国家和人民对他的重托和感谢!

“我的医学事业,其实是开始在36岁那一年”

1936年10月,钟南山出生于南京的一个医学世家。父亲钟世藩是一位医学博士,也是中国当时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曾担任广州肿瘤医院副院长。钟南山认为“在我的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亲钟世藩”。

钟世藩一生与病原微生物研究紧密相连。20世纪30年代,他与谢和平在协和医学院研究肺炎球菌,奠定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實验研究的免疫单向扩散技术基础。晚年时,钟世藩仍然奔走在医学的路上。1975年,他总结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开始写作《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当时钟南山从北京回到广州,看到父亲经常趴在桌子上工作。原来他的眼球辐辏功能严重失调,视力显著减退,“只能盖住一边眼睛,用一只眼睛看,另外一只眼睛休息”。实在无法看清外文字母时,他就请馆内的年轻同志帮助辨认。钟南山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坚持,钟世藩一股倔劲:“不做点东西,难道让我等死吗?”这本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一再重版印刷。

“父亲一生都在追求未知数,他总是在寻找什么。”不单是青年、中年,甚至晚年,钟世藩都痴迷于病毒学研究。钟南山回忆:“即使是在1987年6月,他走的前一天,还在跟我讨论病毒学研究。”

“治学严谨上,我受的是父亲的影响,但我对人的同情心是从妈妈那里学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是怎么对待其他有困难的人的。”

1955年,钟南山考上北京医学院,一位考上北大物理系的同学向他借钱坐火车。“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南山,你不知道,我们为了准备你的钱都很困难了,实在没办法了。”没想到就在出发前几天,妈妈把他叫到面前,手里拿着20元钱。“妈妈对我说,‘把这些钱拿给同学吧。”

在校期间,他的体育才能被挖掘出来。1956年,钟南山参加了北京市高校运动会,并在运动会上摘取了400米栏的桂冠。同年,他作为北京高校“三好学生”代表受到周恩来接见。

在195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02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男子400米栏的全国纪录!时至今日,北京医学院还有几项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纪录无人能破。

“我非常佩服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其实我们搞医疗也一样,不到最后,不能放弃。”钟南山说。

从此,“不到最后不放弃”,厚植于钟南山心中。在抗击非典中,钟南山“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那句话,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他再次作出“绝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的庄严承诺。

1960年,钟南山自北京医学院毕业,面对北京体委的邀请,钟南山选择留校担任北京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

1965年,钟南山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山东乳山。

1969年,学校组织下乡医疗队到河北,钟南山尽管已脱离医学将近5年,但还是报名加入。在河北宽县,每当病人疼痛难忍时,受限于条件,只能打一针止痛药。钟南山束手无策,内心自责不已。

直到1971年,他从北京调至广州第四人民医院(今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才终于实现愿望,成为一名医生。因此,钟南山日后多次说:“我的医学事业,其实是开始在36岁那一年。”

由于在专业上荒废多年,钟南山跟不上医学领域的新知识,几乎变成了一个“门外汉”。尤其在工作初期,他频频出错。

一日,急诊室接到电话,说广州萝岗区(已撤销,今属广州市黄埔区)有一个大出血的患者,急需就诊。钟南山收治这名病患时,见他不断咳血,嘴角还挂着黑血。结合其病历上的结核病史记录,钟南山直接断定患者患有肺结核。因此,在做了止血的基本处理后,他将病人送去了结核病防治所。

第二天一早,病人被送回了广州第四人民医院,吐血状况已极其危急,这显然不是结核病的症状。通过手术,医生们发现在患者胃黏膜的小动脉处扎着一根鱼刺,这便是出血的真正原因。最终,病人得到有效救治,但此事给钟南山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震荡。

后来,医院应钟南山的要求安排他到病房工作,和一位叫郭南山的医生对调,但病房一开始并不愿意放走那位“南山”,并放言:“此南山非彼南山也。”

这件事又一次深深地刺激了钟南山。从此,他白天工作时观察大夫如何问诊、如何查房、如何观察病患,晚上学习到深夜,进行实验研究。8个月后,其他医生评价钟南山“顶得上一个主治医生啦”。

1971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一年,在周恩来的号召下,由卫生部牵头,在全国开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群防群治工作,并展开相关科研活动,希望寻找到医治良策。为响应国家号召,广州第四人民医院成立了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此病属于顽症,自古就有“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之说,钟南山被指派到小组工作。就这样,他踏上了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道路。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钟南山说:“白天看门诊,晚上要值班。中间休息的时候,在办公室把桌子拼起来做动物实验。”

1976年后,在广东省卫生厅的支持下,该小组成立研究所。1978年,钟南山与同小组的侯恕合著的论文《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气管炎》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不久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该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这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呼吸疾病研究所之一,钟南山担任副所长。

1979年,钟南山再一次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他考取了医院仅有的一名公派留学名额,远渡重洋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

留学期间,钟南山简直就是“拼命三郎”,他完成了7项重要研究成果,奉献了8篇学术论文,其中有4篇在国际权威医学刊物上发表。

1981年11月18日,在一片挽留声中,钟南山毅然决然飞回祖国,此后一直在呼研所工作。在脚踏实地的历练中,他终于成长为中国呼吸系统疾病的知名专家。1996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不过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书本上没有的,只能在实践中摸索。”钟南山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关键时刻发出新冠病毒“人传人”预警,并不是钟南山第一次“敢医敢言”。2002年底,非典疫情在广东暴发,并逐渐向全国蔓延。2003年初,67岁的钟南山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全面指导广东省的非典救治工作。他在“衣原体是病因”几乎已经成为定论的背景下,以客观事实和临床经验为依据,提出并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为当时疫情防控工作走上正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成功抗击非典之后,荣誉接踵而至,钟南山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2020年初,武汉有这样一句民谚:“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见到了钟南山,大家就感到心安。84岁,正是安享晚年的年龄,而这个因为心肌梗塞在心脏里安装了支架的老兵,还在战疫前线冲锋陷阵。

走到钟南山的病人中去,会听到许多温馨的小故事:每到冬天,钟南山给病人检查前,一定会先搓暖自己的手;为了满足更多病人的愿望,每次专家门诊,他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开诊,而他的研究生则提前一个小时作准备,每次总是等到很晚才能结束;省内外不少医院常请钟南山去会诊、急诊,只要时间允许,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他从不推诿;去查病房,不管病人病得多重、身上的异味多大,他都会和蔼地拉着病人的手询问病情。他喜欢坐在病人的身边细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从不会有厌烦的表情……

如果不出差,钟南山在周三的上午是一定会去查房的。他说过:“只有到医疗第一线,我才能体会医生的喜怒哀乐,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以便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同时,也只有到了第一线才能找到临床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科研的灵感要从实践中来。”

每周四的下午,是钟南山开专家门诊的日子,这也是钟南山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到这一天,呼研所一楼的门诊室就人头攒动,候诊区排满了,走廊也排满了,一直到外面的过道也站立着等候专家门诊的病人。人们都是冲着钟南山来的。问起钟南山在百忙中为什么还坚持开专家门诊,他平静地说:“不管是院士还是院长,我首先是个医生。”

2020年3月14日,钟南山百忙之中接受采访,他笑称:“好在现在的技术进步,可以让我比较容易通过视频技术直接了解患者的病情。我们现在很多医务人员、我的学生,不允许我进去。这个也担心,那个也担心,嫌我太老了,不合适进去。其实本心上,我很乐意和患者打交道。”

钟南山说:“我们从来没变,从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从我们医务人员的表现中就看得出来了。有没有沧海横流,我们的医务人员都在显英雄本色。通过这一次新冠疫情,我希望广大的社会、公众,能够相信我们医务人员。我们中国的医生绝大多数都很尽责任、很有责任感,他们是真正献身于这个事业的一群人。”

“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有一个国家不作干预,全球新冠疫情就不会消失。”钟南山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许多国家相继陷入紧急状态,国外多名医学专家都与钟南山进行了视频通话,钟南山向他们传授治疗的经验。

“通过交流,可让其他国家少走弯路。”钟南山说,“因为我们走过了艰难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他表示:“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我国科研攻关能力在战疫中历经锤炼。如果说抗击非典时我们更偏重救治患者,此次战疫中我们把科研攻关提高到与临床救治同样重要的位置。这次,不单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也写在了地球大地上。”

在海外视频网站上,钟南山与欧洲呼吸学会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的视频通话被点击了数万次。一名意大利网友留言说:“我是在中国学习的一名意大利学生,中国有句古话:‘达则兼济天下。这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

获颁“共和国勋章”后,钟南山依然坚持请战:“继续在呼吸系统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上为祖国贡献力量,不负国家给予的重托。”

正是因为有一群“南山”的支撑,中国人民面临危难而始终屹立。

(责编/闻立 责校/陈小婷 来源/《钟南山回忆如何找到新冠肺炎人传人证据》,王道斌/文,《南方都市报》2020年3月17日;《钟南山:八十四岁的抗疫逆行者》,陈瑜/文,《科技日报》2020年4月20日;《钟南山其人》,姜永斌/文,中央紀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年1月23日;《敢医敢言,生命至上——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徐金鹏、肖思思、王攀、徐弘毅/文,新华网2020年9月8日)

猜你喜欢

钟南山武汉新冠
最美的等待
钟南山:做诚实的孩子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自白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钟南山
武汉加油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钟南山之歌